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崇银 王力群 顾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区的气压差被认为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及其变化的重要原因,而过去有关的研究以其年代际时间尺度为多,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冬季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冬季蒙古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 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区的气压差被认为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及其变化的重要原因,而过去有关的研究以其年代际时间尺度为多,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冬季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冬季蒙古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之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冬季的强(弱)蒙古冷高压活动往往对应着北太平洋PDO的负(正)位相;这种年际时间尺度的负相关存在着年代际变化,它基本上出现在年代际尺度相关不明显的时期。分析还表明从东北太平洋到热带西太平洋存在一条冬季蒙古高压指数与海温间的高相关带,它的位置和形势与过去所研究的年代际通道(IP)十分一致,而且从前春到同期冬季的海温都与蒙古冷高压有显著的相关,表明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一定特征,我们称其为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桥(SAIB)"。同时也可以看到,SAIB所显示的最大相关区有季节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际海气相互作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DO和SAIB区域的海温变化,尤其是前期(特别是夏季)SAIB区的正海温异常可能对东亚冬季风(蒙古冷高压)的加强活动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压 北太平洋海温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年代际通道(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秋雨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潺 原韦华 +1 位作者 李建 宇如聪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3-700,共8页
用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热带测雨卫星观测降水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降水季节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南海地区降水季节峰值是在秋季,主要集中在8~10月,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环流场的合成分析表明,南海地区秋季中层500 ... 用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热带测雨卫星观测降水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降水季节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南海地区降水季节峰值是在秋季,主要集中在8~10月,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环流场的合成分析表明,南海地区秋季中层500 hPa有利的副高位置和低层低压系统的活动和维持是形成这一地区显著秋雨的主要原因。而由于副高的位置受热带太平洋海温影响较大,分析发现Ni o3.4的海温指数对该区域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8~10月Ni o3.4指数和同期海南岛站点平均降水量之间的相关能够达到-0.47,超前3个月(即5~7月)的Ni o3.4指数与8~10月海南岛站点平均降水量的相关亦能达到-0.43。从跨季度气候预测的角度来考虑,5~7月的Nio3.4指数可以作为预测8~10月南海秋雨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秋雨 降水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