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贾润幸 方维萱 +1 位作者 胡瑞忠 马振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1-288,I0012,共9页
从地质产状、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探讨了个旧塘子凹接触带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征。该夕卡岩带从内侧到外侧常具有辉石夕卡岩带和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岩石化学成分也相应地发生韵律变化,表现为在辉石夕卡岩带中Si... 从地质产状、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探讨了个旧塘子凹接触带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征。该夕卡岩带从内侧到外侧常具有辉石夕卡岩带和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岩石化学成分也相应地发生韵律变化,表现为在辉石夕卡岩带中SiO_2和MgO含量较高,而在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中CaO、TFe和Al_2O_3含量较高。认为夕卡岩带中的韵律变化一方面与被交代围岩中存在灰质白云岩和大理岩的互层带有关,另一方面与岩浆期后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有关。围岩中的灰质白云岩层被交代后形成辉石带,大理岩层被交代后形成石榴子石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 锡多金属矿 渗滤交代作用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疆雅西371-西北坡铜金矿化带下石炭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背景 被引量:9
2
作者 方维萱 高珍权 +4 位作者 贾润幸 黄转盈 刘正桃 李丰收 徐国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新疆东天山雅西371-西北坡铜金化带中下石炭统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岩类中SiO_2(73.96%~78.01%)和Al_2O_3(11.3%~14.63%)含量高,含Na_2O为2.04%~4.15%,K_2O为2.74%~3.74%,(Na_2O+K_2O)为5.34%~7.03%;流纹岩类属过... 新疆东天山雅西371-西北坡铜金化带中下石炭统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岩类中SiO_2(73.96%~78.01%)和Al_2O_3(11.3%~14.63%)含量高,含Na_2O为2.04%~4.15%,K_2O为2.74%~3.74%,(Na_2O+K_2O)为5.34%~7.03%;流纹岩类属过铝质、中钾—高钾火山岩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类具有Ti、Nb、P和Ta明显负异常、Sr中等负异常,LREE明显富集,La/Nb值为0.4~2.3,La/Th值0.4~1,Th/Ta值高(6~36.5),具有明显δ_Eu(0.17~0.29)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流纹岩类可能形成在活动大陆边缘上的陆缘岛弧构造背景中。本区(含矿)酸性火山岩特征对于寻找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金属硫化物矿床十分有利,因此认为本区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西371铜金化带 含矿酸性火山岩 流纹岩 陆缘岛弧 活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金满脉状铜矿床成矿年龄讨论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家军 李志明 +6 位作者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何明勤 杨伟光 杨爱平 桑海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滇西兰坪盆地内金满脉状铜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40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谱线特征为马鞍型,其坪年龄为(58 05±0 54)Ma,最小视年龄为(56 76±0 81)Ma,等时线年龄为(54 30±0 15)Ma,三者均十分接近,说明所测石... 对滇西兰坪盆地内金满脉状铜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40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谱线特征为马鞍型,其坪年龄为(58 05±0 54)Ma,最小视年龄为(56 76±0 81)Ma,等时线年龄为(54 30±0 15)Ma,三者均十分接近,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可靠。而石英的流体包裹体Rb Sr同位素分析数据因线性关系不太好,导致等时线年龄(68±76)Ma误差大,因而仅具参考意义。砂岩及矿化砂页岩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58 7~61 7Ma,反映了兰坪盆地内一期构造热演化事件的发生时间,其与40Ar 39Ar分析的年龄基本一致,说明金满脉状铜矿床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喜马拉雅早期。结合滇西大区域内铜及其他矿种的成矿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早期这一现象,认为滇西在此时期必定存在着诱发某种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并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铜矿床 成矿时代 喜马拉雅期 云南 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维光 李朝阳 +5 位作者 邓海琳 张文兰 侯国富 许远平 李金忠 李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7,共9页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 (薄 )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 ,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 ,除硫化物外 (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硫...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 (薄 )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 ,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 ,除硫化物外 (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硫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 ) ,硫盐矿物十分发育 ,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_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银多金属矿床 赋存状态 硫化物 硫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蓉锡矿床及骑田岭A型花岗岩Pb同位素来源示踪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敏 胡瑞忠 +1 位作者 毕献武 彭建堂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53-354,共2页
芙蓉超大型锡矿床与骑田岭A型花岗岩在成因上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矿床中几种矿石矿物的Pb同位素特征为正常铅,且具有同源性,与"南岭燕山期锡矿床"Pb同位素特征吻合。骑田岭岩体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长石铅和全岩铅亦为正常铅,... 芙蓉超大型锡矿床与骑田岭A型花岗岩在成因上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矿床中几种矿石矿物的Pb同位素特征为正常铅,且具有同源性,与"南岭燕山期锡矿床"Pb同位素特征吻合。骑田岭岩体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长石铅和全岩铅亦为正常铅,其特征与"南岭省含锡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特征相似。矿石铅和长石铅主要来源为上地壳,混有少量的下地壳和地幔源铅,且两者间也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PB同位素 芙蓉锡矿床 骑田岭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明勤 刘家军 +4 位作者 李朝阳 李志明 刘玉平 杨爱平 桑海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3,共6页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谱呈马鞍形,坪年龄为56.53±0.43Ma,最小视年龄为55.52±1.78Ma,等时线年龄为55.90±0.29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σ)。40Ar/36Ar初始值为294.7±...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谱呈马鞍形,坪年龄为56.53±0.43Ma,最小视年龄为55.52±1.78Ma,等时线年龄为55.90±0.29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σ)。40Ar/36Ar初始值为294.7±1.14,与尼尔值(295.5±5)十分接近,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均可作为石英的形成时代。因此,55.90~56.53Ma(喜马拉雅早期)代表了矿床的成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喜马拉雅早期 铜钴多金属矿集区 滇西兰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计算青海省居里面深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威 董金生 +3 位作者 陈祥忠 张阳阳 刘俊成 惠梦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6-1106,共11页
居里面深度的起伏可以大致反映地壳深部温度场的分布特征,从而间接指示干热岩的赋存情况,因此研究居里面的起伏特征十分重要.本文针对经典的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存在的计算不稳定、结果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公式推导,将界面反演... 居里面深度的起伏可以大致反映地壳深部温度场的分布特征,从而间接指示干热岩的赋存情况,因此研究居里面的起伏特征十分重要.本文针对经典的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存在的计算不稳定、结果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公式推导,将界面反演公式与向下延拓公式进行类比,利用稳定的波数域正则-积分迭代下延法对经典的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进行改进.这种迭代算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反演迭代过程中的发散问题,而且对噪声也有很好的压制效果.模型试验说明了该方法在磁界面反演中的良好效果,最后利用青海省航磁数据对进行了居里面深度反演,反演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居里面表现为隆起和凹陷相间的条带状或块状构造,初步预测了青海省可能存在干热岩的两个地区,为今后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深度 正则积分迭代 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法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重力梯度全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方法
8
作者 杜威 吴贺宇 +3 位作者 陈祥忠 刘俊成 张阳阳 惠梦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58-3367,共10页
边界识别是重力资料解释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重力梯度张量数据在边界识别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重点研究了随着深度的增加,边界识别能力下降,正负异常中出现假边缘的问题.另外,有些边缘检测方法对走向... 边界识别是重力资料解释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重力梯度张量数据在边界识别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重点研究了随着深度的增加,边界识别能力下降,正负异常中出现假边缘的问题.另外,有些边缘检测方法对走向不同的地质体识别能力有所差异.本文对基于重力梯度张量的水平方向Theta法进行改进,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来减少虚假异常,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力梯度全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方法(IED).通过模型试验的对比,证明该方法不再受地质构造走向的影响,对不同深度的地质体边缘检测清晰、连续,且正负异常之间无虚假边界.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加拿大圣乔治湾的重力梯度张量资料,其结果显示了更多的地质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梯度全张量 边界识别 改进的水平方向Theta法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