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变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支柱学科 被引量:29
1
作者 嵇少丞 钟大赉 +1 位作者 许志琴 夏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地球是一动态系统,其各层圈的构造运动归根到底就是多矿物复合岩石在各种物理条件(例如,温度、围压、差应力、应变速率、应变方式等)下和化学环境(例如,氧逸度和水含量)中的形变。流变学作为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科学,现已成为... 地球是一动态系统,其各层圈的构造运动归根到底就是多矿物复合岩石在各种物理条件(例如,温度、围压、差应力、应变速率、应变方式等)下和化学环境(例如,氧逸度和水含量)中的形变。流变学作为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科学,现已成为地球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支柱学科。本文对国际上近年来岩石流变学的最新进展做些扼要的介绍,呼吁中国固体地学界加强流变学的研究,做出经得起时间淘洗、实践检验的原创性成果来,使中国的构造地质学研究迈进国际先进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构造地质学 地球动力学 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 变形机理同步观测 物理和计算机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对影响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层...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对影响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的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胶结的溶蚀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成岩作用 碎屑岩 储层 浊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昆仑地区新元古代蛇绿岩Sm-Nd全岩-矿物等时线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霭琴 郝杰 +1 位作者 张国新 张鸿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7-462,共6页
昆中断裂带附近出露着近百个蛇绿岩块体,但是对其形成时代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用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Sm-Nd全岩-矿物(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等时线定年方法研究了新疆东昆仑地区阿其克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得到t= 955±91(2σ)... 昆中断裂带附近出露着近百个蛇绿岩块体,但是对其形成时代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用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Sm-Nd全岩-矿物(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等时线定年方法研究了新疆东昆仑地区阿其克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得到t= 955±91(2σ)Ma,ε_(Nd)(t)=+0.4结果,代表洋壳形成的时间,并限定了该蛇绿岩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由此推断,随着昆仑洋的闭合,昆仑地区的古元古代地体向塔里木古老地块南缘的拼贴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1.0~0.9 Ga)有同时性。因此,这一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昆仑地区以及我国西北大陆在新元古代早期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阿其克蛇绿岩 SM-ND年龄 全岩一矿物等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峪耳崖和牛心山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47
4
作者 罗镇宽 裘有守 +4 位作者 关康 苗来成 Y.M.Qiu N.J.McNaughton D.I.Groves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8-285,共8页
侵入冀东马兰峪复背斜的前寒武岩层中的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 ,但成岩时代有争议 ,与金矿床的成因关系不明。本文采用SHRIMP定年方法对含有金矿床的峪耳岩和牛心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 Pb年龄测定 ,获峪耳崖岩体灰白色花岗... 侵入冀东马兰峪复背斜的前寒武岩层中的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 ,但成岩时代有争议 ,与金矿床的成因关系不明。本文采用SHRIMP定年方法对含有金矿床的峪耳岩和牛心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 Pb年龄测定 ,获峪耳崖岩体灰白色花岗岩的2 0 6Pb 2 3 8U年龄 175± 1Ma ,肉红色花岗岩的年龄为 174± 3Ma ;牛心山花岗岩的年龄为 172± 2Ma。这 3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可看成是同时代的产物 ,属中生代燕山期。这组年龄限定了金矿化年龄的下限 ,表明金矿化发生在中生代燕山中期后 ,但并不能精确厘定金矿化的年龄 ,因为花岗岩侵入后 ,金矿化之前 ,还有脉岩侵入 ,金矿化与花岗岩本身并无直接的成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SHRIMP定年 锆石U-PB年龄 峪耳崖花岗岩体 牛心山花岗岩体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延长组米兰柯维奇沉积旋回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70,共7页
对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米兰柯维奇天文轨道参数所诱导的旋回沉积序列普遍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用小波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延长组储层测井曲线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该储层中... 对米兰柯维奇旋回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米兰柯维奇天文轨道参数所诱导的旋回沉积序列普遍存在于地质记录中。用小波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延长组储层测井曲线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该储层中的沉积旋回主要受古气候变化的控制,由此确定了储层旋回厚度变化的周期并分析了米兰柯维奇旋回各因素对延长组储层旋回的影响,其中偏心率对该区沉积旋回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柯维奇旋回 延长组 频谱分析 傅里叶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斯库勒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段毅 郑朝阳 +1 位作者 张辉 吴保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28,共3页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其中包含深层E31油藏和浅层N1-N21油藏。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对于认识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两个油藏的16个原油中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GC-MS分析,研究了中性含氮化合...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其中包含深层E31油藏和浅层N1-N21油藏。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对于认识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两个油藏的16个原油中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GC-MS分析,研究了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探讨了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显著,其运移分馏特征指示了E31油藏油气充注点位于构造中北部的东、西两翼,并向南、北两端方向运移;N1-N21油藏北区油气从东部和南部注入,并向西部和北部方向运移。根据油气运移方向认为,两个油藏的原油都来自茫崖凹陷和尕斯断陷;但是,由中性含氯化合物总丰度在两个油藏之间的差异可知,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含氮化合物 E3^1油藏 原油 油气运移 尕斯库勒油田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充注 点位 藏北 分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晚太古代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健 刘树文 +3 位作者 潘元明 李秋根 储著银 杨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五台山晚太古代花岗岩 (~ 2 5 40Ga) ,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成 ,全岩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具有中~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浆性质 ,LILE富集和高的w(Rb) w(Sr) (即 :Rb Sr)比值 ,相对较低的w(Sr) w... 五台山晚太古代花岗岩 (~ 2 5 40Ga) ,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成 ,全岩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具有中~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浆性质 ,LILE富集和高的w(Rb) w(Sr) (即 :Rb Sr)比值 ,相对较低的w(Sr) w(Y)、w(La) n/w(Yb) n、w(Nb) w(Ta)和w(Zr) w(Hf)比值 ,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 ,Nb、Ta、Ti亏损 ,但是它们均表现了NdTDM =2 5 4~ 2 72Ga和明显的正εNd(t)值。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钙碱性花岗质岩浆形成于晚太古代大洋岛弧环境 ,来源于弧下玄武质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 ,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由于晚太古代洋壳向大洋岛弧俯冲、脱水 ,引起上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弧下初生地壳玄武质物质 ,这些弧下玄武质物质在少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太古代花岗岩 地球化学和钕同位素 岩石成因 动力学背景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