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完全深海声道下多途到达结构特性及测距
1
作者 梁启慧 刘丽华 +2 位作者 郭永刚 李整林 王肃静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57,共12页
声波多途到达结构是可用于深海被动测距的常见特征量之一。在不完全深海声道中,由于海水深度余量不足以让声线反转,位于海底的接收单元能够接收到直达声线、多次海底海面反射声线和只经过海底反射后反转的声线。某海域不完全声道实验发... 声波多途到达结构是可用于深海被动测距的常见特征量之一。在不完全深海声道中,由于海水深度余量不足以让声线反转,位于海底的接收单元能够接收到直达声线、多次海底海面反射声线和只经过海底反射后反转的声线。某海域不完全声道实验发现海底接收单元在30 km后接收到了只经过两次海底反射后的反转声线。因此,该文推导了不完全深海信道中不同收发距的多途时延差计算公式,经过与实际观测的时延差对比分析,发现所推导的时延差计算方法与实际观测时延差在不同收发距(0~45 km)均能很好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利用海底反射后反转声线及其他多次海底海面反射声线的多途时延差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深海声道 多途时延差 被动测距 射线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中部高频反向体积声散射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裘辛方 张仁和 殷业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利用频率为200kHz的垂直探鱼仪对黄海中部夏季反向体积声散射进行了观察,对散射回波信号作了录音。发现晚上散射很强,白天则很弱。给出了经计算机处理后不同深度散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关键词 体积散射 声散射层 内波 海洋声学 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下海底沉积物声学测量的信号处理和频谱分析
3
作者 曾洁莹 邹大鹏 +1 位作者 吴百海 张文凡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6,共8页
本文针对温度差异对沉积物的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下沉积物的频谱特征规律。把南海深海沉积物的人工样品置于温控环境中,采集经历沉积物的超声信号,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特征,分别从主频漂移、主频幅值、主频频宽、接... 本文针对温度差异对沉积物的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下沉积物的频谱特征规律。把南海深海沉积物的人工样品置于温控环境中,采集经历沉积物的超声信号,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特征,分别从主频漂移、主频幅值、主频频宽、接收能量等方面归纳出温度影响下的海底沉积物超声信号的频谱特征规律:如温度变化影响频谱特征,但可重复性低;温度增加使沉积物对声信号的衰减增大;频宽与频率幅值呈负相关,但温度-幅值的关系明显于温度-频宽的关系。因此,温度改变导致沉积物超声信号频谱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声学测量 幅值谱 主频 频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