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信道对红外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印博 魏合理 +5 位作者 梅海平 徐赤东 李学彬 倪志波 马晓明 赵子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651,共6页
针对近地面、准水平红外激光大气通信系统的应用,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大口径激光闪烁仪在济南市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昼夜连续观测,获得了影响红外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大气参量的信息.着重分析了大气衰减信道、大气湍流信道对一公里... 针对近地面、准水平红外激光大气通信系统的应用,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大口径激光闪烁仪在济南市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昼夜连续观测,获得了影响红外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大气参量的信息.着重分析了大气衰减信道、大气湍流信道对一公里通信链路系统性能的影响,考查了通信设备在复杂大气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最后就减弱大气信道对通信性能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激光通信 闪烁效应 误码率 误码秒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典型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建玉 魏合理 +1 位作者 徐青山 詹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6-1174,共9页
利用DTF型太阳光度计在我国几个典型城市地区较长期观测得到的资料,分析了不同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得到了各地区观测期间日均值、月均值和季节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观测期间丽江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大气较洁净,... 利用DTF型太阳光度计在我国几个典型城市地区较长期观测得到的资料,分析了不同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得到了各地区观测期间日均值、月均值和季节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观测期间丽江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大气较洁净,大气中以细粒子为主;其次是张北;喀什和合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都较大,但喀什、张北多以粗粒子为主,合肥多以细粒子为主。各地区都在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冬季最小。喀什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多集中在0.15到0.7之间,张北多集中在0.08到0.4之间,合肥多集中在0.2到0.75之间,丽江多集中在0.01到0.1之间。各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和ngstrm波长指数频率分布基本呈高斯分布,气溶胶光学厚度峰值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合肥、喀什、张北、丽江,ngstrm波长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丽江、合肥、张北、喀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太阳光度计 ngstrm波长指数 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光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武明 吴慧云 +3 位作者 吴毅 许晓军 习锋杰 舒柏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2-2026,共5页
利用两种不同大气湍流结构常数模型,讨论了不同高度的湍流对大气湍流光学参数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相干长度和对数振幅起伏方差主要由低层大气湍流决定,而等晕角、倾斜等晕角、格林伍德频率和泰勒频率由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湍流决... 利用两种不同大气湍流结构常数模型,讨论了不同高度的湍流对大气湍流光学参数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相干长度和对数振幅起伏方差主要由低层大气湍流决定,而等晕角、倾斜等晕角、格林伍德频率和泰勒频率由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湍流决定。分析了垂直高度30km以下的3部分大气湍流对等晕角的贡献比例,在给定的不同强度湍流下,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大气湍流贡献比例都大于25%,而低层大气湍流的贡献比例都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系统 大气湍流光学参数 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 等晕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典型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特性遥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玉 徐青山 +1 位作者 詹杰 魏合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55-3060,共6页
新疆喀什、河北张北、安徽合肥、云南丽江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属于我国典型气候地区。利用DTF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了该四个典型区域不同季节大气可降水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别给出各地区观测期间可降水量... 新疆喀什、河北张北、安徽合肥、云南丽江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属于我国典型气候地区。利用DTF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了该四个典型区域不同季节大气可降水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别给出各地区观测期间可降水量日均值、月均值和季节变化以及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合肥可降水量最大,丽江最小,喀什高于张北;各地区可降水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喀什和合肥春季低于秋季,张北和丽江春季高于秋季。喀什可降水量值多集中在0.3~2.0cm之间,张北多集中在0.05~1.5cm之间,合肥多集中在0.2~3.0cm之间,丽江多集中在0.04~0.5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水量 太阳光度计 改进的Langle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的分形和间歇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倩 梅海平 +4 位作者 肖树妹 黄宏华 钱仙妹 朱文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利用光纤湍流测量系统获得了合肥西郊科学岛上气象观测场内下垫面平坦的水面上方0.48 m、草地上方1.8m和23 m高处的大气折射率起伏的观测数据,采用R/S分析法计算了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的赫斯特指数和分形维数,统计分析了分形维数的日变... 利用光纤湍流测量系统获得了合肥西郊科学岛上气象观测场内下垫面平坦的水面上方0.48 m、草地上方1.8m和23 m高处的大气折射率起伏的观测数据,采用R/S分析法计算了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的赫斯特指数和分形维数,统计分析了分形维数的日变化特征及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一天的不同时段,分形维数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且中午时段相对稳定;在三种下垫面条件下,全天分形维数的值大多在1.3~1.4之间,其最可几概率位于1.35处,从均值来看,草地上方1.8m的分形维数最大,水面上方0.48 m次之,草地上方23 m处最小.最后,初步探讨了近地层大气光学湍流分形维数、间歇性指数和湍流发展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光学湍流 赫斯特指数 分形维数 间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吸收性成分的光热干涉法测量
6
作者 李树旺 邵士勇 +1 位作者 梅海平 饶瑞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163-168,共6页
大气气溶胶粒子吸收对地球辐射收支平衡、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等具有重要影响,其吸收特性的准确测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气溶胶吸收系数的光热干涉法的测量原理、解调算法与标定原理。通过搭建的全光纤结构光热干涉实验装置,对N2、NO... 大气气溶胶粒子吸收对地球辐射收支平衡、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等具有重要影响,其吸收特性的准确测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气溶胶吸收系数的光热干涉法的测量原理、解调算法与标定原理。通过搭建的全光纤结构光热干涉实验装置,对N2、NO2和含碳气溶胶进行了定性测量,利用NO2气体在532 nm波段的吸收实现了实验装置的初步标定,获得目前装置对NO2气体的最小可探测浓度为3.976 mg·m-3。分析结果表明光热干涉法在实际大气气溶胶粒子吸收特性的测量上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吸收系数 光热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大气背景红外光谱辐射特性测量 被引量:23
7
作者 魏合理 陈秀红 +1 位作者 戴聪明 杜荣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计(FTIR)在地面测量了较高分辨率(1 cm-1)下的大气向下背景光谱辐射,获得了长波红外5~14μm波段的大气背景辐射光谱。研究了大气背景红外光谱辐射与整层大气透过率的关系。从实验数据中研究了不同波段大气...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计(FTIR)在地面测量了较高分辨率(1 cm-1)下的大气向下背景光谱辐射,获得了长波红外5~14μm波段的大气背景辐射光谱。研究了大气背景红外光谱辐射与整层大气透过率的关系。从实验数据中研究了不同波段大气背景辐射随观测天顶角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基大气向下的长波背景辐射亮温随着整层大气透过率的增大而减小;大气背景辐射随观测天顶角增大而增大;在大气窗口区,大气背景辐射随观测天顶角变化较快,在强吸收波段,大气背景辐射随观测天顶角几乎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辐射 天空背景 FTIR 大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大气传输倾斜校正系统 被引量:13
8
作者 谭逢富 陈修涛 +3 位作者 姚佰栋 陆茜 侯再红 吴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9-432,共4页
在目标跟踪系统中,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导致光波振幅和相位的起伏。为了能够精确地跟踪目标,首先必须消除大气湍流造成的光斑抖动。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PZT)的激光大气传输倾斜校正系统,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探测系统和校正系... 在目标跟踪系统中,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导致光波振幅和相位的起伏。为了能够精确地跟踪目标,首先必须消除大气湍流造成的光斑抖动。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PZT)的激光大气传输倾斜校正系统,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探测系统和校正系统。探测系统使用可以直接探测光斑重心位置的位敏传感器(PSD);校正系统使用压电陶瓷驱动的高速倾斜镜。分析了系统的校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跟踪精度可达到0.6μrad,对大气湍流引起的信标光斑抖动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满足激光大气传输倾斜校正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校正 位置敏感探测器 快速倾斜镜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魏合理 陈秀红 戴聪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60-3366,共7页
大气光谱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计算在诸如大气遥感、光电工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根据所提出的中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快速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衰减计算方法、大气多次散射快速算法,研制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CART),该软件可根据... 大气光谱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计算在诸如大气遥感、光电工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根据所提出的中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快速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衰减计算方法、大气多次散射快速算法,研制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CART),该软件可根据大气参数快速计算可见光到远红外波段的大气光谱透过率和大气背景辐射,光谱分辨率1 cm-1,覆盖可见光到远红外波段。介绍了该软件的计算模型、主要功能和计算实例、部分实际验证结果以及应用领域。CART在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大气修正、光电设备的设计和性能评估将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大气光谱透过率 大气背景辐射 大气修正 目标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天观测恒星测量整层大气相干长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靖旭 侯再红 +2 位作者 秦来安 何峰 吴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根据差分像运动原理实现了白天通过观测恒星测量整层大气相干长度。根据晴天天空背景的特征在系统中增加滤波片,根据相干长度仪的结构特点在系统轴线处增加光阑,可显著抑制天空背景光。根据天空背景光的特点,选择长波段敏感的探测器有... 根据差分像运动原理实现了白天通过观测恒星测量整层大气相干长度。根据晴天天空背景的特征在系统中增加滤波片,根据相干长度仪的结构特点在系统轴线处增加光阑,可显著抑制天空背景光。根据天空背景光的特点,选择长波段敏感的探测器有利于白天观测恒星。该实验获取了全天的整层大气相干长度,特别是获取了晨昏时段的整层相干长度。实验结果表明:整层湍流强度在晨昏时段呈现转换时刻特征,傍晚时刻该特征比清晨时刻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大气相干长度 光谱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上空大气二氧化碳Raman激光雷达探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海利 胡顺星 +6 位作者 苑克娥 吴晓庆 曹开法 孟祥谦 黄见 邵石生 徐之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2-817,共6页
Raman激光雷达是用于大气成分探测与特性研究的有效工具.介绍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一台用于测量低对流层大气CO2时空分布的Raman激光雷达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波长355nm的紫外激光作为光... Raman激光雷达是用于大气成分探测与特性研究的有效工具.介绍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一台用于测量低对流层大气CO2时空分布的Raman激光雷达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波长355nm的紫外激光作为光源,利用光子计数卡双通道采集大气中N2和CO2的Raman后向散射信号与Li-7500型H2O/CO2分析仪进行对比标定,通过反演获得了大气CO2水平与垂直方向时空分布廓线,并且获得了合肥地区大气边界层CO2的夜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气CO2在空间的分布相对均匀,Raman激光雷达与CO2分析仪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能够对大气CO2时空分布进行有效、连续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Raman激光雷达 大气CO2体积混合比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湍流廓线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守川 吴毅 +4 位作者 侯再红 谭逢富 季永华 肖黎明 孙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成像激光光斑测量大气湍流廓线的激光雷达原理。通过对分层大气湍流的光束波面变化的测量,获取各分层大气湍流的相干长度,据此利用平面波近似算法反演湍流强度廓线。通过搭建的大气湍流廓线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获得了湍流廓... 介绍了一种利用成像激光光斑测量大气湍流廓线的激光雷达原理。通过对分层大气湍流的光束波面变化的测量,获取各分层大气湍流的相干长度,据此利用平面波近似算法反演湍流强度廓线。通过搭建的大气湍流廓线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获得了湍流廓线的实验数据,并且与系留飞艇搭载的温度脉动仪在同时段固定高度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近似递推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廓线 大气相干长度 激光雷达 折射率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硫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金明 曹开法 +5 位作者 胡顺星 黄见 苑克娥 时东锋 邵石生 徐之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2-878,共7页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硫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探测精度等优点。用两台Nd:YAG激光器泵浦两台染料激光器后,通过倍频晶体得到测量大气二氧化硫所需的两个波长,它们分别是λon=300.05...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硫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探测精度等优点。用两台Nd:YAG激光器泵浦两台染料激光器后,通过倍频晶体得到测量大气二氧化硫所需的两个波长,它们分别是λon=300.05 nm和λoff=301.5 nm。将两束光束用几组反射镜合为一束光束,经扩束镜6倍扩束后垂直发射进入到大气中。接收望远镜收集两个激光波长的大气后向散射信号,信号采集单元记录两个波长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的垂直高度分布。通过数据反演获得二氧化硫的高度分布。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合肥西郊董铺岛垂直高度0.3~1.6 km的二氧化硫在0~14 ppb范围内波动。最后分析并估算了该二氧化硫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四个主要误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硫 大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分子吸收和热辐射计算精度验证 被引量:15
14
作者 戴聪明 魏合理 陈秀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80,共7页
为检验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分子吸收和热辐射的计算精度,利用精确的逐线积分法(LBLRTM)和广泛使用的中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式(MODTRAN4.0),就CART软件计算的晴空大气分子吸收透过率和热辐射进行对比验证。模拟了水平距离、观测天顶角... 为检验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分子吸收和热辐射的计算精度,利用精确的逐线积分法(LBLRTM)和广泛使用的中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式(MODTRAN4.0),就CART软件计算的晴空大气分子吸收透过率和热辐射进行对比验证。模拟了水平距离、观测天顶角和观测点高度对光电工程各观测波段内平均大气透过率和积分辐射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CART软件分子吸收的计算精度优于MODTRAN4.0软件,大气热辐射的计算精度和MODTRAN4.0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大气分子吸收 热辐射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资料模拟计算水云大气红外辐射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亚楠 魏合理 +2 位作者 徐青山 戴聪明 陈秀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6-213,共8页
利用MODIS二级云产品和大气产品资料,采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模拟计算了水云存在的情况下8.55μm、11.03μm和12.02μm波段水云大气顶亮温,并对三波段的MODIS云顶观测亮温和模拟计算的亮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ODIS卫星观测... 利用MODIS二级云产品和大气产品资料,采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模拟计算了水云存在的情况下8.55μm、11.03μm和12.02μm波段水云大气顶亮温,并对三波段的MODIS云顶观测亮温和模拟计算的亮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ODIS卫星观测云参量、大气参量和空间几何参量,结合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模拟计算的亮温和MODIS云顶亮温分布基本一致,亮温差较小,主要分布在-10K^10K附近.模拟计算的三个通道亮温差BTD(8.55~11.03μm)和BTD(11.03~12.02μm)的变化符合水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辐射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 数值模拟 水云 大气光学 卫星观测 MODIS 云参量 大气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探测大气CO_2垂直廓线的无线传感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见 胡顺星 +2 位作者 曹开法 苑克娥 时东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6,共6页
大气CO_2是一种温室气体,在气候变化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基于NDIR技术研制了可用于探测大气CO_2垂直廓线的无线传感系统。系统采用电调制型的红外辐射光源、双通道探测器并结合超低功耗单片机实现大气CO_2信号的采集与控制。提出采用... 大气CO_2是一种温室气体,在气候变化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基于NDIR技术研制了可用于探测大气CO_2垂直廓线的无线传感系统。系统采用电调制型的红外辐射光源、双通道探测器并结合超低功耗单片机实现大气CO_2信号的采集与控制。提出采用调制信号周期内扣除信号起伏与背景噪声的方法,使得本系统具有0.29%的相对测量误差。通过分时工作的方式解决了数字式无线电探空仪中高频发射机对CO_2检测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磁辐射干扰,进而实现了气象探空仪与小型化的CO_2探测系统的高度集成。通过与地面LI-COR LI7500对比分析,两者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24 h测量数据的相关性达0.89,表明所研制的探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为实现大气CO_2垂直廓线的探测提供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 非分散红外 无线电探空 电磁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边整层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龙昆 吴毅 +4 位作者 侯再红 靖旭 何枫 秦来安 程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46-3049,共4页
大气相干长度是描述光波大气传输中湍流效应的重要参量,具有区域变化特性。海边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结果很少有报道,利用差分像运动法大气相干长度仪观测了茂名博贺海边的整层大气相干长度,获得了海边大气相干长度的全天数据。数据分析表... 大气相干长度是描述光波大气传输中湍流效应的重要参量,具有区域变化特性。海边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结果很少有报道,利用差分像运动法大气相干长度仪观测了茂名博贺海边的整层大气相干长度,获得了海边大气相干长度的全天数据。数据分析表明,海边整层大气相干长度日变化明显,夜晚起伏无规则,上半夜平均天文视宁度好于下半夜,白天最差;与陆地数据比较得知,海边整层大气相干长度日变化不如陆地上的剧烈,海边日变化成近"V"型,陆地上的为近"U"型;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相干长度 光学湍流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AA模式的典型地区大气湍流高度分布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刚 翁宁泉 +2 位作者 张彩云 高慧 吴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8-393,共6页
研究大气传输问题中的大气湍流主要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规律。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在合肥和北京两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 研究大气传输问题中的大气湍流主要是研究湍流所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规律。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在合肥和北京两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探测及计算分析,同时根据两个典型地区相应气象站点常规气象探空资料统计分析数据,通过NOAA模式得到大气湍流高度分布廓线,并与HV模式廓线和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为其他不同典型地区大气湍流模式分布特性的研究提供方法验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NOAA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天天空背景对昼夜大气相干长度仪数据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茜茜 侯再红 +3 位作者 靖旭 贺巧妙 何枫 吴延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1-924,共4页
昼夜大气相干长度仪实现了全天候连续观测恒星,是一种大气相干长度的常规观测仪器。主要分析了白天天空背景光引起的大气相干长度测量误差,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图像消噪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噪方法能有效抑制白天天... 昼夜大气相干长度仪实现了全天候连续观测恒星,是一种大气相干长度的常规观测仪器。主要分析了白天天空背景光引起的大气相干长度测量误差,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图像消噪方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噪方法能有效抑制白天天空背景引起的图像传感器噪声,使其在最大天空亮度观测3.5等星时所引起的大气相干长度测量误差减小到1.434%,扩大了选星跟踪范围,证实了该消噪方法应用于提高仪器测量精度的可行性和白天星像质心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昼夜大气相干长度仪 误差分析 天空背景 图像抑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S红外高光谱卫星数据反演卷云光学厚度和云顶高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亚楠 魏合理 +1 位作者 戴聪明 张学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8-1213,共6页
基于大气红外探测器L1B红外高光谱辐射观测资料,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云产品数据,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式(com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CART),根据... 基于大气红外探测器L1B红外高光谱辐射观测资料,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云产品数据,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式(com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CART),根据模式模拟和AIRS实际观测亮温的亮温差,研究从AIRS红外波段1 070~1 135cm^-1高光谱数据反演卷云的光学厚度和云顶高度。将反演的卷云光学厚度与云顶高度作为输入参数模拟计算650~1 150cm^-1波段卷云大气顶的辐射亮温谱,并将模拟值与AIRS观测亮温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将反演的卷云光学厚度和云顶高度和AIRS的760通道(900.56cm^-1,11.1μm)的亮温以及MODIS卷云反射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将反演的卷云云顶高度和MODIS云顶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演所使用的650~1 150cm^-1波段模式模拟和观测亮温谱吻合得很好,说明CART可以较好的模拟AIRS亮温谱。反演的卷云参数与AIRS在大气窗口区的760通道(900.56cm^-1,11.1μm)的亮温的分布满足低亮温对应较大的卷云光学厚度和高云顶高度。反演的卷云参数和MODIS卷云的反射率分布满足高卷云光学厚度和云顶高度对应高卷云反射率。反演的卷云云顶高度和MODIS的卷云云顶高度之间线性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且都在8.5~11.5km的概率较高,两者的概率分布趋势一致。说明CART可以用于反演卷云的性质,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云 红外高光谱 AIRS 光学厚度 云高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