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妍 张国钦 余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且主要针对较大尺度的城市、流域等区域,小尺度的乡村环境保护与评价工作相对缺乏。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建设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且主要针对较大尺度的城市、流域等区域,小尺度的乡村环境保护与评价工作相对缺乏。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也是整个乡村振兴蓝图规划的重点之一。笔者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建议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并对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乡村振兴 农村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2
作者 汪凯 叶红 +3 位作者 唐立娜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6期417-423,共7页
从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指示3个方面对日较差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气温日较差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不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还... 从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指示3个方面对日较差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气温日较差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不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辐射、云量、气溶胶、下垫面的变化、水汽、降水以及航迹云等因素都能对日较差的变化造成影响。日较差的"周末效应"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日较差的变化相对于平均气温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指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较差 气候变化 辐射 云量 气溶胶 下垫面变化 周末效应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地区玉米硒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晗 蔡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228-230,236,共4页
通过研究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的生物可给性并对当地人群硒中毒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当地硒资源的开发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湖北恩施4个地区的4种玉米及相应的土壤样品,然后采用ICP-MS方法测定土壤硒含量和玉米硒含量,采用连续浸提的方... 通过研究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的生物可给性并对当地人群硒中毒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当地硒资源的开发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湖北恩施4个地区的4种玉米及相应的土壤样品,然后采用ICP-MS方法测定土壤硒含量和玉米硒含量,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测定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通过体外模型的方法探究玉米中硒的生物可给性。结果表明,恩施鱼塘坝地区土壤和玉米硒含量最高,长平地区土壤和玉米硒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的玉米富集系数有差别;土壤硒的各赋存形态比例以残渣态最高、水溶态最低;玉米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27%~39%,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45%~59%;鱼塘坝地区人均硒摄入量为406μg/d,可见鱼塘坝当地人群有慢性硒中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玉米 土壤硒的赋存形态 生物可给性 硒中毒 风险评估 富集系数 鱼塘坝 富硒玉米 科学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地区土壤-大米-人体系统中硒的迁移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晗 蔡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6,共5页
采集湖北恩施4个地区的4种大米及相应的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和大米中硒含量,并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测定了土壤硒的赋存形态,最后通过体外胃肠道模型方法探究了大米中硒的生物可给性,并对当地人群硒中毒... 采集湖北恩施4个地区的4种大米及相应的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和大米中硒含量,并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测定了土壤硒的赋存形态,最后通过体外胃肠道模型方法探究了大米中硒的生物可给性,并对当地人群硒中毒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当地硒资源的开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恩施地区土壤硒含量为0.15~5.42 mg/kg,水溶态硒所占比例最低,为1.41%~3.80%;残渣态硒所占比例最高,为36.1%~41.7%。大米硒含量为0.07~1.61 mg/kg;大米硒富集系数为0.22~0.48;大米硒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45.7%~56.4%,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58.4%~68.5%。鱼塘坝、长平、沙地、太阳河地区人均硒摄入量(PDI)分别为490、26、132、57μg/d,恩施鱼塘坝地区人群有慢性硒中毒风险,沙地和太阳河地区人群膳食硒水平为丰富,长平地区人群膳食硒水平为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大米 生物可给性 硒中毒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