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与GIS综合集成研究——以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范泽孟 岳天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7,53,共5页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构建的模型库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模型极具综合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的总体框架,并对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及其与GIS的综合集成进行了设计。作为案例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充分有效地集成了大量的空间模型和非空间模型,它实现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模型的自动生成,为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 GIS 通用平台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宏胜 岳天祥 范泽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7-20,共4页
模型管理是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模型可以分为尺度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资源环境模型常表现为数学模型。通过对大量资源环境数学模型的分析和归纳,可以把资源环境模型划分为两个层次:模型类和... 模型管理是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模型可以分为尺度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资源环境模型常表现为数学模型。通过对大量资源环境数学模型的分析和归纳,可以把资源环境模型划分为两个层次:模型类和模型实例,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表达资源环境数学模型。在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视图-模型库-引擎"的结构,在Win32平台下用VC++.net2003构建了一个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REMMS)原型,并提出了REMMS构建中3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对象序列化技术实现模型的存储、用流程图构建模型实例、采用资源环境模型库引擎驱动模型实例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库管理系统 模型实例 模型类 GIS 模型库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集成研究述评 被引量:43
3
作者 万洪涛 周成虎 +1 位作者 万庆 刘舒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0-568,共9页
从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的集成方式 ,水文模型计算域的空间离散等方面讨论了GI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问题 ,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GIS与水文模型集成存在的问题。由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对空间数据的需求 ,又从GIS、R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现状与发... 从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的集成方式 ,水文模型计算域的空间离散等方面讨论了GI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问题 ,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GIS与水文模型集成存在的问题。由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对空间数据的需求 ,又从GIS、R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现状与发展讨论了集成研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文模型 集成 遥感 计算域 空间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苏奋振 周成虎 +3 位作者 杨晓梅 杜云艳 骆剑承 仉天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8,共7页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具有时空处理的强大能力,并在应用上具有潜在优势.以提取海洋现象特征为例,对其在海洋科学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行了剖析,进而比较分析了MGIS不同于陆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理论技术的需求,从而定义其功能体系结构.结...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具有时空处理的强大能力,并在应用上具有潜在优势.以提取海洋现象特征为例,对其在海洋科学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行了剖析,进而比较分析了MGIS不同于陆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理论技术的需求,从而定义其功能体系结构.结合所构建的MGIS,详细阐述在本系统创建中主要的理论技术关键,由此展示MGIS对我国海洋调查、研究、资源开发和保护以及国防建设等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 遥感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灾害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兰恒星 王苓涓 周成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21-427,共7页
运用GIS等技术手段 ,集成相关模型对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进行分析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滑坡灾害分析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通过对已有的基于GIS的分析模型的综合论述 ,对各种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的特点及其局... 运用GIS等技术手段 ,集成相关模型对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进行分析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滑坡灾害分析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通过对已有的基于GIS的分析模型的综合论述 ,对各种分析模型及模型单元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取得一些重要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变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诸云强 周天墨 +4 位作者 喻孟良 曾青石 王勇 罗侃 张鸣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了满足地质环境数据充分高效地服务于中国地质环境管理、综合评价、可视化展示及辅助决策等需求,在分析国内外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分布集成、统... 为了满足地质环境数据充分高效地服务于中国地质环境管理、综合评价、可视化展示及辅助决策等需求,在分析国内外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分布集成、统一管理、集中服务"的建设模式,进而设计平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及内、外接口,并构建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结果表明: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逻辑上分为5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功能层、服务层和用户层;其功能体系包括分布式地质环境数据集成系统、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基础支撑系统、地质环境智能感知系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系统和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平台五大系统在统一的集成框架下,具有较好的交互性与实用性,可实现分散、多源、异构地质环境数据的整合集成,地质环境变化信息的实时感知,综合信息分类分级评价,地质环境信息多维表征与一张图展示等功能。中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于充分规划、配置、发挥地质环境资源,辅助地质灾害应急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服务平台 分布集成 统一管理 集中服务 一张图 网络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利用的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宗富 曹彦荣 +5 位作者 马立广 彭左旗 胡序怀 王媛媛 徐玖瑾 马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8,共8页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共享平台的一部分。为规范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整合、保存及共享利用,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作者参照国内外资源整合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的标...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共享平台的一部分。为规范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整合、保存及共享利用,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作者参照国内外资源整合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的标准化进行了研究,文中简要报道人类遗传资源整理整合、数据库建设及共享利用的标准化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传资源 共享 标准化 整合 数据库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数据系统CoreTrustSeal数据中心认证实践——以WDC可再生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卷乐 王祎 +2 位作者 卜坤 王明明 王艳杰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3期71-81,共11页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载体,评估认证对于科学数据中心规范化的科学数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荷兰数据认可印章(DSA)建立了可信赖数字仓储核心认证机制,为数据存储库提供核心级认证。国际科学联合会世界数据系统(WDS)与DSA联...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载体,评估认证对于科学数据中心规范化的科学数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荷兰数据认可印章(DSA)建立了可信赖数字仓储核心认证机制,为数据存储库提供核心级认证。国际科学联合会世界数据系统(WDS)与DSA联合推出CoreTrustSeal合作认证,并在全球开展国际科学数据中心认证。随着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于2018年3月出台,我国科学数据中心也面临着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影响的紧迫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分析了CoreTrustSeal认证要求的三大类条款和16项指南。介绍了成立于1988年的WDS可再生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WDC-RRE)在实际认证工作中的做法。提出科学数据中心要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数据编目、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认证佐证材料准备、提高认证材料的可访问性等数据中心认证的体会和建议。WDC-RRE于2018年4月提交申请,于2019年2月正式通过CoreTrustSeal认证,成为亚洲地区地学领域第一个通过该国际认证的世界数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管理 CoreTrustSeal认证 世界数据系统 可再生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 数据系统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平台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云艳 苏奋振 +2 位作者 杨晓梅 王敬贵 陈秀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6,共8页
基于海洋数据的多样性和时空复杂性的特点,采用目前先进的大型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9i的ArcSDE,ArcGIS桌面系统,完成了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平台实体的装载和组织工作,并在ArcObject组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的数据平台的前... 基于海洋数据的多样性和时空复杂性的特点,采用目前先进的大型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9i的ArcSDE,ArcGIS桌面系统,完成了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平台实体的装载和组织工作,并在ArcObject组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的数据平台的前端管理系统,当前该系统可以实现面向海洋用户的遥感数据无缝拼接、多源数据多种快速查询、提取、影像数据的装载以及影像元数据的管理和修改等多种功能.该系统主要服务对象是涉及国家主管海岸带和近海专业的科研调查部门或个人,自其建立以来已经陆续开展一些应用服务,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ARCSDE C/S结构 遥感数据无缝拼接 影像数据装载 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应用信息系统构建和运行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晓梅 周成虎 +3 位作者 骆剑承 苏奋振 杜云艳 刘宝银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5,共10页
我国海岸带和近海的高度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 ,也引发出一系列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和发展适用于我国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技术系统 ,旨在实现宏观、动态、同步监测区域资源开发和保护 ,以及为生态环境问题提... 我国海岸带和近海的高度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 ,也引发出一系列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和发展适用于我国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技术系统 ,旨在实现宏观、动态、同步监测区域资源开发和保护 ,以及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和协调解决整体技术方案 ,对此着重阐述了面向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系统的构建 .本技术系统主要包括海岸带科学数据平台和信息提取模块、针对海洋过程的应用模块、我国海岸带及近海生态环境集成用户平台等 ,其目的是推进我国海洋遥感由研究阶段转向应用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卫星遥感 技术平台 信息服务系统 生态环境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侃 诸云强 +3 位作者 程文芳 张洁 侯志伟 王东旭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为了从海量极地科学数据中准确、智能地发现用户所需要的数据,首先,系统研究分析极地科学数据特征,挖掘极地科学数据本身隐含的语义信息,建立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指标体系;其次,研究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方法,最后设计并实现极地科学数据关联... 为了从海量极地科学数据中准确、智能地发现用户所需要的数据,首先,系统研究分析极地科学数据特征,挖掘极地科学数据本身隐含的语义信息,建立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指标体系;其次,研究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方法,最后设计并实现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查询应用原型系统。以极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作为语料库,自动抽取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指标数据,实现极地科学数据集之间的自动关联。应用实践表明,利用极地科学数据关联方法不仅可直接检索出满足条件的数据,还可以检索出潜在的相关联的数据。该关联方法研究可促进极地科学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共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关联 语义网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斑状植被检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庆生 张韵婕 +2 位作者 刘高焕 黄翀 柴思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0,共5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大量分布着由柽柳、芦苇、翅碱蓬、二色补血草、白茅等组成的斑状植被,多呈棋盘状规则分布,胜利油田地震勘探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其分布格局并探讨其形成机理,对于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至...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大量分布着由柽柳、芦苇、翅碱蓬、二色补血草、白茅等组成的斑状植被,多呈棋盘状规则分布,胜利油田地震勘探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其分布格局并探讨其形成机理,对于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首先对斑状植被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和制图,评价了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卫星)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检测黄河三角洲斑状植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利用圆霍夫检测方法下,前视、后视、正视全色图像和正视多光谱图像都能很好地检测斑状植被,空间分辨率高的图像检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斑状植被 圆霍夫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领域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自主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卷乐 李凯 +1 位作者 段博文 苏娜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究针对地球科学领域的特点,分析其主要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现况,辨识我国的软件自主程度。调研分析涉及地理、海洋、地质、大气、生态、灾害、农业等16个专题,选取了177个主流软件/工具,重点获取其软件/工具名称、概况、主要功能、应用服务/典型案例、优缺点、对标产品等指标。分析发现地学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软件/工具完全开放(开源)的占三分之二,商业的、限制性的或开放程度不明确的占三分之一。主要软件/工具开发国家有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等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从专题分布看,主要体现在土地退化、人口社会经济、知识图谱、遥感处理等。自主保障风险较高的软件主要在空间化、大气、野火、冻土等专题。约三分之一的专业软件/工具可以直接应用到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且可与云平台结合。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和“数据要素×”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自主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的开发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科学数据 软件/工具 自主性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语义关系元数据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彦荣 何建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地理信息的发现是地理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主要以基于元数据的目录服务为主。目录服务中的信息发现是以关键字匹配为主,这种方法往往难于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计算机领域内的本体(ontology)理论和语义网络的方法、... 地理信息的发现是地理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主要以基于元数据的目录服务为主。目录服务中的信息发现是以关键字匹配为主,这种方法往往难于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计算机领域内的本体(ontology)理论和语义网络的方法、建立描述数据之间语义关系的关系元数据(Relation Metadata),并初步实现了基于语义关系元数据的地理信息资源发现服务的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 地理信息服务 语义关系 元数据 目录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高分辨率遥感系统技术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梅 杜云艳 陈秀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8,共8页
基于海岸带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带,特别是我国常规海岸带调查已不能满足海岸带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大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快速准确的空间定位系统、特征级的影像融合以及海岸带特征提取等算法,共同构... 基于海岸带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带,特别是我国常规海岸带调查已不能满足海岸带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大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快速准确的空间定位系统、特征级的影像融合以及海岸带特征提取等算法,共同构成海岸带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作为系统的技术基础,并通过与此相匹配的海岸带遥感分类系统及其综合制图等方法研究,支撑起海岸带遥感资源调查先进的技术构架,为实现我国海岸带现代化管理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高分辨率遥感 技术平台 空间定位系统 影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一站式共享服务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诸云强 代小亮 +9 位作者 杨杰 王曙 孙凯 邱芹军 李威蓉 祁彦民 胡蕾 闾海荣 王新兵 周成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知识图谱作为当前最有效的知识组织和服务方式,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基石,在语义搜索、机器翻译、信息推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时代下,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分散、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集成、挖掘分析及其知识的智能发现等... 知识图谱作为当前最有效的知识组织和服务方式,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基石,在语义搜索、机器翻译、信息推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时代下,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分散、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集成、挖掘分析及其知识的智能发现等迫切需要知识图谱的支撑。为了促进地学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自2019年启动以来,“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Deep-time Digital Earth,简称DDE)就将知识图谱作为其重要的研究建设内容,经过3年多的建设,DDE已经建设形成了大量的地学知识图谱,亟需一站式共享这些知识图谱。文章首先介绍了DDE知识图谱内容体系,分析了DDE知识图谱内容组成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学知识图谱一站式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功能体系和架构的设计;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及其关键技术。实践证明系统可有效实现DDE知识图谱的一站式共享服务,可为类似的知识共享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知识图谱 一站式 集成共享 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数学模型语义的解析与映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晨亮 岳天祥 范泽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资源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特点,将模型表达划分为要素集、关系集和运算集(ERO集合);采用数学公式语义描述关系集,计算组件的迟绑定,实现模型的语义映射。通过与模型类模型实例的模型表达比较说明,模型的数学公式语义表... 针对资源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特点,将模型表达划分为要素集、关系集和运算集(ERO集合);采用数学公式语义描述关系集,计算组件的迟绑定,实现模型的语义映射。通过与模型类模型实例的模型表达比较说明,模型的数学公式语义表达增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REMMS)的用户友好性,涵盖了更多的模型关系集,避免了重复构建模型类模块;语义的动态映射实现了模型的关系集和运算集的解耦合,使得模型计算集不依赖关系集,计算实现可被不同模型共享和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模型 数学公式 ERO集合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REM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柏永青 杨雅萍 孙九林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3期4-20,4,共17页
科学数据是信息化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效管理和广泛流通是提升科学数据资源价值的关键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计划的大量投入促使科学数据资源数量日益激增,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数据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 科学数据是信息化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效管理和广泛流通是提升科学数据资源价值的关键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计划的大量投入促使科学数据资源数量日益激增,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数据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国内外对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类数据管理机构和政府支撑部门通过建设数据集群、完善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理念、加大资助力度等方式,不断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走向成熟。本文通过综合调研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的理念、政策、实践及成果,分析总结了国际上科学数据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标我国同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科学数据管理发展的方向和建议:(1)建议持续规范各类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标准化程度;(2)建议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智慧和决策的升华;(3)建议加强数据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从政府层面落实数据科学家计划,为科学数据管理提供人才支撑;(4)建议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合作的力度和广度,提升现有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数据科学发展建设提供战略指导,为信息化时代的综合国力提升凝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共享 数据平台 数据管理 科学数据管理 开放获取 数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孔内原位各向异性变形探测系统研制与测试
19
作者 晏长根 王逸凡 +5 位作者 兰恒星 杨明宇 董忠红 雷文斌 张宏兵 李森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1730,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原位土体变形测试忽略土体各向异性,加载测试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黄土孔内各向异性变形原位测试系统的设计构想,整个测试系统由支撑系统、切削系统和探测系统组成,类似于孔内各向异性原位水平载荷试验,成功研制出样机。本... 为了解决传统原位土体变形测试忽略土体各向异性,加载测试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黄土孔内各向异性变形原位测试系统的设计构想,整个测试系统由支撑系统、切削系统和探测系统组成,类似于孔内各向异性原位水平载荷试验,成功研制出样机。本样机可实现在钻孔内任意深度处固定,由切削系统切削出平面,再由阵列式挤压板进行孔内挤压,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记录压力和位移数据,得到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基于现场试验测试,检验了本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深度的变化,变形模量与含水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土的黏聚力和峰值锥尖阻力呈正相关关系,黄土的各向异性与土体含水率和峰值锥尖阻力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的增加会降低同一深度不同方向黄土的变形模量差;而随着峰值锥尖阻力的增大,不同方向黄土的变形模量差也随之增大。验证了本测试系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各向异性变形测试 变形参数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的时空差异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葵淞 兰安军 +2 位作者 范泽孟 封炳丞 练仕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6,共8页
如何测度和解析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利用效率,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使该喀斯特地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2010-2021年间喀斯特区域的水资源和... 如何测度和解析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利用效率,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使该喀斯特地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2010-2021年间喀斯特区域的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时空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近10年来西南喀斯特地区36个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定量测度。其次集成空间相关分析模型和脱钩模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差异格局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状态进行定量判定。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利用效率的整体偏低,由2010年的0.383上升到2021年的0.484,且有89%的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趋势与整体一致;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综合呈“n”字型分布,靠近贵州省区域相对较高,邻近云南省和广西两侧相对较低,且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不明显,但集聚程度呈增加趋势;水资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扩张性负脱钩类型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水资源利用效率 时空差异 超效率SBM-DEA模型 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