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细颗粒物PM_(2.5)诱导肺上皮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 被引量:11
1
作者 龙放 丁文军 +2 位作者 邓晓蓓 陈德亮 张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8-703,共6页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采集和处理的2009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25,50,100和200 mg.L-1暴露处理MLE-12细胞24和48 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双乙酰基二氯荧光素(...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采集和处理的2009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25,50,100和200 mg.L-1暴露处理MLE-12细胞24和48 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双乙酰基二氯荧光素(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OS)自由基生成,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蛋白(LC3Ⅰ)和LC3Ⅱ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体的形成。结果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M2.5100和200 mg.L-1处理24 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8%和33%(P<0.01);暴露处理48 h,PM2.525~200 mg.L-1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R2=0.4940,P<0.01)。PM2.5100和200 mg.L-1处理MLE-12细胞3 h,胞内ROS水平较细胞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7.6%和60.7%(P<0.01)。此外,PM2.5100 mg.L-1处理细胞12,24和48 h及PM2.550,100和200 mg.L-1处理细胞24 h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R2=0.9150,P<0.01)和浓度效应(R2=0.6338,P<0.01)关系。PM2.5100 mg.L-1处理24 h细胞内自噬体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细胞核周边有明显的自噬泡环绕。结论 PM2.5诱导肺泡Ⅱ型上皮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并引发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肺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与细胞代谢的相互调控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清杰 朱琳楠 +1 位作者 丁文军 赵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巨噬细胞极化对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γ干扰素(IFN-γ)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巨噬细胞称之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而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诱导巨噬细胞的替代激活(M2)。巨噬细胞的极化受到... 巨噬细胞极化对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γ干扰素(IFN-γ)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巨噬细胞称之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而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诱导巨噬细胞的替代激活(M2)。巨噬细胞的极化受到细胞代谢调控,M1型巨噬细胞主要为糖酵解、戊糖磷酸代谢途径供能,而M2型巨噬细胞主要为氧化磷酸化途径参与。本文在总结了巨噬细胞极化对细胞代谢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糖、脂、氨基酸、铁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等代谢通路对其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代谢 巨噬细胞极化 代谢途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与糖尿病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明典 邓晓蓓 +1 位作者 张芳 丁文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1-429,共9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是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本文简要综述了PM2.5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脂质代谢与自噬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莹 张芳 丁文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0-575,共6页
肥胖患者肝脏中过量的脂质堆积可引起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和脂毒性,该作用与胰岛素抵抗(IR)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LD)等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对内外持续性刺激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具有维持细胞结构和... 肥胖患者肝脏中过量的脂质堆积可引起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和脂毒性,该作用与胰岛素抵抗(IR)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LD)等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对内外持续性刺激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具有维持细胞结构和代谢平衡的功能.研究发现,自噬参与降解肝细胞内过多的脂质堆积,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本文介绍了自噬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肝脏 自噬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丹暴露诱导肝脏HepG2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5
作者 段珊珊 王苑郦 +2 位作者 杨建正 丁文军 贺军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0-757,共8页
有机氯农药林丹具有高毒性、亲脂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富集性,曾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林丹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体内富集后造成肝功能损伤,但其对肝脏的毒性效应尚不十分清楚。在本研究中,肝脏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林丹暴... 有机氯农药林丹具有高毒性、亲脂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富集性,曾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林丹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体内富集后造成肝功能损伤,但其对肝脏的毒性效应尚不十分清楚。在本研究中,肝脏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林丹暴露处理24 h后,使用噻唑蓝(MTT)、2,7-二氯荧光素(DCF)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和自噬生成;并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IL-6、IL-8、IL-1β、TNF-α、NF-κB、Beclin1、ULK1 mRNA和P-p65、IL-1β、P62、LC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浓度林丹暴露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内的ROS和乳酸脱氢酶(LDH)生成水平,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明显上调TNF-α、IL-6、IL-1β、IL-8、NF-κB mRNA和P-p65、IL-1β、P62、LC3、NF-κB蛋白质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林丹诱导肝脏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HEPG2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