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水合物密闭采样原位饱和度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郝召兵 黄为清 +1 位作者 秦静欣 伍向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17-3921,共5页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样品的饱和度确定通常是通过密闭保压采样技术来实现,但采样器的温度压力控制非常困难.本文用热力学模型来模拟密闭体系下温度压力变化过程中甲烷在各相态中饱和度的变化过程,并在海洋水合物热力学系统基础上,完成...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样品的饱和度确定通常是通过密闭保压采样技术来实现,但采样器的温度压力控制非常困难.本文用热力学模型来模拟密闭体系下温度压力变化过程中甲烷在各相态中饱和度的变化过程,并在海洋水合物热力学系统基础上,完成了一项分析水合物原位饱和度的技术,其只要求采集器密闭,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和压力控制,降低了对采样器的要求.实例分析显示,完全可以利用密闭样品在地表下气体和液体成分的测量,包括盐度的测量来估计出甲烷水合物原位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饱和度 水合物密闭保压样品 水合物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晶石沉积类型及成因评述——兼论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重晶石的富集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锡强 遇昊 +4 位作者 黄泰誉 张力钰 张恭境 付勇 陈代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4-1056,共13页
重晶石沉积类型丰富,具有多种成因过程。通常,沉积型重晶石可分为生物、热液、成岩和冷泉重晶石四种类型。富钡与富硫酸盐的流体(海水、早成岩孔隙水或热液流体)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水柱、热液系统、沉积柱、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决定了重... 重晶石沉积类型丰富,具有多种成因过程。通常,沉积型重晶石可分为生物、热液、成岩和冷泉重晶石四种类型。富钡与富硫酸盐的流体(海水、早成岩孔隙水或热液流体)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水柱、热液系统、沉积柱、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决定了重晶石的沉积环境、宏微观产出方式、同位素组成及相应的地质意义。另外,根据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重晶石沉积的地质特征,简述了其各种富集机制的适用性及争论。据此建议,结合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时期的古海洋背景,对其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有助于深化成因认识,弥合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古海洋 下寒武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次波成像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伊克 刘学建 张延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5-1037,共13页
地震资料含有各种类型多次波,而传统成像方法仅利用地震一次反射波成像,在地震成像前需将多次波去除.然而,多次波携带了丰富的地下结构信息,多次波偏移能够提供除反射波外的额外地下照明.修改传统逆时偏移方法,用包含一次反射波和多次... 地震资料含有各种类型多次波,而传统成像方法仅利用地震一次反射波成像,在地震成像前需将多次波去除.然而,多次波携带了丰富的地下结构信息,多次波偏移能够提供除反射波外的额外地下照明.修改传统逆时偏移方法,用包含一次反射波和多次波的原始记录代替震源子波,将SRME方法预测的表面多次波代替一次反射波作为输入数据,可将表面多次波成像.多次波成像的挑战和困难在于大量串扰噪声的产生,针对表面多次波成像中的成像噪声问题,将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与多次波分阶思想结合起来,发展可控阶数的表面多次波反演成像方法,有望初步实现高精度的表面多次波成像.在消除原始记录中的表面多次波后,通过逆散射级数方法预测得到层间多次波,将层间多次波作为逆时偏移方法的输入数据可将其准确归位到地下反射位置.数值实验表明,多次波成像能够有效地为地下提供额外照明,而可控阶表面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几乎完全避免成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表面多次波 层间多次波 可控阶多次波 最小平方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权重蜻蜓算法及其在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旭 于静 +3 位作者 李学良 胡天跃 何川 岳永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5-757,I0009,I0010,共15页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探查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的有效手段。然而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反演具有非线性和多极值特点,采用遗传算法等传统非线性算法,在求解此类问题时会呈现不易收敛、稳定性差等现象。蜻蜓算法是一种近年提出的新型非线性算法,文...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探查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的有效手段。然而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反演具有非线性和多极值特点,采用遗传算法等传统非线性算法,在求解此类问题时会呈现不易收敛、稳定性差等现象。蜻蜓算法是一种近年提出的新型非线性算法,文中在该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的改进蜻蜓算法,紧密围绕非线性算法的前期强调"探索"、后期侧重"开发"的思路,根据蜻蜓个体在迭代过程中的适应度差异,引入自适应权重,使个体的聚集、避撞和结队等行为的权重参数具有根据适应度自行调节的能力。通过多个测试函数以及理论、实际面波记录的检验,与传统非线性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显著提高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面波 频散曲线 非线性算法 蜻蜓算法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