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中心网络中的内置缓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国强 李杨 +1 位作者 林涛 唐晖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75,共22页
互联网的应用方式正从以面向主机的点对点通信为主转向以海量内容获取为主.为适应这一转变,研究界提出了多种以信息/内容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这类网络架构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利用网络内置缓存提高接收者驱动的内容获取的传输效率和... 互联网的应用方式正从以面向主机的点对点通信为主转向以海量内容获取为主.为适应这一转变,研究界提出了多种以信息/内容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这类网络架构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利用网络内置缓存提高接收者驱动的内容获取的传输效率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与传统的Web缓存、CDN缓存等相比,ICN缓存系统呈现了缓存透明化、泛在化和细粒度化等新特征,对缓存系统的建模、行为理解和优化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介绍了ICN缓存系统的新特征及带来的挑战后,首先从多方面着重阐述和比较了缓存网络的优化方法,之后对缓存网络系统的理论模型研究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分析了仍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内容中心网络 缓存 缓存协同 缓存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朝伟 周俊峰 +1 位作者 邵艳清 唐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2-94,共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拓扑规模庞大、Mesh组网及传感器结点能量有限和处理能力差的缺点。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效率,提出一种简单的全局路由最优算法。该算法根据变量r的不同取值,使算法输出路径不同,进而预防网络拥塞的发生。仿真实... 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拓扑规模庞大、Mesh组网及传感器结点能量有限和处理能力差的缺点。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效率,提出一种简单的全局路由最优算法。该算法根据变量r的不同取值,使算法输出路径不同,进而预防网络拥塞的发生。仿真实验表明,并行近似最短路由算法所耗时间是Dijkstra算法的1/3,该算法既能满足无线传感器路由需求,又能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拥塞 全局路由最优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网络的服务迁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慈松 于冰 韩言妮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3期32-35,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单域环境的虚拟网络迁移算法。基于动态服务质量计算,定义了迁移判定因子,量化迁移代价与收益参数,动态评判迁移的时机,并选择判定因子最小的虚拟节点作为服务迁移节点。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服务延迟,提高用户的服务体... 提出了一种面向单域环境的虚拟网络迁移算法。基于动态服务质量计算,定义了迁移判定因子,量化迁移代价与收益参数,动态评判迁移的时机,并选择判定因子最小的虚拟节点作为服务迁移节点。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服务延迟,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质量,实现网络高效的资源管理和降低能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化环境 服务迁移 资源管理 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行为安全监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卓明 周旭 许榕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P2P网络行为监控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门课题。在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从P2P网络外部行为特征和内在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了流量分析、拓扑挖掘、用户认证和信任模型、传播建模等方面的理论,... P2P网络行为监控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门课题。在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从P2P网络外部行为特征和内在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了流量分析、拓扑挖掘、用户认证和信任模型、传播建模等方面的理论,从现象分析解决方案,并指出不足和改进,重点提出了域发现协议的应用和信任模型的原则。此外,还就产业界建设P2P监控的安全平台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行为监控 域发现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理论与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974
5
作者 丁世飞 齐丙娟 谭红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共9页
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SLT)是一种小样本统计理论,着重研究在小样本情况下的统计规律及学习方法性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se,SVM)是一种基于SLT的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其出色的学习性能,已经成为... 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SLT)是一种小样本统计理论,着重研究在小样本情况下的统计规律及学习方法性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se,SVM)是一种基于SLT的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其出色的学习性能,已经成为当前机器学习界的研究热点。该文系统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综述了传统支持向量机的主流训练算法以及一些新型的学习模型和算法,最后指出了支持向量机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VM GSVM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训练算法 TSV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网络中基于中心度与拓扑势排序的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子厚 韩言妮 +2 位作者 林涛 徐月梅 唐晖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20,共11页
可重构网络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是虚拟资源的分配问题。首次将社会网络中心度和拓扑势研究引入到可重构网络虚拟资源分配问题中,在映射虚拟网络时考虑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重要性,提出了基于中心度和拓扑势的虚拟网映射算法。实验表明,所提... 可重构网络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是虚拟资源的分配问题。首次将社会网络中心度和拓扑势研究引入到可重构网络虚拟资源分配问题中,在映射虚拟网络时考虑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重要性,提出了基于中心度和拓扑势的虚拟网映射算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新算法在提高资源分配效率,降低物理网络开销方面,与本领域以往算法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网络 网络虚拟化 资源分配 网络中心度 拓扑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童恩栋 沈强 +2 位作者 雷君 刘宇 唐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4,20,共7页
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过各类通信技术将具有标识、感知或者执行能力的物理实体互联,形成了"物物互连"的虚拟网络。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资源将遍布人们周围的环境,情景感知技术应运... 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过各类通信技术将具有标识、感知或者执行能力的物理实体互联,形成了"物物互连"的虚拟网络。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资源将遍布人们周围的环境,情景感知技术应运而生。情景感知获得传感器采集的情景信息以后,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物联网具有海量信息的特性,传统的情景信息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对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给出情景和情景感知的概念及其研究发展和应用。然后,结合物联网特性,以情景感知流程为主线,探讨了信息获取、建模和智能处理等内容。最后,系统结构是情景感知的关键,因此对现有的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合物联网环境论述了当前情景感知系统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情景感知系统的参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情景感知 协同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C的P2P流媒体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宋俊平 张棪 +3 位作者 周旭 唐晖 白帆 赵志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5-970,共6页
根据数据传输系统架构的不同,将基于SVC的P2P流媒体系统分为tree型、混合型和mesh型三类;针对这三种类型研究进行深入调研,对现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工作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mesh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介绍的重点。
关键词 流媒体系统 可扩展视频编码 P2P 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于真 姚宣霞 +3 位作者 孙向辉 赵志军 王少杰 范鹏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2-1396,共5页
为了解决网络应用层流量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机制,通过旁路方式实现,适用于TCP业务流。该机制由速率估计模块、TCP连接标记模块和阻断包生成模块三部分组成。确定了速率估计模块中时间窗口的适当取值;提出了一种对TC... 为了解决网络应用层流量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机制,通过旁路方式实现,适用于TCP业务流。该机制由速率估计模块、TCP连接标记模块和阻断包生成模块三部分组成。确定了速率估计模块中时间窗口的适当取值;提出了一种对TCP连接进行标记的算法;说明了构造阻断数据包的方法。基于该机制实现了一个网络流量控制系统,对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精确、灵活地实现TCP业务流的流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旁路 连接 阻断 速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QoE评价方法及其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延伟 刘金霞 +3 位作者 慈松 要瑞霄 赵平华 王遵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8-576,共9页
随着3D视频技术的逐步发展,3D视频网络服务的用户体验质量(3DQoE)评价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端到端的3DQoE影响因素,总结基于3D视频与图像质量的3DQoE评价方法,综述3DQoE模型的研究进展.通过3DQo... 随着3D视频技术的逐步发展,3D视频网络服务的用户体验质量(3DQoE)评价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端到端的3DQoE影响因素,总结基于3D视频与图像质量的3DQoE评价方法,综述3DQoE模型的研究进展.通过3DQoE评价与模型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给出了目前3DQoE评价与模型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精确性,可靠性以及通用性问题,并指出针对大规模网络服务的3DQoE建模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QoE模型 3D视频/图像质量评价 3D视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C分层匹配度的异构网络节点选择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朝伟 时豪 +3 位作者 周旭 白帆 赵志峰 严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4-58,共5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兴起,网络带宽及终端异构性造成所选节点视频和请求节点的终端能力不匹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视频编码(SVC)分层匹配度的节点选择算法。在异构网络背景下,综合考虑节点带宽和链路往返时延,将SVC分层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兴起,网络带宽及终端异构性造成所选节点视频和请求节点的终端能力不匹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视频编码(SVC)分层匹配度的节点选择算法。在异构网络背景下,综合考虑节点带宽和链路往返时延,将SVC分层层数和网络接入类型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使得所选节点的SVC视频分层数与请求节点终端处理能力有较高的匹配度(固网、无线、3G接入网络类型所对应的匹配度分别为77.8,72.2,88.9),并且具有较高的终端平均服务能力(PC为110、笔记本为78.3、手机为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选择 对等网络 可扩展视频编码 异构网络 可扩展视频编码分层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EHN-HP机制提高移动切换中TCP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向辉 唐鼎 +1 位作者 潘春建 李颖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8-683,共6页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有线互联网向无线移动网络延伸.TCP协议是现在互联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端到端可靠传输协议,但TCP协议是在有线链路基础上设计的,直接在无线移动网络上使用TCP协议会造成TCP性能的下降.本文详细分析了移动切换...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有线互联网向无线移动网络延伸.TCP协议是现在互联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端到端可靠传输协议,但TCP协议是在有线链路基础上设计的,直接在无线移动网络上使用TCP协议会造成TCP性能的下降.本文详细分析了移动切换对TCP协议造成的影响,比较并分析现有的几种解决方案,针对切换对TCP造成的影响提出了EHN-HP机制.EHN-HP机制在现有的TCP协议上进行改进,增加了切换处理机制(Handoff Process),通过网络模拟器的模拟结果表明,EHN-HP机制有效的改善了TCP协议在切换过程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移动切换 TC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网络的P2P系统中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小区优先节点选择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棪 周旭 +1 位作者 刘书浩 唐晖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9,共7页
移动通信环境的复杂性和3G蜂窝网络的结构特性为基于3G网络的P2P系统中的节点选择带来了挑战。针对基于3G网络的P2P系统中的节点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FCM)的小区优先节点选择算法,简称CF-F... 移动通信环境的复杂性和3G蜂窝网络的结构特性为基于3G网络的P2P系统中的节点选择带来了挑战。针对基于3G网络的P2P系统中的节点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FCM)的小区优先节点选择算法,简称CF-FCM(cell first,FCM based)算法。仿真结果显示,CF-CFM算法能在取得优异的3G网络小区间负载均衡性的同时,保证良好的节点服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节点选择 3G蜂窝网络 模糊认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资源感知P2P重叠网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毅芳 林涛 唐晖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2,共6页
P2P重叠网以其系统高效性和有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中。但是,传统P2P重叠网络的设计往往只关注其P2P特性,忽略了重叠网自身的管理问题;另外,P2P网络强调的是参与者的平等性,忽略了各参与节点自身性能的差异,从而极大影响... P2P重叠网以其系统高效性和有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中。但是,传统P2P重叠网络的设计往往只关注其P2P特性,忽略了重叠网自身的管理问题;另外,P2P网络强调的是参与者的平等性,忽略了各参与节点自身性能的差异,从而极大影响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资源感知P2P重叠网,系统中的每个参与节点负责管理一部分网元设备,并充分考虑各节点所管理资源的可用性及其所处环境的时变特性,同时利用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方式,构建了一种动态和自主的P2P重叠网网络管理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在网络管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P2P重叠网 资源感知 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网络中数据通道标识的动态分配方案设计
15
作者 李军 唐鼎 +2 位作者 赵志军 吴尽昭 唐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18,149,共4页
WiMax系统中的数据通道采用GRE封装机制,隧道信息的扩展部分被定义成数据通道标识(DPid),它的作用范围是整个NAP。针对DPid的有效性问题,提出DPid服务器的概念,用于存储和管理NAP范围内的DPid,进而提出数据通道标识的一种动态分配方法,... WiMax系统中的数据通道采用GRE封装机制,隧道信息的扩展部分被定义成数据通道标识(DPid),它的作用范围是整个NAP。针对DPid的有效性问题,提出DPid服务器的概念,用于存储和管理NAP范围内的DPid,进而提出数据通道标识的一种动态分配方法,用以保证DPid的唯一性,简化了DPid分配流程,降低了DPid管理难度和维护成本,同时,还对该方法的设计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通道标识 WIMAX 动态分配 DPid服务器 生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P的WiMax终端退网研究
16
作者 郭春旺 唐鼎 +1 位作者 赵志军 唐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共3页
针对WiMax网络架构标准中CMIP下的终端异常退网问题,介绍WiMax标准的体系架构及移动IP协议,研究现有CMIP/PMIP模式下终端的退网和资源释放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将检测终端异常退网和发起终端退网流程的决策权交... 针对WiMax网络架构标准中CMIP下的终端异常退网问题,介绍WiMax标准的体系架构及移动IP协议,研究现有CMIP/PMIP模式下终端的退网和资源释放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将检测终端异常退网和发起终端退网流程的决策权交给接入网关。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既可解决CMIP模式下终端异常退网时不能及时进行资源释放以及用户计费等问题,也适合终端正常退网和PMIP模式下的异常退网等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 移动IP 代理移动IP 终端退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测量的P2P跨域流量优化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涛 周旭 +1 位作者 王治平 唐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8-891,共4页
P2P技术的普及优化了用户的体验,但对带宽的过度消耗也带给网络运营商巨大的压力。据此提出基于网络测量的、业务相关P2P跨域流量优化机制,该机制对底层网络建立模型,通过综合考量底层的网络信息和具体P2P业务的特殊性来优化节点互联。... P2P技术的普及优化了用户的体验,但对带宽的过度消耗也带给网络运营商巨大的压力。据此提出基于网络测量的、业务相关P2P跨域流量优化机制,该机制对底层网络建立模型,通过综合考量底层的网络信息和具体P2P业务的特殊性来优化节点互联。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机制明显减少了跨域流量,优化了P2P用户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 节点选择 网络测量 流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2
18
作者 赵志军 沈强 +1 位作者 唐晖 方旭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共8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将海量电子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的大规模虚拟网络,包括RFID、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的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将异构信息汇聚后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为了解决物联网规模化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将海量电子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的大规模虚拟网络,包括RFID、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的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将异构信息汇聚后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为了解决物联网规模化运用中的关键技术,首先探讨了物联网与这些网络的区别,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特征以及参考架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服务器的概念,并通过本体论知识表达等方法的运用解决了物联网中的"信息孤岛"难题。智能信息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物联网的知识表达与情景感知等相关技术是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据此,着重分析研究了智能信息处理的信息空间定义、信息量化方法以及信息处理各阶段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网 信息处理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的推送系统 被引量:21
19
作者 姜妮 张宇 赵志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共6页
现有消息推送系统存在安全漏洞、个性化智能推送不足等问题。为此,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技术,提出一种消息推送系统,采用轻量的MQTT协议实现消息推送,包括安全认证和多样化智能推送设计,既能保证系统安全,又能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 现有消息推送系统存在安全漏洞、个性化智能推送不足等问题。为此,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技术,提出一种消息推送系统,采用轻量的MQTT协议实现消息推送,包括安全认证和多样化智能推送设计,既能保证系统安全,又能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消息传递性能要求,智能选择合理的消息发送方式和消息通信模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推送成功率高,消息发送和接收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 消息推送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 安全认证 多样化智能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264的平均比特率控制算法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一姝 沈强 +2 位作者 刘延伟 张宇 赵志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0-683,共4页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中,网络带宽往往是有限和动态变化的,这将导致视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差以及不稳定,此时需要在视频编解码中采用码率控制进行调控。针对X264平均比特率(ABR)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两种改进措施:其一,根据实际输出比特...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中,网络带宽往往是有限和动态变化的,这将导致视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差以及不稳定,此时需要在视频编解码中采用码率控制进行调控。针对X264平均比特率(ABR)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两种改进措施:其一,根据实际输出比特和目标比特之差在帧层增加补偿算法来调整当前帧的量化参数(QP);其二,改善缓存区增长函数以限制缓存区的过快增长。改进算法通过对同一视频序列不同目标码率以及不同视频序列同一目标码率两种方式进行实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输出的实际码率更加接近于目标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264 视频编码 码率控制 平均比特率 量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