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核酸适配体分离材料构建17β-雌二醇传感器
1
作者 金心宇 陈乐源 +2 位作者 刘艳娜 谢文菁 彭汉勇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 17β-雌二醇(E2)是天然的甾体雌激素,在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E2也被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EDC),即使在ng/L水平上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且在医疗、畜牧业废水中均能检测到E2污染。目前,E2的检测方法主要以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为主,但受仪器等限制,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或大量样品检测。为了解决该难题,本工作用油包水微乳液法(W/O microemulsion)合成了一种基于磁性氧化石墨烯(MGO)的核酸分离材料,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开发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高通量的荧光恢复(“turn-on”)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E2。传感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FRET),即MGO通过吸附荧光基团标记的E2核酸适配体发生FRET效应猝灭荧光信号,而在E2存在时,核酸适配体与E2结合,从MGO上脱附,实现荧光信号恢复,且信号响应与一定范围的E2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本工作引入了磁性固相分离方法,降低了背景信号值,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本方法中相对荧光恢复强度与E2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1 ng/mL,对多种干扰离子有较好的抵抗性,且在同族雌激素类似物中有良好的选择性。与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E2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磁固相分离 荧光生物传感器 磁性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的多尺度计算模拟
2
作者 焦志越 薛峤 +1 位作者 傅建捷 张爱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4,共14页
污染物的环境界面行为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和热点内容之一.借助于计算方法能够突破实验方法分析水平的限制,提供从微观到介观的多尺度上的污染物界面行为的化学机制与结构特征.量子力学方法、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基于粗粒... 污染物的环境界面行为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和热点内容之一.借助于计算方法能够突破实验方法分析水平的限制,提供从微观到介观的多尺度上的污染物界面行为的化学机制与结构特征.量子力学方法、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基于粗粒化体系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等不同分子间作用计算方法可依次从原子尺度、分子尺度到介观尺度实现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的模拟分析,提供丰富多样的污染物与环境表面相互作用信息.本文综述了典型分子间作用计算模拟方法在污染物的环境界面生成、吸附乃至催化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行为 多尺度模拟 环境污染物 量子化学 分子动力学 耗散粒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氧烷类化合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残留水平与归趋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冉 徐琳 +5 位作者 邱春生 陈旭 王少坡 于静洁 张丹 刘楠楠 《环境化学》 2025年第7期2686-2703,共18页
鉴于硅氧烷在日常消费品和工业过程中的广泛大量应用,其环境排放和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及归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二甲基硅氧烷和改性硅氧烷如苯基甲基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在污水处理系统、地表水、大气/... 鉴于硅氧烷在日常消费品和工业过程中的广泛大量应用,其环境排放和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及归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二甲基硅氧烷和改性硅氧烷如苯基甲基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在污水处理系统、地表水、大气/颗粒物等多种介质中的环境分布迁移和降解/转化的研究进展.总结可知,对大部分甲基硅氧烷或改性硅氧烷低聚物而言,在多种环境基质主要发生水解反应发生Si—O的断裂,生成硅醇,但想要其彻底矿化,实现Si—C键的大量断裂,还需要一些高级氧化过程,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芬顿反应等,以上信息或能为硅氧烷的污染控制工艺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环境介质 分布 迁移转化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肖航 王小燕 +3 位作者 邓兆佳 廖文静 谢文菁 彭汉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共17页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以在恒定温度下实现核酸扩增,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综合评述了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病毒样本采集、核酸提取、等温扩增检测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探讨了酶辅助等温扩增技术、无酶等温扩增技术以及与多体系串联的级联扩增技术的原理、关键参数及其病毒检测应用,并对比了市场上相关试剂盒的特点.此外,讨论了当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难题,如提取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等,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改善现场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技术 CRISPR检测 核酸扩增 环境病毒 病毒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镉量子点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焦苏宁 胡新笑 +3 位作者 侯兴旺 孔文倩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24-3036,共13页
新型纳米材料——量子点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高通量筛选以及半导体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对其生物毒性效应和生态环境风险的了解并不充分.本文研究了硒化镉量子点CdSe(ZnS-CA QDs)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细胞数... 新型纳米材料——量子点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高通量筛选以及半导体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对其生物毒性效应和生态环境风险的了解并不充分.本文研究了硒化镉量子点CdSe(ZnS-CA QDs)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细胞数、酯酶活性、细胞膜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及培养基内量子点含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定,表征了量子点的毒性效应.发现硒化镉量子点表面带有正电荷,能被小球藻(因表面存在磷酸和羧基基团而带负电)吸附/吸收,从而使小球藻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细胞膜破碎,线粒体产能下降,氧化应激加剧,叶绿素含量下降.该材料在极低水平(1 nmol·L^(-1))即可对小球藻生长繁殖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新型纳米材料 毒性效应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介导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郝强军 叶子 +1 位作者 温蓓 彭汉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74,共13页
核酸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结构的生物材料,用作介导功能纳米材料精准合成的模板不仅可以提高对纳米颗粒尺寸、形貌的控制,还能赋予纳米颗粒新的理化性质.本文介绍了核酸介导功能纳米材料定向生长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核酸介导纳米材料的合... 核酸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结构的生物材料,用作介导功能纳米材料精准合成的模板不仅可以提高对纳米颗粒尺寸、形貌的控制,还能赋予纳米颗粒新的理化性质.本文介绍了核酸介导功能纳米材料定向生长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核酸介导纳米材料的合成路线和方法,主要包括还原法、沉淀法和水解法等,总结了核酸介导纳米材料在分子检测、细胞成像、催化降解、药物递送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设计与构建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模板 核酸纳米技术 核酸探针 纳米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