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naco计划系统的最小子野面积设置值对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娜 张明军 +4 位作者 吴翠娥 费振乐 刘苓苓 李兵兵 李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Monaco计划系统的最小子野面积(MSA)在宫颈癌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最优设置值,以提高宫颈癌放疗计划精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例宫颈癌患者,使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固定五个射野静态调强计划,MSA分别为1、2、4、10、20... 目的探究基于Monaco计划系统的最小子野面积(MSA)在宫颈癌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最优设置值,以提高宫颈癌放疗计划精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例宫颈癌患者,使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固定五个射野静态调强计划,MSA分别为1、2、4、10、20、50、80和100 cm^(2),每个患者得到8个放疗计划。以MSA为2 cm^(2)的放疗计划为对照组,比较其他MSA设置值的放疗计划,在其他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相同前提下,只改变MSA设置值,利用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的统计学方法来研究MSA对放疗计划产生的影响。结果当MSA在10~20 cm^(2)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不明显,但是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开始下降。当MSA从50 cm^(2)开始,与对照组相比,靶区内最大剂量(D 2%)和平均剂量(D_(mean))均增加,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开始变差。除了小肠平均剂量D_(mean)随MSA变化不大外,其余危及器官受量都随着MSA增大而不同程度地增加(P<0.05);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总体随着MSA增大而减少。结论在基于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宫颈癌静态调强计划的设计中,MSA设置值的最佳范围为10~20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最小子野面积 调强计划 Monaco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甘露糖促进低温等离子体敏感性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SHUMAILA Akram 彭胜杰 +4 位作者 曹威 许浩 蒋仁意 张卓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非热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简称NTP),也称冷等离子体,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损伤相对较小,作为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在体内外研究中都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D-甘露糖作为一种临床消炎和抗肿瘤药物,可与... 非热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简称NTP),也称冷等离子体,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损伤相对较小,作为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在体内外研究中都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D-甘露糖作为一种临床消炎和抗肿瘤药物,可与多种化疗药物联用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该研究首次联合甘露糖和NTP处理多种肿瘤细胞,发现对磷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简称PMI)表达水平低的骨肉瘤癌细胞具有良好的协同杀伤效果.研究发现,甘露糖与NTP通过促进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能量代谢通量减少,从而诱导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PMI高表达水平的肿瘤细胞对联合处理具有抵抗性,但通过siRNA干扰PMI表达可显著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研究证明了甘露糖可增强骨肉瘤细胞的NTP敏感性,为将来等离子体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甘露糖 线粒体损伤 能量代谢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等离子体诱导肿瘤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模式
3
作者 彭胜杰 陈国栋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3,共10页
非热等离子体杀灭肿瘤细胞具有“广谱”与高效的优势,且能“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型物理技术.非热等离子体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损伤DNA等生物分子及多个细胞器,启动多条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细胞进入死亡... 非热等离子体杀灭肿瘤细胞具有“广谱”与高效的优势,且能“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型物理技术.非热等离子体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损伤DNA等生物分子及多个细胞器,启动多条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细胞进入死亡阶段.笔者主要概述了近年来非热等离子体对肿瘤细胞的损伤及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类型及相应机制,为其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肿瘤治疗 细胞损伤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氨酸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非热等离子体增敏作用研究
4
作者 许袁 马洁 +3 位作者 彭胜杰 曹威 陈国栋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共9页
非热等离子体是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小分子药物草氨酸钠系乳酸脱氢酶特异性抑制剂,对肿瘤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笔者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简称DBD)为等离子体发生源,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发现等离子体与草氨酸... 非热等离子体是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小分子药物草氨酸钠系乳酸脱氢酶特异性抑制剂,对肿瘤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笔者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简称DBD)为等离子体发生源,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发现等离子体与草氨酸钠联用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通过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二者联用显著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检测AMPK和p-AMPK的表达,发现联用组细胞中AMPK磷酸化显著增强;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检测证实,联用组胞内氧化自由基水平显著上升;胞内能量代谢水平检测表明,联用组细胞能量代谢被显著抑制.以上结果提示,等离子体与草氨酸钠联用最终导致黑色素瘤细胞下游凋亡通路过度激活,从而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该研究证明了草氨酸钠可增强人黑色素瘤细胞的等离子体敏感性,可为将来等离子体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草氨酸钠 能量代谢 氧化自由基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