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升温背景下北京市北部柏科花粉浓度变化趋势
1
作者 吴双双 沈晓艺 +2 位作者 孙爱芝 罗晰跃 杜君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9-8201,共13页
柏科花粉作为诱发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预测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浓度变化能为花粉症患者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基于北京市北部连续四年(2018—2021年)的逐日柏科花粉浓度数据,结合气象因子、遥感指数及其它环境因子等... 柏科花粉作为诱发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预测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浓度变化能为花粉症患者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基于北京市北部连续四年(2018—2021年)的逐日柏科花粉浓度数据,结合气象因子、遥感指数及其它环境因子等多种特征变量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并预测不同升温幅度下柏科花粉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模型对于柏科花粉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好,真实值与预测值的R^(2)(决定系数)为0.79,RMSE(均方根误差)为0.73。(2)柏科植物花粉的数量受温度的长期效应(积温)以及极端温度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在多种特征变量中,模拟当天花粉浓度前40、60、80 d高于10℃的积温(GDD_40_10、GDD_60_10、GDD_80_10)以及日最高温(Tmax)最为重要。(3)在日平均温度分别升高0.5、1.0、1.5、2.6℃情景下,受到植物生理机制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北京市北部柏科花粉浓度呈现非线性变化,即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特征变量对北京市北部柏科花粉浓度的影响,并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升温条件下柏科花粉浓度进行预测,强调了积温对于柏科花粉浓度的影响,并发现了未来变暖背景下柏科花粉非线性的变化趋势,这为花粉症患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并为优化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科花粉 积温 随机森林模型 升温 北京市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温性草地最大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冯一鸣 张娜 +4 位作者 乐荣武 闫志辉 李振宇 李小璠 额日敦其木格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11,共17页
鉴于不同类型草地叶面积指数(LAI)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尽相同,且不同变化趋势的LA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尽相同,利用长时间序列LAI和气象数据,结合草地分类数据,获得1981-2017年中国北方不同类型温性草地最大LA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重点探讨... 鉴于不同类型草地叶面积指数(LAI)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尽相同,且不同变化趋势的LA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尽相同,利用长时间序列LAI和气象数据,结合草地分类数据,获得1981-2017年中国北方不同类型温性草地最大LA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重点探讨不同变化趋势的LAI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温性草地年均最大LAI的多年均值为(0.76±1.07) m^(2)/m^(2),东高西低;其中,草甸草原最高((2.73±1.20) m^(2)/m^(2)),草原化荒漠最低((0.13±0.17) m^(2)/m^(2))。总体上,年均最大LAI呈显著增加趋势;呈显著增加的面积占32.52%,显著降低的面积占6.31%;所有类型草地最大LAI显著增加的面积均大于显著降低的面积。年均最大LAI与1-8月总降水量和7-8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均呈正相关。最大LAI显著降低和显著增加均主要受7-8月均温显著升高的影响。7-8月均温上升速率在影响LAI变化上存在转折阈值;对所占面积较大的草地类型,该阈值约为0.042~0.043℃/a。当气温上升速率低于该阈值时,LAI才随气温上升而增加;反之,LAI随气温上升而降低。这些研究结果可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利用、保护和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温性草地类型 时空变化 降水量 夏季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花粉表征的北京地区植物花期物候的区域差异
3
作者 孙爱芝 吴双双 +1 位作者 李雪银 叶彩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523,共7页
空气花粉是不同时空纬度下物候学事件的有力佐证之一。利用北京地区2个研究点(怀柔区、石景山区)的伞蓬式花粉采样器采集2020年3月1日—5月31日期间的空气花粉,从空气花粉的角度研究春季开花植物花期物候的区域特征,并探讨开花始期和花... 空气花粉是不同时空纬度下物候学事件的有力佐证之一。利用北京地区2个研究点(怀柔区、石景山区)的伞蓬式花粉采样器采集2020年3月1日—5月31日期间的空气花粉,从空气花粉的角度研究春季开花植物花期物候的区域特征,并探讨开花始期和花期与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怀柔、石景山2个区域的春季空气花粉类型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怀柔区空气花粉分属18个科属,以柏科花粉最多(65%),其次是杨属、松属、榆属和蔷薇科;石景山区空气花粉分属16个科属,虽仍以柏科花粉为主(41%),但含量低于怀柔区,豆科、榆属和木樨科含量次之。(2)2个区域春季主要开花植物的开花始期和花期也存在差异,表现为春季温度更高的石景山区植物开花始期除杨属(晚2 d)外,均早于怀柔区,平均早约7 d。(3)同一区域不同时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春季开花植物开花始期、花期呈现明显的提前趋势。这与前人基于植物物候观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空气花粉监测也能很好地反映植物开花物候的时间和状态,可为植物物候学研究提供多学科和多角度的补充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花粉 开花始期 花期 怀柔区 石景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凌 刘睿玲 张怀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合云模型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模型。以该模型对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确定其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的隶属度等级,最终得到综合等级C 2的结论,与九洲体育馆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韧性状态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评估 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建筑 PSR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学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通 崔丽珍 +5 位作者 杨雅茜 宋秀芳 唐立 崔骁勇 郝彦宾 王艳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8,共10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经济廊道,维持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出现上游植被退化、中游水沙锐减、下游用水紧张、河口三角洲退缩等生态... 黄河流域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经济廊道,维持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出现上游植被退化、中游水沙锐减、下游用水紧张、河口三角洲退缩等生态危机,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的生态文明进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1990—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5190篇相关文献和145781条参考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和科学计量法,从文献产出规律、关键词共现网络和未来发展方向3个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定量化、可视化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水文研究现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高产作者和热点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计量 植被退化 退耕还林 河口湿地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怀柔夏季大气中的VOCs及其对O_(3)和SOA的生成贡献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毕安 胡君 +5 位作者 奇奕轩 张逦嘉 霍鹏 张元勋 张阳 王淑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28.28%,卤代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及乙腈占比较小。初始VOCs每小时的臭氧生成潜势为157.03μg·m^(-3),主要贡献来自于OVOCs、烯烃和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组分为芳香烃。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来自背景源和燃烧源、工业源、柴油车排放、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天然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后向轨迹结果表明,除北京本地源排放外,河北、河南和山东省对北京VOCs污染贡献最大,天津市、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黄河流域夏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亚楠 宋小宁 +2 位作者 冷佩 高亮 尹德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9,共13页
利用2001—2020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产品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气象数据,基于“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梯形特征空间模型反演黄河流域夏季的土壤水分,并采用Sen斜率与Mann-Kendall法以及地理探测器进行黄河流域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格局... 利用2001—2020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产品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气象数据,基于“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梯形特征空间模型反演黄河流域夏季的土壤水分,并采用Sen斜率与Mann-Kendall法以及地理探测器进行黄河流域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壤水分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黄河源区和下游地区较为湿润,黄河中游相对比较干旱;2001—2020年黄河流域土壤水分含量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不显著增加和不显著减少变化趋势,分别占全流域面积的39.54%和58.01%,其中上游地区土壤水分增长速度最快;降水是黄河流域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的主导要素,气温和高程是影响黄河上游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降水是黄河中游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梯形特征空间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乐荣武 张娜 +3 位作者 王晶杰 李振宇 闫志辉 冯一鸣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3,共13页
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分别构建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遥感指数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模拟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最大AGB。结果表明,内蒙古各处草地的年均最大AGB为(82.74±56.34)g/m^(2),... 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分别构建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遥感指数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模拟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最大AGB。结果表明,内蒙古各处草地的年均最大AGB为(82.74±56.34)g/m^(2),东北高西南低;由高到低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低地草甸、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总体上,年均最大AGB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低地草甸和温性典型草原增加最为显著。最大AGB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70.62%,显著增加的面积占16.28%;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显著增加的面积均大于显著降低的面积。然而,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的增加均是波动的,其中,温性荒漠的波动最小,温性荒漠草原的波动最大。夏季气温与累积降水的交互作用对AGB的正效应最大,其次为1—8月总降水量,而夏季气温对AGB的影响不大,且为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随机森林模型 趋势变化 年际波动性 气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