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双湖地区早侏罗世油页岩剖面有机地球化学与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兰 伊海生 +2 位作者 胡瑞忠 钟宏 邹艳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早侏罗世 双湖地区 有机地球化学 油页岩 藏北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碳含量 同位素异常 羌塘盆地 岩相组合 菊石化石 地层剖面 曲线显示 事件地层 泥灰岩 sp. 干酪根 偏移量 对比性 欧洲 泥岩 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侏罗纪双壳类化石组合及古环境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兰 伊海生 +2 位作者 胡瑞忠 钟宏 时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6-473,共8页
海相侏罗系是羌塘盆地发育最全、分布最广泛的沉积层系。作者根据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收集了典型剖面的岩相、沉积构造和大量的化石,并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区双壳类生物地层进行较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研究,划分了五个双壳类化... 海相侏罗系是羌塘盆地发育最全、分布最广泛的沉积层系。作者根据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收集了典型剖面的岩相、沉积构造和大量的化石,并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区双壳类生物地层进行较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研究,划分了五个双壳类化石组合:Camptonectesauritus-Pteroperna costatula,Eomiodon angulatus-Isognomon(Mytiloperna)bathonica,Camp-tonectes laminatus-Anisocardia beaumonti,Anisocardia tenera-Modiala biparta以及Gervillel-la aviculoides-Radulopecten fibrosus;认为该区雁石坪群的时代从巴柔期至牛津-基末里期,从而建立起生物地层格架及年代地层格架。根据沉积标志以及典型的化石组合,探讨了研究区古地理环境,并识别出滨海、潮坪、潟湖、碳酸盐台地以及碳酸盐缓坡等古沉积环境,揭示了各时期自然地理状况,对探索东特提斯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双壳类的生态演变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雁石坪群 双壳类 古环境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玛托组高频层序及海平面变化分析
3
作者 魏钦廉 伊海生 +1 位作者 张玉修 陈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8,共7页
西藏北部雁石坪地区晚巴柔—早巴通期玛托组是一个以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灰岩组成的混积型陆棚环境的沉积。含有介壳的凝缩段、下超面及沟蚀面,它们是划分体系域的关键界面。体系域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即海侵—高水位体系域,且TST沉积旋... 西藏北部雁石坪地区晚巴柔—早巴通期玛托组是一个以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灰岩组成的混积型陆棚环境的沉积。含有介壳的凝缩段、下超面及沟蚀面,它们是划分体系域的关键界面。体系域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即海侵—高水位体系域,且TST沉积旋回厚度>HST,准层序类型有3种,分别是以砂岩为主的准层序、以泥岩为主的准层序和以潮坪体系向上变浅的准层序,准层序叠置构成进积型和退积型准层序组。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初步建立研究区玛托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并与藏南及全球海平面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和磁化率资料,探讨研究区晚巴柔—早巴通期玛托组海平面变化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全球海平面变化控制了雁石坪地区晚巴柔早期海平面变化,而班公湖—怒江逢合带向北俯冲构造活动引起的区域洋盆容积变化是晚巴柔晚期—早巴通期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侏罗统 藏北 海平面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