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昆
施平
+2 位作者
王东晓
游小宝
李荣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4,共8页
南海环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上层海洋环流具有多涡结构,海洋中尺度涡旋的演变(时间上的生消和空间上的迁移)是南海环流季节调整的可能方式.文中依据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和实际海洋观测所揭示的南海北部存在中尺度涡旋体系的基本事实...
南海环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上层海洋环流具有多涡结构,海洋中尺度涡旋的演变(时间上的生消和空间上的迁移)是南海环流季节调整的可能方式.文中依据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和实际海洋观测所揭示的南海北部存在中尺度涡旋体系的基本事实,采用一个改进了涡分辨(eddy-resolving)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处于强盛的东北季风强迫以及黑潮在巴士海峡入侵的共同作用下的南海北部环流的中尺度涡旋体系进行了数值研究,初步再现了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生命史.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际的气候冬季风应力驱动下,具有的实际侧边界地形的南海北部呈现有强烈的中尺度涡旋.文中探讨了中尺度涡的垂直结构、温盐场的配置以及大尺度水平辐合辐散、海洋垂直运动与之相关的时空结构.由此可以得知,在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生命史的不同阶段,上述动力学因子的重要性是相对的.不同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斜压调整是形成冬季南海中尺度涡旋体系的决定性因子;边界的入流和风应力驱动是影响中尺度涡旋运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旋
动力调整
南海北部
数值研究
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大尺度动力场年循环和年际变化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卫强
王东晓
施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8,共8页
应用COADS风应力、Levitus温度资料 ,描述了南海上层海洋动力场的年循环及其与热力场之间的关系和南海大尺度动力场的年际变化。针对冬、夏 2个季节 ,分析Sverdrup环流场与上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上层海温变化与上层海洋环流基...
应用COADS风应力、Levitus温度资料 ,描述了南海上层海洋动力场的年循环及其与热力场之间的关系和南海大尺度动力场的年际变化。针对冬、夏 2个季节 ,分析Sverdrup环流场与上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上层海温变化与上层海洋环流基本结构非常相似 ,即上层海温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海Sverdrup平衡 ,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 ,平均海温场与流函数场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本文还着重分析了ElNi^no期间和LaNi^na期间的南海异常流函数场。研究发现 ,异常流函数场在ElNi^no期间的夏季主要是强化南海自身的环流结构 ,即强化南部反气旋式涡流 ( gyre)和强化北部气旋式涡流 ;冬季则削弱整个南海的气旋式流场。LaNi^na期间对夏季环流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 ,即削弱北部气旋式涡流 ,而对于南海南部的影响甚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大尺度动力场
年循环
年际变化
风应力
温度
气旋式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混合层年循环特征
被引量:
37
3
作者
施平
杜岩
+1 位作者
王东晓
甘子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7,共8页
通过分析Levitus 1 994版气候平均温盐资料 ,得到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特征 ,剖析了混合层深度及其内部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资料分析表明 :季风通过流场调整对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但通过海...
通过分析Levitus 1 994版气候平均温盐资料 ,得到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特征 ,剖析了混合层深度及其内部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资料分析表明 :季风通过流场调整对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但通过海洋表层Ekman效应来影响混合层深度 ,而且还通过大尺度环流造成的辐散或辐合来限制或促进混合层深度的发展。研究发现混合层深度与混合层内温度存在着如下关系 :夏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等温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互贴合的过程 ;冬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水体完全消失并且等温度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交最多、相交最为垂直的过程 ,这时对应着冬季南海北部温跃层的通风 ;大于或等于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混合层
暖水
季风
年循环
时空分布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被引量:
28
4
作者
王东晓
施平
+1 位作者
杨昆
齐义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标准方差。同化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同化方案。同化得到的南海环流结构与未同化的模式响应场比较可以发现:海面高度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地修正南海环流的若干大尺度特征,特别是对冬季黑潮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同化结果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修正表现在:同化试验中瞬变的中等尺度涡旋得到加强,体现了南海海洋天气尺度涡被资料同化所“唤醒”(trigger)。这种“唤醒”不仅明显地反映在表层环流场中,对南海次表层动力、热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同化
海面高度
南海
天气尺度涡旋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权重系数
环流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卫星跟踪浮标和卫星遥感海面高度中的南海涡旋结构
被引量:
32
5
作者
贺志刚
王东晓
+1 位作者
陈举
胡建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5,共9页
选择 4个南海卫星跟踪Argos漂流浮标及同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 ,研究了南海海域涡旋的活动及空间结构。这 4个Argos漂流浮标的轨迹除了基本符合各季节海盆尺度环流趋势外 ,分别在菲律宾以西、越南外海、南海中部等海...
选择 4个南海卫星跟踪Argos漂流浮标及同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 ,研究了南海海域涡旋的活动及空间结构。这 4个Argos漂流浮标的轨迹除了基本符合各季节海盆尺度环流趋势外 ,分别在菲律宾以西、越南外海、南海中部等海域呈现出中尺度旋转轨迹。这些中尺度涡旋现象在同期的TOPEX卫星遥感海面高度异常 (SSHA)分布中得到了准确的印证 ,并在诊断得到的地转流场中对应了一系列瞬变的中尺度涡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中尺度涡旋
漂流浮标
海面高度异常
卫星遥感
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几种海面风应力资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3
6
作者
谢强
王东晓
+1 位作者
王卫强
毛庆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利用卫星遥感 (ERS1 ,ERS2 )资料、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 (COADS)资料、Hellerman与Rosenstein客观分析资料 ,提取南海海面风应力因子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遥感资料与其他两种资料相比 ,具有分辨率高、量值合理的特点 ,建议在研究南海海面...
利用卫星遥感 (ERS1 ,ERS2 )资料、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 (COADS)资料、Hellerman与Rosenstein客观分析资料 ,提取南海海面风应力因子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遥感资料与其他两种资料相比 ,具有分辨率高、量值合理的特点 ,建议在研究南海海面风应力气候学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 ,尤其是中、小尺度涡旋时采用遥感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面风应力
气候学
卫星遥感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
被引量:
23
7
作者
周伟华
吴云华
陈绍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5,共7页
通过1997年11月和1999年7月2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群岛深海盆沉积物的孔隙度?间隙水的营养盐含量,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2个航次的沉积物间隙水的NO2-N,NO3-N ,NH4-N,PO4-P ,SiO3-Si含量,1997...
通过1997年11月和1999年7月2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群岛深海盆沉积物的孔隙度?间隙水的营养盐含量,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2个航次的沉积物间隙水的NO2-N,NO3-N ,NH4-N,PO4-P ,SiO3-Si含量,1997年冬季航次平均为4.68,43.84,115.68 ,6.85,425.71μmol·L-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平均为2.72,36.86,31.40,10.10μmol·L-1;平均扩散通量,1997年冬季航次为0.03,-14.07,121.70,0.25,72.54μmol·m-2·d -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为0.10,-11.74,40.47,-0.56μmol·m-2·d -1?NH+ 4和H4SiO4 是扩散量最大的2种组分,而HPO2-4 和NO-2的扩散量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间隙水
营养盐
沉积物
孔隙度
氮
磷
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
被引量:
9
8
作者
张庆荣
杜岩
王东晓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6,共8页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将格点资料插值到每米的深度上 ,求出各格点 2 8℃海温的深度 ,得出各月 2 8℃等温包络面。结果表明 :4~ 1 1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呈现大小不等和深浅不同的盆状 ,其各月的变化形象化地表示了暖水的演变过程。分析南海暖水中心点各标准层温度的季节变化表明 :30m以上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冬季 1月最低 ,春季 5月最高 ,次高出现在 1 0月份 ;50m海水温度最低值延至 3月份 ,最高在 7月份 ,次高也在 1 0月份。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暖水
等温包络面
季节变化
海温
海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谢强
侯一筠
+1 位作者
王东晓
齐义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9,共6页
在一个已应用于海洋要素预报的有限区域海面风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以渤海海域为实验海区,研究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对“未采用初始化”与“采用初始化”方法进行了预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初始化方法对...
在一个已应用于海洋要素预报的有限区域海面风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以渤海海域为实验海区,研究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对“未采用初始化”与“采用初始化”方法进行了预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初始化方法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模式作用明显,尤其是海面风场的开始阶段,主要体现在海风与陆风预报能力的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区域
海面风场
初始化
数值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杨昆
施平
王东晓
游小宝
李荣凤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
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36230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南海环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上层海洋环流具有多涡结构,海洋中尺度涡旋的演变(时间上的生消和空间上的迁移)是南海环流季节调整的可能方式.文中依据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和实际海洋观测所揭示的南海北部存在中尺度涡旋体系的基本事实,采用一个改进了涡分辨(eddy-resolving)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处于强盛的东北季风强迫以及黑潮在巴士海峡入侵的共同作用下的南海北部环流的中尺度涡旋体系进行了数值研究,初步再现了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生命史.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际的气候冬季风应力驱动下,具有的实际侧边界地形的南海北部呈现有强烈的中尺度涡旋.文中探讨了中尺度涡的垂直结构、温盐场的配置以及大尺度水平辐合辐散、海洋垂直运动与之相关的时空结构.由此可以得知,在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生命史的不同阶段,上述动力学因子的重要性是相对的.不同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斜压调整是形成冬季南海中尺度涡旋体系的决定性因子;边界的入流和风应力驱动是影响中尺度涡旋运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尺度涡旋
动力调整
南海北部
数值研究
涡旋
Keywords
Mesoscale eddy, dynamic adjustment,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大尺度动力场年循环和年际变化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卫强
王东晓
施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8,共8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南海季风试验"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963 62 3 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COADS风应力、Levitus温度资料 ,描述了南海上层海洋动力场的年循环及其与热力场之间的关系和南海大尺度动力场的年际变化。针对冬、夏 2个季节 ,分析Sverdrup环流场与上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上层海温变化与上层海洋环流基本结构非常相似 ,即上层海温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海Sverdrup平衡 ,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 ,平均海温场与流函数场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本文还着重分析了ElNi^no期间和LaNi^na期间的南海异常流函数场。研究发现 ,异常流函数场在ElNi^no期间的夏季主要是强化南海自身的环流结构 ,即强化南部反气旋式涡流 ( gyre)和强化北部气旋式涡流 ;冬季则削弱整个南海的气旋式流场。LaNi^na期间对夏季环流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 ,即削弱北部气旋式涡流 ,而对于南海南部的影响甚微 ;
关键词
南海
大尺度动力场
年循环
年际变化
风应力
温度
气旋式涡流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large scale dynamics field
annual cycle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2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混合层年循环特征
被引量:
37
3
作者
施平
杜岩
王东晓
甘子钧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7,共8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南海季风试验"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专项资助!项目 ( 97 92 6 0 5)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南海海洋环流时
文摘
通过分析Levitus 1 994版气候平均温盐资料 ,得到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特征 ,剖析了混合层深度及其内部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资料分析表明 :季风通过流场调整对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但通过海洋表层Ekman效应来影响混合层深度 ,而且还通过大尺度环流造成的辐散或辐合来限制或促进混合层深度的发展。研究发现混合层深度与混合层内温度存在着如下关系 :夏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等温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互贴合的过程 ;冬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水体完全消失并且等温度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交最多、相交最为垂直的过程 ,这时对应着冬季南海北部温跃层的通风 ;大于或等于 2
关键词
南海
混合层
暖水
季风
年循环
时空分布
温度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mixed layer
warm waters
monsoon
annual cycle
分类号
P731.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被引量:
28
4
作者
王东晓
施平
杨昆
齐义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90438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36230号
863计划818-06-05课题联合资助。
文摘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标准方差。同化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同化方案。同化得到的南海环流结构与未同化的模式响应场比较可以发现:海面高度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地修正南海环流的若干大尺度特征,特别是对冬季黑潮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同化结果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修正表现在:同化试验中瞬变的中等尺度涡旋得到加强,体现了南海海洋天气尺度涡被资料同化所“唤醒”(trigger)。这种“唤醒”不仅明显地反映在表层环流场中,对南海次表层动力、热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混合同化
海面高度
南海
天气尺度涡旋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权重系数
环流
海洋环境
Keywords
Blending assimilation, Sea surface height, Sout h China Sea, Synoptic eddy
分类号
P7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X1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跟踪浮标和卫星遥感海面高度中的南海涡旋结构
被引量:
32
5
作者
贺志刚
王东晓
陈举
胡建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厦门大学
海洋
系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 80 6)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南海季风试验"资助项目!
国家 863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选择 4个南海卫星跟踪Argos漂流浮标及同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 ,研究了南海海域涡旋的活动及空间结构。这 4个Argos漂流浮标的轨迹除了基本符合各季节海盆尺度环流趋势外 ,分别在菲律宾以西、越南外海、南海中部等海域呈现出中尺度旋转轨迹。这些中尺度涡旋现象在同期的TOPEX卫星遥感海面高度异常 (SSHA)分布中得到了准确的印证 ,并在诊断得到的地转流场中对应了一系列瞬变的中尺度涡旋活动。
关键词
南海
中尺度涡旋
漂流浮标
海面高度异常
卫星遥感
海流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mesoscale eddy
drifting buoy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15.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几种海面风应力资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3
6
作者
谢强
王东晓
王卫强
毛庆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963 62 3 0 )
国家科技专项资助!项目 ( 97 92 6)
文摘
利用卫星遥感 (ERS1 ,ERS2 )资料、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 (COADS)资料、Hellerman与Rosenstein客观分析资料 ,提取南海海面风应力因子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遥感资料与其他两种资料相比 ,具有分辨率高、量值合理的特点 ,建议在研究南海海面风应力气候学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 ,尤其是中、小尺度涡旋时采用遥感资料。
关键词
南海
海面风应力
气候学
卫星遥感
季节变化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wind stress
climatology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
被引量:
23
7
作者
周伟华
吴云华
陈绍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5,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97-926-04-03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06065)
文摘
通过1997年11月和1999年7月2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群岛深海盆沉积物的孔隙度?间隙水的营养盐含量,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2个航次的沉积物间隙水的NO2-N,NO3-N ,NH4-N,PO4-P ,SiO3-Si含量,1997年冬季航次平均为4.68,43.84,115.68 ,6.85,425.71μmol·L-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平均为2.72,36.86,31.40,10.10μmol·L-1;平均扩散通量,1997年冬季航次为0.03,-14.07,121.70,0.25,72.54μmol·m-2·d -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为0.10,-11.74,40.47,-0.56μmol·m-2·d -1?NH+ 4和H4SiO4 是扩散量最大的2种组分,而HPO2-4 和NO-2的扩散量极小?
关键词
南沙群岛
间隙水
营养盐
沉积物
孔隙度
氮
磷
硅
Keywords
Nansha Islands sea area
interstitial water
flux
nutrients
分类号
P736.4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
被引量:
9
8
作者
张庆荣
杜岩
王东晓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专项资助!项目 ( 97 92 6 0 5)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南海季风试验"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将格点资料插值到每米的深度上 ,求出各格点 2 8℃海温的深度 ,得出各月 2 8℃等温包络面。结果表明 :4~ 1 1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呈现大小不等和深浅不同的盆状 ,其各月的变化形象化地表示了暖水的演变过程。分析南海暖水中心点各标准层温度的季节变化表明 :30m以上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冬季 1月最低 ,春季 5月最高 ,次高出现在 1 0月份 ;50m海水温度最低值延至 3月份 ,最高在 7月份 ,次高也在 1 0月份。 2
关键词
南海
暖水
等温包络面
季节变化
海温
海气相互作用
Keywords
warm water in South China Sea
constant temperature envelope surface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rm water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2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谢强
侯一筠
王东晓
齐义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9,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818-06-05)
中国科学院"九五"项目!(KZ952-S1-420)
文摘
在一个已应用于海洋要素预报的有限区域海面风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以渤海海域为实验海区,研究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对“未采用初始化”与“采用初始化”方法进行了预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初始化方法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模式作用明显,尤其是海面风场的开始阶段,主要体现在海风与陆风预报能力的差异上.
关键词
有限区域
海面风场
初始化
数值预报模式
Keywords
Limited areas, sea surface wind field, initializing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冬季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的数值研究
杨昆
施平
王东晓
游小宝
李荣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大尺度动力场年循环和年际变化
王卫强
王东晓
施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混合层年循环特征
施平
杜岩
王东晓
甘子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王东晓
施平
杨昆
齐义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卫星跟踪浮标和卫星遥感海面高度中的南海涡旋结构
贺志刚
王东晓
陈举
胡建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海几种海面风应力资料的比较分析
谢强
王东晓
王卫强
毛庆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
周伟华
吴云华
陈绍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
张庆荣
杜岩
王东晓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初始化方案对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模式的影响
谢强
侯一筠
王东晓
齐义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