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4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易艳芸 周文君 +10 位作者 张孝良 武传胜 Zayar Phyo Mohd Zeeshan 鲁志云 温韩东 沙丽清 宋清海 梁乃申 刘玉洪 张一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243-254,共12页
亚热带森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在调控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大气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通过呼吸作用排放的碳是大气CO_(2)的主要来源,土壤碳库的细微变化也会显著影响大气CO_(2)的浓度,因此目前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大... 亚热带森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在调控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大气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通过呼吸作用排放的碳是大气CO_(2)的主要来源,土壤碳库的细微变化也会显著影响大气CO_(2)的浓度,因此目前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大小及动态变化特征受到广泛关注。云南哀牢山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森林分布区。本研究依托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全自动多通道观测系统开展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的连续测定,经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将2010-2014年的土壤呼吸的监测数据收集与整理,包括土壤5 cm温度(Ts)、土壤10 cm含水量(SWC)和土壤呼吸(Rs),并形成日、月和年尺度三类数据集。本数据集对于揭示气候变化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正确评估土壤有机碳排放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组分尤其是土壤有机碳排放的影响提供经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多通道观测系统 土壤呼吸 气候变化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土壤温湿特征及其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一平 武传胜 +3 位作者 梁乃申 沙丽清 罗鑫 刘玉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418-7425,共8页
为把握土壤温度对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评估气候变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利用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设置的土壤增温和土壤呼吸人工控制实验2011—2013年的实测数据,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环境温度的升高不会改变... 为把握土壤温度对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评估气候变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利用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设置的土壤增温和土壤呼吸人工控制实验2011—2013年的实测数据,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环境温度的升高不会改变林内的近地层气温、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冬季和夜间增温效应大于夏季和昼间;增温会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雨季的效应大于干季;增温导致的升温效应和降低土壤水分效应具有一定的年变化,但是基本没有日变化;所设置的人工增温控制实验的年平均增温在2.0℃左右,所设置人工控制实验可以达到5 cm土壤增温2.0℃的设计要求,可为其后探讨土壤呼吸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温暖化 土壤温度 红外增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条件变化对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幼苗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杞金华 章永江 +4 位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武传胜 温韩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1-2528,共8页
为探讨环境水分条件变化对亚热带森林林下乔木幼苗动态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和幼苗在干旱中死亡率的关系,研究了哀牢山常绿阔叶林2005—2011年的总体和主要树种幼苗(黄心树、多果新木姜子、多花山矾、鸭公树和大花八角)的死亡率,并分析... 为探讨环境水分条件变化对亚热带森林林下乔木幼苗动态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和幼苗在干旱中死亡率的关系,研究了哀牢山常绿阔叶林2005—2011年的总体和主要树种幼苗(黄心树、多果新木姜子、多花山矾、鸭公树和大花八角)的死亡率,并分析了幼苗死亡率和旱季幼苗根系所在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旱季降水量、旱季降水日数以及木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苗死亡率与旱季降水日数、旱季浅层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旱季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2)总幼苗及5种乔木幼苗的死亡率均在2010年(西南干旱)达到有观测以来最高,是2009年的2—10倍,其中多花山矾、黄心树幼苗的死亡率最高,大花八角幼苗的死亡率最低;3)在种间,幼苗2010年干旱中的死亡率和木材密度显著正相关,即木材密度较大的物种幼苗死亡率更高。研究表明林下幼苗由于根系较浅,对降雨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受到了这次干旱的较大影响。由于木材密度较低的树种在干旱中有较低的死亡率,干旱频度和强度的增加可能使低木材密度幼苗的丰富度增加,森林的组成也将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幼苗动态 土壤质量含水量 降水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降尺度的哀牢山2000-202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4
作者 汪红 严乔顺 +2 位作者 赵祖军 陈大祥 张志明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6,共14页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降尺度为30 m,并使用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基于此进行了哀牢山降水量长时间序列(2000-202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降尺度后的GSMaP-Guage降水数据精度可靠(R2=0.77,Bias=-0.01),且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空间细节得到极大丰富。(2)哀牢山年降水从北向南递增,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哀牢山存在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特征,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74%;月降水量从2-12月先增加后下降,在7月达到峰值。(3)在时间上,2000-2020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24.19%的区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对于不同的月份,1月降水显著增加,5月降水显著减少,而其他月份降水的变化不显著。本研究发现GWR降尺度方法是获取高分辨率降水数据的有效方法,是明晰山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关键基础数据的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降水量 降尺度 时空变化 复杂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温特征及变化趋势
5
作者 游广永 张一平 +2 位作者 刘玉洪 巩合德 罗有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8,共6页
地温是森林气候的重要指标,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呼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ASSFE)林外和林内的长期地温观测资料,对研究较少的地温多年平均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亚... 地温是森林气候的重要指标,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呼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ASSFE)林外和林内的长期地温观测资料,对研究较少的地温多年平均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生态气候功能,林内外年平均地表温度的差异为2.4℃(林内年平均最高地表温低于林外13.4℃,林内年平均最低地表温高于林外3.4℃),干季的林内外差异大于雨季;年平均地表温具有上升的趋势,干季强于雨季,林内强于林外(林外:0.010℃/a,林内:0.017℃/a)。因此,地温的总体水平上升,地-气温差、林内与林外的地温差缩小。受此影响,哀牢山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海拔将会升高;地温的升高将加速土壤呼吸速率,进而影响区域内的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 地温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附生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普晓妍 王鹏程 +2 位作者 李苏 鲁志云 宋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65-1475,共11页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为揭示附生植物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该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种附生植物(林冠层木本:鼠李叶花楸、毛棉杜鹃;林冠层草本:狭瓣贝母兰、毛唇独蒜兰;树干区草本:点花黄精、距药姜)为对象,对其在4个光处理梯度下生长的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种附生小乔木的气孔面积(SA)、气孔密度(SD)、潜在气孔导度指数(PCI)和表皮细胞密度(ECD)均对光强改变显著响应。2种附生兰科植物的SA最大,而SD最小;附生乔木叶片SD和ECD的光响应趋势与陆生植物更相似,而附生草本则出现种间差异。(2)6种附生植物的气孔、表皮细胞特性及其表型可塑性,在草本-木本、常绿-落叶植物、林冠-树干区之间,均无明显差别。(3)附生植物气孔特性和表皮细胞平均可塑性指数均低于陆生植物。综上结果表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对于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不同的附生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地增加叶片SD和ECD来适应高光强生境,并通过对SD和SA的双重调节以增大潜在光合能力从而应对低光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 哀牢山 林冠 光环境改变 附生植物 气孔特性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丽娟 周文君 +7 位作者 易艳芸 宋清海 张一平 梁乃申 鲁志云 温韩东 MOHD Zeeshan 沙丽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960,共12页
甲烷(CH_(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亚热带森林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CH_(4)汇,但因在亚热带的观测较少,致使模型估算得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现... 甲烷(CH_(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亚热带森林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CH_(4)汇,但因在亚热带的观测较少,致使模型估算得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以便准确估计亚热带森林土壤CH_(4)通量及其对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贡献。采用大型多点自动开闭箱式自动连续测定法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开展土壤CH_(4)通量、气温(t_(a))、地表温度(t_(0))、土壤5 cm温度(t_(5))、降雨量(P)和土壤含水量(C_(sw))进行连续1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CH_(4)的汇,年通量为(−11.79±0.001)kg·hm^(-2)·a^(-1),年均速率为(−0.13±0.05)mg·m^(-2)·h^(-1),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干季土壤CH_(4)的吸收通量[(−0.17±0.06)mg·m^(-2)·h^(-1)]显著高于雨季[(−0.10±0.03)mg·m^(-2)·h^(-1)](P<0.05)。(2)土壤CH_(4)通量与地表温度(r^(2)=0.2125,P<0.001)、土壤5 cm温度(r^(2)=0.1948,P<0.001)和气温(r^(2)=0.0983,P<0.001)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土壤CH_(4)通量与土壤5 cm温度的相关关系在12.35℃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3)土壤CH_(4)通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响应较温度敏感,土壤含水量可解释其90.36%的相关性(P<0.001),单因素和双因子关系模型进一步证明土壤含水量是调节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的主导因子。(4)在20年和100年时间尺度上,CH_(4)通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分别可以抵消土壤CO_(2)排放产生增温潜势的2.2%和0.7%,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碳汇的10.6%和3.5%。为此,在未来降水格局变化的情景下,土壤含水量可用于预测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CH_(4)汇的强度,进而反映其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土壤 CH_(4)通量 土壤含水量 温度敏感性(Q_(10)) 全球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8
作者 起德花 费学海 +6 位作者 宋清海 张一平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鲁志云 范泽鑫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81-91,共11页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本数据集可以为我们评价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贡献、预测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交换特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循环、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区域碳收支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哀牢山六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定性鉴别研究
9
作者 陈婉君 徐远杰 +2 位作者 鲁志云 杞金华 王逸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19-2123,共5页
植物凋落物是联结生物有机体合成和分解的桥梁,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深刻地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关键生态过程。自然生态系统中地表凋落物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分解,尤其是在物种极其丰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受样地... 植物凋落物是联结生物有机体合成和分解的桥梁,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深刻地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关键生态过程。自然生态系统中地表凋落物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分解,尤其是在物种极其丰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受样地内树种组成影响,叶凋落物往往属、种混杂,非专业人士难以实现准确鉴别,这为后续凋落物分解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已经成功应用于牛肝菌、柑橘、水稻等的种类鉴别。该技术为解决叶凋落物鉴定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收集云南哀牢山典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共计540份,获取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不同种类叶凋落物平均光谱图特征。建模时,使用Kennard-Stone算法将540个样品数据以2∶1比例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其中360个样品数据用于叶凋落物分类模型的建立,180个样品数据用于叶凋落物分类模型的验证。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导数处理(Derivative)等单一与组合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2种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树种叶凋落物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叶凋落物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中各组数据呈现交织状态,虽然经SNV+SG方法预处理后,光谱数据得到优化,变色锥与舟柄茶与其他树种出现一定的区分,但仍然无法实现6种叶凋落物的准确鉴别。(2)SNV+SD预处理方法结合OPLS-DA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效果最好,因变量累计拟合指数为0.922,模型累计预测能力指数为0.894,置换检验显示模型未过度拟合,训练集与验证集识别率均为100%。研究表明,在对样本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优化的基础上,结合有监督的OPLS-DA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准确鉴别,为后续植物凋落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叶凋落物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南洋木荷叶片功能性状沿树冠高度的垂直变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楠 段志宇 +6 位作者 冯磊鋆 鲁志云 袁盛东 董金龙 何在新 吉馗 巩合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以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南洋木荷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其不同树冠高度的叶片经济性状和水力性状,探讨个体尺度上不同树冠高度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垂直变异。结果显示:(1)沿树冠高度,南... 为了更好地揭示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以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南洋木荷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其不同树冠高度的叶片经济性状和水力性状,探讨个体尺度上不同树冠高度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垂直变异。结果显示:(1)沿树冠高度,南洋木荷叶片经济和水力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垂直变异。在叶片经济性状中,除比叶重差异不明显外,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叶干物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在水力性状中,气孔导度和正午叶片水势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片内部水分利用效率呈现上升趋势。(2)南洋木荷叶片经济和水力性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比叶重与叶厚和叶干物质量、叶厚与叶干物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厚与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正午叶片水势和叶片内部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可得结论:南洋木荷的叶功能性状在个体尺度上存在环境可塑性,叶片通过调整形态结构来协调光合生理性状与水力性状。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物种分布格局的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木荷 叶片功能性状 净光合速率 正午叶片水势 个体变异 树冠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发现中国丽金龟亚科(鞘翅目:金龟科:丽金龟亚科)—新纪录属
11
作者 王法磊 熊紫春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报道我国丽金龟亚科一新纪录属—褶丽金龟属(Desmonyx Arrow,1907),首次提供了黄肩褶丽金龟(Desmonyx humeralis Arrow,1907)雄性的彩色标本照片。本属种类体型较小,雄性触角较长,前胸背板刻点深大且不规则,刻点多融合成深褶皱,鞘翅肩... 报道我国丽金龟亚科一新纪录属—褶丽金龟属(Desmonyx Arrow,1907),首次提供了黄肩褶丽金龟(Desmonyx humeralis Arrow,1907)雄性的彩色标本照片。本属种类体型较小,雄性触角较长,前胸背板刻点深大且不规则,刻点多融合成深褶皱,鞘翅肩凸周围有黄斑。该属在中国的发现,使得我国有记录的丽金龟亚科属级分类单元达到2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纪录属 褶丽金龟属 形态特征 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在应对西南干旱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杞金华 章永江 +5 位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杨秋云 宋亮 巩合德 鲁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92-1702,共11页
为了解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2010年初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中是否遭遇水分胁迫,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在应对干旱中的作用,测定了该森林土壤和主要树种在2010年旱季的水分状况,并对比研究了原生林和森林经砍伐烧垦后形成的毛蕨菜-玉山... 为了解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2010年初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中是否遭遇水分胁迫,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在应对干旱中的作用,测定了该森林土壤和主要树种在2010年旱季的水分状况,并对比研究了原生林和森林经砍伐烧垦后形成的毛蕨菜-玉山竹群丛的土壤持水、凋落物持水、水面蒸发和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在2010年初西南特大干旱中并未遭受水分胁迫(最旱月叶片凌晨水势高于-0.4 MPa)。虽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在最旱月都达到了有观测以来的最低点,但主要根系分布区的土壤水势仍不低于-0.5 MPa,并高于毛蕨菜-玉山竹群丛。森林较好的水分状况和原生常绿阔叶林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有关。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总持水量尤其是非毛管持水量要显著大于毛蕨菜-玉山竹群丛,同时也大于云南地区的一些次生林和人工林。常绿阔叶林地表丰富的凋落物通过持水和抑制土壤蒸发也对水源涵养有一定作用。哀牢山常绿阔叶林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充足的土壤地下水储存弥补了旱季和特大干旱中降水的不足。结果指示原生林在水源涵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加强原生林保护在提高区域抗干旱能力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特大干旱 孔隙度 水势 蒸发量 水源涵养 凋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干旱对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杞金华 章永江 +4 位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武传胜 温韩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77-2885,共9页
为探讨2010年初西南干旱对这一地区原生植被林冠和凋落物量的影响,以及这一地区凋落物量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0年和一般年份的凋落物特征以及各层的叶面积指数,并分析了凋落物量和气候因子之间的... 为探讨2010年初西南干旱对这一地区原生植被林冠和凋落物量的影响,以及这一地区凋落物量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0年和一般年份的凋落物特征以及各层的叶面积指数,并分析了凋落物量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2010年凋落物总量和往年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叶凋落总量、旱季凋落物总量、旱季叶凋落量为历年来最高,其中旱季叶凋落物量比一般年份平均高35.2%(0.81t/hm2)。而2010年附生苔蘚年凋落量为历年来最低。2010年最旱月的乔木层和灌木层叶面积指数和2005同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草本层叶面积指数却极显著低于2005年同期。因此,2010年初西南干旱尽管使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旱季落叶增加,但还没有到显著影响冠层叶面积指数的程度。而草本层和附生苔藓的生长则受到了干旱事件的显著影响。此外,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年总凋落量和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而和年均温却不相关,表明该亚热带森林凋落物量主要由降水而非温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特大干旱 凋落物量 叶面积指数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热值与养分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国平 巩合德 +3 位作者 郑征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8,共8页
测定了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植物各器官的热值、养分和灰分。结果表明: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灰分因种而异,且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热值存在明显差异。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范围是:叶19.01~23... 测定了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植物各器官的热值、养分和灰分。结果表明: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灰分因种而异,且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热值存在明显差异。6种植物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变化范围是:叶19.01~23.41kJ·g-1,枝19.22~21.47kJ·g-1,皮18.22~21.24kJ·g-1,干19.32~21.27kJ·g-1,根18.89~20.90kJ·g-1;6种植物平均干质量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南洋木荷Schima noronhae>黄心树Machilus bombycina>景东冬青Ilex gintungensis>蒙自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变色锥Castanopsis rufescens,去灰分热值大小顺序为木果柯>黄心树>南洋木荷>景东冬青>变色锥>蒙自连蕊茶,都和植物的优势度顺序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热值 灰分 养分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浩 巩合德 +1 位作者 鲁志云 王高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探索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年际、年内及空间变化规律,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固定样地2005—2015年土壤长期定位土壤养分观测的数据为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层... 为探索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年际、年内及空间变化规律,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固定样地2005—2015年土壤长期定位土壤养分观测的数据为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明显;土壤全磷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在0~60 cm土层呈缓慢下降趋势,60~100 cm土层则有所上升;土壤全钾含量在0~60 cm土层呈逐渐上升趋势,60~100 cm土层则呈明显下降趋势。(2)与2005年相比,2015年0~1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土壤全磷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23.45%;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为8.76%;全氮和全钾的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15.40%和14.30%。(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3—8月份呈下降趋势,8—11月份又逐渐增加。土壤有效磷在冬春干旱期(12月—翌年6月)逐渐增加,雨季(7—11月)快速下降。土壤速效钾在1—5月份呈缓慢平稳增长状态,5—8月份快速下降,9—12月份又快速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及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有机质 全氮 年际变化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蛾科3个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天蛾科)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卓衡 熊紫春 甘昊霖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报道了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中国天蛾3个新记录种--天蛾亚科Sphinginae的不丹松天蛾Sphinx bhutana Brechlin,2015,越中松天蛾Sphinx centrovietnama Brechlin,2015;长喙天蛾亚科Macroglossinae的维长喙天蛾中... 报道了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中国天蛾3个新记录种--天蛾亚科Sphinginae的不丹松天蛾Sphinx bhutana Brechlin,2015,越中松天蛾Sphinx centrovietnama Brechlin,2015;长喙天蛾亚科Macroglossinae的维长喙天蛾中南亚种Macroglossum vicinum piepersi Dupont,1941。文中记述的所有种均附简要描述与分类特征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蛾科 新记录 不丹松天蛾 越中松天蛾 维长喙天蛾中南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角瓜5β黄体酮还原酶基因(Cgp5Br)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乔顺 王月 +3 位作者 何俊 罗庆辉 李村富 许建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60,共8页
5β黄体酮还原酶是强心苷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强心苷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牛角瓜中强心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依据牛角瓜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牛角瓜中克隆得到关键酶基因p5Br(... 5β黄体酮还原酶是强心苷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强心苷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牛角瓜中强心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依据牛角瓜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牛角瓜中克隆得到关键酶基因p5Br(5β黄体酮还原酶基因)的2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命名为Cgp5Br1(GeneBank登录号MH094753)和Cgp5Br2(GeneBank登录号MH0947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gp5Br1的序列长1 164bp,编码387个氨基酸,Cgp5Br2的序列长1 158bp,编码38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发现,Cgp5Br1和Cgp5Br2在进化上属于旁系同源。qRT-PCR分析表明,Cgp5Br1和Cgp5Br2在牛角瓜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Cgp5Br1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而Cgp5Br2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量都相对较高,种子中最低。本研究为今后利用代谢工程提高强心苷含量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 5β黄体酮还原酶 强心苷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双柏发现噪鹃多重寄生红嘴蓝鹊
18
作者 罗康 鲁志云 王英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4,共1页
2017年6—7月,在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境内(101°52'18″E,24°34'28″N,1 350 m)发现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a在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巢内寄生繁殖的现象。6月12日,在法脿镇境内某河谷峭壁的清香木Pistacia wein... 2017年6—7月,在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境内(101°52'18″E,24°34'28″N,1 350 m)发现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a在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巢内寄生繁殖的现象。6月12日,在法脿镇境内某河谷峭壁的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上发现一窝营巢的红嘴蓝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蓝鹊 重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