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家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6-221,共6页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是解放后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60年代以前还没有有机地球化学的专门研究机构。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部和地质部石油局所属的一些部门,以及有关院校。
关键词 有机 地球化学 油所勘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中三叠统板纳组金及其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金钟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桂西北板纳组的Au丰度在区域上分为原始区、贫化区及富集区。S,As,Sb,Hg均低于沉积岩中平均丰度,但其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微量元素。地层和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石中Au和Li呈正相关,矿石中Cd明显富集。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三叠系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盆沉积环境与卟啉化合物的分布——卟啉(TBDMSO)_2硅衍生物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平安 傅家谟 +2 位作者 盛国英 许家友 G.Eglinton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用GC-MS、HPLC研究我国湖盆沉积环境中的卟啉化合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环境各有其特征性卟啉化合物,用卟啉化合物及其指标评价古代湖相沉积环境是可行的。
关键词 石油 卟啉 构造盆地 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萤石的阴极射线发光谱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传易 曹俊臣 +1 位作者 张惠芬 谢先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0-225,共6页
本文报导产自我国几个主要萤石矿床中若干萤石样品的阴极射线发光谱.除样品Mo-25以外,所研究样品发光谱的主要谱线均来源于取代Ca^(2+)的Dy^(3+)和Sm^(3+)离子的f-f跃迁.此外,还观察到几条Er^(3+)、Pr^(3+)和Tb^(3+)离子的发光谱线.谱... 本文报导产自我国几个主要萤石矿床中若干萤石样品的阴极射线发光谱.除样品Mo-25以外,所研究样品发光谱的主要谱线均来源于取代Ca^(2+)的Dy^(3+)和Sm^(3+)离子的f-f跃迁.此外,还观察到几条Er^(3+)、Pr^(3+)和Tb^(3+)离子的发光谱线.谱线的相对强度与样品中各种稀土离子的相对含量有关.群论分析表明,萤石中Dy^(3+)离子的局部对称性低于立方,或者存在着一种以上的Dy^(3+)环境.在稀土含量最低的样品(Mo-25)的谱中,可见区只观察到一条中心在490nm处的宽带,它可能是Mn^(2+)离子的~4T_(1g)(G)→~4A_(1g)(G)跃迁产生的.由于萤石中Mn^(2+)的晶场分裂参量Dq反常地低,故能产生八配位Mn^(2+)离子少见的绿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发光谱 阴极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在塔里木原油成熟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红 王培荣 +3 位作者 陈奇 姚焕新 朱俊章 陈军红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30,共7页
金刚烷类化合物(简称DIAMO)属成烃演化过程中的次生产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笔者在Ro=0.48%的泥岩抽提物中检出DIAMO,表明从塔里木盆地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检出DIAMO的成熟度区间有扩大的可能性,其原因... 金刚烷类化合物(简称DIAMO)属成烃演化过程中的次生产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笔者在Ro=0.48%的泥岩抽提物中检出DIAMO,表明从塔里木盆地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检出DIAMO的成熟度区间有扩大的可能性,其原因是DIAMO的形成不仅受热力作用控制,而且可能与酸的催化作用(即岩性)有关。通过热模拟实验还选出了4-MAD/3-MAD和4,9-DAD/3,4-DAD两个新参数。用52个塔里木原油样品试用,结果表明它们基本上有效。最后指出研究盆地原油尤其是混源油的成熟度时,应分别查明其轻、中、重各碳数段的成熟度,然后综合地质资料确定原油主体组成的成熟度。用单一参数或多种参数值“平均”来划分全盆地原油的成熟度的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热演化 金刚烷 塔里木盆地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体作为天然气运移判别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施继锡 李本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生成、演化、运移和聚集的直接标志。本文研究了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二段(T_j_2)在不同成岩阶段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确定了天然气运移的时期、深度、方向、通道和相态、气源等,通过典型实例提出了天然气成藏远景...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生成、演化、运移和聚集的直接标志。本文研究了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二段(T_j_2)在不同成岩阶段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确定了天然气运移的时期、深度、方向、通道和相态、气源等,通过典型实例提出了天然气成藏远景评价的五项包裹体标志。这是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一项新技术,初步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油气运移 有机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有效生烃、排烃量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健全 胡雪涛 +1 位作者 周中毅 范善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67-69,共3页
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研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油页岩的生油及初次运移过程、机理更是引人注目,本文主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为例,根据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部分结果,对油页岩生烃、捧烃性能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排烃 生烃 模拟实验研究 初次运移 准噶尔盆地南缘 高成熟阶段 非烃 生油潜力 干酪根 生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高压处理HDPE的WAXD及FT-IR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幸荣 龚克成 +1 位作者 甘文宏 翁克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用WAXD和FT-IR对高温超高压处理前后的HDPE进行了研究。发现经5.0GPa的高压处理或200℃下4.0GPa的高压同时处理后的HDPE分子链的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HDPE晶体中(200)面与(110)面衍射峰... 用WAXD和FT-IR对高温超高压处理前后的HDPE进行了研究。发现经5.0GPa的高压处理或200℃下4.0GPa的高压同时处理后的HDPE分子链的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HDPE晶体中(200)面与(110)面衍射峰的峰高比(γ)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表明HDPE分子链在超高压作用下发生了取向排列,且升高温度更有利于这种取向排列,但当压力增大至5.0GPa及温度升高至200℃时,γ反而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高温 超高压 结晶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北轮台-沙滩地区油气化探指标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蓉芬 周中毅 +2 位作者 史继扬 李本超 谢觉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7-230,共14页
使用多元统计方法,从目前通用的30个油气化探指标中,筛选出适合于塔北地区的10项生产指标;提出了本区油气化探的三个主因子,并分别解释为:地表风化剥蚀、油气聚集、油气藏边界因子。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HDPE的微硬度及DSC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幸荣 龚克成 +1 位作者 甘文宏 翁克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用维氏微硬度测定仪和DSC对超高压处理的HDPE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处理压力(pc)的增大,HDPE的微硬度(Hv)提高,在处理时升高温度(Tc),更有利于Hv的提高。当pc=4.0GPa、Tc=180℃时,Hv达最... 用维氏微硬度测定仪和DSC对超高压处理的HDPE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处理压力(pc)的增大,HDPE的微硬度(Hv)提高,在处理时升高温度(Tc),更有利于Hv的提高。当pc=4.0GPa、Tc=180℃时,Hv达最大值178.4MPa,比处理前的72.5MPa提高了146%。DSC结果表明,HDPE经超高压处理后,结晶度增大,而且除了在132℃出现1个普通的强度较大的熔融吸热峰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超高压 微硬度 DS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及其伴生气在运移过程中分异的研究——凝析油运移热模拟生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继扬 向明菊 洪紫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凝析油在地层条件下多呈气相存在,运移过程中除可能有一定的相态转化外,也可能受热力作用进一步裂解成气;温度、介质都对凝析油裂解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凝析油 热解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及生油岩中树脂体的成因类型及成烃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贤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39,T000,共8页
本文通过详细研究我国典型烃源岩中树脂体的成因及光性特征,提出将其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琥珀树脂体,分泌树脂体及充填树脂体。热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类型树脂体成烃特征差别明显,尤其是液态窗范围不同。泌树脂体具有早期生油... 本文通过详细研究我国典型烃源岩中树脂体的成因及光性特征,提出将其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琥珀树脂体,分泌树脂体及充填树脂体。热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类型树脂体成烃特征差别明显,尤其是液态窗范围不同。泌树脂体具有早期生油的特点,其液态窗范围介于镜质组 R_r=0.35%~0.75%之间;琥珀树脂体成熟较晚,其液态窗范围介于 R_r=0.50%~1.0%之间;充填树脂体的成烃特点取决于所充填类脂物的性质。在成熟过程中,树脂体排出大量油气后,本身转交为高反射、具各向异性的微粒体及其它形式的各向异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树脂体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还原型腐殖煤及其镜质组生烃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师庆 王飞宇 傅家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聚煤盆地石炭二叠系不同还原类型的三种煤相及其镜质组的生烃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晚石炭世太原组(C_2)煤和早二叠世山西组(P^1_1)煤是良好的烃源岩,前者还是较好的油源... 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聚煤盆地石炭二叠系不同还原类型的三种煤相及其镜质组的生烃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晚石炭世太原组(C_2)煤和早二叠世山西组(P^1_1)煤是良好的烃源岩,前者还是较好的油源岩;镜质组具有生烃的潜力;富氢镜质体是良好的油源组分。找寻以富氢镜质体为油源的油气藏在华北地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煤 镜质组 煤相 生烃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善发 周中毅 +2 位作者 潘长春 韩林 朱扬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反映了藻类和微生物输入的特征。寒武系和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具有异同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与全球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生物输入。
关键词 盆地 古生代 生物标志物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有机岩石学特点及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飞宇 傅家谟 刘德汉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5,共6页
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是我国第三类主要的生油岩,其中的有机质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由于其明显不同于海相和湖相腐泥型生油岩,在常规生油岩有机地球化学评价中易低估其生油潜力。根据对我国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的对比分析,本文从有... 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是我国第三类主要的生油岩,其中的有机质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由于其明显不同于海相和湖相腐泥型生油岩,在常规生油岩有机地球化学评价中易低估其生油潜力。根据对我国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的对比分析,本文从有机岩石学角度认识和分析了这类生油岩的特点、生油组分组成和演化,并提出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与古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风化成土作用对其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继敏 文启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本文采用了七步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Fe、Cu、Zn、Co和Ni五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上述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的结合态中,而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 本文采用了七步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Fe、Cu、Zn、Co和Ni五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上述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的结合态中,而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u、Zn、Ni与晶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Cn、Co、Ni与无定形氧化铁之间存在正相关;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几乎全部释放,而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的重金属则相对积聚,其它形态变化不大。因而黄土风化为古土壤后,与晶形、无定形氧化铁结合的重金属含量增加是古土壤相对于黄土重金属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土镶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陨石(H5)的冲击压缩线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戴诚达 王道德 +2 位作者 林文祝 金孝刚 陈攀森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6-203,共8页
在二级轻气炮动高压装置上运用电探针技术测量了具有H群球粒陨石典型代表性的吉林陨石冲击压缩线。当冲击压力>~70GPa时,吉林陨石发生相变,其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425g/cm^3,硅酸盐部分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068g/cm^3。吉林陨石冲击压... 在二级轻气炮动高压装置上运用电探针技术测量了具有H群球粒陨石典型代表性的吉林陨石冲击压缩线。当冲击压力>~70GPa时,吉林陨石发生相变,其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425g/cm^3,硅酸盐部分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068g/cm^3。吉林陨石冲击压缩性质的研究结果与地球形成的星子堆积模型(IAB铁陨石+H群球粒陨石)一致。此外,根据陨石或其类似物的冲击压缩线,用阻抗匹配原理计算了主要类型陨石中重要冲击特征形成的最小碰撞速度,揭示了陨石冲击效应形成的动力学条件与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陨石 冲击压缩线 星子堆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盆地中三叠统生油评价和油源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善发 周中毅 +5 位作者 潘长春 裴存民 韩林林 吴大华 董平 陈长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根据24个样品的生物标记物资料、稳定碳同位素资料和其他资料,作者得出结论:广西百色盆地中三叠统储层和始新统那该组储层所储集的石油,都是那读组生油岩生成的。
关键词 盆地 三叠纪 生油岩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和泌阳盆地中卟啉化合物的分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军红 傅家谟 +1 位作者 盛国英 R.P.Philp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卟啉化合物在江汉、泌阳两盆地中的分布,受沉积环境及热成熟作用的控制。五元侧环上具有甲基的C_(32),C_(33)DPEP卟啉异构体在石油中的高丰度指示了一种出现在较高盐度环境中特殊生源前体以及低成熟度。在热成熟作用下,卟啉化合物的主... 卟啉化合物在江汉、泌阳两盆地中的分布,受沉积环境及热成熟作用的控制。五元侧环上具有甲基的C_(32),C_(33)DPEP卟啉异构体在石油中的高丰度指示了一种出现在较高盐度环境中特殊生源前体以及低成熟度。在热成熟作用下,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变化为DPEP的逐渐消失及ETIO中脱烷基及烷基化作用。DPEP/ETIO或DPEP/(DPEP+ETIO),C_(31)ETIO-A/C_(28)ETIO-B及ETIO-AC_(31)/C_(30)等比值可用作热成熟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卟啉 液相色谱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陨石(EH3)中陨硫钙石的REE微量元素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亨 王道德 E.佩里卡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本文运用INAA分析了14个清镇陨石中陨硫钙石单矿物颗粒的难熔元素(La、Ce、Sm、Eu、Yb、Lu、Ca、Sc、Hf和Th),挥发性元素(Na、Cr、Zn、Se、Br等)和亲铁元素(Fe、Ni、Co、Ir、Au、As)含量。结果表明陨硫钙石高度富集难熔亲石元素,是顽火... 本文运用INAA分析了14个清镇陨石中陨硫钙石单矿物颗粒的难熔元素(La、Ce、Sm、Eu、Yb、Lu、Ca、Sc、Hf和Th),挥发性元素(Na、Cr、Zn、Se、Br等)和亲铁元素(Fe、Ni、Co、Ir、Au、As)含量。结果表明陨硫钙石高度富集难熔亲石元素,是顽火辉石陨石中REE的主要载体,携带了约80%的全岩REE总量。相对于HREE,LREE有更大的富集程度,而且早期凝聚的颗粒较晚期凝聚的颗粒更富集REE,同时陨硫钙石富集挥发性元素Se、Br等。清镇陨硫钙石的微量元素特征揭示了它来自于太阳星云的高温凝聚特征和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镇 陨石 硫化物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