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图像相关算法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耿立红 孙才红 李长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7-151,共5页
两维图像相关跟踪是空间太阳望远镜1m光学系统达到0·1″分辨率关键之一.介绍了基于FPGA实现SST相关算法的方法,如2×2矢量基蝶形FFT、模块化结构、两级状态机、动态块浮点、并行流水时序等.20MHz下32×32图像相关算法在XCV... 两维图像相关跟踪是空间太阳望远镜1m光学系统达到0·1″分辨率关键之一.介绍了基于FPGA实现SST相关算法的方法,如2×2矢量基蝶形FFT、模块化结构、两级状态机、动态块浮点、并行流水时序等.20MHz下32×32图像相关算法在XCV800芯片上实现仅713微秒,像元拟合精度优于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图像相关 FFT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偏振对空间干涉仪高对比度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沭 姜爱民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实现基线运动和相位控制,空间干涉仪中会包含有大量的折轴光路,它们往往具有很强仪器偏振效应。当各干涉支路的仪器偏振不一致时,系统中出现偏振像差,它会劣化干涉仪的成像质量和干涉条纹对比度,因此对干涉仪的光学设计进行偏振分析... 为实现基线运动和相位控制,空间干涉仪中会包含有大量的折轴光路,它们往往具有很强仪器偏振效应。当各干涉支路的仪器偏振不一致时,系统中出现偏振像差,它会劣化干涉仪的成像质量和干涉条纹对比度,因此对干涉仪的光学设计进行偏振分析与优化非常必要。为此,发展了考虑仪器偏振效应的综合孔径系统干涉成像模型,开发了基于偏振光线跟踪技术和矢量傅里叶变换方法的偏振条纹模拟方法。以一个三孔径菲索干涉仪为例,讨论了折轴光路几何结构和镀膜对干涉仪成像特性和消零干涉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例子干涉仪的仪器偏振主要来自折轴光路中的延迟线,它由4个共入射面的45°镜构成。在可见光波段,干涉条纹的轮廓和对比度对折轴光路的几何设计非常敏感。将各干涉臂延迟线的反射面设计为相互平行能够降低偏振像差,使合成光束的成像特性基本达到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但在可见光波段,该方法难以实现地外行星探测所要求的高对比度。综上,仪器偏振是影响空间干涉仪探测性能的重要因素,空间干涉仪必须采用偏振优化设计以达到期望的高分辨和高对比度观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地行星探测 空间干涉测量 仪器偏振效应 高对比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α与白光望远镜的光机热一体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明长 杨世模 +2 位作者 陈志远 古学东 王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2-1078,共7页
为了实现对空间光机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光学性能的快速评估,介绍了光机热一体化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在该原理基础上研发的光机热分析软件的主要算法和功能,阐述了作为其关键部分的光机热数据接口问题。以Hα和白光望远镜(HWT)为例,... 为了实现对空间光机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光学性能的快速评估,介绍了光机热一体化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在该原理基础上研发的光机热分析软件的主要算法和功能,阐述了作为其关键部分的光机热数据接口问题。以Hα和白光望远镜(HWT)为例,计算出该望远镜在不同系统温度下的光机热一体化分析结果。给出的光学传递函数和波像差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系统温度下,HWT望远镜光学性能将发生相应变化。当系统温度约为20℃时,系统性能最佳,其波像差约为λ/10。当系统温度在15~25℃之间时,系统波像差约优于λ/6。基于光机热一体化分析方法的原理,给出了适用于空间光机系统的一套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机热一体化分析 数据接口 有限元模型 弹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