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对刈割频次与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那佳 黄立华 +2 位作者 晏益民 张璐 黄金鑫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2-890,共9页
为探讨刈割频次、施肥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以刈割频次(1、2、3、4次)为主处理,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K复合肥)为副处理的双因素裂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长季内,随着刈割频次的增... 为探讨刈割频次、施肥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以刈割频次(1、2、3、4次)为主处理,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K复合肥)为副处理的双因素裂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长季内,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3次与4次刈割分别比1次刈割增产123.8%和131.6%;施肥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刈割频次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对干草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刈割3次并添加NPK复合肥处理的干草产量最高。刈割频次和施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仅对粗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紫花苜蓿茎叶比下降,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和K+/Na+显著增加(P<0.05),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a2+/Na+则表现出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施NPK复合肥使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刈割频次对第二年返青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4次刈割明显降低了苜蓿的存活率,返青率仅为12.5%,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在松嫩平原轻度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每年刈割3次并施用NPK复合肥为最佳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苏打盐碱地 刈割频次 干草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草地生产力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31
2
作者 那佳 黄立华 +1 位作者 张璐 晏益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64,共13页
近年来,东北草地退化日益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对东北草地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草地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剖析,系统比较了过去40年东北草地发展状况,其中重点阐述了在东北草地占据重要地... 近年来,东北草地退化日益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对东北草地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草地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剖析,系统比较了过去40年东北草地发展状况,其中重点阐述了在东北草地占据重要地位的天然羊草草地、人工羊草草地和苜蓿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全国与东北地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草地可持续发展对策:(1)加强草地资源保护,大力恢复退化草地;(2)"种-养-牧-饲"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3)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加速草牧产业振兴,旨在为该区未来草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 草地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殖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主要盐碱特性和磷素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嘉兴 黄立华 +2 位作者 晏益民 李冠男 杨靖民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垦殖种稻是生物改良苏打盐碱地的重要有效途径。为探明土壤主要盐碱特性和磷素养分含量随垦殖种稻年限的变化,以及土壤盐碱化对磷素养分提升的障碍机制,本研究通过采集大安站内不同垦殖种稻年限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主要盐碱特性和磷... 垦殖种稻是生物改良苏打盐碱地的重要有效途径。为探明土壤主要盐碱特性和磷素养分含量随垦殖种稻年限的变化,以及土壤盐碱化对磷素养分提升的障碍机制,本研究通过采集大安站内不同垦殖种稻年限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主要盐碱特性和磷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和种稻年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不同垦殖年限土壤的pH、盐分电导率(EC)和土壤钠吸附比(SAR)均呈升高趋势,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垦殖种稻年限增加,表层(0~20 cm)土壤pH、EC和SAR显著降低,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40 cm以下土壤pH、EC、SAR、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是全磷含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R 2=0.649,P<0.001),土壤EC是速效磷含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R 2=0.5126,P<0.001)。苏打盐碱地稻田土壤主要盐碱特性和磷素含量的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要实现土壤地力的全面提升,必须通过土壤改良实现快速减盐降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pH 电导率 钠吸附比 磷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璐 黄立华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4期365-373,共9页
苏打盐碱土在我国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广泛分布,它以透水性差,碱性强为主要特点,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类障碍性土壤。近年来,该区土壤苏打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面积不断增加,亟待治理,而弄清苏打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治理的前提。本... 苏打盐碱土在我国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广泛分布,它以透水性差,碱性强为主要特点,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类障碍性土壤。近年来,该区土壤苏打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面积不断增加,亟待治理,而弄清苏打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治理的前提。本文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从土壤地表景观格局、物理特征和化学性质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概述了淹水对土壤盐分以及生物的影响,发现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该区土壤过去经常处于淹水状态,长期的排水不畅导致区域内水分运动以上行为主,积盐作用强烈,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和导致盐碱化加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同时从3方面提出了苏打盐碱土治理的有效对策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西部 苏打盐碱土 淹水 积盐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