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全球重要空间科学发射任务 被引量:6
1
作者 时蓬 范全林 李自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2020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约10次,主要集中在行星科学,包括4次火星探测和1次月球探测。中国GECAM卫星、欧洲太阳轨道探测器以及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等任务都计划发射升空,为开展空间引力波研究、太阳爆发机制、行星起源和演化等... 2020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约10次,主要集中在行星科学,包括4次火星探测和1次月球探测。中国GECAM卫星、欧洲太阳轨道探测器以及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等任务都计划发射升空,为开展空间引力波研究、太阳爆发机制、行星起源和演化等科学前沿取得发现奠定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 航天发射 行星科学 空间天文 空间太阳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空间科学委员会发布空间天气一体化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惟玮 李明 范全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欧洲空间科学委员会(European Space Science Committee,ESSC)2019年8月在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发表关于欧洲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的评估报告。报告分析了欧洲当下应对空间天气行动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协调和... 欧洲空间科学委员会(European Space Science Committee,ESSC)2019年8月在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发表关于欧洲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的评估报告。报告分析了欧洲当下应对空间天气行动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协调和优化整合建议,旨在增强欧洲应对空间天气风险的能力,提升欧洲对全球行动的贡献。ESSC对欧洲应对空间天气行动的现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在空间天气的科学认知方面,亟需加强对多个空间天气耦合机制的科学理解,改善对日地耦合系统的总体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 空间天气 全球行动 耦合机制 科学认知 一体化方法 优化整合 一体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世界重要空间科学发射任务 被引量:1
3
作者 时蓬 王琴 +2 位作者 苏晓华 白青江 范全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2021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逾10次,主要是美欧的空间天文、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我国也将发射首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广目”。此外,多个中外载人航天任务亦将为空间科学与探索搭建新的平台。
关键词 空间科学 航天发射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ronomy发布2019 年空间科学十大进展
4
作者 白青江 范全林 时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2019年空间科学在黑洞拍照、月球探测、小行星采样等科学前沿和热点领域取得多项引起全球关注的进展。结合美国Astronomy杂志发布的2019年度空间科学十大进展,对相关研究的科学成果、实现途径及其未来影响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空间科学 科学卫星 成果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30年前火星采样返回科学任务的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时蓬 范全林 汤惟玮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火星采样返冋对于认知类地行星起源和生命宜居性、奠定未来载人登火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是下一代火星探测任务的重点目标。目前美、日、中均已公布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计划或相关设想。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预计时间跨度逾10年,将与欧洲空... 火星采样返冋对于认知类地行星起源和生命宜居性、奠定未来载人登火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是下一代火星探测任务的重点目标。目前美、日、中均已公布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计划或相关设想。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预计时间跨度逾10年,将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发射样品返冋着陆器、样品收集火星车和返回地球轨道器等,将毅力号火星车采集的样品带回地球。日本计划开展火卫一采样返回任务。分析国际采样返回任务方案,有助于中国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凝练和工程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任务 采样返回 空间科学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远、更快、更廉价--“新空间时代”值得关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海燕 范全林 任丽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5-845,共1页
2018年7月30日美国《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推出了主题为“新空间时代”(The New Space Age)的专刊,围绕航天器发射、近地及绕月飞行、小天体及深空探测等,对新空间时代“瞄准深空、商业驱动、低成本发射”等特点进... 2018年7月30日美国《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推出了主题为“新空间时代”(The New Space Age)的专刊,围绕航天器发射、近地及绕月飞行、小天体及深空探测等,对新空间时代“瞄准深空、商业驱动、低成本发射”等特点进行了阐述。这与专刊副标题“更远、更快、更廉价,下一个新经济领域触手可及”(Farther,faster,cheaper--thenext economic frontier is within reach)相互印证,反映出新空间时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航天器发射 绕月飞行 深空探测 小天体 新经济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发射太阳轨道探测器推动抵近太阳观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海燕 范全林 时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历时20余年的立项和研制进程后,2020年2月10日由欧空局(ESA)主导、美国参加的太阳轨道探测器任务在美国发射升空,这是人类首个对太阳极区成像的空间太阳物理任务。太阳轨道探测器将用约3年时间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椭圆日心轨道开展近... 在历时20余年的立项和研制进程后,2020年2月10日由欧空局(ESA)主导、美国参加的太阳轨道探测器任务在美国发射升空,这是人类首个对太阳极区成像的空间太阳物理任务。太阳轨道探测器将用约3年时间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椭圆日心轨道开展近距离太阳观测,用7年(包括3年延寿期)时间在黄道面外开展太阳极区高分辨率成像及探测。该任务有望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风起源、加速及其行星际传播和对地球空间天气的驱动等重要前沿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太阳活动周以及日地联系的理解。该任务启示中国空间科学要重视太阳深空观测任务的前瞻布局与立项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物理 科学卫星 深空探测 空间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NASA史》聚焦人类太空探索成就与展望
8
作者 时蓬 范全林 魏海燕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718,共1页
2019年英国未来出版社(Future plc)发行了第二版《NASA史》(数字版),主要内容涵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冷战中的诞生,其太空探索的举措和发现宇宙新疆域的历程,以及所催生的若干革命性的改变公众日常生活的太空技术。
关键词 太空探索 未来出版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成就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