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特克斯县林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友梅 杨蔚华 高计元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4,共6页
首次测得了大哈拉军山组立名剖面的同位素年龄,其40Ar/39Ar的等时线年龄为326.85±15Ma,在700℃、800℃、870℃和940℃温度区的视年龄分别为359.48±38.84Ma,341.71±... 首次测得了大哈拉军山组立名剖面的同位素年龄,其40Ar/39Ar的等时线年龄为326.85±15Ma,在700℃、800℃、870℃和940℃温度区的视年龄分别为359.48±38.84Ma,341.71±58.39Ma,349.06±27.59Ma和333.72±28.84Ma。这些年龄值清楚地说明,大哈拉军山组的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并且多数年龄值属早石炭世早期。最后讨论了与其有关的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火山岩 大哈拉军山组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花岗岩有关的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62
2
作者 曹俊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6,13,共7页
我国的萤石矿床主要产于火山岩系和硅酸盐岩石中。空间上多与中生代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有关,少部分产于沉积碳酸盐岩地区。成矿方式多为热液脉状充填(交代)式。重点讨论了与花岗岩有关的我国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关键词 萤石矿床 地质特征 花岗岩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台金矿田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永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广东河台金矿田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研究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地球化学,广东河台金矿四位于粤西地区,是云开金矿省(粤西、桂东南)中最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经济意义的金矿田... 广东河台金矿田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研究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地球化学,广东河台金矿四位于粤西地区,是云开金矿省(粤西、桂东南)中最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经济意义的金矿田之一。从区域构造上讲,该矿田位于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球化学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大陆北园榴辉岩的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董维全 陈先沛 +1 位作者 陈多福 潘晶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作者于1991年野外考察中,在浙江松阳县北园八都群中首次发现榴辉岩。 1.产状北园榴辉岩出露于浙江松阳县北园的八都群高级变质岩带。八都群是浙江西南变质岩区最古老的地层单元,属古元古代,年龄2199±95Ma(Sm-Nd等时线年龄)。八都... 作者于1991年野外考察中,在浙江松阳县北园八都群中首次发现榴辉岩。 1.产状北园榴辉岩出露于浙江松阳县北园的八都群高级变质岩带。八都群是浙江西南变质岩区最古老的地层单元,属古元古代,年龄2199±95Ma(Sm-Nd等时线年龄)。八都群主要由一套变粒岩、黑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北园榴辉岩在剖面上呈似层状产出,与围岩呈突变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中国东南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探测堤坝白蚁巢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兴新 吴晋 +2 位作者 吴相安 李栋 饶绮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52,共7页
消除堤坝白蚁隐患的关键是找出白蚁的主巢穴。我们通过试验,证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出蚁巢在地下的空间位置,并掌握了蚁巢的影像特征和蚁巢规模大小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几何分辨率,且以直观的图像... 消除堤坝白蚁隐患的关键是找出白蚁的主巢穴。我们通过试验,证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出蚁巢在地下的空间位置,并掌握了蚁巢的影像特征和蚁巢规模大小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几何分辨率,且以直观的图像实时显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堤坝 探地雷达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的地体构造及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被引量:16
6
作者 卢冰 胡受奚 +3 位作者 周顺之 赵乙英 徐兵 季海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以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同位素年龄为依据,重新厘定了本区早前寒武纪的地层,从而搞清了本区的大地构造格架,认为它类似于加拿大地盾的“洋葱构造”。本文将山东半岛划分为4个地体:胶北地体、鲁西地体、胶南地体、胶东南-苏东北-黄海地... 本文以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同位素年龄为依据,重新厘定了本区早前寒武纪的地层,从而搞清了本区的大地构造格架,认为它类似于加拿大地盾的“洋葱构造”。本文将山东半岛划分为4个地体:胶北地体、鲁西地体、胶南地体、胶东南-苏东北-黄海地体。认为胶北地体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南非克拉通成矿背景十分相似。胶南地体、黄海地体对胶北地体的俯冲作用为胶北地体提供了大量的成岩成矿物质。根据胶北群和齐山群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胶北地体是在大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O-型绿岩地体,有利于金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地体构造 金矿床 矿化 区域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前锋 胡蔼琴 +3 位作者 张国新 范嗣昆 蒲志平 李启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结石U-Pb年龄180-200Ma的结果一致;从而确定在阿尔泰地区存在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本文还通过对哈拉乔拉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研究,首次确认新疆北部有新第三纪火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同位素年龄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伯友 石满全 +1 位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古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有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古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有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的分支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 枕状熔岩 构造混杂岩 造山带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泸水钨锡矿床^(40)Ar-^(39)Ar法成矿年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邱华宁 戴橦谟 蒲志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C00期93-102,共10页
本文采用高精度的40Ar-39Ar计时技术,系统地测定了滇西泸水钨锡矿床片麻状花岗岩、锡矿石和钨矿石中的白云母和石英等矿物的年龄,结合野外地质情况和岩矿薄片镜下特征,查明该矿为多期成矿:片麻状花岗岩年龄为163Ma,... 本文采用高精度的40Ar-39Ar计时技术,系统地测定了滇西泸水钨锡矿床片麻状花岗岩、锡矿石和钨矿石中的白云母和石英等矿物的年龄,结合野外地质情况和岩矿薄片镜下特征,查明该矿为多期成矿:片麻状花岗岩年龄为163Ma,锡矿145Ma,钨矿有两期,分别为69Ma和39Ma。同时研制了金属超高真空碎样提氩装置,并与MM-1200质谱计系统连接,测定了钨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年龄,为矿床形成年龄测定开辟了新的实验测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泸水钨锡矿床 成矿年龄 计时技术 花岗岩 锡矿石 钨矿石 镜下特征 后热液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星藻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热演化试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惠之 盛国英 +2 位作者 王开发 李宜垠 何承全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1-299,共9页
本文以盘星藻作为典型样品,研究淡水水生单细胞藻类的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热解生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盘星藻生烃主要分成四大类:正烷烃、烯烃、无环类异戊二烯和二环菇类。nC_17,在正烷烃组分中占51.6%。检出一组C... 本文以盘星藻作为典型样品,研究淡水水生单细胞藻类的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热解生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盘星藻生烃主要分成四大类:正烷烃、烯烃、无环类异戊二烯和二环菇类。nC_17,在正烷烃组分中占51.6%。检出一组C_20。的二环萜类同分异构体,其含量相当于正烷烃含量的97.1%。盘星藻热解生烃也以低碳数烃类为主,与高等植物来源的烃类相区别;甾烷C29/(C27+C28+C29)值为0.5左右,与海洋浮游生物来源的有机质生烃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星藻 烷烃 生物标志物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岩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雷国良 王长生 +3 位作者 钱志鑫 张忠敏 杨正礼 漆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8-308,共11页
本文对贵州岩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总量变化范围很大,RE2O3(1~434.39)×10-6。RE2O3随Al2O3含量增高而增高,随CaCO3含量增高而减少,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8。低微含量的岩溶沉积物与碳酸盐母... 本文对贵州岩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总量变化范围很大,RE2O3(1~434.39)×10-6。RE2O3随Al2O3含量增高而增高,随CaCO3含量增高而减少,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8。低微含量的岩溶沉积物与碳酸盐母岩的稀土分布模式基本相似,高含量的岩溶沉积物稀土分布趋向于页岩模式。稀土解析实验和吸附实验表明,在岩溶化学沉积物和母岩中稀土主要以离子吸附态存在,岩溶碎屑沉积物中稀土主要以类质同象进入粘土矿物和副矿物格架中。稀土富集系数Kk值计算表明,在碳酸盐岩及其岩溶化学沉积物的成岩过程中不存在稀土富集,岩溶碎屑粘土沉积物中则存在稀土富集。对岩溶化学沉积物──碳酸盐结核的中心区、过渡带、边缘带及外围壳状粘土中稀土元素解析研究表明,随着结核的生长,活动性稀土组成发生变化,向轻、中稀土占优势的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沉积物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石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牛贺才 林传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四川冕宁稀土矿床霓辉重晶石伟晶岩型矿体早期萤石中笔者发现了大量的流体-熔融包裹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及激光拉曼光谱特征表明,流体-溶融包裹体内晶体矿物为重晶石。萤石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493.7—502.3℃,其捕获... 在四川冕宁稀土矿床霓辉重晶石伟晶岩型矿体早期萤石中笔者发现了大量的流体-熔融包裹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及激光拉曼光谱特征表明,流体-溶融包裹体内晶体矿物为重晶石。萤石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493.7—502.3℃,其捕获温度更高,这说明主矿物萤石的形成温度很高,笔者认为这类萤石是由富含挥发分,以氟化钙、硫酸钡为主要成分的盐熔体直接结晶而成的,即该类萤石以及与之共生的重晶石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熔融 矿物包体 萤石 重晶石 盐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林传仙 郑作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者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I至少...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者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I至少12h,1%HCI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土。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重稀土的吸附效率很低,而在较高的pH值条件下则相反。根据实验结果对Langmuir吸附模型和计量置换吸附模型在粘土吸附稀土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酸性淋滤和粘土吸附反应的耦合作用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矿床 成矿机理 风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晚更新世黄土剖面高分辨元素记录 被引量:5
14
作者 易惟熙 沈承德 +2 位作者 钟红海 胡国辉 刘东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268,共7页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西峰晚更新世黄土剖面81个样品进行了测定,获取了30个元素高分辨深度变化曲线,并与 ̄10Be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了一些元素与 ̄10Be相类似,也具有与深海沉积物δ ̄18O...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西峰晚更新世黄土剖面81个样品进行了测定,获取了30个元素高分辨深度变化曲线,并与 ̄10Be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了一些元素与 ̄10Be相类似,也具有与深海沉积物δ ̄18O变化相关的深度变化规律,因而可作为气候环境变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黄土剖面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水金矿Ⅱ号矿化带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统锦 张湖 +1 位作者 张德科 杨秀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C00期48-57,共10页
根据龙水金矿Ⅱ号矿化带的地质特征和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组合特征、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Rb-Sr法确定成矿年龄与锶同位素示踪、铅同位素研究及硫、氧、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论证了龙水金矿赋... 根据龙水金矿Ⅱ号矿化带的地质特征和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组合特征、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Rb-Sr法确定成矿年龄与锶同位素示踪、铅同位素研究及硫、氧、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论证了龙水金矿赋矿地层以富集Au、Ag、Cu、Pb、Zn、Sb、As等元素组合为特征;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花岗岩体,围岩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有大气降水加入;推测花岗闪长岩的源岩包括古老地壳物质;金矿形成于燕山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水金矿 Ⅱ号矿化带 地质特征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组合特征 稀土元素 分布模式 成矿年龄 同位素 围岩 金矿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两种高岭石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宏平 郭九皋 张惠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笔者对我国北方两种不同类型的高岭石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高岭石中,铁主要以Fe2+的形式置换结构中的Al3+,同时也有部分铁以亚铁化合... 笔者对我国北方两种不同类型的高岭石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高岭石中,铁主要以Fe2+的形式置换结构中的Al3+,同时也有部分铁以亚铁化合物形式存在;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岭石中,铁主要以Fe3+形式存在于晶体结构和杂质铁氧化合物中,也有部分以Fe2+置换Al3+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电子顺磁共振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中自组织现象的成因——对传统地质理论的挑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江海 常向阳 +2 位作者 肖文丁 吴金平 杨向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共7页
从岩石中自组织现象出发,举例阐明了传统地质理论的局限性;回顾了自组织现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岩石中自组织现象的初步分类;阐明了自组织现象研究的意义,并指出:随着自组织现象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成果的不断积累,正在孕育着“非线... 从岩石中自组织现象出发,举例阐明了传统地质理论的局限性;回顾了自组织现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岩石中自组织现象的初步分类;阐明了自组织现象研究的意义,并指出:随着自组织现象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成果的不断积累,正在孕育着“非线性岩石学”这样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自组织现象 成因 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联魁 卢家烂 饶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4-86,共3页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王联魁,卢家烂,饶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富Li、F花岗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研究发现,浅源南岭系列(系列1)花岗岩演化到晚... 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与实验研究王联魁,卢家烂,饶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稀有元素花岗岩、液态分离、富Li、F花岗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研究发现,浅源南岭系列(系列1)花岗岩演化到晚期,常出现富含钠锂氟的酸性或超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元素花岗岩 液态分离 富Li F花岗岩化学成分 结构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的古化石热水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超 于津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9,共10页
对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的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各个岩体的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受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样品采集位置和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可以恢复其中六个古化石热水体系,它们包括两种类型:内高外低型和内低外高型,其形成可能与当时... 对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的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各个岩体的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受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样品采集位置和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可以恢复其中六个古化石热水体系,它们包括两种类型:内高外低型和内低外高型,其形成可能与当时大气降水的循环方式密切相关。近似模拟计算表明,发生水岩作用的温度多在250-400℃之间,水岩比的变化较大(0.08%-0.3%)。研究还发现,曾发生过强烈去气作用的岩体与未经去气(或去气较弱)的岩体相比,其氢氧同位素体系受水岩作用影响结果不一样,使用δ18O-δD图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古化石 热水体系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太古宇中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兼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秀璋 程景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1-225,共15页
产于太古宇中的金矿床在国内外都属主要金矿类型,虽然其成矿物质都来自含镁铁-超镁铁火山岩的太古宇,但成矿环境在国内外却有重大差异。国外矿床产在地盾上,围岩变质浅,延深大,无垂直分带,金矿物成色高,矿石Au/Ag值大,放... 产于太古宇中的金矿床在国内外都属主要金矿类型,虽然其成矿物质都来自含镁铁-超镁铁火山岩的太古宇,但成矿环境在国内外却有重大差异。国外矿床产在地盾上,围岩变质浅,延深大,无垂直分带,金矿物成色高,矿石Au/Ag值大,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低,成矿压力大,盐度低,成矿时代老(太古宙)。而国内矿床产在活化地台上,围岩变质深,有的有垂直分带性,金矿物成色较低,矿石Au/Ag值小,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高,成矿压力较低,盐度较大,成矿时代新(显生宙为主)。对国内外矿床都有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建造水热液或大气降水热液之争。本文对这类金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后初步认为,虽然国内外这类矿床存在有重大差异,但其主体属于改造成因,成矿物质来自太古宇,成矿溶液为建造水或演化大气降水,其差异主要是受不同成矿时代的成矿环境差别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