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被引量:
70
1
作者
陈保冬
赵方杰
+4 位作者
张莘
伍松林
乔敏
欧阳纬莹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04-6613,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从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土壤生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等三方面综述了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相关研究前沿,展望了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生物
生态毒理效应
适应机制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口生态系统氨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秋芳
徐继荣
+2 位作者
苏建强
杨小茹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78-5888,共11页
由amoA基因编码的氨单加氧酶(AMO)所调控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和中心环节,而含有amoA基因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对缓解河口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
由amoA基因编码的氨单加氧酶(AMO)所调控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和中心环节,而含有amoA基因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对缓解河口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陆和海交汇形成高度变异的具环境因子梯度的河口生态系统,是研究AOA和AOB生态学的天然实验室。河口AOA与AOB的群落组成、丰富度特征和生物有效性,与河口主要环境因子盐度、富营养化程度、植被、温度、碳、氮、硫、铁等,尤其是对盐度和富营养化有着较为强烈的响应。AOA和AOB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河口特有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应当是今后我国河口氨氧化菌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包括:(1)建立有效的氨氧化菌活性评价方法;(2)研究AOA的同化作用方式;(3)依据氨氧化菌分类和组成对河口环境变化的适应进化机制,建议可作为指示河口环境质量变化的生物标记;(4)将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筛选我国河口高效的氨氧化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环境因子
河口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被引量:
70
1
作者
陈保冬
赵方杰
张莘
伍松林
乔敏
欧阳纬莹
朱永官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
研究
中心
城市
与区域生态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
环境
科学
学院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
研究
中心
土壤
环境
研究
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04-661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219)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方向项目(SKLURE2012-1-03)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从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土壤生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等三方面综述了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相关研究前沿,展望了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生物
生态毒理效应
适应机制
生物修复
Keywords
soil pollution
soil organisms
ecotoxicity
adaptation mechanisms
bioremediation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生态系统氨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秋芳
徐继荣
苏建强
杨小茹
朱永官
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
环境
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78-5888,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2-04)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2C23065)
+2 种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5110331)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A610085)
宁波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2011C50050)
文摘
由amoA基因编码的氨单加氧酶(AMO)所调控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和中心环节,而含有amoA基因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对缓解河口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陆和海交汇形成高度变异的具环境因子梯度的河口生态系统,是研究AOA和AOB生态学的天然实验室。河口AOA与AOB的群落组成、丰富度特征和生物有效性,与河口主要环境因子盐度、富营养化程度、植被、温度、碳、氮、硫、铁等,尤其是对盐度和富营养化有着较为强烈的响应。AOA和AOB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河口特有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应当是今后我国河口氨氧化菌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包括:(1)建立有效的氨氧化菌活性评价方法;(2)研究AOA的同化作用方式;(3)依据氨氧化菌分类和组成对河口环境变化的适应进化机制,建议可作为指示河口环境质量变化的生物标记;(4)将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筛选我国河口高效的氨氧化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环境因子
河口生态系统
Keywords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 A0B )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 A0A )
environmental factor
estuarineecosystem.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陈保冬
赵方杰
张莘
伍松林
乔敏
欧阳纬莹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口生态系统氨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张秋芳
徐继荣
苏建强
杨小茹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