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青藏高原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文君
赵林
+2 位作者
李艳忠
南卓铜
赵拥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24-5039,共16页
蒸散发在陆地水热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青藏高原(QTP)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其蒸散发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基于0.05°分辨率的气象格网数据集和MODIS遥感数据,利用互补相关理论估算了2002—2019年青藏高原逐日蒸散发,探讨了蒸...
蒸散发在陆地水热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青藏高原(QTP)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其蒸散发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基于0.05°分辨率的气象格网数据集和MODIS遥感数据,利用互补相关理论估算了2002—2019年青藏高原逐日蒸散发,探讨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冻土类型、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互补相关理论在青藏高原地区估算的蒸散发结果是可靠的。(2)青藏高原2002—2019年平均蒸散发量约371.54 mm/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夏季;蒸散发在青藏高原呈现出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变化上在东部呈增加趋势,而西部呈减少趋势;蒸散发稳定性的空间差异显著,波动强度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3)蒸散发量与冻土类型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冻土水热状态越稳定,蒸散发量越小。(4)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蒸散发对净辐射敏感性最高,风速的相对变化对蒸散发变化的贡献最大。本文结果加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响应机制的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蒸散发
互补相关
时空变化
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宋红莎
张晓宝
+2 位作者
曹占元
韩梅梅
孙国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通过对隆鄂尼地区油砂的孔隙度及含油率进行统计,研究了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为低孔超低渗储层,与国内典型油砂矿相比含油率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好,是油砂勘探开发有利区域。选取12件隆鄂尼地区LK-5井的油砂样品进行...
通过对隆鄂尼地区油砂的孔隙度及含油率进行统计,研究了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为低孔超低渗储层,与国内典型油砂矿相比含油率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好,是油砂勘探开发有利区域。选取12件隆鄂尼地区LK-5井的油砂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进一步了解研究区地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隆鄂尼地区油砂受到微生物降解,降解程度属1级;油砂与源岩母质类型相关性好,母质来源于海相有机质,母质类型属混合源,且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油砂样品的有机质沉积环境为咸水还原海相环境;油砂油达到成熟阶段。研究成果为隆鄂尼地区油砂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鄂尼
油砂
母质类型
沉积环境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WAT模型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输沙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钟小敏
钟科元
+4 位作者
高怡婷
李煜连
涂浙
黄莉
帅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8,共7页
为揭示水文模型计算单元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SWAT模型,通过设置11种子流域阈值情景(4000,3200,2000,1500,1100,800,400,200,100,50,25 hm^(2)),并保持地形和土壤数据不变,定量分析了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
为揭示水文模型计算单元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SWAT模型,通过设置11种子流域阈值情景(4000,3200,2000,1500,1100,800,400,200,100,50,25 hm^(2)),并保持地形和土壤数据不变,定量分析了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对径流输沙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子流域数量的增加,流域内土地利用中面积最大的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所有情景下林地面积均高于实际林地面积;而随着土地利用离散程度的增加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水域、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呈增加趋势并逐渐接近实际面积;(2)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导致年均径流量(1.85%)和输沙量(65.84%)减少,且对输沙量影响更显著;(3)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造成洪水过程和输沙峰值显著降低,并导致年最大1 d、连续最大5 d和连续最大7 d输沙量显著下降(p<0.01)。综上所述,SWAT模型不同子流域划分显著改变了流域土地利用分布,进而引起径流输沙有关参数变化,最终导致径流和输沙模拟结果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土地利用
流域离散化
径流
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青藏高原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文君
赵林
李艳忠
南卓铜
赵拥华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南京师范
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24-5039,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076,41931180)。
文摘
蒸散发在陆地水热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青藏高原(QTP)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其蒸散发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基于0.05°分辨率的气象格网数据集和MODIS遥感数据,利用互补相关理论估算了2002—2019年青藏高原逐日蒸散发,探讨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冻土类型、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互补相关理论在青藏高原地区估算的蒸散发结果是可靠的。(2)青藏高原2002—2019年平均蒸散发量约371.54 mm/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夏季;蒸散发在青藏高原呈现出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变化上在东部呈增加趋势,而西部呈减少趋势;蒸散发稳定性的空间差异显著,波动强度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3)蒸散发量与冻土类型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冻土水热状态越稳定,蒸散发量越小。(4)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蒸散发对净辐射敏感性最高,风速的相对变化对蒸散发变化的贡献最大。本文结果加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响应机制的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蒸散发
互补相关
时空变化
冻土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evapotranspiration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permafrost
分类号
P42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宋红莎
张晓宝
曹占元
韩梅梅
孙国强
机构
甘肃省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
地质
科学院
地质力学
研究
所
中国
地质
大学
地球
科学
与
资源
学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2012年度"西部之光"人才计划支持项目"马海地区深层构造特征及油气藏成因类型研究"(1308RJZA310)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1309RTSA041)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对隆鄂尼地区油砂的孔隙度及含油率进行统计,研究了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为低孔超低渗储层,与国内典型油砂矿相比含油率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好,是油砂勘探开发有利区域。选取12件隆鄂尼地区LK-5井的油砂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进一步了解研究区地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隆鄂尼地区油砂受到微生物降解,降解程度属1级;油砂与源岩母质类型相关性好,母质来源于海相有机质,母质类型属混合源,且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油砂样品的有机质沉积环境为咸水还原海相环境;油砂油达到成熟阶段。研究成果为隆鄂尼地区油砂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隆鄂尼
油砂
母质类型
沉积环境
成熟度
Keywords
Long'eni
oil sand
parent material typ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maturity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WAT模型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输沙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钟小敏
钟科元
高怡婷
李煜连
涂浙
黄莉
帅红
机构
湖南师范
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湖南师范
大学
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赣南师范
大学
地理与
环境
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8,共7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114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600)
+3 种基金
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1094931,[2020]60)
赣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CX200001)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2BABL203031)
江西省城市固废低碳循环技术重点实验室(赣南师范大学)开放基金(20212BCD42015)。
文摘
为揭示水文模型计算单元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SWAT模型,通过设置11种子流域阈值情景(4000,3200,2000,1500,1100,800,400,200,100,50,25 hm^(2)),并保持地形和土壤数据不变,定量分析了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对径流输沙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子流域数量的增加,流域内土地利用中面积最大的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所有情景下林地面积均高于实际林地面积;而随着土地利用离散程度的增加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水域、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呈增加趋势并逐渐接近实际面积;(2)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导致年均径流量(1.85%)和输沙量(65.84%)减少,且对输沙量影响更显著;(3)土地利用空间离散化造成洪水过程和输沙峰值显著降低,并导致年最大1 d、连续最大5 d和连续最大7 d输沙量显著下降(p<0.01)。综上所述,SWAT模型不同子流域划分显著改变了流域土地利用分布,进而引起径流输沙有关参数变化,最终导致径流和输沙模拟结果的变化。
关键词
SWAT
土地利用
流域离散化
径流
输沙
Keywords
SWAT
land use
watershed discretization
runoff
sediment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青藏高原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余文君
赵林
李艳忠
南卓铜
赵拥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隆鄂尼地区油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宋红莎
张晓宝
曹占元
韩梅梅
孙国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WAT模型子流域划分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输沙模拟结果的影响
钟小敏
钟科元
高怡婷
李煜连
涂浙
黄莉
帅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