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姆斯基语言学术思想在中国--简约性“神奇原则”的科学魅力 被引量:3
1
作者 司富珍 李富强 康兴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
乔姆斯基语言学术思想通过文献翻译、学术研究、会议组织和平台建设等多种渠道的传播,对中国语言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乔姆斯基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即简约性“神奇原则”来看,可以围绕语言的普遍性与差异性、语言系统的简约性以及理... 乔姆斯基语言学术思想通过文献翻译、学术研究、会议组织和平台建设等多种渠道的传播,对中国语言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乔姆斯基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即简约性“神奇原则”来看,可以围绕语言的普遍性与差异性、语言系统的简约性以及理论建构与理论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等3个核心论题加以梳理,其影响涉及的领域包括现代汉语、汉语方言、上古汉语、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儿童语言习得及老年语言认知等。乔姆斯基对中国的语言学学科建设理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语言学具有科学属性,可以是自然科学;(2)语言学是可以为其他众多学科提供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甚至研究范式的领先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语言学术思想 “神奇原则” 理论建构与理论评价 语言学学科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晶 孟艳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1-184,共4页
实证研究以96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动机强和动机弱的学生在学习者可控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是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动机强的学生对管理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和依赖... 实证研究以96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动机强和动机弱的学生在学习者可控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是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动机强的学生对管理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功能操练观念和依赖母语观念的相信程度均要高于动机弱的学生;三是动机强的学生在管理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要显著高于动机弱的学生,而依赖母语策略的使用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四是动机较强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显著高于动机较弱的学生;五是学习动机对英语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学习动机 学习观念 学习策略 英语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伦·金斯堡照片书的跨媒介叙事:范式、过程与意义
3
作者 盛钰 欧阳骞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分析艾伦·金斯堡照片书“语图互文”修辞策略的运作机制,发现其通过在手写文字与照片的符号裂隙中植入诗意想象,创造出“快照诗学”跨媒介叙事范式。其实现过程既体现在历史还原维度将孤立影像转化为历时性档案,又在身体书写维度... 分析艾伦·金斯堡照片书“语图互文”修辞策略的运作机制,发现其通过在手写文字与照片的符号裂隙中植入诗意想象,创造出“快照诗学”跨媒介叙事范式。其实现过程既体现在历史还原维度将孤立影像转化为历时性档案,又在身体书写维度重构“垮掉的一代”艺术家的身体在场性与群体互动网络。基于此,探析金斯堡照片书建构“垮掉的一代”诗人群体文化形象的跨媒介叙事意义,突破单一媒介的叙事局限,通过建立神圣瞬间的感知框架,实现文化书写的层级跃迁,最终在个体层面激活读者对艺术家生存状态的认知,在群体层面解析反传统艺术家的文化身份,在宏观层面重构“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社会文化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金斯堡 照片书 跨媒介叙事 视觉书写 “垮掉的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奥运外宣话语文化主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玉彬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4,45,共8页
本研究运用文化负载词和主题模型相结合的语料库方法探索奥运外宣话语中隐含的中国文化。文化负载词取自中国文化语料库,通过词袋模型和机器翻译生成;主题模型应用于奥运外宣话语语料库,自动区分五类文化主题:友谊团结的奥运文化、以人... 本研究运用文化负载词和主题模型相结合的语料库方法探索奥运外宣话语中隐含的中国文化。文化负载词取自中国文化语料库,通过词袋模型和机器翻译生成;主题模型应用于奥运外宣话语语料库,自动区分五类文化主题:友谊团结的奥运文化、以人为本的民生文化、和合共生的贸易文化、修齐治平的治理文化和开放包容的社交文化。本研究有助于从语言数据视角理解外宣话语对中国文化的投射关系,客观描述构建话语的文化要素,并启发中国文化通过话语中介实现对外传播的外宣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外宣话语 中国文化 文化主题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语法化理论视角下对汉语话语标记“你看”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兴 郑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6,共7页
在语义上"你看"中"看"的语义呈现抽象性增强的趋势。随着"看"语义的抽象化,实词"看"逐渐虚化为一种功能成分,"你看"的主观性不断增加,基于抽象化的语义承担相应的语用功能,这种抽象... 在语义上"你看"中"看"的语义呈现抽象性增强的趋势。随着"看"语义的抽象化,实词"看"逐渐虚化为一种功能成分,"你看"的主观性不断增加,基于抽象化的语义承担相应的语用功能,这种抽象化和主观化过程符合语法化的隐喻机制——语用推理。然而,"看"的实词语义在语法化过程中并未消失,而是体现了西方语法化的语义滞留原则,多个语义共存于同一共时层面。在"看"的语义虚化的同时,"你看"的结构也随之固化,由"你│看"衍变为"你看",逐渐凝结为一个固定搭配,即话语标记,其固化过程可由语法化的重新分析机制解释。这启示我们,西方语法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汉语话语标记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语法化理论 汉语话语标记 语义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我分裂到自我认同——谈《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的自我认知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江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从拉康的心理分析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反映了男主人公振保从主体的自我分裂逐渐走向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说中出现的镜子是一个关键的隐喻,在振保的自我认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暗示了振保在镜像阶段... 从拉康的心理分析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反映了男主人公振保从主体的自我分裂逐渐走向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说中出现的镜子是一个关键的隐喻,在振保的自我认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暗示了振保在镜像阶段的心理发展。从对振保的自我认知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无论他生命中出现的是"红玫瑰"或"白玫瑰",振保真正需要的,与其说是"玫瑰",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认同。经由镜中之像,他逐渐建立起来一个统一的自我形象,自我认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保 自我分裂 拉康 镜像阶段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内《鲁迅》译后感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大千(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国家讲座教授傅佛果合作,首次将竹内好的开创性著作《鲁迅》(Ro Jin,1944年)全书并跋从日文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对中日思想史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所谓“竹内鲁迅”文本的理解。本文细读并比较了李心峰(1986)... 在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国家讲座教授傅佛果合作,首次将竹内好的开创性著作《鲁迅》(Ro Jin,1944年)全书并跋从日文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对中日思想史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所谓“竹内鲁迅”文本的理解。本文细读并比较了李心峰(1986)与李冬木(2005)的中译本,从忠实于原文和可读性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使用当代英文来重现战前日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鲁迅与日本 中英日文比较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 + 数量结构”中“有”的句法制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富强 司富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1-97,共17页
“有+数量结构”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有”可以表达数量或程度,在句子中可以被省略且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吕叔湘(1999)、刘月华等(2001)、温锁林(2012)从语言事实和语用的角度对“有+数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为从新的视角... “有+数量结构”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有”可以表达数量或程度,在句子中可以被省略且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吕叔湘(1999)、刘月华等(2001)、温锁林(2012)从语言事实和语用的角度对“有+数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为从新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从句法制图理论“一个特征,一个中心语”的角度出发,以“他吃了有三大碗”和“他走了有三天了”中的“有+数量结构”的句法生成过程为例,试图确定“有”和“数量结构”的语类范畴,并对其句法特征进行句法制图。研究发现:“有+数量结构”中的“有”属于功能性成分,作为焦点标记基础生成于短语内部的焦点投射中心语位置;“数量结构”作为程度短语,生成于短语内部焦点投射的补语位置,受到焦点标记“有”的允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数量结构” 句法制图 程度短语投射 短语内部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利·詹姆斯《金碗》中的黄金隐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江波 郭棲庆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亨利·詹姆斯在其小说《金碗》中用黄金来隐喻帝国探险者向外扩张的心态。在历史上,黄金一直与帝国向海外探索、发现与扩张的梦想紧密相连。从最早的欧洲帝国探险者到美国富翁亚当·韦弗,他们都有一个帝国扩张的野心勃勃的梦想... 亨利·詹姆斯在其小说《金碗》中用黄金来隐喻帝国探险者向外扩张的心态。在历史上,黄金一直与帝国向海外探索、发现与扩张的梦想紧密相连。从最早的欧洲帝国探险者到美国富翁亚当·韦弗,他们都有一个帝国扩张的野心勃勃的梦想。《金碗》中与金碗有关的联姻故事间接地反映了美国与欧洲帝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力量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金碗 黄金隐喻 力量更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 被引量:39
10
作者 马廷辉 高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多模态隐喻研究扩宽了隐喻研究思路。本研究取材自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冲突,首先从认知维度上根据Forceville的理论框架将100幅美国媒体刊登的贸易战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机制分为四类。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维度上进行批评隐喻分析,揭示... 多模态隐喻研究扩宽了隐喻研究思路。本研究取材自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冲突,首先从认知维度上根据Forceville的理论框架将100幅美国媒体刊登的贸易战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机制分为四类。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维度上进行批评隐喻分析,揭示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结果发现,美国社会对贸易冲突持坚决反对和抵制态度。本研究采用社会和认知双重视角使多模态隐喻研究更加立体化,并尝试根据政治漫画的语类特点和隐喻的认知理据创建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构建与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漫画 图像隐喻 视觉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口语机器评分和人工评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海洋 张敏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2,105,112,共8页
本研究对比了讯飞口语自动评分系统和人工评分员对206名学生的朗读、复述和口头作文三类口试任务录音的评分结果,发现机器对朗读的评分偏高,对复述的评分偏低,评分结果与人评结果的一致率和一致性较低,机器对这两类任务的评分存在显著... 本研究对比了讯飞口语自动评分系统和人工评分员对206名学生的朗读、复述和口头作文三类口试任务录音的评分结果,发现机器对朗读的评分偏高,对复述的评分偏低,评分结果与人评结果的一致率和一致性较低,机器对这两类任务的评分存在显著的偏差;机器对口头作文的评分与人工评分比较接近,两者的一致率和一致性均较好;机评和人评的内部一致性均比较稳定,但机评与人评以及人工评分员之间的严厉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可以对口语自动评分算法和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也对现有的评分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测试 自动评分 人工评分 评分一致率 评分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听力教学中手势语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晓云 高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5-130,共16页
手势与言语密切相关,在二语习得领域逐渐受到关注,但对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为考察手势语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本研究从183名英语学习者中选取高、低分两组受试,在音频、音频+面部、音频+面部+手/臂三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听力测试... 手势与言语密切相关,在二语习得领域逐渐受到关注,但对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为考察手势语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本研究从183名英语学习者中选取高、低分两组受试,在音频、音频+面部、音频+面部+手/臂三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听力测试。结果显示,观看含有手/臂手势视频的受试成绩最高,低分组受试成绩提高更为显著,且手势对低分组受试理解具体概念和抽象隐喻的能力均有所促进。结合社会文化理论,本文认为,手势语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构建意义的能力,是听力理解的有效中介。本研究的结果为丰富教学中介工具、构建多模态外语课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理解 手势语 中介 听力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动词“来”的认知分析——运动事件视角
13
作者 金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7-23,70,共8页
"空间域"中作为"行来之来"的"来"本身词汇并入了路径概念,形成了独特的"矢量"、"构形"及"指向"特征。"来"从"空间域"向"状态域"、"... "空间域"中作为"行来之来"的"来"本身词汇并入了路径概念,形成了独特的"矢量"、"构形"及"指向"特征。"来"从"空间域"向"状态域"、"动作域"、"时间域"以及"生命域"的跨域映射都是基于这一物质基础。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及运动事件理论为框架,阐释"来"在上述各域中形成语义拓展的背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构形 指向 概念隐喻 运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