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TOPMODEL在不同尺度和气候条件流域上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晴 张万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4,共7页
在阐述TOPMODEL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行TOPMODEL地形指数计算方法、产流机制、汇流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在小尺度湿润的子午河流域和中尺度半干旱的马莲河流域进行了模拟测试。在模拟过程中,定量分析了模型模拟的... 在阐述TOPMODEL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行TOPMODEL地形指数计算方法、产流机制、汇流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在小尺度湿润的子午河流域和中尺度半干旱的马莲河流域进行了模拟测试。在模拟过程中,定量分析了模型模拟的各个水文过程变量,探讨和揭示了该模型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气候条件流域上的适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OPMODEL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际流域关键地形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客观地描述流域水文过程的内在机理。该模型在小尺度湿润流域测试效果较好,在中尺度半干旱流域虽然精度相对较低,但仍然能够模拟和解译大部分的水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指数 TOPMODEL 产流 汇流 水文过程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多流向算法的地形指数空间尺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雍斌 张万昌 刘传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3-688,共6页
地形指数ln(α/tanβ)是流域径流源面积和地下水水位空间分布特征的近似表征,是地形特征参数化的重要指标。基于改进后的地形指数多流向计算方法,在0.5°×0.5°的区域气候模式尺度框架下,探讨了地形离散和平滑效应分别对... 地形指数ln(α/tanβ)是流域径流源面积和地下水水位空间分布特征的近似表征,是地形特征参数化的重要指标。基于改进后的地形指数多流向计算方法,在0.5°×0.5°的区域气候模式尺度框架下,探讨了地形离散和平滑效应分别对地形指数尺度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地形指数在100和1 000 m栅格尺度上的相关性,给出两者在空间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分析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下地形指数尺度转换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可以增强地形信息在大尺度水文模型及陆面水文过程中的适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指数 多流向算法 DEM 尺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多普勒雷达降水量的估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邵月红 张万昌 +2 位作者 刘永和 孙成武 傅成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6-853,共8页
利用2005年4次降雨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体扫的回波强度资料及相应的雨量计观测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来估测临沂地区的降雨量,同时以改进的最佳窗概率配对法建立的Z-R关系估测的降雨量为对照,进一步验证BP神经网络方法的优越性。根据各... 利用2005年4次降雨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体扫的回波强度资料及相应的雨量计观测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来估测临沂地区的降雨量,同时以改进的最佳窗概率配对法建立的Z-R关系估测的降雨量为对照,进一步验证BP神经网络方法的优越性。根据各个站点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差、相关系数和相关曲线斜率4个指标的比较,小时雨量和累计降雨量估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估测精度要明显优于Z-R关系式,训练样本的精度高于检验样本的精度,BP神经网络估测的降雨量与站点实测雨量吻合性较好,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面降雨情况;Z-R关系式估测的降雨量随着雨强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多普勒雷达 降水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地表能量收支 被引量:10
4
作者 涂钢 刘辉志 +1 位作者 董文杰 石利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利用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试验站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退化草地下垫面获得的近地层湍流通量及能量的连续观测资料(样本间隔30min),分析了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下垫面近地层能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还... 利用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试验站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退化草地下垫面获得的近地层湍流通量及能量的连续观测资料(样本间隔30min),分析了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下垫面近地层能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还讨论了干湿季转换期及不同季节近地层能量收支特征,以及天气状况对近地面层能量收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近地层能量 日变化 季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据变换的泾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鹏 张万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对泾河流域各站点1951-2005年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数据进行偏斜度分析,并分别做平方根、立方根、对数变换;根据泾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选择普通克里格法和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对变换前后的月均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的检验方法... 对泾河流域各站点1951-2005年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数据进行偏斜度分析,并分别做平方根、立方根、对数变换;根据泾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选择普通克里格法和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对变换前后的月均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的检验方法得到以下结论:偏斜度分析对于空间插值意义不大;两种插值方法都是对数变换后的数据插值结果较优,同时考虑高程的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无论数据变换与否其插值精度都没有普通克里格法的精度高。选择对数变换和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泾河流域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插值效果较好,为日降水插值的获得提供了可靠的本底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斜度分析 数据变换 普通克里格法 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日降水多种小波分解与重构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登忠 张万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将汉江流域55个气象站点1981年的日降水数据作为随机信号,借助于小波分析时间变化特征,利用Haar等7种小波函数分解日降水信号,采用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把分解得到的小波系数空间离散化,在每个100m×100m栅格上进行小波的重构,从而... 将汉江流域55个气象站点1981年的日降水数据作为随机信号,借助于小波分析时间变化特征,利用Haar等7种小波函数分解日降水信号,采用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把分解得到的小波系数空间离散化,在每个100m×100m栅格上进行小波的重构,从而实现随机性较高的日降水信息的时空降尺度,以期得到较为准确的日降水时空数据集。利用该流域另外45个气象站点1981年的日降水数据进行时空模拟结果的验证。通过平均误差等指标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采用Haar小波母函数对日降水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能够最准确地表达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更能充分表达日降水的高度随机性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KRIGING插值 日降水 多种小波分解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