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下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世明 部义峰 秦玉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7,136,共8页
下肢鞭打应属于打击性鞭打动作,选择踢球这一典型的下肢鞭打动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录像拍摄与解析技术、逆向动力学计算方法和无线遥测肌电测试与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同步研究,以期能够从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3个不同的层面来揭示... 下肢鞭打应属于打击性鞭打动作,选择踢球这一典型的下肢鞭打动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录像拍摄与解析技术、逆向动力学计算方法和无线遥测肌电测试与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同步研究,以期能够从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3个不同的层面来揭示下肢鞭打动作的特征与机制。研究表明:1)下肢鞭打动作角速度特征为后摆时表现为大腿逐渐减速,小腿加速→最大角速度→减速的特点;前摆时表现为大腿加速→最大角速度→减速,小腿持续加速的特点。2)髋关节的屈肌力矩、膝关节的伸肌力矩、踝关节的背屈力矩在下肢鞭打动作前摆阶段起主导作用;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力矩起定向作用;髋关节旋内/旋外力矩、膝关节旋内/旋外力矩以及踝关节内翻力矩的主要作用是对脚的方位及倾斜程度进行调整。3)股直肌、股内肌、股外肌、胫骨前肌在下肢鞭打动作前摆阶段起主导作用。4)小腿加速前摆的初期伸膝肌群产生的伸膝力矩在起支配作用,后期是伸膝力矩与来自大腿角动量的传递共同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鞭打 运动学 逆向动力学 肌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赛艇运动员男子单人艇关键技术指标比较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英平 郑晓鸿 +5 位作者 毕学翠 苏辉 李小华 华凌军 李佳莉 刘扬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56,共11页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单人艇(M1x)关键技术指标差异,研究优化策略和方法,促进M1x技术发展。方法:运用赛艇实船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25名不同水平男子M1x运动员进行测试,采集不同桨频下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不同水平男子单人艇(M1x)关键技术指标差异,研究优化策略和方法,促进M1x技术发展。方法:运用赛艇实船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25名不同水平男子M1x运动员进行测试,采集不同桨频下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方面关键技术指标数据,对比赛桨频下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我国赛艇国际级运动健将在M1x项目中桨力偏小,蹬腿速度(V_(legs))慢,出水打滑(β_(slip))大,一桨功率(P_(oar))和一桨做功(W_(oar))偏低;2)赛艇运动健将在M1x项目中的主要问题是拉桨幅度(φ_(oar))、桨力和最大桨力70%维持幅度(F_(max)70%维持幅度)偏小,入水打滑(α_(slip))和β_(slip)较大,船速波动变化大,P_(oar)和W_(oar)偏低;3)赛艇一级运动员在M1x项目中,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率和效率三方面关键技术指标中存在问题较多。结论:1)我国赛艇国际级运动健将的优化策略应注重提高专项最大力量水平,提升M1x后弧有效幅度,并逐步发展爆发力,提升M1x拉桨速度和功率;2)赛艇运动健将的优化策略应注重提高M1x比赛桨频下的φ_(oar)和有效幅度,减小回桨负作用力,逐步提高专项最大力量、爆发力,以提升M1x桨力;3)赛艇一级运动员的优化策略应注重运动素质和技术的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专项最大力量、爆发力,M1x的技术优化应贯穿全年,逐步建立良好的技术规范;4)赛艇M1x划桨的关键技术指标优化方法应遵循身体发育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及训练发展规律,针对性采用分解、完整、增加负荷、视觉及时反馈、专项力量、核心力量和表象等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声反馈系统等新科技手段和方法优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男子单人艇 关键技术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O2-CuO掺杂的CO2气体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正勇 赵雪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17,共2页
以氧化物半导体SnO2为基体材料加入40%的活性CuO材料,制备出了对CO2具有敏感性的气体敏感材料,其检测浓度范围为0~5%。实验结果表明,在SnO2-CuO敏感材料的基础上掺杂适量CeO2、Ag2O、Bi2O3等氧化物,不仅提高了其对CO2气体的灵敏度,而... 以氧化物半导体SnO2为基体材料加入40%的活性CuO材料,制备出了对CO2具有敏感性的气体敏感材料,其检测浓度范围为0~5%。实验结果表明,在SnO2-CuO敏感材料的基础上掺杂适量CeO2、Ag2O、Bi2O3等氧化物,不仅提高了其对CO2气体的灵敏度,而且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改善了其对CO2的敏感特性。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并讨论了该系列材料对CO2气体的敏感机制。基于这种敏感材料的CO2气体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SnO2-CuO CO2敏感特性 掺杂 敏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O_2-La_2O_3掺杂的敏感材料CO_2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正勇 赵雪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61,共3页
以半导体氧化物SnO2为基体材料加入40%的活性La2O3材料,制备出了对CO2具有敏感性的气体敏感材料,其检测体积分数范围为(0~5000)×10-6。实验结果表明:在SnO2-La2O3敏感材料的基础上掺杂适量CeO2,Ag2O,SiO2等氧化物,不仅提高了其对... 以半导体氧化物SnO2为基体材料加入40%的活性La2O3材料,制备出了对CO2具有敏感性的气体敏感材料,其检测体积分数范围为(0~5000)×10-6。实验结果表明:在SnO2-La2O3敏感材料的基础上掺杂适量CeO2,Ag2O,SiO2等氧化物,不仅提高了其对CO2气体的灵敏度,而且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大大改善了其对CO2的敏感特性。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并讨论上该系列材料对CO2气体的敏感机制。基于这种敏感材料的CO2气体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简便、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空气环境监控和农用大棚等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SnO2-La2O3 CO2敏感特性 掺杂 敏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效应的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正勇 杨地委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气体吸收红外并产生热效应现象检测气体的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红外电容式气体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采用在密封气室中密封纯净的被测气体,利用被测气体吸收红外的热效应并由此产生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转换为弹性应变膜... 提出了一种利用气体吸收红外并产生热效应现象检测气体的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红外电容式气体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采用在密封气室中密封纯净的被测气体,利用被测气体吸收红外的热效应并由此产生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转换为弹性应变膜的应变致使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由于环境中被测气体与密封气室中被测气体对红外的差分吸收,使得电容的变化量与环境中被测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关。对甲烷气体的实验结果表明:其检测下限为100×10-6,分辨率为5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红外热效应 电容 红外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波长的复合肥总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键 汪六三 +3 位作者 王儒敬 鲁翠萍 黄伟 汪玉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85-1791,共7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得到复合肥的原始光谱,经过MSC和一阶导数预处理后,建立了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PLS模型,实现了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快速准确无损测量。通过选取不同范围波长建模,取得了预测决定系数(R^2)、预测标准差(S_(RMSEP)...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得到复合肥的原始光谱,经过MSC和一阶导数预处理后,建立了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PLS模型,实现了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快速准确无损测量。通过选取不同范围波长建模,取得了预测决定系数(R^2)、预测标准差(S_(RMSEP))、相对分析误差(K_(RPD))最好的基础波段。在基础波段的基础上,采用优选波长算法,获得了加入波长后的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和预测标准差图。通过分析,最终确定加入42个优选波长。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优选波长后的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由不加优选波长模型的0. 760 4提高到了0. 991 1,S_(RMSEP)降低为原来的1/5,K_(RPD)提高到原来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 总氮 可见/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优选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裸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9
7
作者 高会议 郭胜利 刘文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217-5224,共8页
于中国科学院长武生态试验站(始于1984年),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8100,USA)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监测了裸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0—60cm土层的温度和含水量,研究了裸地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含水... 于中国科学院长武生态试验站(始于1984年),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8100,USA)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监测了裸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0—60cm土层的温度和含水量,研究了裸地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裸地土壤呼吸四季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或16: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0:00左右或者6:00左右;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季无明显差异,年平均呼吸速率为0.94"molCO.2m-.2s-1。土壤呼吸与温度具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且可以用Rs=aebx形式的指数函数很好地拟合,其中与5cm深度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复杂。裸地土壤呼吸的双变量模型关系显著(P<0.01),比相应的单变量模型更好地解释了土壤呼吸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地 土壤呼吸 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隐藏事件触发机制的内存取证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崔超远 李勇钢 +1 位作者 乌云 王励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78-2290,共13页
内存取证是计算机取证科学的重要分支,能够提取和分析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证据,已经成为对抗网络犯罪的有力武器.现有内存取证方法大多是全面获取内存数据,因而包含大量冗余信息,为后续内存分析带来不便.此外,在取证时间点选取方面... 内存取证是计算机取证科学的重要分支,能够提取和分析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证据,已经成为对抗网络犯罪的有力武器.现有内存取证方法大多是全面获取内存数据,因而包含大量冗余信息,为后续内存分析带来不便.此外,在取证时间点选取方面存在盲目性,尤其是对具有隐藏特性的恶意软件,无法准确地在攻击发生时进行实时取证.由于内存具有易失性和不可恢复性的特点,取证时间点与攻击过程不匹配将使得取证内容无法表征攻击行为,导致取证数据无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藏事件触发机制的内存取证方法 ForenHD.该方法利用虚拟化技术实时监视目标虚拟机中的内核对象,并通过分析内核对象的逻辑连接关系和运行状态的变化来检测隐藏对象;然后以隐藏对象的发现作为内存取证的触发事件,通过内存映射提取隐藏对象的代码段信息,实现实时和局部内存取证.通过对多种隐藏对象取证的实验,证明了ForenH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取证 实时取证 局部取证 隐藏事件 触发机制 系统虚拟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语义修复的操作系统隐藏对象检测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钢 崔超远 +1 位作者 乌云 孙丙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与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相比,基于虚拟机自省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性更强.但由于存在语义鸿沟问题,即低层的硬件字节信息与操作系统级语义之间的差异,导致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性和实时性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Vlhd,一种基于语义鸿... 与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相比,基于虚拟机自省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性更强.但由于存在语义鸿沟问题,即低层的硬件字节信息与操作系统级语义之间的差异,导致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性和实时性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Vlhd,一种基于语义鸿沟修复方法的rootkit隐藏对象检测技术.Vlhd将系统分离成离线和在线模块两部分.在线模块用于即时地在虚拟机外部重构虚拟机语义视图;离线模块用于离线地提取操作系统语义知识,并向在线模块提供语义服务.通过对各类Linux操作系统和多种rootkit进行入侵检测试验,发现Vlhd对rootkit的隐藏对象检测效果良好,通用性强.Vlhd的单次扫描时间为34ms,对系统引入了1.1%(扫描周期设置为8s时)的性能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 隐藏检测 ROOTKIT XEN 语义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