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丹
张鑫
张凤莲
孙永刚
王璐
郝郑平
-
机构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曹妃甸区分局
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燃料油公司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
文摘
为摸清合成氨工业生产过程中VOCs排放来源,核算行业排放量,笔者主要对煤化工中合成氨工业过程进行工艺全过程的排放特征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有组织排放、车间逸散及厂界无组织排放等,用得出的排放因子进行排放量估算。研究表明,合成氨有组织排放以芳香烃和含氧有机物为主,硫回收工艺废气、尿素合成工艺废气、低温甲醇洗工艺段中CO2闪蒸气废气、CO2闪蒸排放气、尾气洗涤塔放空气中分别检出VOCs 36、19、26、21、20种。苄基氯、异丙醇、2-丁酮是合成氨VOCs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苄基氯可能是由α-氢侧键的芳香烃化合物转化而来的。合成氨的车间无组织排放特征与其所对应的生产过程排放特征具有一致性。从气化炉车间、尿素包装车间及酚氨回收车间中分别检出19、32、15种挥发性有机物。气化炉车间排放的VOCs主要为苄基氯,占比为23.16%;尿素包装车间主要为2-丁酮、乙酸乙酯、1,2,4-三甲基苯,占比达到49.58%;酚氨回收车间主要为醋酸乙烯酯,占比高达56.60%,这与酚氨回收的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助溶剂有关。合成氨的厂界无组织各监测点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特征均为:芳香烃>卤代烃>含氧有机物>烷烃,与各监测点所对应的生产过程排放特征具有一致性。运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合成氨过程的总排放因子为75.02 g/t合成氨,硫回收13.66 g/t合成氨、尿素合成14.45 g/t合成氨、CO2闪蒸气废气21.42 g/t合成氨、CO2闪蒸排放气13.01 g/t合成氨、尾气洗涤塔放空气12.49 g/t合成氨。按此排放因子计算2015年内蒙某典型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约为22.51 t。
-
关键词
合成氨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排放因子
煤化工
-
Keywords
synthetic ammonia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emission factors
coal chemical industry
-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化工行业酸性气体多组分转化与资源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凤莲
蒋国霞
郝郑平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08-2319,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6176,22006148)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5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碳中和背景下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化工行业酸性气体的治理面临硫化氢污染控制与二氧化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寻求经济有效、资源化、可持续的酸性气体治理与多资源协同回收技术迫在眉睫。结合当前研究前沿及酸性气体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利用酸性气体(H_(2)S、CO_(2)、CH_(4)等混合气体)多组分直接转化为高价值产品——氢气以及高附加值硫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酸性气体多组分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进而深加工向高附加值有机硫化工产品方向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酸性气体
重整
制氢
二氧化碳减排
甲硫醇
-
Keywords
acid gas
reformation
hydrogen producti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methanethiol.
-
分类号
X7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