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酸钠浓度对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郝康达 苗景国 +3 位作者 陈秋荣 董香芸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1,55,共4页
选用铝酸钠体系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借助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膜层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均呈"火山喷射口"状凸起... 选用铝酸钠体系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借助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膜层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均呈"火山喷射口"状凸起形貌,与基体之间呈微区范围内的锯齿状冶金结合,膜层连续均匀,铝酸钠质量浓度为9 g/L时,膜层显微硬度高达1080HV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 微弧氧化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郝康达 陈秋荣 +2 位作者 苗景国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在NaAlO2溶液中对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对陶瓷层的厚度、硬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微观形貌与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在NaAlO2溶液中对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对陶瓷层的厚度、硬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微观形貌与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密切相关,在阳极电流密度为10A/dm2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为0.7时,陶瓷层显示出较好的表面及截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电流密度 陶瓷层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硼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1 位作者 郝康达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99,共3页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原位生成了陶瓷层。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硼酸盐体系中进行微等离子体氧化的最佳电解液配方,通过SEM及XRD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层硬度可达到812HV0.1;陶瓷层表面形貌均...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原位生成了陶瓷层。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硼酸盐体系中进行微等离子体氧化的最佳电解液配方,通过SEM及XRD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层硬度可达到812HV0.1;陶瓷层表面形貌均匀,膜层致密,主要由γ-Al2O3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陶瓷层 电解液配方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苗景国 陈秋荣 +3 位作者 董香芸 郝康达 吴润 卫中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3组成,而3003铝合金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则由γ-Al2O3组成;处理时间相同时,3003铝合金所形成的陶瓷层较纯铝1070所形成的陶瓷层更厚,但显微硬度更低,致密性下降,Mn元素对反应过程中高温氧化铝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锰元素 陶瓷层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