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粪生物炭施用影响聚乳酸微塑料污染的酸性土壤质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晓燕 曹凯博 +1 位作者 王强 汪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3,共8页
为研究生物炭对可生物降解塑料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聚乳酸微塑料(PLA-MPs)为研究对象,开展半年的土壤培养实验,分析施用鸡粪生物炭对PLA-MPs污染的酸性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LA-MPs污染导致土壤pH升高,造成氮、磷、钾等养分... 为研究生物炭对可生物降解塑料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聚乳酸微塑料(PLA-MPs)为研究对象,开展半年的土壤培养实验,分析施用鸡粪生物炭对PLA-MPs污染的酸性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LA-MPs污染导致土壤pH升高,造成氮、磷、钾等养分流失,影响土壤碳周转;施用鸡粪生物炭使PLA-MPs污染的酸性土壤变成碱性,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培养结束时,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61.08%和6.10倍,无机氮锐减64.31%;PLA-MPs和生物炭协同作用下,土壤净全碳变化量与PLA-MPs污染土壤的净碳变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生物炭的施用可减缓PLA-MPs污染造成的磷和钾养分流失,生物炭和PLA-MPs协同影响土壤全碳周转和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微塑料 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酸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揭示西藏市政污水中微生物的塑料降解功能潜力 被引量:1
2
作者 邱语馨 李来一 +3 位作者 林来昌 Bob Adyari 李姜维 胡安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5,共8页
[目的]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而高原地区微生物对塑料的生物降解潜力及关键功能基因尚不明晰.本研究旨在挖掘高原地区市政污水中微生物塑料降解功能潜力,解析微生物在塑料降解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及其潜在宿主.[方法]运用宏基... [目的]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而高原地区微生物对塑料的生物降解潜力及关键功能基因尚不明晰.本研究旨在挖掘高原地区市政污水中微生物塑料降解功能潜力,解析微生物在塑料降解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及其潜在宿主.[方法]运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深入分析了西藏地区15个市政污水厂进水中微生物的塑料降解基因,及其与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影响污水厂进水微生物塑料降解基因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结果]研究区污水中共检测到15类塑料降解基因,其中人工合成杂链塑料降解基因的多样性最高.冗余分析表明,K^(+)和SO_(4)^(2-)是影响人工合成塑料降解基因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分类分析表明,条件致病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大部分塑料降解基因的宿主,它们多携带人工合成同链塑料降解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高原市政污水系统中微生物塑料降解基因的分布格局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发现病原菌可能倾向于携带人工合成同链塑料降解基因,可为深入挖掘高原地区微生物塑料降解遗传资源提供基础参数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塑料降解基因 污水处理厂 宏基因组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去离子技术及其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飞 苑志华 +2 位作者 钟鹭斌 李景印 郑煜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4,共7页
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CDI)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实际装置中的常见脱盐模型和CDI技术的应用现状;叙述了CDI电极材料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归纳了CDI技术对其所使用电极材料的性能要求。综合考虑CDI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认为现阶段提... 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CDI)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实际装置中的常见脱盐模型和CDI技术的应用现状;叙述了CDI电极材料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归纳了CDI技术对其所使用电极材料的性能要求。综合考虑CDI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认为现阶段提高其脱盐效果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性能;而目前的CDI研究,在模拟盐水、材料赝电容、CDI技术应用局限性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未来CDI技术在能量回收利用、与绿色能源结合使用,或进行小型化便携式发展这些方面,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双电层电容 电极材料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尾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欢 钟鹭斌 +1 位作者 陈进生 郑煜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50-3657,共8页
远洋船舶燃烧低品质重油所释放的尾气中,NO_x与SO_x等有害成分比例高,严重威胁海洋的生态环境和沿海居民健康。本文介绍了现有国内外船舶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分类、原理及优缺点,综述了船舶尾气脱硫、脱硝和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 远洋船舶燃烧低品质重油所释放的尾气中,NO_x与SO_x等有害成分比例高,严重威胁海洋的生态环境和沿海居民健康。本文介绍了现有国内外船舶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分类、原理及优缺点,综述了船舶尾气脱硫、脱硝和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现有的大部分船舶尾气后处理技术去除污染物成分单一,不能高效地实现船舶尾气污染物的减排,研究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实现船舶尾气高效治理的发展方向,但是高效低能耗的一体化处理技术目前仍然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通过分析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指出光催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近年来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因成本高且安全问题难以保证尚无法在实船应用;改性海水法则凭借处理效率高、占用船舱面积小,成本较低等优势,未来在船舶尾气综合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气 脱硫 脱硝 一体化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膜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淑芳 钟鹭斌 +2 位作者 苑志华 祝敏平 郑煜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共6页
简述了正渗透原理及其发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正渗透膜材料的优缺点;归纳了正渗透技术在能源生产、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药物制备等领域的应用。认为正渗透技术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并更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与... 简述了正渗透原理及其发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正渗透膜材料的优缺点;归纳了正渗透技术在能源生产、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药物制备等领域的应用。认为正渗透技术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并更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与环境等领域,需要在正渗透膜材料的制备方面开展更多研究,以改善膜的机械性能,提高膜水通量与盐截率,减小膜内部浓差极化,提高膜对酸碱等的耐腐蚀能力;同时,分析表明复合薄膜(TFC)是当前正渗透膜材料研究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开发具有低结构系数的多孔支撑层已成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正渗透膜 应用 水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杰 刘建军 +3 位作者 潘松青 杨光 徐颖 林向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8,共5页
该研究为满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方便、能耗低的要求,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碳氮比低的特点,在传统多段A/O工艺中引入生物膜,并取消首段缺氧池和污泥回流,研发了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根据反硝化反应电子转移基本关系式,推导了改进... 该研究为满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方便、能耗低的要求,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碳氮比低的特点,在传统多段A/O工艺中引入生物膜,并取消首段缺氧池和污泥回流,研发了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根据反硝化反应电子转移基本关系式,推导了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的原水流量分配关系式,进而根据等容积负荷原则确定了各级好氧池和缺氧池的容积,同时对系统脱氮率进行了预测。流量分配系数与进水C/N比值和反硝化1 g NO_3^--N所需的COD量有关。系统的理论最大脱氮率除了与这两者有关以外,还与工艺分段数正相关。通过模拟不同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连续运行实验,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工艺设计。进水COD/TKN分别为3.75和7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5%和60.0%,出水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A/O工艺 反硝化 流量分配系数 农村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工业高盐废水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浩然 王炳煌 +2 位作者 郑煜铭 杨佳诚 苑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156,共9页
相比较传统离子膜电解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BMED)具有较低的投运成本、进水预处理要求低、对盐种类适用性广等优点,在当前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中,极具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BMED的技术原理,综述了BMED及其耦合工艺在工业高盐废水... 相比较传统离子膜电解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BMED)具有较低的投运成本、进水预处理要求低、对盐种类适用性广等优点,在当前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中,极具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BMED的技术原理,综述了BMED及其耦合工艺在工业高盐废水处理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目前应用的技术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电渗析 高盐废水 脱盐 废水资源化 耦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长期铬胁迫对希瓦氏菌MR-1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长烨 肖勇 赵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61-1267,共7页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设计了希瓦氏菌MR-1在恒定浓度Cr(Ⅵ)和Cr(Ⅲ)环境中长期胁迫120d实验,探讨了胁迫后的菌株对Cr(Ⅵ)的还原能力和生长情况,采用电化学分析仪表征其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且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条件胁迫...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设计了希瓦氏菌MR-1在恒定浓度Cr(Ⅵ)和Cr(Ⅲ)环境中长期胁迫120d实验,探讨了胁迫后的菌株对Cr(Ⅵ)的还原能力和生长情况,采用电化学分析仪表征其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且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条件胁迫后不同阶段的菌株基因变异信息.结果表明,Cr(Ⅵ)长期胁迫下明显提高了菌株对Cr(Ⅵ)的耐受性和还原能力,在38h左右能完全还原初始Cr(Ⅵ)浓度55mg/L;在电位-0.2V还原峰附近,细胞色素c与核黄素的结合作用有明显差异;通过重测序结果发现, Cr(Ⅵ)长期胁迫下的菌株发生突变的基因点位明显高于Cr(Ⅲ)环境.Cr(Ⅲ)环境胁迫下的非同义突变基因主要集中在葡萄糖转化及合成相关功能的基因、编码呼吸链酶和合成ATP酶的相关基因、编码信号转导和跨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Cr(Ⅵ)环境胁迫120d后,主要涉及细胞膜组分基因,转运蛋白、信号转导相关基因,DNA合成、修复相关基因和氧化还原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胁迫 还原能力 电化学性质 全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水质波动性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飞 石中喜 +3 位作者 张净瑞 黄奕军 万忠诚 郑煜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1,共5页
根据燃煤电厂高镁型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针对目前软化工艺存在的运行问题,提出三级加药“离子平衡”方案。结果表明,脱硫废水中的n(Mg^(2+))∶n(SO_(4)^(2-))调节至1∶1时,与未进行水质调节的现有化学软化法相比,石灰乳Ca(OH)_(2)的利... 根据燃煤电厂高镁型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针对目前软化工艺存在的运行问题,提出三级加药“离子平衡”方案。结果表明,脱硫废水中的n(Mg^(2+))∶n(SO_(4)^(2-))调节至1∶1时,与未进行水质调节的现有化学软化法相比,石灰乳Ca(OH)_(2)的利用率从81%提高到94%,后续Na_(2)CO_(3)的加药量减少72%。该方案对多种水质均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进一步提出2座均化池的组合设计,便于实际应用在工程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脱硫废水 零排放 化学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水生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利用和蓄积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玉英 林建伟 +4 位作者 李姜维 胡安谊 姚俊冰 张天帅 傅丽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6-367,共12页
以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 Rottboll)、菖蒲(Acorus calamus)、美人蕉(Canna indic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6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耗竭法分析其养... 以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 Rottboll)、菖蒲(Acorus calamus)、美人蕉(Canna indic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6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耗竭法分析其养分吸收动力学特征,探究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的利用和蓄积能力,同时还探讨了硫累积及水体pH对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利用和蓄积能力高于其他水生植物;其中美人蕉对水体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蓄积量最多,达到40.95 mg和5.83 mg,菖蒲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比其他水生植物更高,分别为1.428 mg·g^(-1)·d^(-1)和0.313 mg·g^(-1)·d^(-1);挺水植物对水体TN和TP去除率均超过85%,贡献率达到80%。硫的累积不利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蓄积和利用;美人蕉对硫的累积量最少,其对氮磷的去除率在6种植物中最高,达到92.29%和86.24%。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改变水体的pH,而水体pH又会反过来影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和蓄积。综上可知,挺水植物具有较好氮磷利用与蓄积能力,培养环境中过多的硫及过低的pH均会降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利用和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水生植物 利用和蓄积 吸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冲和节水农村公厕粪便资源化利用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佳盛 施教忠 +3 位作者 叶志隆 李叶楠 UZMAShaheen 陈少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6-2235,共10页
为研究农村厕所粪便资源化利用时的生态安全性,选取目前农村厕改普遍采用的水冲型公厕和节水型公厕,开展粪便资源化潜力分析和环境生态风险评估。分析了粪便中营养组分以及有毒有害物(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含量,并分别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 为研究农村厕所粪便资源化利用时的生态安全性,选取目前农村厕改普遍采用的水冲型公厕和节水型公厕,开展粪便资源化潜力分析和环境生态风险评估。分析了粪便中营养组分以及有毒有害物(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含量,并分别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水冲型公厕和节水型公厕粪便资源化利用时重金属、抗生素残留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尿液(节水型公厕)与粪液(水冲型公厕)中所含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分别为1.44~895.03μg·L^(-1)和1.04~18519.34μg·L^(-1);就地发酵产品(节水型公厕)与粪渣(水冲型公厕)中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3.96~3185.07 mg·kg^(-1)和12.43~19105.59 mg·kg^(-1)。尿液/粪液中抗生素浓度为0~128.13μg·L^(-1),好氧发酵产品/粪渣中抗生素含量则为0~32.32 mg·kg^(-1)。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尿液/粪液作为农肥施用时无生态风险(生态风险指数<150),发酵产品/粪渣在施用时其所含的重金属存在极高的生态风险(生态风险指数≥600)。风险指数则表明,尿液/粪液以及粪便生态发酵产品/粪渣中所含的土霉素(OTC)、氧氟沙星(OFLO)以及环丙沙星(CIP)可能引发中、高风险(风险指数>0.1),且节水公厕生态发酵产品和尿液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比水冲公厕粪渣和粪液低,说明节水型公厕有利于减少抗生素带来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在土地施用时,发酵产品(节水公厕)和粪渣(水冲公厕)所含的重金属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且公厕的节水化运行有利于减少粪污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厕 粪便 重金属 抗生素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生物质炭对小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文龙 李智伟 +1 位作者 任凯 汪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35-338,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性状和根系耐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加入时,抑制了小白菜根系的生长;随着镉污染浓度的增加,抑制趋势显著。但随着生物质炭浓度的增加,植物根长并没有因镉污染浓...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性状和根系耐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加入时,抑制了小白菜根系的生长;随着镉污染浓度的增加,抑制趋势显著。但随着生物质炭浓度的增加,植物根长并没有因镉污染浓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根长生长趋于稳定。镉污染对小白菜叶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无论是否有重金属污染,生物质炭对小白菜株高和叶宽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施加生物质炭并且受镉污染的小白菜的根系耐性指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小白菜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改性猪粪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直接红23染料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汝清 余广炜 +2 位作者 王玉 黎长江 邢贞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489-6499,共11页
以直接红23染料(DR23)溶液模拟印染废水,对比分析了酸改性前后猪粪生物炭对DR23的吸附特性与机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DR23溶液的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添加量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 以直接红23染料(DR23)溶液模拟印染废水,对比分析了酸改性前后猪粪生物炭对DR23的吸附特性与机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DR23溶液的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添加量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相比于未改性生物炭(PMB),酸改性后生物炭(PMB_(acid))结构变得疏松多孔,表面官能团丰富,表现出更优的脱色性能,对DR23的吸附去除率最高可达96.10%,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1.51mg/g,且在经过3次循环再生后,PMB_(acid)对DR23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8.31%;此外,pH对PMB_(acid)的脱色吸附性能影响较小。PMB_(acid)对DR23的吸附是一个受反应速率和扩散控制的复杂过程,符合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PMB_(acid)对DR23的吸附机理取决于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孔结构及各官能团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了生物炭对DR23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生物炭 酸改性 吸附 直接红23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炭对厌氧发酵沼液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汝清 余广炜 +2 位作者 王玉 邢贞娇 汪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8-187,共10页
文章以城市污泥热解炭化产生的污泥炭作为吸附材料,开展厌氧发酵沼液吸附实验研究,探究污泥炭对厌氧发酵沼液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与总磷(TP)的吸附去除特性和吸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污泥炭对厌氧发酵沼液的COD和TP具有良好... 文章以城市污泥热解炭化产生的污泥炭作为吸附材料,开展厌氧发酵沼液吸附实验研究,探究污泥炭对厌氧发酵沼液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与总磷(TP)的吸附去除特性和吸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污泥炭对厌氧发酵沼液的COD和TP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果,最佳添加量为50 g/L,其对COD和TP的吸附去除效率高达85.45%和86.14%;吸附后的污泥炭经再生处理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对COD的吸附去除率仍然可达74.25%,且对TP吸附去除效率提升至89.32%;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污泥炭对沼液中的COD、NH;-N和TP的吸附过程;污泥炭表面结构粗糙且具有多孔质感,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在无机矿物组分的协同作用下,有效增强对沼液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污泥炭作为厌氧发酵沼液处理的低成本吸附净化材料,可为实现市政污泥与厌氧发酵产物的协同处置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炭 厌氧发酵沼液 吸附 循环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吹脱沼液辅助CaO联合预处理增强玉米秸秆产甲烷性能
15
作者 许城 张婷婷 +2 位作者 谢佳芳 赵全保 张新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0-134,141,共6页
为了降低玉米秸秆碱预处理过程中药剂的成本,探究了气吹脱沼液辅助CaO(投加量3%、5%、6%和8%)联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气吹脱沼液辅助CaO预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未气吹脱沼液辅助CaO和未预处理组,... 为了降低玉米秸秆碱预处理过程中药剂的成本,探究了气吹脱沼液辅助CaO(投加量3%、5%、6%和8%)联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气吹脱沼液辅助CaO预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未气吹脱沼液辅助CaO和未预处理组,气吹脱沼液辅助CaO联合预处理组能获得最高的木质素降解率和累积甲烷产量,其中气吹脱沼液辅助8%CaO联合预处理组的累积甲烷产量达到209.24 mL/g VS,较未预处理组(124.27 mL/g VS)提高68.36%。工程经济分析表明,气吹脱1 h高温厌氧沼液辅助3%CaO联合预处理组能在最低CaO投加量下获得最高利润达533.47元/t秸秆,较未预处理组提高5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沼液 气吹脱 预处理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