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水系统水化学日动态强度小波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成
赵敏
+2 位作者
杨睿
刘再华
罗洪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3,共8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使岩溶水系统演化的化学驱动能——土壤CO2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发生变化。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并给出定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亚热带季风气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使岩溶水系统演化的化学驱动能——土壤CO2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发生变化。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并给出定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贵州省陈旗、灯盏河与板寨岩溶水系统长达2年的水文水化学监测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发现有土壤覆盖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岩溶水系统(陈旗和灯盏河),其排泄点水化学指标中CO2分压日动态强度要高于植被覆盖良好但岩石裸露的岩溶水系统(板寨)排泄点,说明岩溶水系统中土壤对水化学日动态强度的调控有着关键的作用。这一发现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及其碳汇强度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岩溶水系统
日动态强度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17
2
作者
赵敏
曾成
刘再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2,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关系到岩溶作用强弱及其相关的全球碳循环的正确评价。对贵州茂兰原始森林内的板寨岩溶地下河流域和普定岩溶石漠化强烈的陈旗、灯盏河泉域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下的地下水的DIC及其稳定同...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关系到岩溶作用强弱及其相关的全球碳循环的正确评价。对贵州茂兰原始森林内的板寨岩溶地下河流域和普定岩溶石漠化强烈的陈旗、灯盏河泉域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下的地下水的DIC及其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DIC表现形式主要为HCO3-。对于缺少土壤覆盖的板寨和灯盏河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因为稀释作用,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低值;而对于较多土壤覆盖的陈旗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受土壤CO2效应控制,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高值,反映了土壤在岩溶作用及其碳循环中的特殊重要性。此外,夏季由于生物量的增加,δ13CDIC值较冬季偏轻1‰~2‰。而对于不同土地利用而言,石漠化影响下的地下水δ13CDIC较原始森林下的地下水偏重2.5‰~3.0‰,且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的进一步流失,地下水δ13CDIC进一步偏重,反映了石漠化后生物量比例减少和大气成因CO2比例增加对地下水δ13CDIC升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量效应
稀释效应
土地利用
岩溶石漠化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水系统水化学日动态强度小波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成
赵敏
杨睿
刘再华
罗洪远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
研究所
环境
地球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厅普定喀斯特研究综合试验站
贵州省
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察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3,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68)
国家社会公益项目(2005DIB3J067)
文摘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使岩溶水系统演化的化学驱动能——土壤CO2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发生变化。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日动态变化强度,并给出定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贵州省陈旗、灯盏河与板寨岩溶水系统长达2年的水文水化学监测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发现有土壤覆盖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岩溶水系统(陈旗和灯盏河),其排泄点水化学指标中CO2分压日动态强度要高于植被覆盖良好但岩石裸露的岩溶水系统(板寨)排泄点,说明岩溶水系统中土壤对水化学日动态强度的调控有着关键的作用。这一发现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及其碳汇强度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岩溶水系统
日动态强度
小波分析
Keyword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karst water system
diurnal hydrochemical variation intensity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641.1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17
2
作者
赵敏
曾成
刘再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
研究所
环境
地球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厅普定喀斯特研究综合试验站
中国
地质
科学院
岩溶地质
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2,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6)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68)
国家社会公益项目(2005DIB3J067)
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资助项目
文摘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关系到岩溶作用强弱及其相关的全球碳循环的正确评价。对贵州茂兰原始森林内的板寨岩溶地下河流域和普定岩溶石漠化强烈的陈旗、灯盏河泉域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下的地下水的DIC及其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DIC表现形式主要为HCO3-。对于缺少土壤覆盖的板寨和灯盏河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因为稀释作用,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低值;而对于较多土壤覆盖的陈旗岩溶地区,雨季主要受土壤CO2效应控制,HCO3-含量出现年内最高值,反映了土壤在岩溶作用及其碳循环中的特殊重要性。此外,夏季由于生物量的增加,δ13CDIC值较冬季偏轻1‰~2‰。而对于不同土地利用而言,石漠化影响下的地下水δ13CDIC较原始森林下的地下水偏重2.5‰~3.0‰,且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的进一步流失,地下水δ13CDIC进一步偏重,反映了石漠化后生物量比例减少和大气成因CO2比例增加对地下水δ13CDIC升高的影响。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量效应
稀释效应
土地利用
岩溶石漠化
森林
Keywords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stable carbon isotope
biomass effect
dilution effect
land use
karstrocky desertification
forest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水系统水化学日动态强度小波分析
曾成
赵敏
杨睿
刘再华
罗洪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赵敏
曾成
刘再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