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医患和谐到中华和合文化的传承——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的叙事医学本土化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利明 丁颖颖 +13 位作者 孙旦江 王恩雨 吴丽丽 朱滔 刘鸿芹 俞新燕 王戟锋 黄宏斌 朱素琴 毛美君 颜邦定 黄小飞 毛文忠 吕志令 《叙事医学》 2021年第5期308-312,共5页
《之江新语》指出,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丽塔·卡伦(Rita Charon)定义了叙事医学的概念,创立了叙事医学的实践方法,使叙事医学成为医学人文落地的工具,弥合了现代医... 《之江新语》指出,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丽塔·卡伦(Rita Charon)定义了叙事医学的概念,创立了叙事医学的实践方法,使叙事医学成为医学人文落地的工具,弥合了现代医学过度关注技术而不注重人文的缺陷。2017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全面托管台州市肿瘤医院,挂牌成立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以下简称台州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肿瘤医院 叙事医学 医学人文 医患和谐 现代医学 和合文化 《之江新语》 本土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金龄 嵇建峰 +3 位作者 庞伟强 吴红霞 易贺庆 李林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21-24,2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并计算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包括最...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并计算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 uptake,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tumor metabolic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glycolysis,TLG),分析以上参数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uPA、CK20、CK19及MMP-9)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型宫颈癌原发灶的MTV值明显高于中分化及低分化宫颈癌(P=0.047)。FIGO分期为Ⅳ期患者的原发灶MTV及TLG值均高于Ⅲ期和Ⅱ期患者(P<0.001)。SCC-Ag≥1.5 ng/mL、CEA≥5 ng/mL和CA125≥35 ng/mL的宫颈癌患者原发灶MTV及TLG值均高于血清SCC-Ag、CEA和CA125水平低者(P<0.05)。血清CK19水平与FIGO分期有关(P=0.029),uPA、CK20及MMP-9均与肿瘤代谢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FIGO分期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参数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标志物 血清转移相关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老年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卜晓敏 夏亮 李立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21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其中腺癌119例,鳞癌66...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21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其中腺癌119例,鳞癌66例,小细胞癌25例),120例老年良性肺疾病作为良性对照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清SAA、NSE、CEA和CA125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肺癌组SAA、NSE、CEA、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腺癌SAA水平低于鳞癌和小细胞癌,腺癌和鳞癌NSE水平低于小细胞癌(均P<0.05);三组CEA、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SAA、NSE、CEA和CA125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有远处转移患者SAA、NSE、CEA和CA125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均P<0.01)。SAA诊断老年肺癌AUC为0.569,敏感度为67.14%,特异性为46.67%;NSE诊断老年肺癌AUC为0.694,敏感度为55.71%,特异性为73.33%;CEA诊断老年肺癌AUC为0.583,敏感度为30.48%,特异性为95.00%;CA125诊断老年肺癌AUC为0.649,敏感度为42.38%,特异性为85.00%;而联合检测诊断老年肺癌AUC为0.745,敏感度为47.62%,特异性为96.67%。结论SAA与NSE、CEA、CA12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老年肺癌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游戏在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安龙 徐慧 +1 位作者 梁冠冕 吴婉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对电子游戏在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文章进行范围审查,为其临床推广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指导,使用检索词在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 目的:对电子游戏在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文章进行范围审查,为其临床推广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指导,使用检索词在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发表时间为2006年—2020年;纳入研究的8个不同的电子游戏主要基于移动应用程序和网页,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内容。电子游戏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电子游戏内容的可接受性、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结局指标。结论:电子游戏在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健康教育为目的的电子游戏是未来临床健康教育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游戏 肿瘤 健康教育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MR肿瘤退缩模式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南帅明 刘义涛 +1 位作者 谭亚兰 邓雪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MR肿瘤退缩模式与分子亚型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新辅助治疗(NAT)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58例(59枚病灶),依据免疫组化及动态增强MRI图像获得包括分子亚型、新辅助治疗前的肿块强化方式及NAT后肿瘤退...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MR肿瘤退缩模式与分子亚型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新辅助治疗(NAT)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58例(59枚病灶),依据免疫组化及动态增强MRI图像获得包括分子亚型、新辅助治疗前的肿块强化方式及NAT后肿瘤退缩模式等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乳腺癌分子亚型与NAT前MR图像强化特征及NAT后肿瘤退缩模式的相关性。结果59枚病灶中NAT后38枚呈向心性收缩,其中Luminal型28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型5枚,三阴型5枚;21枚为非向心收缩,包括Luminal型16枚,HER2表达型0枚,三阴型5枚。乳腺癌分子亚型与NAT后肿瘤退缩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2,P=0.174);但NAT前肿块的强化特征与NAT后肿瘤退缩模式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44,P<0.01)。结论乳腺癌NAT前后肿瘤退缩模式与分子亚型之间无关联,但NAT前肿块的强化特征与NAT后肿瘤退缩模式之间有关联,肿块样强化病灶更容易出现向心性收缩,伴有非肿块样强化病灶更容易出现非向心性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磁共振成像 肿瘤退缩模式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翔 李卫阳 傅晓炜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00例.在放疗前完成人口学信息采集.在放疗前、放疗第1、2、3、4、5、6周对患者进行MD安德森症状量表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00例.在放疗前完成人口学信息采集.在放疗前、放疗第1、2、3、4、5、6周对患者进行MD安德森症状量表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放疗各周期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应用层次聚类法考察各周期的症状群.结果随着放疗的时间进展,出现各种症状的人数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强.>90%患者从放疗第3周开始出现口干、疼痛、食欲差、疲乏、苦恼和睡眠不安等6个症状,且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其中最严重的症状是疲乏和口干,第6周平均评分为(6.36±2.84)分和(7.9±2.4)分.观察到两个症状群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第1组是头颈部肿瘤特异性症状群,包括疼痛、口干、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睡眠障碍、疲劳等症状.第二组是躯体症状群,包括恶心、呕吐、麻木、气短和健忘.结论在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中,应纳入症状群的概念,充分考虑头颈部肿瘤特异症状群及躯体症状群的症状特征,而不是仅关注某些单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症状群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成像获得新辅助治疗后乳腺肿瘤退缩模式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南帅明 邓雪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NAT)后基于MR成像获得乳腺肿瘤退缩模式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NAT后手术前59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病灶MR图像退缩模式以及术后病理标本资料,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59例病灶中,向心...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NAT)后基于MR成像获得乳腺肿瘤退缩模式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NAT后手术前59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病灶MR图像退缩模式以及术后病理标本资料,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59例病灶中,向心性收缩38例(64.41%),其中病理缓解31例(81.58%),病理无缓解7例(18.42%);非向心性收缩21例(35.59%),其中病理缓解11例(52.38%),病理无缓解10例(47.62%).乳腺癌肿瘤退缩模式与NAT后病理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肿瘤退缩模式与NAT后病理反应具有相关性,向心性收缩更多出现病理缓解,非向心性收缩多出现病理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磁共振成像 肿瘤退缩模式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美琦 郭良 +3 位作者 楼建林 赵佳正 谭向荣 郑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0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 目的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颈部皮肤6例、喉部3例、口腔2例、食管1例及咽瘘1例。制备皮岛大小约(3~7)cm×(3~10)cm,皮瓣蒂部的长度约10~20 cm。记录皮瓣存活情况、受区及供区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岛局部坏死。并发咽瘘6例(皮瓣均存活)。肩部供区皮肤均直接拉拢缝合,无切口感染、肩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适用范围较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和ICGC构建和验证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绍智 梁维仁 +1 位作者 郭金友 郑家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1期1585-1589,共5页
目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HCC)预后的相关性,构建和验证HCC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寻找HCC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LIRI-JP)中HCC患者的转录组表达... 目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HCC)预后的相关性,构建和验证HCC患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寻找HCC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LIRI-JP)中HCC患者的转录组表达矩阵。对4,061个TME相关基因行Cox回归、Lasso回归等筛选TME相关关键基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TMEScore),在多个数据集中检验其预测性能。结果非负矩阵分解结果揭示HCC可以分成两个分子亚群。通过Lasso回归,两个关键的TME预后基因(CDCA8和CBX2)被过滤和筛选。基于这两个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能良好区分训练集、测试集、整个TCGA集和ICGC数据集中的患者预后。该TMEScore在亚组分析中也展现较好的预后价值。整合临床参数和TMEScore的列线图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展现出良好的拟合性。TMEScore与免疫检查点、DNA复制、错配修复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呈正相关,且TMEScore与免疫细胞水平也明显相关。结论基于CDCA8和CBX2建立的TMEScore可以作为HCC的独立预后指标,且这两个基因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预后 癌症基因图谱 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和边界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逸川 江明祥 +2 位作者 时建芳 孙钦飞 胡攀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的平移摆位误差,使用无动作等级(NAL)协议优化临床靶区(CTV)至计划靶区(PTV)边界。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行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68例,使用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V-CBCT)获取图像2850张,...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的平移摆位误差,使用无动作等级(NAL)协议优化临床靶区(CTV)至计划靶区(PTV)边界。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行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68例,使用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V-CBCT)获取图像2850张,其中校正前1425张、校正后1425张,比较参考图像与XVI图像并记录位置变化,统计分析X、Y、Z三个方向的位移数据,确定整体的系统和随机误差,评估PTV边界,分析体重减轻(<5%vs≥5%)对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校正前,在X轴、Y轴和Z轴上分别有15.1%、12.0%、9.2%的患者系统误差≥3 mm,校正后分别下降至9.0%、0%、0%;校正前患者摆位边界≥5 mm的总百分比分别为4.9%、6.3%、3.8%,校正后降低至1.9%、0%、0.67%;体重减轻>5%的患者在Z轴、X轴两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有所增加,但5 mm PTV边界足够弥补摆位误差。结论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使用kV-CBCT和NAL离线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IMRT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计划靶区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联合超声用于评估肿瘤重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丽红 沈珏 柳开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2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联合床边超声对肿瘤重症存在休克的患者进行容量反应性的研究。方法收集60例机械通气的肿瘤重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序贯液体复苏试验。使用床边超声,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基础状态、快速输注100ml...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联合床边超声对肿瘤重症存在休克的患者进行容量反应性的研究。方法收集60例机械通气的肿瘤重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序贯液体复苏试验。使用床边超声,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基础状态、快速输注100ml晶体液后、续以输注400ml晶体液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完成补液实验后心输出量增加值(△CO500)≥15%分为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以分析患者补充100ml生理盐水后心输出量(CO)及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一步评估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对容量预测评估的效果。结果△C0O100及OVT100与△CO500呈正相关。△CO10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 0.834~0.980),以变化率为8%做截断点,判断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86.4%。OVTI10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 0.801~0.976),以变化率9%为截断点,判断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75.7%,特异度为90.9%。结论小剂量晶体容量负荷实验配合床边超声对△CO100及△VTI100进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指标,预测肿瘤重症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 休克 超声 容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亚楠 袁莉 +4 位作者 汪莉 徐志远 阮华 程向东 董昌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并进行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56例,辨证分为5种中医证型,即脾胃湿热证(63例)、肝胃不和证(56例)、脾胃虚弱证(51...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并进行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56例,辨证分为5种中医证型,即脾胃湿热证(63例)、肝胃不和证(56例)、脾胃虚弱证(51例)、胃阴不足证(44例)、胃络瘀阻证(42例)。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患者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舌下络脉颜色RGB、HSV值,以及主干的颜色、长度、宽度、曲张程度、充盈度、兼见表现等舌下络脉形态特征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舌下络脉的主干的颜色、长度、宽度、曲张程度、充盈度、兼见表现存在差异,胃络瘀阻证R、G、B、V值低于其他证型,但积分值高于其他证型。经相关性分析,舌下脉络颜色与其参数R、G、B、V值均呈负相关(P<0.05)。胃络瘀阻证舌下络脉瘀阻程度相对于其他证型较高,脾胃虚弱证舌下络脉瘀阻程度比其他各证型低。结论舌下络脉客观化指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应灵敏,与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结论基本一致,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络脉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 参数 客观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效果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宏达 廖先珍 +15 位作者 杜灵彬 董栋 魏东华 高屹 郑卫方 陈静君 卢明 张愉涵 陆斌 骆晨雨 李娜 周月阳 骆家辉 蔡洁 石菊芳 代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评价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全国6个中心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将符合... 目的评价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全国6个中心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将符合要求的受试者按照1∶2∶2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结肠镜组、FIT组、分级筛查组(经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低风险人群接受FIT检测,FIT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3组人群分别接受不同方案的结直肠癌筛查,其中结肠镜组仅接受基线筛查,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在基线筛查的基础上接受每年1次的随访筛查。主要研究结局为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比较3种筛查方案的人群参与率、进展期肿瘤检出率和结肠镜检查负荷。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19373名,包括男性8082名(41.7%),女性11291名(58.3%);平均年龄(60.5±6.5)岁。其中结肠镜组3883名、FIT组7793名、分级筛查组7697名。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已完成2轮次随访筛查。FIT组整体人群筛查参与率最高(99.3%),分级筛查组次之(89.2%),结肠镜组最低(42.3%)。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镜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高于FIT组(2.76%比2.17%,OR结肠镜组比FIT组=1.30,95%CI:1.01~1.65,P=0.037),结肠镜组与分级筛查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2.76%比2.35%,OR结肠镜组比分级筛查组=1.19,95%CI:0.93~1.51,P=0.156),分级筛查组与FIT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亦无统计学差异(2.35%比2.17%,OR分级筛查组比FIT组=1.09,95%CI:0.88~1.34,P=0.440)。以每检出1例进展期肿瘤所需要的结肠镜检查次数作为评价人群筛查时结肠镜检查负荷的指标,结肠镜组的结肠镜检查负荷最高(15.4次),分级筛查组次之(10.2次),FIT组最低(7.8次)。结论基于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的分级筛查策略对于人群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传统结肠镜检查和FIT筛查方案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 结肠镜 分级筛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金旺 时晶晶 +3 位作者 彭友 郑卫军 周天晗 潘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7例PTC,通过PSM分析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与LN-prRLN转移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均与LN-prRLN转移个数正相关(P<0.001)。右侧病灶大小预测LN-prRLN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当取0.85 cm为界值时,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72.00%。结论右侧病灶大小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右侧病灶>0.85 cm时,建议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倾向性得分匹配 病灶大小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减针穿刺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筛查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建辉 徐栋 +1 位作者 冯斌 黄伟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576例患者。前列腺穿刺采取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10点法系统穿刺。根据穿刺针的落...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576例患者。前列腺穿刺采取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10点法系统穿刺。根据穿刺针的落点分布组合分为超声造影靶向穿刺组(组1),系统穿刺组(组2)、减针穿刺组(组3)及减针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组(组4),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组(组5)。比较各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接受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10点系统穿刺的576例患者中,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癌292例,良性病变284例。各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P1=38.2%(220/576)、P2=42.4%(244/576)、P3=43.4%(250/576)、P4=47.9%(276/576)及P5=50.7%(292/576)。P2<P5(P<0.05),P3<P5(P<0.05)、P4<P5(P>0.05)。结论与传统穿刺方法及超声造影靶向穿刺相比,联合穿刺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于超声造影异常的患者可行减针穿刺,对于超声造影未见异常的患者仍需系统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声造影 靶向穿刺 减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图示工具的健康教育预防食管癌术后误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雅敏 诸校娟 +3 位作者 刘鸿芹 江子芳 童雅萍 范富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语义图示工具的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7例)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应用幻灯片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语义图示工具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误... 目的探讨基于语义图示工具的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7例)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应用幻灯片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语义图示工具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误吸预防知信行得分、误吸风险评分及误吸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误吸预防知识、预防态度、预防行为3个维度得分及知信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误吸风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肠内营养后第3天、开始经口进食第3天误吸风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语义图示工具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误吸预防知信行水平,降低患者术后误吸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误吸 语义图示工具 健康教育 误吸风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化管理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导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诸校娟 马雅敏 黄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导管固定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导管固定质控管理小组,制定导管固定标准作业程序,并将全院五大科室38个护理单元设置为网格单元实施培训及网格化管理。结果2017~2020年全院非计划性拔...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联合标准作业程序在导管固定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导管固定质控管理小组,制定导管固定标准作业程序,并将全院五大科室38个护理单元设置为网格单元实施培训及网格化管理。结果2017~2020年全院非计划性拔管率逐年下降;全院五大科室2018~2020年导管质控检查得分显著高于2017年(均P<0.05);因固定不牢致非计划拔管的构成比逐年下降(P<0.01)。结论网格化管理联合导管固定标准作业程序的应用,实现了全院各网格单元导管同质化、规范化的固定及质控管理,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了临床导管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网格化管理 标准作业程序 导管固定 导管管理 质控管理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降钙素检测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金旺 郑伟慧 +4 位作者 赵佳正 周国明 叶柳青 赵明 张剑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n)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28例MTC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n)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28例MTC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前血清Ctn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血清Ctn预测MTC颈部中央区、颈侧区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128例MTC颈部中央区、颈侧区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3.91%、45.31%及14.84%。术前血清Ctn在MTC中阳性率为96.09%。伴淋巴结转移MTC的术前血清Ctn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05),且其表达水平与MTC淋巴结转移数目正相关(P均<0.001)。术前血清Ctn预测MTC颈部中央区、颈侧区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846及0.803,当取界值分别为287.6、303.1、747.75 pg/ml时,血清Ctn预测上述三个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5.50%、93.10%、94.40%,特异性为71.20%、70.00%、62.70%。结论术前血清Ctn在MTC中阳性率极高,其表达水平在评估MTC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降钙素 血清 诊断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燕飞 温晓雪 +3 位作者 温瑞芳 江子芳 刘玉杰 俞静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8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 :检索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护士实施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 目的 :检索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护士实施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8日。经过文献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专家共识2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汇总后的证据包括起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中医护理、运动干预和综合干预6方面共计10条证据内容。结论 :建议证据使用者根据临床环境、专业技能及患者意愿,选择并裁剪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从而缓解并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晓春 叶柳青 +3 位作者 项洋锋 王天鸿 朱栩杭 丁金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高危特征以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高危特征以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08例CAA-PT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LLNM与CAA-PT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LLNM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CAA-PTC发生LLNM共71例,转移率为65.74%(71/108)。单因素分析,LLNM与CAA-PTC患者的年龄、双侧累及、多发病灶、病灶大小以及腺外侵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这三项高危特征构建的数学模型预测LLNM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21~0.892,P<0.001),高于单项特征,预测的敏感性为71.80%,特异性为75.69%。结论 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高危特征,三者构建的的数学模型对预测CAA-PTC患者LLNM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儿童 青少年 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