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木年轮密度实验方法及其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树轮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银科 刘禹 +5 位作者 史江峰 蔡秋芳 孙军艳 易亮 李强 宋慧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9-645,共7页
在介绍树木年轮密度实验方法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详细的实验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准格尔旗油松树轮宽度年表,以及早材、晚材、最大、最小四个密度年表。年表之间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密度比宽度包含更多更复杂的气候环... 在介绍树木年轮密度实验方法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详细的实验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准格尔旗油松树轮宽度年表,以及早材、晚材、最大、最小四个密度年表。年表之间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密度比宽度包含更多更复杂的气候环境变化因子。通过树轮密度年表与气象资料相关分析发现,准格尔旗树轮密度年表与该地区全年降水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早材密度和最小密度与降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晚材密度和最大密度与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正、负相关关系,均能够从树木生理角度予以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密度 实验方法 准格尔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太湖水污染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庆春 何振芳 +1 位作者 李力 李海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太湖水污染指标,为探讨湖泊水污染物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4~2010年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自动监测站4项水质指标,建立了太湖水污染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 【目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太湖水污染指标,为探讨湖泊水污染物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4~2010年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自动监测站4项水质指标,建立了太湖水污染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建立了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的4项水质指标浓度的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较高,对湖泊水环境污染物预测的适应性较好;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2年前5周水质污染情况加重,基本为Ⅴ类水质,符合太湖水质污染情况发展态势。【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与传统的统计建模方法相比,其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水质指标的内在变化规律,为控制水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水污染物 预测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气温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庆春 李力 +3 位作者 张冉 张晴 郭国龙 薛宝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利用神经网络系统工具,把CO2浓度、太阳辐射、全球冰量和气溶胶作为输入,把气温作为输出,结果发现模拟值和目标值吻合较好,比多元回归拟合值的精度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个控制性试验,即CO2浓度每年分别增加1%和0.5%,试验结果表明:随... 利用神经网络系统工具,把CO2浓度、太阳辐射、全球冰量和气溶胶作为输入,把气温作为输出,结果发现模拟值和目标值吻合较好,比多元回归拟合值的精度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个控制性试验,即CO2浓度每年分别增加1%和0.5%,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21世纪前30年每10年中国气温的增加速度分别为0.4℃和0.2℃;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分别增加3.8℃和2.4℃,神经网络模拟结果和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说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分析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可信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预报方法 神经网络 气温 CO2浓度 太阳辐射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树轮记录中的ENSO事件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利民 刘禹 安芷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3-98,共6页
通过秦岭树轮宽度年表和 1949年以来 6次最强 El Nino年和 7次最强 L a Nina年进行对比 ,发现每个El Nino年都对应正的年表指数正距平 ,而每个 L a Nina年都对应年表指数的负距平。赤道东太平洋 (Nino3、4)海水表层温度 (SST)和树轮宽... 通过秦岭树轮宽度年表和 1949年以来 6次最强 El Nino年和 7次最强 L a Nina年进行对比 ,发现每个El Nino年都对应正的年表指数正距平 ,而每个 L a Nina年都对应年表指数的负距平。赤道东太平洋 (Nino3、4)海水表层温度 (SST)和树轮宽度差值年表显著正相关 (r=0 .2 6 9,N=12 1,α=0 .0 0 8) ,196 0年以后 ,相关系数达0 .480 (N=33,α=0 .0 2 8)。同时 ,树轮年表序列和南方涛动指数 (SOI)显著负相关 (r=- 0 .484,N=33,α=0 .0 13)。在此基础上对 1743年以来的 SOI进行了重建 ,并且重建序列具有显著的 2~ 3a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宽度秦岭 树轮记录 厄尔尼诺事件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庆春 何振芳 李力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136-138,共3页
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与效率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BP模型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它是一种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算法。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粮食产量预测中,并建立了粮食产量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 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与效率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BP模型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它是一种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算法。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粮食产量预测中,并建立了粮食产量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应用于粮食产量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粮食产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庆春 何振芳 李力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61-64,共4页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在SRES各情景范围之内,未来20 a仍会以每10 a约0.2℃的速率上升,存在进一步变...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在SRES各情景范围之内,未来20 a仍会以每10 a约0.2℃的速率上升,存在进一步变暖趋势。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实际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
7
作者 程志刚 刘晓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5,共6页
基于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模式给出的气候预测结果的高分辨率降尺度分析结果,运用两种方法(年均温法和高程模型法)模拟了1980—1999,2030—2049和2080—2099年3个时段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结果表明,以年均地温-1℃作为多年... 基于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模式给出的气候预测结果的高分辨率降尺度分析结果,运用两种方法(年均温法和高程模型法)模拟了1980—1999,2030—2049和2080—2099年3个时段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结果表明,以年均地温-1℃作为多年冻土划分依据的年均温法模拟的目前(1980—19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27.99万km2,与世界数据中心给出的青藏高原现代多年冻土面积为129.12万km2的估算接近(误差率仅为0.86%);到本世纪中期(2030—204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为87.26万km2,退化率达到31.82%;而到本世纪末(2080—20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只有69.25万km2,较目前将退化45.89%。不同高度带的对比分析还发现,与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年均气温的升高一般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的趋势相反,未来高原多年冻土的退化率将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全球变暖过程中的冻土退化,特别是高原东南部冻土向西北部的逐步退缩,对高原冻土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冻土 预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