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的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8
1
作者 叶霖 潘自平 +2 位作者 李朝阳 刘铁庚 夏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9-348,共10页
镉是重金属有毒元素,其环境污染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镉等分散元素并不“分散”,它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富集,甚至形成独立矿床或矿体,因此有必要对镉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和再研究。本文介绍了有关... 镉是重金属有毒元素,其环境污染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镉等分散元素并不“分散”,它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富集,甚至形成独立矿床或矿体,因此有必要对镉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和再研究。本文介绍了有关镉的分布和赋存状态的一些研究进展,总结了我国镉矿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和地球化学研究现状,提出应加强镉的超常富集机制、铅锌矿床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镉的释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研究现状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矿床硅质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1 位作者 方维萱 漆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1-497,共7页
墨江金矿床金厂组中下段硅质岩的形成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但中段受到正常化学沉积作用的影响。根据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讨论了硅质岩的沉积(构造)环境。硅质岩的δCe、稀土元素对Ce/La-La/Yb图解、δ30Si和Sr/Ba值的特征表明它形... 墨江金矿床金厂组中下段硅质岩的形成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但中段受到正常化学沉积作用的影响。根据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讨论了硅质岩的沉积(构造)环境。硅质岩的δCe、稀土元素对Ce/La-La/Yb图解、δ30Si和Sr/Ba值的特征表明它形成于海水较深的沉积环境。根据硅质岩MnO/TiO2、Al/(Al+Fe)、(La/Ce)N、δCe和(La/Yb)N的特征推测它形成于大陆边缘-远洋盆地过渡位置。结合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年代学,认为墨江金矿床硅质岩的沉积环境可能为晚泥盆世后期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快速裂陷的深海槽盆,它不是哀牢山蛇绿岩套“三位一体”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硅质岩 墨江金矿床 云南 热水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镉锌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以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为例 被引量:41
3
作者 叶霖 刘铁庚 邵树勋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7-603,共7页
通过对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包裹体的研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包裹体。该矿床与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矿床相似,均属于 Na+-Ca2+-K+-Mg2+-Cl-体系,同时,两者在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密度方面也有一定差别。该矿床成矿流体组... 通过对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包裹体的研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包裹体。该矿床与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矿床相似,均属于 Na+-Ca2+-K+-Mg2+-Cl-体系,同时,两者在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密度方面也有一定差别。该矿床成矿流体组分与油田卤水相似,仅 Ca2+和 Mg2+含量偏高,这可能与晚阶段的碳酸盐化有关。笔者认为,成矿流体可能与麻江古油藏的油田卤水有关,正是由于油田卤水携带了 Cd和 Zn等成矿物质,在矿区与温度和盐度较低的富含 Ca2+和 Mg2+的流体混合,使得 Cd和 Zn等成矿物质沉淀并富集成矿,同时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逐渐升高,流体的 pH值(介于 6.40~ 7.30之间)也逐渐升高,说明成矿流体性质为偏碱性弱还原。成矿流体由油田卤水演变而来,其中和 Cl-含量较高,且 Cl-> F-, Na+ > K+,说明成矿物质主要以 HS-和 Cl-的络合物和有机络合物形式搬运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床 成矿流体 贵州 地球化学 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1 位作者 倪培 苏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内 ,密度为 0 .80~ 0 .95g/cm3 ,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气液比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典型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不同。结合氢氧锶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认为墨江金矿成矿流体曾发生过部分地幔流体、大气降水等多种类型水不充分的混合 ,水岩反应和多种流体混合可能为墨江金矿矿质迁移沉淀主要机制。结合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类似性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认为墨江金矿深部可能存在有含金石英脉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混合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矿床成因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邵世才 汪东坡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0-525,共6页
本文通过太华群、熊耳群和燕山期花岗岩等地质体的含金性评价,认为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旷床的金等成矿元素大多来自太华群,且太华群是主要的矿源层。对矿床的硫、铅、氢、氧和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硫、铅及碳等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而成... 本文通过太华群、熊耳群和燕山期花岗岩等地质体的含金性评价,认为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旷床的金等成矿元素大多来自太华群,且太华群是主要的矿源层。对矿床的硫、铅、氢、氧和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硫、铅及碳等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而成矿流体则主要为大气降水,可能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结合晚太古代至元古宙的区域变质作用、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和成矿时代,作者认为该类金矿床是一种复杂的改造型矿床,想必金是在区域变质基础上先形成“矿胚”,大概经燕山期循环大气降水的改造、活化和转移,最后在断层破碎带内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源层 稳定同位素 金矿床 成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铜厂铜矿黄铁矿的热电系数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霖 刘铁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53,共2页
通过对铜厂矿区黄铁矿热电系数研究 ,提出可以根据黄铁矿热电系数指导该区铜矿的寻找和评价 ,即黄铁矿热电系数为较大负值、导电型为N型导电的是铜矿赋存地段 ;而黄铁矿导电型为较小负值、导电型为N型或以N型导电为主的是铜矿化有利地... 通过对铜厂矿区黄铁矿热电系数研究 ,提出可以根据黄铁矿热电系数指导该区铜矿的寻找和评价 ,即黄铁矿热电系数为较大负值、导电型为N型导电的是铜矿赋存地段 ;而黄铁矿导电型为较小负值、导电型为N型或以N型导电为主的是铜矿化有利地段 ;黄铁矿热电系数为较高正值、其导电型为P型或以P型导电为主的地段一般没有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系数 找矿标志 地球化学 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晚中生代基性脉岩的成因和源区性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1 位作者 赵军红 冯彩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6,共10页
本文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鲁西地区淄博盆地几个岩区的基性脉岩的成因和源区性质进行了探讨。脉岩的 K- Ar年龄 (72 .2~ 116 .3Ma)表明其为晚中生代 (白垩纪 )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显示该脉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 本文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鲁西地区淄博盆地几个岩区的基性脉岩的成因和源区性质进行了探讨。脉岩的 K- Ar年龄 (72 .2~ 116 .3Ma)表明其为晚中生代 (白垩纪 )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显示该脉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脉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成岩过程可能同时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Ti- Fe氧化物以及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Pb同位素组成 :2 0 8Pb/2 0 4 Pb=36 .30 8~ 38.32 9;2 0 7Pb/2 0 4 Pb=15 .170~ 15 .6 32 ;2 0 6 Pb/2 0 4 Pb=16 .6 5 8~ 18.4 70 ,可以和下地壳组成相比 ,暗示成岩过程中存在大量下地壳物质的参与。岩浆在构造上受控于燕山造山带坍塌和沂沭断裂带 (郯庐断裂山东段 )的活动 (左行平移和伸展 ) ,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 ,且具有大陆边缘弧玄武岩的特性。这暗示岩浆早期鲁西地区存在古大洋板块 (苏 -鲁洋 )的俯冲作用 (即古俯冲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源区 地球化学 下地壳 岩石学 岩浆 鲁西地区 受控 性质 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1
8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贾大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7,共9页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辉绿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辉绿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斑岩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隘口辉绿岩稀土元素总量低,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上高橄榄辉绿玢岩介于两者之间,三者都无明显的铕异常。结合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知,三者的岩石化学变化受到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所控制,武山煌斑岩和上高橄榄辉绿玢岩明显发生分离结晶作用,而隘口辉绿岩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其源区可能为与俯冲流体有关的富集地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岩方式 源区性质 基性岩脉 江西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丹 陶炎 +3 位作者 罗泰义 高振敏 朱成明 柏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金宝山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超大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单辉橄榄岩是岩区最主要的含矿岩石类型。根据单辉橄榄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 ,提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异有关 ,母... 金宝山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超大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单辉橄榄岩是岩区最主要的含矿岩石类型。根据单辉橄榄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 ,提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异有关 ,母岩浆成分为拉斑质玄武质岩浆。岩体高镁、高稀土总量 ,以及橄榄石与辉石的结构特征显示岩体是橄榄石、铬尖晶石等矿物与残留岩浆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超镁铁侵入岩 硫化物 铂族元素矿床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橄榄石 成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个旧高松矿田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德云 高振敏 陶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77-1180,共4页
本文在个旧高松矿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断裂构造岩所包含的微观成矿信息。分析结果显示,构造岩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及稀土元素均高于地表基岩的平均值。根据各矿化因子得分值的异常区圈出了找矿靶区,其中一靶区经钻孔... 本文在个旧高松矿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断裂构造岩所包含的微观成矿信息。分析结果显示,构造岩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及稀土元素均高于地表基岩的平均值。根据各矿化因子得分值的异常区圈出了找矿靶区,其中一靶区经钻孔验证已见到了隐伏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 隐伏矿 个旧高松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早白垩世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4 位作者 毛景文 李瑞玲 曹建劲 蒋国豪 漆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赣北地区 早白垩世基性岩脉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 地幔性质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晨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含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红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海南岛东部晨星石炭系地层中发育的玄武岩,并对其主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玄武岩具高铁、强亏损N-MORB型火山岩的特点,上述特征暗示了海南岛晚古生代古洋盆存在的可能。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玄武岩 海南岛 构造环境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初探 被引量:71
13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1 位作者 赵军红 蒋国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中国东南部是我国的钨锡铜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燕山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通过对中国东南部地幔柱的地... 中国东南部是我国的钨锡铜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燕山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通过对中国东南部地幔柱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特征综合分析后,初步探讨了地幔柱构造的岩浆作用和成矿制约。本文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不仅可能造成中生代火山─岩浆大爆发,而且可能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岩浆作用 中国 中生代 成矿作用 地球动力学 岩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 被引量:52
14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3 位作者 王乾 夏勇 张兴春 陶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种黄铁矿的含金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生物碎屑状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为优,而草莓状黄铁矿和粗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较差。各种黄铁矿的主成分及微量组分也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初步分析了四种黄铁矿的形成条件及金的差异性富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卡林型金矿 水银洞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长石溶解度影响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罗孝俊 杨卫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为明确认识有机酸 (草酸、醋酸 )对长石溶解度及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 ,本文利用热力学方法 ,计算了不同温度、酸度下钾长石在含有醋酸根 0 .0 5mol/L、草酸 0 .0 0 55mol/L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及草酸和醋酸对溶液酸度的影响。计算的结... 为明确认识有机酸 (草酸、醋酸 )对长石溶解度及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 ,本文利用热力学方法 ,计算了不同温度、酸度下钾长石在含有醋酸根 0 .0 5mol/L、草酸 0 .0 0 55mol/L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及草酸和醋酸对溶液酸度的影响。计算的结果表明醋酸根与铝的络合作用只发生在偏酸性的溶液体系中 ,并且随温度升高要求酸度增加 ,实际的络合能力降低。醋酸根的络合作用对长石溶解度的增加作用极其有限 ,最高时不足一倍 ;但醋酸能有效地缓冲溶液酸度 ,从而提高长石溶解度。草酸根与铝的络合作用发生在弱碱性至酸性条件下 ,温度升高 ,络合能力增加。络合效应对长石溶出量的增加最多可达 2个数量级以上。草酸的浓度太低无法通过缓冲溶液在较高的酸度下来促进长石的溶解。草酸和醋酸能否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取决于盆地流体的酸度及组成流体的缓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阴离子-铝络合物 长石 次生孔隙 热力学 有机酸 溶解度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双河渔塘坝硒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林波 高振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硒矿床 成因探讨 双河 硅质岩 茅口组 鄂西 形成 渔塘 恩施 塘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腊厂铜矿含矿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叶霖 刘玉平 +1 位作者 李朝阳 刘家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4,共4页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 25±0 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 93±8 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 25±0 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 93±8 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武定迤腊厂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晋宁 澄江期是该矿床的主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40AR-^39AR年龄 大陆裂解 石英脉 矿床 等时线年龄 晋宁期 铜矿 矿石 AR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衙金矿区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德云 高振敏 +1 位作者 杨世瑜 韩润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在矿区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原理采用线弹性模型,对北衙地区进行了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北衙向斜为一断陷盆地,向斜西翼存在隐伏断裂。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在向斜两翼的应力拉张区内产生四条近南北向的断... 在矿区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原理采用线弹性模型,对北衙地区进行了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北衙向斜为一断陷盆地,向斜西翼存在隐伏断裂。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在向斜两翼的应力拉张区内产生四条近南北向的断裂(组),为斑岩岩浆上侵以及金铅锌多金属矿的赋存提供了有利的构造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有限元 线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6
19
作者 方维萱 张国伟 李亚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40,共6页
采用构造岩石地层—沉积盆地—热水成矿流体及沉积组合—构造变形分析等方法 ,对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秦岭造山带从加里东期末—海西期末一直处于 (剪切 )伸展体制下 ,形成一系列伸展构造 ,... 采用构造岩石地层—沉积盆地—热水成矿流体及沉积组合—构造变形分析等方法 ,对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秦岭造山带从加里东期末—海西期末一直处于 (剪切 )伸展体制下 ,形成一系列伸展构造 ,其伸展构造样式主要有同生断裂、剥离断层、陆表海域中的盆 -岛构造、地堑 -地垒式盆地构造、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叠合沉积盆地内的伸展构造样式有褶叠层、分层剪切流变构造、滑塌同沉积构造、阶梯状同生断层等 ;这些伸展构造样式显示秦岭微板块是以伸展作用发生陆壳变形的 ,可称为秦岭型伸展构造样式 ;伸展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 ,低序次同生断裂是含矿热水运移的通道 ,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聚矿空间和热水沉积成矿场所 ,热水喷溢通道口及含矿热水沉积岩相是矿层赋存的部位。认为秦岭型伸展构造样式对研究区域成矿学和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与预测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样式 同生断裂 剥离断层 盆-岛构造 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秦岭 晚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变质作用中岩石的质量迁移和元素活动——以庐山双桥山群变泥质岩系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唐红峰 刘丛强 谢国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依据质量平衡原理,从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庐山双桥山群泥质岩系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质量迁移和元素活动,结果表明黑云母片岩和(十字)石榴片岩相对于板岩,其质量分别损失了约17%和23%,元素Si、Na、K、Rb、Sr有明显的活动迁移,Al... 依据质量平衡原理,从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庐山双桥山群泥质岩系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质量迁移和元素活动,结果表明黑云母片岩和(十字)石榴片岩相对于板岩,其质量分别损失了约17%和23%,元素Si、Na、K、Rb、Sr有明显的活动迁移,Al、U、REEs等也有一定的活动性。岩石质量迁移与元素活动是区域变质过程中变质流体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变质作用 岩石 质量迁移 元素活动 泥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