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甘露糖促进低温等离子体敏感性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SHUMAILA Akram 彭胜杰 +4 位作者 曹威 许浩 蒋仁意 张卓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非热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简称NTP),也称冷等离子体,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损伤相对较小,作为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在体内外研究中都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D-甘露糖作为一种临床消炎和抗肿瘤药物,可与... 非热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简称NTP),也称冷等离子体,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损伤相对较小,作为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在体内外研究中都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D-甘露糖作为一种临床消炎和抗肿瘤药物,可与多种化疗药物联用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该研究首次联合甘露糖和NTP处理多种肿瘤细胞,发现对磷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简称PMI)表达水平低的骨肉瘤癌细胞具有良好的协同杀伤效果.研究发现,甘露糖与NTP通过促进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能量代谢通量减少,从而诱导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PMI高表达水平的肿瘤细胞对联合处理具有抵抗性,但通过siRNA干扰PMI表达可显著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研究证明了甘露糖可增强骨肉瘤细胞的NTP敏感性,为将来等离子体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甘露糖 线粒体损伤 能量代谢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医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共2页
等离子体是固、液、气之外的第4种物质存在状态,可以通过激发工作气体高压放电产生,系大量活性基团、高能电子和离子、亚稳态粒子、光子等组成的混合体,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近年来随着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等离子体在生物... 等离子体是固、液、气之外的第4种物质存在状态,可以通过激发工作气体高压放电产生,系大量活性基团、高能电子和离子、亚稳态粒子、光子等组成的混合体,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近年来随着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上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等离子体医学领域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相互促进的关注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高压放电 多学科交叉 混合体 高能电子 化学活性 亚稳态 活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和3D培养肺细胞释放VOCs的质谱检测比较研究
3
作者 郑香雪 葛殿龙 +5 位作者 周吉娟 储雅静 刘玥 陆燕 沈成银 储焰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细胞标志物被广泛研究。目前,体外细胞多采用二维(two-dimensional,2D)贴壁培养方式,这与体内肿瘤细胞呈三维结构存在差别。本实验分别以肺癌细胞A549和肺上皮细胞BEAS-2...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细胞标志物被广泛研究。目前,体外细胞多采用二维(two-dimensional,2D)贴壁培养方式,这与体内肿瘤细胞呈三维结构存在差别。本实验分别以肺癌细胞A549和肺上皮细胞BEAS-2B为例,构建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培养模型,并以2D模型和培养基作为对照,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法检测细胞释放的VOCs。通过非靶向统计分析细胞在2D和3D培养中释放的差异性VOCs,其中A549细胞有4种(乙酸、1-吡咯啉、4-甲基庚烷、2,4-二甲基-1-庚烯),BEAS-2B细胞也有4种(乙醇、1-吡咯啉、4-甲基庚烷、2,4-二甲基-1-庚烯)。与2D模型相比,这些VOCs在3D模型中的释放量增加了2.11~12.81倍。此外,还讨论了差异性VOCs可能的生化来源以及在2D/3D模型中释放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本工作证明了3D培养在体外细胞VOCs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癌症标志物筛查有价值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挥发性有机物(VOCs) 3D细胞培养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检测公共安全类毒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东岳 何遥 +1 位作者 董荣录 杨良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8-455,共8页
公共安全类毒物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超灵敏特点为复杂基质中痕量毒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分析策略,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SERS技术在公共安全类物质检测方面的研究... 公共安全类毒物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超灵敏特点为复杂基质中痕量毒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分析策略,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SERS技术在公共安全类物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对节球藻毒素、芥子气、琥珀胆碱、甲基对硫磷、氰化物、汞离子、亚硝酸盐等毒物的检测。从基底种类的选择和评估、检测限、重复性和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检测体系的建立过程。分析了这些方法及其在应用中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机遇,展望了SERS技术解决现场实际检测难题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基底 毒物 检测限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引发液相OH与H_(2)O_(2)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奚文灏 兰彦 +2 位作者 沈洁 韩伟 程诚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共11页
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等离子体引发的液相OH和H_(2)O_(2)具有重要的医学效应.明确等离子体工作参数与液相OH和H_(2)O_(2)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液相OH和H_(2)O_(2)的调控,对于探明等离子体医学中关键作用机... 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等离子体引发的液相OH和H_(2)O_(2)具有重要的医学效应.明确等离子体工作参数与液相OH和H_(2)O_(2)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液相OH和H_(2)O_(2)的调控,对于探明等离子体医学中关键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利用微秒脉冲直流高压等离子体射流作用去离子水,通过发射光谱研究不同工作参数(工作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以及工作气体组分)下等离子体射流关键气相激发态粒子的变化规律;采用荧光探针结合酶标仪测量了不同工作参数(工作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以及工作气体组分)下等离子体射流引发的液相OH和H_(2)O_(2)的绝对含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的液相OH可能主要是由高能粒子与水面的水分子反应生成的,气相OH溶解到水中的部分不是液相OH的主要来源;而液相H_(2)O_(2)则主要是由气相OH复合生成气相H_(2)O_(2)再溶解到水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羟基自由基(OH) 过氧化氢(H_(2)O_(2)) 等离子体工作参数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侧面泵浦Tm:YAG电光调Q激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玉龙 程庭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6-741,共6页
介绍了一种激光二极管(LD)阵列侧面泵浦电光调Q的高峰值功率、窄脉宽的Tm:YAG激光器。使用LGS晶体作为电光Q开关,研究了白宝石堆片和格兰棱镜分别作为起偏器时激光输出的特性。研究表明:使用白宝石堆片作为起偏器时,随着泵浦能量的增加... 介绍了一种激光二极管(LD)阵列侧面泵浦电光调Q的高峰值功率、窄脉宽的Tm:YAG激光器。使用LGS晶体作为电光Q开关,研究了白宝石堆片和格兰棱镜分别作为起偏器时激光输出的特性。研究表明:使用白宝石堆片作为起偏器时,随着泵浦能量的增加会有尾脉冲出现;而使用格兰棱镜作为起偏器时,则无尾脉冲。使用格兰棱镜作为起偏器时,该激光器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2.02μm,在重复频率为10 Hz时,可获得最大单脉冲输出能量为60 m J、脉冲宽度为65.6 ns、峰值功率为0.91 MW、斜效率为5.41%的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m:YAG激光器 电光调Q LD侧面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氨酸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非热等离子体增敏作用研究
7
作者 许袁 马洁 +3 位作者 彭胜杰 曹威 陈国栋 韩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共9页
非热等离子体是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小分子药物草氨酸钠系乳酸脱氢酶特异性抑制剂,对肿瘤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笔者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简称DBD)为等离子体发生源,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发现等离子体与草氨酸... 非热等离子体是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小分子药物草氨酸钠系乳酸脱氢酶特异性抑制剂,对肿瘤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笔者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简称DBD)为等离子体发生源,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发现等离子体与草氨酸钠联用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通过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二者联用显著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检测AMPK和p-AMPK的表达,发现联用组细胞中AMPK磷酸化显著增强;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检测证实,联用组胞内氧化自由基水平显著上升;胞内能量代谢水平检测表明,联用组细胞能量代谢被显著抑制.以上结果提示,等离子体与草氨酸钠联用最终导致黑色素瘤细胞下游凋亡通路过度激活,从而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该研究证明了草氨酸钠可增强人黑色素瘤细胞的等离子体敏感性,可为将来等离子体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草氨酸钠 能量代谢 氧化自由基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海马亚区体积变化的MRI纵向评估
8
作者 董创微 刘锦 +4 位作者 操纵 周燕飞 杨立状 余永强 李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2,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在放疗期间海马亚区体积的变化,并评估其与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5年4月间共41例首发NPC患者,分别在基线(放疗开始前1至2天)、...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在放疗期间海马亚区体积的变化,并评估其与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5年4月间共41例首发NPC患者,分别在基线(放疗开始前1至2天)、放疗中期阶段(放疗开始后第19至20天)和放疗后(放疗结束后1至2天)进行3.0 T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利用FreeSurfer 7.3软件对海马亚区进行自动分割,并通过线性混合模型评估体积变化。随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海马亚区体积变化与放射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放疗前相比,NPC患者放疗中期,双侧全海马、前下托、海马角(cornu ammonis,CA)1、CA3、CA4、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分子层、海马-杏仁核过渡区、海马尾及右侧下托区的体积均显著减少(FEW校正,P<0.05)。放疗结束后,除左侧海马-杏仁核过渡区和右侧前下托外,其他海马亚区的体积继续显著减少,且右侧海马伞的体积也有所下降(FEW校正,P<0.05)。放疗结束后,左侧海马尾的体积变化与左侧海马放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r=-0.555)。所有结果均采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家族错误率(FWE)校正,显著性水平设定为校正后P<0.05。结论在放疗期间,NPC患者多个海马亚区体积显著减小,且放疗结束后,左侧海马尾部的体积变化与左侧放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放射剂量可能影响该区域的体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鼻咽癌 放疗 海马亚区 剂量-效应关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湿度精确控制系统
9
作者 宋瑜 罗元江 +3 位作者 夏磊 刘亚伟 黄超群 储焰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离子迁移谱仪是利用大气压下离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对离子的快速分离和探测的一种检测仪器.研究表明,迁移管内的湿度变化会干扰离子迁移谱的检测结果,造成误检或漏检.该文以冒泡法为基础,对湿度传感器和质量流量控制器进行... 离子迁移谱仪是利用大气压下离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对离子的快速分离和探测的一种检测仪器.研究表明,迁移管内的湿度变化会干扰离子迁移谱的检测结果,造成误检或漏检.该文以冒泡法为基础,对湿度传感器和质量流量控制器进行嵌入式开发,研制出以控制电路和鼓泡单元为主体的湿度精确控制系统;随后,对该系统性能进行考察,发现在湿度0%~100%RH范围内,该装置的湿度调节精度不大于±0.6%RH;利用该系统进一步对离子迁移谱仪的反应离子进行分析,该研究结果与Zahra Izadi团队报道正好相吻合,这表明该文研制的湿度精确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实现湿度的精确调控,满足离子迁移谱对湿度精确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湿度控制 冒泡法 嵌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提取反应质谱测定OH^(-)离子和酮类、酸类有机物间反应速率常数
10
作者 潘月 张强领 +2 位作者 邹雪 沈成银 储焰南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近年来,一种新的质子提取反应质谱(proton extraction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PER-MS)技术被提出,其使用OH^(-)作为母体离子检测VOCs,相对于传统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transferreactionmass spectrometry,PTR-MS)技术扩大了可检... 近年来,一种新的质子提取反应质谱(proton extraction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PER-MS)技术被提出,其使用OH^(-)作为母体离子检测VOCs,相对于传统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transferreactionmass spectrometry,PTR-MS)技术扩大了可检测范围,但由于缺乏OH^(-)和VOCs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数据,限制了其自定量测量的能力。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测量OH^(-)和VOCs之间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在漂移管温度为308 K的环境中,对OH^(-)和7种VOCs(丙酮、2-丁酮、2-戊酮、2-己酮、2-庚酮、甲酸和乙酸)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进行测定,其中,丙酮、2-丁酮和甲酸的测量结果与文献理论计算/测量数据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研究丰富了OH^(-)和VOCs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数据库,提高了PER-MS技术的自定量测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提取反应质谱(PER-MS) 反应速率常数 自定量测量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氯霉素
11
作者 唐晨晨 胡淑恒 +1 位作者 程诚 韩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5,1021,共8页
通过实验探究CAP初始质量浓度、CAP溶液处理量、蠕动泵流速以及放电功率对CA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放电功率为25 W的条件下,该装置在25 min内可实现80.4%的降解效率。同时还研究了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阴离... 通过实验探究CAP初始质量浓度、CAP溶液处理量、蠕动泵流速以及放电功率对CA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放电功率为25 W的条件下,该装置在25 min内可实现80.4%的降解效率。同时还研究了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如Cl^(-)、CO_(3)^(2-)、HCO_(3)^(-)、NO_(3)^(-))及腐殖质对CAP降解的影响。实验发现,上述物质会与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AP的降解。最后通过质谱法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检测,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路径。该研究不仅为CAP的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也为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CAP)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 阴离子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2泛癌特征及其作为血清标志物的价值
12
作者 贾敏 邓庆梅 +3 位作者 王惠芬 万晓枫 王宏志 杨武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作为泛癌标志物的特征,评估其作为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筛查价值。方法利用GEPIA2、GSCA和cBioPortal等生物信息工具对TCGA泛癌症数据集进行MMP12泛癌特征分析,包括MMP12 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作为泛癌标志物的特征,评估其作为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筛查价值。方法利用GEPIA2、GSCA和cBioPortal等生物信息工具对TCGA泛癌症数据集进行MMP12泛癌特征分析,包括MMP12 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预后分析、DNA甲基化分析、基因结构变异分析及免疫微环境分析。进一步收集肺腺癌、乳腺癌、食管鳞癌、胃癌、肝细胞癌及健康人群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MMP12的表达,ROC曲线下面积评估MMP12的筛查效能。随访食管鳞癌患者28例,比较19例疾病进展组和9例稳定组间MMP12血清水平。结果泛癌特征分析显示,MMP12 mRNA的表达与其启动子DNA甲基化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基因拷贝数变异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MP12 mRNA在14种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P<0.05),并且与癌症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免疫相关分析显示,MMP12与免疫、基质细胞的浸润、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MP12可作为筛查肺腺癌、乳腺癌、食管鳞癌、胃癌及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食管鳞癌为期30个月的随访发现,疾病进展组MMP12的表达高于稳定组。结论MMP12是一种潜在的泛癌筛查和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2 泛癌症 血清 筛查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早期大脑皮层表面形态学改变和癌症相关疲劳变化的关系:基于表面形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燕飞 李竞 +4 位作者 伏晓 袁文娟 王宏志 杨立状 李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早期大脑皮层表面形态改变及其与癌症相关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5例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化疗前(化疗开始前一周内)、化疗期间(化疗第二个周期结束后两周内)...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早期大脑皮层表面形态改变及其与癌症相关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5例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化疗前(化疗开始前一周内)、化疗期间(化疗第二个周期结束后两周内)进行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等神经心理学测试和颅脑磁共振3D-T1加权数据采集。同期招募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并在匹配的时间间隔内使用同样的评估方式进行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数据收集。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方法(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采用统计参数映射分析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 12)软件包中的计算解剖工具箱12(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CAT 12)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大脑皮层表面形态学分析,采用SPSS 26.0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皮层表面形态改变的脑区与CRF纵向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早期的CRF、抑郁、焦虑测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皮层表面形态的皮层厚度、沟深、分形维数、皮质褶皱指数参数值较化疗前发生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叶(双侧楔前叶、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枕叶(双侧楔叶)的皮层厚度减少,顶叶(双侧顶下小叶、右侧缘上回及顶上小叶)、颞叶(右侧梭状回、颞上回及颞下回)、枕叶(双侧枕外侧回、右侧楔叶、右侧距状旁回)的沟深减少,左侧枕叶(枕外侧回)、右侧额叶(额上回、前中额叶及额下回)、右侧顶叶(缘上回及顶下小叶)的分形维数减少,左侧枕叶(枕外侧回及楔叶)、右侧顶叶(缘上回、顶上小叶及顶下小叶)、右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及颞上回后部)的皮层褶皱指数增大;与化疗前相比,化疗早期右前中额叶分形维数的改变与CRF的纵向变化呈负相关(r=-0.628,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皮层表面形态在化疗早期即可发生改变,并与CRF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癌症相关疲劳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肺泡类器官的损伤及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蕊 张雯 +4 位作者 王润 赵国平 吴李君 韩伟 陈少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8,共12页
为了研究电离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泡的损伤程度及机制,以人源肺泡类器官为模型,通过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方法,比较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类器官的形态、发育潜能、细胞死亡以及细胞类型的影响.结... 为了研究电离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泡的损伤程度及机制,以人源肺泡类器官为模型,通过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方法,比较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类器官的形态、发育潜能、细胞死亡以及细胞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定型内胚层阶段的细胞较干细胞更耐辐射,辐射引起其更少的细胞死亡;(2)芽尖祖类器官辐射后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向外迁移现象,同时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其逐渐丧失诱导形成肺泡类器官的能力;(3)肺泡类器官辐射后仍保持着原有形态学特征,但7天后,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下调,同时恶性转化相关基因也出现显著性变化,说明辐射对肺泡类器官的功能产生较长期的影响.总体而言,电离辐射对肺的发育有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临床放射性肺损伤及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人源肺泡类器官 干细胞 肺分化 标志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粒子相有机物在线检测的空气动力学透镜-质子转移反应质谱装置研制
15
作者 李艳文 鲍珣 +9 位作者 丁月婷 梁渠 张强领 陆燕 夏磊 刘亚伟 邹雪 黄超群 沈成银 储焰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4-630,共7页
针对气溶胶粒子相有机物的在线检测分析,设计加工了一套空气动力学透镜进样系统。该进样系统主要由1个用于气相有机物去除的气相剥蚀模块、1个用于颗粒聚焦富集的空气动力学透镜模块和1个用于粒子相有机物提取的热解吸模块组成。气相剥... 针对气溶胶粒子相有机物的在线检测分析,设计加工了一套空气动力学透镜进样系统。该进样系统主要由1个用于气相有机物去除的气相剥蚀模块、1个用于颗粒聚焦富集的空气动力学透镜模块和1个用于粒子相有机物提取的热解吸模块组成。气相剥蚀模块的气相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8.89%,295~375 nm粒径范围内颗粒物的透过率为75.16%~91.15%。模拟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空气动力学透镜中,0.36~6.0μm粒径范围内颗粒物的透过率可达90%以上。将本研究设计的进样系统与实验室自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联用,研制了1套空气动力学透镜-质子转移反应质谱装置,并通过模拟气溶胶样品(α-蒎烯和臭氧反应的产物)的检测,证实了该装置可实现亚微米至几微米级粒子相上有机物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相有机物 空气动力学透镜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晕放电电离源的双迁移管离子迁移谱检测仪
16
作者 张旭 宋瑜 +7 位作者 罗元江 黎皖君 孔令文 夏磊 刘亚伟 沈成银 黄超群 储焰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623,共8页
离子迁移谱(IMS)在单一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时易出现漏检或误检。本研究通过开发小型双路离子门控脉冲控制电路,研制了一台以电晕放电为电离源,具备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功能的双迁移管IMS检测仪。通过优化气体流速、迁移管温度和热解吸... 离子迁移谱(IMS)在单一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时易出现漏检或误检。本研究通过开发小型双路离子门控脉冲控制电路,研制了一台以电晕放电为电离源,具备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功能的双迁移管IMS检测仪。通过优化气体流速、迁移管温度和热解吸温度等关键参数,检测了黑索金、甲基苯丙胺及三硝基甲苯(TNT)的取代产物2,4-二氨基-6-硝基甲苯。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同时检测正、负离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2,4-二氨基-6-硝基甲苯的检出限分别为200、26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IMS) 电晕放电 离子门 双迁移管 正负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9μm高速转镜调Q Er,Cr:YSGG纳秒窄脉冲激光器
17
作者 朱永斌 马圣洁 +3 位作者 程庭清 王礼 陈月明 江海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1129,共8页
转镜调Q无插入损耗,是获得窄脉冲、高峰值功率输出激光的直接方式。纳秒脉冲需要使用高速转镜调Q,并精准控制电机转速与氙灯放电延时,以使激光介质上能级粒子数反转最大,获得最大激光能量输出。本文设计了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 转镜调Q无插入损耗,是获得窄脉冲、高峰值功率输出激光的直接方式。纳秒脉冲需要使用高速转镜调Q,并精准控制电机转速与氙灯放电延时,以使激光介质上能级粒子数反转最大,获得最大激光能量输出。本文设计了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核心的高速转镜调Q控制系统,通过精确单片机解析串口屏指令控制激光电源的充放电和高速电机启停,同时通过对转镜脉冲信号整合降频控制氙灯放电时刻,实现对延迟时间的精准控制,实现了灯泵Er,Cr:YSGG激光纳秒窄脉冲调Q输出。在5 Hz重复频率下,转镜转速为650 r/s时,获得的最高单脉冲激光能量为45.7 mJ、脉冲宽度为86.2 ns,相应的峰值功率为530.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镜调Q 固体激光器 ER Cr:YSGG激光 ARDUINO 氙灯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抗体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何艮霞 钱俊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2,共7页
目的研究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 6,DPPX)抗体脑炎的临床症状及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科确诊为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 目的研究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 6,DPPX)抗体脑炎的临床症状及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科确诊为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共纳入患者9例,年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45(24,61)岁,其中男5例。神经系统症状中认知功能障碍3例,精神症状(焦虑、易激惹、幻听、行为怪异等)3例,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症状6例,小脑共济失调表现4例,脑干症状5例,睡眠障碍3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例,躯干肢体游走性疼痛1例。另外,有4例患者合并有体重减轻和(或)胃肠道症状。2例患者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升高,4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4例患者脑电图出现异常,多表现为痫样放电。4例患者脑MRI报告异常,病灶主要位于海马、岛叶,表现为FLAIR高信号。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7例患者接受长期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治疗。7例患者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2年不等,所有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例症状基本完全缓解。结论抗DPPX抗体脑炎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最常见的症状为胃肠道症状和/或体重减轻、认知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症状,长期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可能对改善预后和预防复发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DPPX抗体脑炎 临床特点 MRI 抗体检测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扣除毛发SERS信号中增强基底的背景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伟 何遥 +2 位作者 林东岳 董荣录 杨良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4-860,共7页
在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毛发中痕量物质进行分析时,该SERS信号中毛发特征峰与增强基底背景峰会相互耦合。在耦合情况下,背景峰会被误识别为毛发特征峰,导致待测物的识别错误,此外具有高峰强特性的背景峰对毛发中微弱特征峰产生... 在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毛发中痕量物质进行分析时,该SERS信号中毛发特征峰与增强基底背景峰会相互耦合。在耦合情况下,背景峰会被误识别为毛发特征峰,导致待测物的识别错误,此外具有高峰强特性的背景峰对毛发中微弱特征峰产生掩盖干扰。因此,背景峰的扣除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常规的扣峰方法会导致周围邻峰的严重失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高斯混合模型,该模型在表征SERS信号的同时又使得各特征峰相互独立,在扣峰过程中对周围邻峰不产生干扰,既实现干扰峰的扣除又保证了邻峰的微失真。高斯混合模型的核心问题在于模型参数的求解,文中提出了小波变换与共轭梯度法,分别解决模型的初始参数问题及最优解问题。小波变换通过映射放大SERS信号的细节信息,充分提取该信号的细微特征信息,将该特征信息作为模型的初始参数。其中共轭梯度法是迭代优化方法,将模型参数进行循环迭代优化,最终收敛结果即为模型参数的最优解。综上两种方法可准确建立高斯混合模型,模型中单高斯函数为SERS信号的特征峰,且两者的峰形保持一致。在扣除SERS信号的背景峰时应遵循以下过程,包括有效数据的提取、模型建立和峰的扣除。其中有效数据的提取是对空白与滴样的增强基底进行同位置检测,由此得到一组SERS信号。模型建立是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对滴样SERS信号进行表征,该信号可由多个高斯函数表现。最后利用空白增强基底的特征峰对滴样的SERS信号进行指认,其中峰形相似且峰位相同的特征峰可扣除。实验结果表明,方差值比最小时,高斯混合模型的峰位、峰宽、峰强等特征与毛发SERS信号基本相同,此时高斯混合模型可准确表征毛发SERS信号的特征信息。在对7组毛发进行扣峰实验时,毛发SERS信号中背景峰扣除率达到50%~100%,同时毛发的特征峰也得到有效提取。在对真实毛发样本进行快速分析时,该模型识别出了毒品曲马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高斯混合模型 共轭梯度法 小波变换 背景峰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释放VOCs的非靶向质谱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厚文 许伟 +8 位作者 王中新 刘周 丁月婷 邹雪 王琴 张浩 陈治东 沈成银 周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761,I0002,共15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主要由细菌引起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感染性临床病症,通过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实现VAP的筛查与诊断,对相关呼气检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主要由细菌引起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感染性临床病症,通过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实现VAP的筛查与诊断,对相关呼气检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VAP病原菌主要菌种的顶空VOCs进行非靶向检测,发现8种细菌共释放了44种差异性VOCs,随后按酮、醛、醚、醇、酸、酯、烷烃、苯系物、酰胺和(含氮)杂环对这些菌源性VOCs进行分类讨论,较系统地报道了VAP病原菌释放VOCs种类的异同,为VAP相关的呼气检测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细菌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 呼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