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山区农村无线通信基站选址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立立 王康弘 潘朝裕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4年第3期20-23,共4页
我国山区农村由于地形复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一直是一个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山区基站选址技术方案,并结合广东茂名移动公司系统建设的实践,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本文还对GI... 我国山区农村由于地形复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一直是一个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山区基站选址技术方案,并结合广东茂名移动公司系统建设的实践,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本文还对GIS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基站 选址 移动通信 覆盖范围 GIS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柳小妮 孙九林 +2 位作者 张德罡 蒲小鹏 徐广平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1,共11页
采用样方法对东祁连山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共有植物种13科27属40多种,从未退化-... 采用样方法对东祁连山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共有植物种13科27属40多种,从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分别为线叶嵩草+禾草、线叶嵩草+珠芽蓼、珠芽蓼+线叶嵩草、珠芽蓼+杂类草、平车前+杂类草。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总盖度降低,优良牧草生物量减少,而毒杂草的比例逐渐上升,草地质量下降;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地上生物量远低于地下生物量,分布在各层的植物根量越来越少,地下根系具有浅层化特点。3)高寒草甸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与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重度退化阶段最高,群落多样性更多地受均匀度的影响。4)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样方内微生境或资源异质性减小,样方间异质性增大,从而导致β多样性增加;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替代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重度退化-极度退化>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草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种紫花苜蓿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晓 李锦华 +1 位作者 朱新强 余成群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35-37,共3页
针对西藏"一江两河"高海拔河谷地区豆科牧草种植的发展需求,试验研究了21个国内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21个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以鲜草产量为评价指标,德宝、新疆大叶、甘农4... 针对西藏"一江两河"高海拔河谷地区豆科牧草种植的发展需求,试验研究了21个国内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21个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以鲜草产量为评价指标,德宝、新疆大叶、甘农4号和中兰1号4个品种的适应性优于其他苜蓿品种;以种子产量为评价指标,阿尔冈金最优。通过聚类分析综合考虑,新疆大叶、甘农4号和德福在高海拔河谷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以提供优质蛋白饲草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一江两河” 越冬率 鲜草产量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达孜混播油菜对箭豌豆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锦华 乔国华 +3 位作者 张小甫 杨晓 田福平 余成群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
雨季造成的光照不足是西藏箭豌豆种子高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种子田混播支撑作物,改善草层的通风透光性,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试验品种选择西牧324,支撑作物选择油菜,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箭豆与油菜"间行播"处理的箭豆种子... 雨季造成的光照不足是西藏箭豌豆种子高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种子田混播支撑作物,改善草层的通风透光性,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试验品种选择西牧324,支撑作物选择油菜,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箭豆与油菜"间行播"处理的箭豆种子产量最高,达1 844.00 kg/hm2,与箭豆单播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油菜混播量为0耀8.3 kg/hm2的范围内设5个水平的试验中,随油菜播量增加,西牧324种子产量随之增加。在西牧324不同行距条件下混播油菜的试验中,箭豆播种行距为20 cm的种子产量(2 386.39 kg/hm2)显著高于行距为33.3 cm的种子产量(1 431.67 kg/hm2)(P<0.05)。分析西牧324种子产量与其秸秆产量和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株高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与支撑作物混播时,较高的箭豌豆光合器官量对于保证其种子高产有较大作用,而株高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豌豆 种子 油菜 混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达孜箭筈豌豆不同播种期种子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晓 李锦华 +2 位作者 朱新强 余成群 沈振西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37-39,共3页
为探讨箭筈豌豆在西藏高海拔河谷地带的种子生产技术,选择333/A、西牧333、西牧881和西牧324等4个箭筈豌豆品种,在达孜县于2010年4月7日—5月6日分5个播种期进行了结实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3/A和西牧333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1 7... 为探讨箭筈豌豆在西藏高海拔河谷地带的种子生产技术,选择333/A、西牧333、西牧881和西牧324等4个箭筈豌豆品种,在达孜县于2010年4月7日—5月6日分5个播种期进行了结实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3/A和西牧333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1 746.18 kg/hm2和1 873.00 kg/hm2,其中4月20日和4月28日播期的产量最高,2个品种均可达到2 550kg/hm2以上;西牧881和西牧324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493.44kg/hm2和335.49kg/hm2,最高产量仅能达到804.81kg/hm2。4个品种各播期种子产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牧32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品种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33/A和西牧333各播期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箭筈豌豆 种子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种子生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 李锦华 +2 位作者 余成群 乔国华 朱新强 《中国草食动物》 2012年第3期70-72,共3页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苜蓿 种子生产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yMaker的BIM数据优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娟 孙海洪 张扬建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2-54,共3页
为解决BIM数据复杂场景的绘制因受加载时间和模型精确度的限制,显示效果与加载速度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BIM数据在CityMaker平台中的几何化简和瓦片化技术两种优化方式。通过分析两种方式的原理、优化结果及两者的对比分析,说明BIM... 为解决BIM数据复杂场景的绘制因受加载时间和模型精确度的限制,显示效果与加载速度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BIM数据在CityMaker平台中的几何化简和瓦片化技术两种优化方式。通过分析两种方式的原理、优化结果及两者的对比分析,说明BIM优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CityMaker 几何化简 瓦片化 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 GIS海量空间数据发布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江 张立立 +1 位作者 宋关福 钟耳顺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89,共4页
本文介绍在Internet环境,尤其在低带宽的情况下,有效进行海量空间数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发布的实现技术。提出基于服务器端计算技术的多层体系结构,并对这种体系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影像管理与金字塔压缩、多... 本文介绍在Internet环境,尤其在低带宽的情况下,有效进行海量空间数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发布的实现技术。提出基于服务器端计算技术的多层体系结构,并对这种体系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影像管理与金字塔压缩、多因素规划动态平衡群集和多级缓存等海量空间数据发布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MET GIS 海量空间数据 影像金字塔 动态负载平衡 多级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苜蓿产业及其种子本土化生产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锦华 余成群 +1 位作者 乔国华 苗小林 《中国草食动物》 2010年第6期45-49,共5页
"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高原最主要的农业区,发展苜蓿产业解决高寒牧区蛋白质饲草资源缺乏问题和抗灾保畜,具有区位优势和相对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通过分析当地苜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苜蓿种子本土化生产的主... "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高原最主要的农业区,发展苜蓿产业解决高寒牧区蛋白质饲草资源缺乏问题和抗灾保畜,具有区位优势和相对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通过分析当地苜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苜蓿种子本土化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确立符合"一江两河"地区实际的苜蓿产业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特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系统地研究解决有关提高种子产量的技术难题,以种子生产为育种目标培育新品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两河”地区 苜蓿 种子生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