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月球探测进展(2011-2020年)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春来 刘建军 +2 位作者 左维 苏彦 欧阳自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5,共8页
回顾2011至2020年10年来中国月球探测的进展,重点介绍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工程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科学探测成果,展望中国月球和行星探测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嫦娥三号任务 嫦娥四号任务 月球探测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与科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永春 欧阳自远 《深空探测学报》 2014年第2期83-92,共10页
分析了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月球到火星是未来太阳系探测的主线,太阳系探测将从普查性探测向重点天体探测转变,从技术实现为主向科学牵引转变,国际合作成为太阳系探测的必然趋势。归纳了太阳系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太阳系与... 分析了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月球到火星是未来太阳系探测的主线,太阳系探测将从普查性探测向重点天体探测转变,从技术实现为主向科学牵引转变,国际合作成为太阳系探测的必然趋势。归纳了太阳系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太阳系与行星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探测的终极科学目标,寻找地外生命和宜居环境是探测的主要驱动力,预防太阳活动和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是探测的现实意义。在探月工程取得进展之后,中国应以月球和火星探测为主线,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有序开展火星、小行星、太阳、金星、木星系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牵引航天技术进步,推动行星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探测 发展趋势 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探测天线组阵数据接收技术研究和验证实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孔德庆 李春来 +6 位作者 张洪波 苏彦 刘建军 徐茂格 朱新颖 李俊铎 薛喜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8-958,共11页
为了满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需要,确保探测器有效载荷科学数据的顺利下传,将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天线组阵数据接收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尚属首次,为此开展了信号合成方法和处理流程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模型计算和... 为了满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需要,确保探测器有效载荷科学数据的顺利下传,将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天线组阵数据接收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尚属首次,为此开展了信号合成方法和处理流程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模型计算和基于科斯塔斯环的搜索估计相结合的初始时延和多普勒频差快速估计方法。利用现有的密云站50 m天线和昆明站40 m天线,以嫦娥3号着陆器数传信号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天线组阵与数据接收技术检验实验。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全频谱合成方法优于符号流合成方法,其合成损耗小于等于0.45 dB,可用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线组阵的信号合成;初始时延和多普勒频差快速估计方法可提高广域组阵信号互相关的搜索效率;所确定的信号合成技术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可用于后续信号合成软硬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组阵 深空探测 信号合成 软件解调 全频谱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光学遥感与制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建军 任鑫 +3 位作者 王奋飞 牟伶俐 王文睿 谭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1-470,共10页
在月球探测活动中,光学成像探测是任务重点,也是信息量最大的数据源。航天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月球光学遥感的发展,月球科学研究也越来越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月球光学遥感与制图的研究是月球探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扼... 在月球探测活动中,光学成像探测是任务重点,也是信息量最大的数据源。航天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月球光学遥感的发展,月球科学研究也越来越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月球光学遥感与制图的研究是月球探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扼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月球光学遥感数据获取系统、月球遥感立体测绘和制图,以及月球控制网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光学遥感 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端月球形貌展示的快速三维地图平台搭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兴国 左维 +2 位作者 牟伶俐 张舟斌 李春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5,共4页
受限于移动设备运算能力和三维地图数据网络传输速度,如何在快速移动端流畅地显示月球三维地图,展示月球形貌细节,还是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考察已有的移动端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前后台异步渲染策... 受限于移动设备运算能力和三维地图数据网络传输速度,如何在快速移动端流畅地显示月球三维地图,展示月球形貌细节,还是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考察已有的移动端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前后台异步渲染策略的三维月球地图实现方案;基于嫦娥月球数据,构建了一个月球三维形貌地图原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移动端的嫦娥月球三维形貌数据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图 移动互联网 三维月球 月球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野号”探测冥王星及柯伊伯带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永春 胡国平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1期3-9,共7页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视野号 科学目标 有效载荷 冥王星 柯伊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跟踪的非线性离散滑模仿真模型设计
7
作者 温卫斌 付强 +2 位作者 王芳 肖媛 王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提高三轴稳定刚体航天器对时变参数摄动及外界环境干扰的鲁棒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离散滑模控制的姿态跟踪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航天器姿控模型,针对该模型中存在的时变特性与干扰力矩,将原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解耦和模型离散化... 为提高三轴稳定刚体航天器对时变参数摄动及外界环境干扰的鲁棒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离散滑模控制的姿态跟踪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航天器姿控模型,针对该模型中存在的时变特性与干扰力矩,将原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解耦和模型离散化,由离散指数趋近律推导了离散滑模姿态控制律.依据某航天器的模型数据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离散滑模姿控系统在确保航天器姿态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各通道的解耦控制,可有效减小干扰引起的姿态角跟踪偏差,对系统外干扰和内部参数摄动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同时还验证了对指令跟踪的动态性能与采样周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航天器 姿态跟踪 离散滑模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参数的大气折射模型和射电望远镜指向修正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武宇翔 张洪波 +3 位作者 孔德庆 朱新颖 赵融冰 虞林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43,共8页
在传统射电望远镜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大气折射对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的温度、大气压强和相对湿度等数据实现大气折射角度精确计算的指向修正模型.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对这一模型和传统模型的修正精度进行了仿... 在传统射电望远镜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大气折射对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的温度、大气压强和相对湿度等数据实现大气折射角度精确计算的指向修正模型.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对这一模型和传统模型的修正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上海天文台天马站65米射电望远镜的指向修正中.在65米射电望远镜Ku频段的观测实验验证表明,新的指向修正模型优于传统模型,65米指向精度在20°仰角以下提高了25.8%,15°仰角以下提高了45%,10°仰角以下提高了60%,总的俯仰指向精度达到5.00″,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3%.基本消除了由大气折射引起的低仰角指向精度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精度 大气折射模型 模拟实验 射电望远镜 实时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天线面板形变快速检测方法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连波 刘建军 +5 位作者 任鑫 严韦 孔德庆 陈王丽 黄海 高兴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90,共12页
大型天线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及自身重力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发生形变,对天线性能产生影响。针对大型天线面板形变的快速动态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天线面板形变测量方案。采用拟合抛物面的算法进行点云数据配... 大型天线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及自身重力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发生形变,对天线性能产生影响。针对大型天线面板形变的快速动态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天线面板形变测量方案。采用拟合抛物面的算法进行点云数据配准,统计学和曲面拟合算法进行滤波和天线面板形变分析,通过测量、分析处理天线面板点云数据,获得了70 m天线面板形变信息,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和自动化的大型天线面板形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天线 形变分析 快速检测 三维激光扫描仪 点云数据处理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