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在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胥锡瑶 马胜彩 +1 位作者 席小霞 石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8,共7页
胃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在晚期治疗和高复发率方面。而胃癌血管生成是胃癌生长转移的关键过程,因此研究和开发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方法对胃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作为... 胃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在晚期治疗和高复发率方面。而胃癌血管生成是胃癌生长转移的关键过程,因此研究和开发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方法对胃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信使,通过转运特有的外泌体成分来调节局部和远处的细胞通讯,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来促进或抑制胃癌的发展和进展。外泌体将生物活性分子从供体细胞运输到受体细胞,导致靶细胞的重编程和分子的级联反应。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胃癌中外泌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外泌体在抗血管疗法中的研究现状。由于外泌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对胃癌血管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外泌体与抗血管疗法联合治疗胃癌的前景令人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泌体 血管形成 抗血管生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特殊原因所致贫血1例报告
2
作者 张晓雪 冯丽娜 +4 位作者 陈庆灵 蒉乙文 杨倩倩 温晓玉 金清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5-887,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目前,熊去氧胆酸是唯一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药物[1]。贫血是肝硬化常见表现之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目前,熊去氧胆酸是唯一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药物[1]。贫血是肝硬化常见表现之一,除非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叶酸缺乏,很少引起严重贫血,如果不能找到引起贫血的原因,单纯对症治疗易导致贫血反复发作,因此准确判断贫血病因是治疗的关键。现报道1例PBC合并特殊原因所致反复贫血的病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贫血 贫血 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