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形态学异常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金戈 王军伟 +4 位作者 陈亮 杨涌涛 郑方硕 张余 展群岭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1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形态学异常对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完成头颈部DSA或CTA的后循环TI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10 min组、10~59 min组... 目的探讨椎动脉形态学异常对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完成头颈部DSA或CTA的后循环TI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10 min组、10~59 min组和≥60 mi n组,比较椎动脉形态异常各亚型在3组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椎动脉形态异常与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其中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组109例(45.99%)、10~59 min组71例(29.96%)和≥60 min组57例(24.05%)。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显示,性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在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形态异常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狭窄率1%~99%)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一侧迂曲、双侧迂曲、一侧优势、一侧优势合并迂曲和起源异常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狭窄(OR 2.500,95%CI 1.381~4.525,P=0.002)、基底动脉狭窄率≥50%(OR 12.066,95%CI 1.446~100.668,P=0.021)是TI A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是影响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形态学异常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