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LAST反符合探测器的多线程数据采集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杨作桥 颜俊伟 +7 位作者 安一郎 佘乾顺 张永杰 方芳 魏子洋 余玉洪 孙志宇 孔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1,共9页
反符合探测器(ACD)是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LAST)的一部分。为充分测试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并兼容未来多版本探测器的升级与评估,需要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数据采集系统。该文针对ACD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SB 3.0规范的数据采... 反符合探测器(ACD)是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LAST)的一部分。为充分测试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并兼容未来多版本探测器的升级与评估,需要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数据采集系统。该文针对ACD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SB 3.0规范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USB相关的硬件设计、FPGA逻辑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软件系统作为该设计的核心,使用Python 3.11实现,应用多线程技术灵活配置系统中接入的USB设备数量并进行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该系统已应用在反符合探测器原理样机中,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进行了束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在长时间实验下工作正常,运行稳定,符合探测器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AST 反符合探测器 数据采集系统 USB3.0 多线程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真空环境下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的出气性能研究
2
作者 焦纪强 蒙峻 +5 位作者 谢文君 刘建龙 魏宁斐 罗成 郭方准 王润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5,共5页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获得了材料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出气率表达式;搭建了钛合金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压力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烘烤温度越高,最终出气率越低,250℃烘烤时出气率较150℃时降低了约21%。经过高温烘烤后,当材料温度从50℃升高至210℃时,两种材料的出气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但钛合金的出气率低于陶瓷的出气率。常温抽气和烘烤过程中真空腔体压力梯度较小,对其进行升温时中间位置压力变化幅度较大,当温度为100℃,中间位置压力从初始值1.41×10^(-9)Pa升高至4.51×10^(-9)Pa;压力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平均相对偏差为6.86%。以上结果填补了钛合金和陶瓷出气率数据库,能够预测及评估真空腔体不同工况下的极限压力,为超高、极高真空获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加速器 超高真空 TC4钛合金 ZrO_(2)陶瓷 出气率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线性混合电源设计
3
作者 周宁 詹荣霖 +6 位作者 燕宏斌 张华剑 李继强 王晓俊 高大庆 郭宏亮 谭玉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7,共7页
随着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对束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获得极高稳定度和极低噪声的磁场环境,分析设计了开关模式和线性模式结合的高精度直流励磁电源。前级开关电源提供稳定的功率来源,串联后级线性电源控制电流线性放大后... 随着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对束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获得极高稳定度和极低噪声的磁场环境,分析设计了开关模式和线性模式结合的高精度直流励磁电源。前级开关电源提供稳定的功率来源,串联后级线性电源控制电流线性放大后进行输出。在电源电流和管压降控制环路基础上,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温度补偿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输出电流的稳定度;通过对后级线性电源的模块化设计,减小了电源体积并提高了运维便利性。实测结果表明:8 h长期电流稳定度达到1.3×10^(-6),且噪声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电源 极高稳定度 线性放大 温度补偿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前级电压拓扑的快切束电源研制
4
作者 李明睿 王晓俊 +8 位作者 高大庆 高杰 李继强 严凯明 张余强 孙梦岩 火安州 王正宇 赵鑫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针对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离子源束流快速切换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台快切束脉冲电源。根据兼顾电流快速变化和平顶稳定度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高低压双前级电压快切换的实现方案,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计算了关键参数,讨论了适应电压... 针对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离子源束流快速切换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台快切束脉冲电源。根据兼顾电流快速变化和平顶稳定度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高低压双前级电压快切换的实现方案,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计算了关键参数,讨论了适应电压突变的控制方法。根据电源模块化原则研制了16kW整机并在真实磁铁负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源在13mH电感上输出570A,误差小于±1×10-4,重复频率3Hz,上升下降时间小于30ms,平顶900ms内可调,电源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切换 脉冲电源 前级电压 电压突变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 MV静电高压离子加速器高压发生器优化设计
5
作者 魏哲宇 李中平 +2 位作者 张子民 申晓康 曹树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期开展了一台静电高压型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高压发生器作为该类型加速器的核心部件,要求最高工作电压达到4.2 MV、电压不稳定度小于±0.1%、纹波系数小于±0.1%的性能指标。针对设计指标,首先通...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期开展了一台静电高压型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高压发生器作为该类型加速器的核心部件,要求最高工作电压达到4.2 MV、电压不稳定度小于±0.1%、纹波系数小于±0.1%的性能指标。针对设计指标,首先通过模拟仿真对高压发生器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与优化,从而支撑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高压发生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变压器部分,采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对其电路结构和电气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并改进了变压器的散热结构,从而确保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稳定。最后介绍了高压发生器的高精度稳压设计方案,为提升高压发生器控制性能,进一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发生器设计能够满足项目技术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高压加速器 高压发生器 电场模拟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型电子加速器控制系统研制
6
作者 张萍伟 李中平 +5 位作者 曹树春 周有为 南爱强 张科武 马俊杰 范满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7-1198,共12页
依照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核技术应用领域提出的超前战略性布局,解决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封锁,服务于产业化升级,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拟基于现有的DG-2.5型工业化电子加速器,组建多功能电子束辐照实验研究平台,开展辐照技... 依照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核技术应用领域提出的超前战略性布局,解决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封锁,服务于产业化升级,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拟基于现有的DG-2.5型工业化电子加速器,组建多功能电子束辐照实验研究平台,开展辐照技术在先进材料和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针对DG-2.5型电子加速器的控制系统,面向科研型辐照应用技术研究需求,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初步调试。该系统采用科研型加速器通用的EPICS控制架构,基于工业PLC控制器和串口服务器,由TIA Portal和CS-Studio软件进行编程,实现对整个流程的控制。新研制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便,同时具备一般工业化控制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完全满足辐照应用技术开发的需求。另外,该系统预留了智能化控制的接口,为未来电子加速器工业化控制应用升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控制系统 EPICS IOC TIA Portal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PET-CT门控成像方法研究
7
作者 徐世东 孙校丽 +3 位作者 刘双全 郑玉爽 李默涵 魏存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1372,共12页
PET-CT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多模态成像技术。该成像可同时提供准确、全面的功能成像及结构信息成像。PET-CT... PET-CT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多模态成像技术。该成像可同时提供准确、全面的功能成像及结构信息成像。PET-CT成像在对活体进行心胸成像时,不可避免地呼吸运动和心跳运动导致的运动模糊严重干扰定量分析,进而影响诊断结果判断。目前常用门控成像技术解决呼吸及心跳运动带来的成像伪影影响,主要包括外接门控设备法和数据驱动法。现有的数据驱动门控方法难以兼顾多模态数据处理稳定性,心脏信号提取精准性以及实时性处理及反馈。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驱动门控方法——基于局部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artial dat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D-PCA),实现了优化数据驱动门控成像完整流程。并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Eplus多能全景动物PET-CT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门控成像方法能够保证在心脏信号提取上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可实现实时门控动态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成像 数据驱动 PET-CT P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加速器液体靶制备^(44g)Sc的工艺研究
8
作者 王一正 MAQBOOL Sahil +2 位作者 张宇轩 杨文江 魏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5-1175,共11页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 正电子核素钪-44(^(44g)Sc)因其理想的核素性质,在肿瘤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解决^(44g)Sc供应短缺问题,开发基于质子回旋加速器液体靶的新型制备方法,利用硝酸钙靶制备^(44g)Sc。通过数值模拟相关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计算了钪放射性同位素的生成情况及^(44g)Sc的核纯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天然钙靶制备^(44g)Sc的核纯度最高为95.8%,且存在^(43)Sc、^(44m)Sc、^(47)Sc和^(48)Sc等副产物。利用14.5 MeV质子束辐照了天然硝酸钙液体靶,实测辐照结束(EOB)时^(44g)Sc的产率为2.5 MBq/μAh,较文献报道的结果提高了3.4倍,辐照后核纯度为95.8%±1.0%,与模拟结果一致。通过支链型DGA树脂分离钙离子和钪离子,钪离子的回收率为97.0%。利用自制^(44g)Sc开展了小鼠PET成像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0.33 MBq[^(44g)Sc]ScCl_(3)后,心脏血池区域呈现显著放射性浓聚,成像清晰,初步表明了^(44g)Sc在PET成像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44 核素制备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诊疗一体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液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可旋转在线解耦系统的腔式功率合成器设计
9
作者 江国栋 施龙波 +5 位作者 孙列鹏 金珂安 吴峥嵘 潘超 黄贵荣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9,共8页
为方便粒子加速器用固态功率源设备在线更换维护,需要功率合成器具备在线可解耦的功能。腔式合成器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容量成为功率合成的优选方案,但目前并未实现输入耦合度在线可调。为此,设计了一种带有可旋转解耦系统的650 MHz八合一... 为方便粒子加速器用固态功率源设备在线更换维护,需要功率合成器具备在线可解耦的功能。腔式合成器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容量成为功率合成的优选方案,但目前并未实现输入耦合度在线可调。为此,设计了一种带有可旋转解耦系统的650 MHz八合一腔式功率合成器。将非接触开路式扼流槽设置在射频输入端口,耦合环与腔体分离,实现磁耦合环可在线旋转调节,根据固态功率源工作状态来在线调节输入耦合度,以此来满足热插拔及调整合成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合成器单级合成效率高,功率损耗小,且各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幅度传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大偏差在0.25 dB以内。通过在线调节耦合度实现输入端口射频隔离,从而实现功放模块在线热插拔更换,极大地改善了功放模块的在线可维护性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功率源 腔式功率合成器 热插拔 旋转解耦 功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环和矩形软波导性能研究
10
作者 吴峥嵘 施龙波 +4 位作者 江国栋 金珂安 孙列鹏 潘超 黄贵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解决波导传输线中硬连接问题,部分波导组件将使用软波导,但软波导的使用会带来传输线损耗的增大。为了探究其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损耗和电热情况,搭建了基于谐振环的测试平台,谐振环行波功率增益为13.4 dB,通过两个2 kW功率放大器,... 为了解决波导传输线中硬连接问题,部分波导组件将使用软波导,但软波导的使用会带来传输线损耗的增大。为了探究其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损耗和电热情况,搭建了基于谐振环的测试平台,谐振环行波功率增益为13.4 dB,通过两个2 kW功率放大器,成功在波腹位置实现了140 kW的等效功率。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对矩形软波导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其结构和材料,以更好地应对高功率输入下的热形变和应力问题。优化后的软波导电热性能表现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波导 高功率 传输线 谐振环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研究进展——径迹结构的重要性
11
作者 安龙飞 陈良文 +4 位作者 高育翠 杜香怡 张延师 孙勇 林铭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7,I0001,共16页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安全、深空探测、重离子治癌、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而径迹结构效应是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核心科学问题。借助于日益发展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射下的自...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安全、深空探测、重离子治癌、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而径迹结构效应是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核心科学问题。借助于日益发展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射下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的产额及动力学过程等,可以深层次探究径迹结构效应。本文简述了水溶液辐射分解的演化过程和径迹结构等基本概念,从稳态辐解和脉冲辐解两方面综述了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目前世界上主要重离子辐解研究装置,回顾了近些年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着重在实验研究方面对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径迹结构效应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展望了水溶液重离子辐解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水辐解 传能线密度 径迹结构 稳态辐解 脉冲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耦合间接电子探测器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结果
12
作者 彭华兴 刘术林 +8 位作者 梁晶 闫保军 刘辉 刘翔宇 张斌婷 王建铭 焦朋 张洋 独雅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依据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透射电子成像的特点,设计出纤维光学面板耦合CMOS相机的间接电子成像探测器,分别改变荧光粉层和铝膜的厚度,发现在相同条件下,薄荧光粉相较于厚荧光粉可以得到更亮的图像;在较小范围内,铝膜厚度的改变对图像亮度几... 依据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透射电子成像的特点,设计出纤维光学面板耦合CMOS相机的间接电子成像探测器,分别改变荧光粉层和铝膜的厚度,发现在相同条件下,薄荧光粉相较于厚荧光粉可以得到更亮的图像;在较小范围内,铝膜厚度的改变对图像亮度几乎无影响;考虑到微通道板对高能电子有一定的探测效率,尝试在荧光屏前放置微通道板,测试结果表明微通道板能够有效提高图像亮度,其在700 V工作电压下,荧光屏亮度较未安装微通道板的情况提高了30倍,并且微通道板能够屏蔽X射线,更换成本较低,可能是间接电子探测器的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铝膜 微通道板 光纤耦合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S增强器凸轨磁铁脉冲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冠文 陈锦晖 +7 位作者 霍丽华 刘鹏 王磊 史晓蕾 段哲 施华 吴官健 翟心哲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国内首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一个储存环、一个增强器以及一个直线加速器。作为典型的低发射度储存环(LER),其动力学孔径远小于物理孔径,对此选择了一种新颖的在轴置换注入方案。其中,增强器负责实现束流从...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国内首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一个储存环、一个增强器以及一个直线加速器。作为典型的低发射度储存环(LER),其动力学孔径远小于物理孔径,对此选择了一种新颖的在轴置换注入方案。其中,增强器负责实现束流从500 MeV到6 GeV的升能。为了降低增强器引出冲击磁铁的冲击强度,在引出环节之前使用4台凸轨磁铁来辅助冲击磁铁完成这一动作。凸轨磁铁磁场波形要求底宽小于1 ms的半正弦波。根据仿真以及测试结果,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串联快恢复二极管的经典LC谐振电路拓扑。此外,设计了能量回收支路,来降低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功率损耗以及对输出脉冲电流波形的影响。目前,已完成脉冲电源样机的研制与测试,各项结果表明,该脉冲电源能够满足高能光源增强器高能引出系统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注入引出 脉冲电源 LC谐振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镜阵列多元聚焦的连续晶体三维位置灵敏探测器设计和仿真
14
作者 李婷 庄凯 +7 位作者 李道武 梁秀佐 刘彦韬 张译文 孔令钦 章志明 帅磊 魏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47,共9页
连续晶体闪烁体探测器可以实现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定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探测器结构,引入透镜阵列实现作用点定位。探测器采集多元聚焦图像,从而改变对连续晶体闪烁光分布探测的需求。文中建立连续晶体、透镜阵列和光子计数器阵列... 连续晶体闪烁体探测器可以实现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定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探测器结构,引入透镜阵列实现作用点定位。探测器采集多元聚焦图像,从而改变对连续晶体闪烁光分布探测的需求。文中建立连续晶体、透镜阵列和光子计数器阵列的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建立多元聚焦的光路反演重建算法定位γ射线作用点的三维位置。通过重建结果分析评估基于透镜阵列的连续晶体探测器性能,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定位能力和位置分辨。对于尺寸为48 mm×48 mm×45 mm的硅酸钇镥(LYSO)闪烁晶体,实现了xy平面位置分辨优于1.54 mm,z方向位置分辨优于3.13 mm。基于连续晶体和透镜阵列结构的探测器还可对多作用点的情形进行重建,分析三组选定位置的重建结果,该结构对双作用点定位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晶体探测器 透镜阵列 作用点定位 位置灵敏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用嬗变核燃料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锐 顾龙 +6 位作者 姚存峰 张璐 王冠 郭亮 吴金德 姜韦 李金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料体系相关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制备技术难度大、嬗变核燃料相关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的欠缺等原因,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十分复杂且极具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作为ADS重要候选嬗变燃料的氧化物弥散型燃料CERCER/CERMET、氮化物燃料和金属燃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工艺、辐照实验和辐照后检验结果、物性参数、主要优缺点等内容,以期为我国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嬗变核燃料 次锕系元素 氧化物弥散型燃料 氮化物燃料 金属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直线注入器定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小东 刘冬娥 +4 位作者 许哲 张瑞锋 李世龙 周睿怀 丛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9,共9页
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ESRI)-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直线注入器,设计了直线定时系统,为脉冲工作模式的直线注入器斩波器、高频低电平系统、束流诊断与反馈系统提供精准的、符合物理调束需求的工作时序触发信号。... 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ESRI)-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直线注入器,设计了直线定时系统,为脉冲工作模式的直线注入器斩波器、高频低电平系统、束流诊断与反馈系统提供精准的、符合物理调束需求的工作时序触发信号。系统硬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和开发,实现了内触发模式与外触发模式两种模式下对直线加速器相关设备的精准时序控制以及斩波器的控制与安全联锁。硬件支持光信号通信、W5300以太网通信、多路继电器输出与多路同步触发信号的精准时序输出。同时,系统采用光信号通信模块方便系统的级联,易于系统扩展,可满足大规模直线加速器定时系统需求。用户上位机软件基于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EPICS)分布式架构开发。该系统已成功运用在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近代物理研究所SSC-LINAC装置,且长期运行稳定、可靠,无任何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直线定时系统 可编程门阵列 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 时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225)Ac放射性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佳娣 徐度玲 +1 位作者 李鸿岩 张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I0005,共9页
^(225)Ac具有半衰期较长(10 d)、射程短(<100μm)和高能量沉积(80~100 keV/μm)等优点,是重要的医用α核素之一。^(225)Ac衰变产生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225)Ac... ^(225)Ac具有半衰期较长(10 d)、射程短(<100μm)和高能量沉积(80~100 keV/μm)等优点,是重要的医用α核素之一。^(225)Ac衰变产生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225)Ac的衰变特性、生产来源以及^(225)Ac与靶向配体偶联的螯合剂,总结了^(225)Ac-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617、^(225)Ac-PMSA-I&T、^(225)Ac-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羧酸(DOTA)-SP和^(225)Ac-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N-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奥曲肽(DOTATE)等药物在前列腺癌、脑胶质瘤、乳腺癌和肺癌治疗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展望了^(225)Ac治疗药物研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期为^(225)Ac放射性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5)Ac α核素 治疗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加速器脉冲励磁电流质量量化方法
18
作者 梁毅庆 原有进 +7 位作者 王晓俊 申国栋 黄玉珍 李继强 张华剑 高大庆 张翔 杨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8,共9页
同步加速器中,磁铁励磁电流高频的纹波误差能够引起磁场纹波,进而导致束流接受度降低。励磁电流低频的跟踪误差会影响磁场与束流能量的匹配程度,同时会引起束流闭合轨道畸变。为了从以上两方面评估励磁电流误差对于束流的影响,研究了HIA... 同步加速器中,磁铁励磁电流高频的纹波误差能够引起磁场纹波,进而导致束流接受度降低。励磁电流低频的跟踪误差会影响磁场与束流能量的匹配程度,同时会引起束流闭合轨道畸变。为了从以上两方面评估励磁电流误差对于束流的影响,研究了HIAF BRing二极磁铁磁场纹波与励磁电流纹波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套基于高低频分离的脉冲励磁电流质量量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斯平滑处理得到励磁电流低频的跟踪误差分量和高频的纹波误差分量,采用三倍标准差作为励磁电流跟踪性能及纹波质量的量化指标。方法中低通滤波器参数由磁铁磁场纹波与励磁电流纹波的响应关系确定,该方法同时准确地量化评估了磁场纹波质量。此外,由该方法得到的电流跟踪误差波形能够应用于同步加速器励磁电源的给定修正,进而提高磁场与束流能量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误差 纹波误差 量化方法 脉冲电源 同步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211)At生产的高功率金属Bi靶热效应模拟
19
作者 熊杰 窦国梁 +5 位作者 孙良亭 王洋 秦芝 任洁茹 赵永涛 赵红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
为提高用于医用同位素^(211)At生产的金属Bi靶在高束流功率作用下的可靠性与使役寿命,对多种束流均匀化方法进行了模拟与对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在wobbler磁铁作用下强度为500 eμA的α束流轰击Bi靶产生的热效应,为... 为提高用于医用同位素^(211)At生产的金属Bi靶在高束流功率作用下的可靠性与使役寿命,对多种束流均匀化方法进行了模拟与对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在wobbler磁铁作用下强度为500 eμA的α束流轰击Bi靶产生的热效应,为靶系统的设计和寿命的延长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通过扫描实现束流均匀化可大幅降低靶上的最大热功率密度;在靶前采用wobbler磁铁对束流进行周期性圆扫描可有效降低Bi靶的表面温度。当扫描频率为50 Hz时,Bi靶最高温度为189.8℃,低于其熔点(271.3℃),能够满足Bi靶在此高功率束流照射下安全运行的温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靶 α离子束 At-211 同位素生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能量分辨研究
20
作者 尹小豪 魏向伦 +11 位作者 黄鑫杰 邹海川 邱天力 何周波 杨远胜 李志杰 李蒙 马朋 杨贺润 鲁辰桂 胡荣江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积能量、阳极丝径时能量分辨率及增益随阳极电压的变化关系。探测器最佳能量分辨对应的工作电压与入射粒子在漂移区中沉积的能量有关,能量沉积越小,对应的最佳工作电压越高,探测器的增益越大。对于5.486 MeV的241Am α粒子源的能量分辨率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放大 信噪比 能量分辨率 空间电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