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国平
严幼芳
齐义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基于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Argo及卫星遥感等观测数据,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MLS)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区域尤为显...
基于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Argo及卫星遥感等观测数据,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MLS)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区域尤为显著,而南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混合层则有变淡的趋势。在季节时间尺度上,MLS在如下的4个区域呈现显著变化:西太平洋暖池、赤道东太平洋美洲沿岸、赤道辐合带(ITCZ)和SPCZ。利用盐收支方程进一步定量分析了两个代表区域(暖池区和ITCZ区)的MLS变化率及其控制因子,研究发现:暖池区淡水通量长年表现为负值,且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除6、7月之外,水平平流对MLS变化率均有正的贡献,其峰期出现在10-12月。ITCZ区的淡水通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其下半年的贡献明显大于上半年,水平平流输送和混合层底的夹卷也在11月达到最大。暖池区的盐度变化主要受到水平平流的影响,混合层底的夹卷作用贡献相对较小,而在ITCZ区混合层底的夹卷贡献作用则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热带太平洋
混合层盐度
盐收支
淡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温盐流数值产品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波涛
尹汉军
+3 位作者
朱宇航
彭世球
李毅能
程高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40,共12页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造了一套覆盖中国南海的40年(1980—2019年)温盐流数值产品OCEAN_SCS。OCEAN_SCS的变量包含了温度、盐度、流速、流向以及海表高度。OCEAN_SCS的水平空间分辨率为0.1°×0.1°,垂向分层40层(0~5000 ...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造了一套覆盖中国南海的40年(1980—2019年)温盐流数值产品OCEAN_SCS。OCEAN_SCS的变量包含了温度、盐度、流速、流向以及海表高度。OCEAN_SCS的水平空间分辨率为0.1°×0.1°,垂向分层40层(0~5000 m),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包含潮汐信息。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OCEAN_SCS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对象包括温度、盐度、海表高度、海流、潮位和增水。在不包含资料同化的前提下,OCEAN_SCS的模拟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OCENA_SCS的构建将为南海海洋环境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并服务于南海海洋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洋数值产品
RO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周昊
朱伟军
彭世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12,共10页
采用分辨率为1°×1°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
采用分辨率为1°×1°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对台风路径的影响较大,其中与Ferrier方案相组合的试验中模拟的台风路径平均偏差最小;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其中MYNN2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更接近。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大尺度环流形势场、水汽通量场及台风暖心结构模拟的异同,探讨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差异的动热力原因。分析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在模拟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长波槽的演变特征上是不同的,于是导致对台风路径模拟的差异;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边界层中水汽通量大小的模拟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汽供应的强弱会影响台风上层暖心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对台风强度模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路径和强度
数值模拟
微物理方案
边界层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淇文
章桂芳
+1 位作者
唐世林
张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1,共13页
珠江河口是珠三角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悬浮泥沙浓度的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是河口研究的核心问题,遥感反演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域的动态、连续、同步观测,快速获取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2013~2018年Landsat 8 OLI数据,对实...
珠江河口是珠三角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悬浮泥沙浓度的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是河口研究的核心问题,遥感反演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域的动态、连续、同步观测,快速获取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2013~2018年Landsat 8 OLI数据,对实测水质参数及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最佳波段组合后用拟合方程建立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模型,对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进行定量反演并计算4季悬浮泥沙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伶仃洋水域的悬浮泥沙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体现为夏季悬浮泥沙浓度较高,冬季悬浮泥沙浓度较低;空间上体现为悬浮泥沙的走向呈东北-西南的条带状,由西南沿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珠江冲淡水的扩展以西向为主是悬浮泥沙浓度高值区多出现于西南部的重要原因;水下地形和风向转变对珠江河口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排水、排沙和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了悬浮泥沙的季节性变化;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的悬浮泥沙变化也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Landsat
8
OLI
悬浮泥沙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能输入参数对珠江口波浪模拟的影响
5
作者
李少钿
李毅能
+3 位作者
李骏旻
张志旭
刘春霞
彭世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1-553,共13页
珠江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频发,对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准确的高分辨率波浪模拟/预报对区域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波浪预报/模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能输入的误差...
珠江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频发,对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准确的高分辨率波浪模拟/预报对区域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波浪预报/模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能输入的误差。本研究基于WAVEWATCH III(WW3)的南海-珠江口双重嵌套精细化海浪模式,探讨不同的风场产品与风能输入参数方案组合对珠江口波浪动力过程模拟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风场和参数方案组合。ERA5风场更适合珠江口海域的风浪模拟,其模式结果略优于采用CFSR风场的模式结果。ERA5风场+T500方案的组合对珠江口波高变化过程的模拟效果最好,ERA5风场+T471方案的组合次之,ERA5风场+ST6方案再次之。CFSR风场与T471f参数方案最为适配,其结果稍差于ERA5风场+ST6参数方案。T500方案调整高风速下的风能输入和涌浪对风能输入的反馈作用,并考虑水深引起的波浪破碎效应,更适合水深限制的珠江口浅水区域。另外,WW3模式开关ST4的参数方案的表现优于开关ST6的参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风能输入参数方案
珠江口
WAVEWATCH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国平
严幼芳
齐义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10203)
国家973计划项目资助(2013CB430301)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Argo及卫星遥感等观测数据,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MLS)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区域尤为显著,而南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混合层则有变淡的趋势。在季节时间尺度上,MLS在如下的4个区域呈现显著变化:西太平洋暖池、赤道东太平洋美洲沿岸、赤道辐合带(ITCZ)和SPCZ。利用盐收支方程进一步定量分析了两个代表区域(暖池区和ITCZ区)的MLS变化率及其控制因子,研究发现:暖池区淡水通量长年表现为负值,且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除6、7月之外,水平平流对MLS变化率均有正的贡献,其峰期出现在10-12月。ITCZ区的淡水通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其下半年的贡献明显大于上半年,水平平流输送和混合层底的夹卷也在11月达到最大。暖池区的盐度变化主要受到水平平流的影响,混合层底的夹卷作用贡献相对较小,而在ITCZ区混合层底的夹卷贡献作用则更显著。
关键词
ARGO
热带太平洋
混合层盐度
盐收支
淡水通量
Keywords
Argo
tropical Pacific Ocean
mixed layer salinity
salinity budget
freshwater flux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温盐流数值产品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波涛
尹汉军
朱宇航
彭世球
李毅能
程高磊
机构
中海油
研究
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方
海洋
科学
与工程广东省
实验室
(广州)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
海洋
灾害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40,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工程(2019BT2H59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3)
+6 种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8294047)
深水浮式平台一体化在线监测与分析软件集成系统研制(LSZX-2020-HN-05-04)
海上油气田精细化环境预报与参数区划关键技术(YXKY-ZX 072020)
南海北部内波区划及工程参数研究(YXKY-ZX 10202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5020901)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111101002)
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开放课题(2021KF01)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造了一套覆盖中国南海的40年(1980—2019年)温盐流数值产品OCEAN_SCS。OCEAN_SCS的变量包含了温度、盐度、流速、流向以及海表高度。OCEAN_SCS的水平空间分辨率为0.1°×0.1°,垂向分层40层(0~5000 m),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包含潮汐信息。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OCEAN_SCS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对象包括温度、盐度、海表高度、海流、潮位和增水。在不包含资料同化的前提下,OCEAN_SCS的模拟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OCENA_SCS的构建将为南海海洋环境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并服务于南海海洋环境保障。
关键词
南海
海洋数值产品
ROMS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Oceanic numerical dataset
ROMS
分类号
P714.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周昊
朱伟军
彭世球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舟山市气象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12,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208)
97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1CB403504,2010CB951601)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面上项目(41076009)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分辨率为1°×1°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对台风路径的影响较大,其中与Ferrier方案相组合的试验中模拟的台风路径平均偏差最小;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其中MYNN2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更接近。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大尺度环流形势场、水汽通量场及台风暖心结构模拟的异同,探讨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差异的动热力原因。分析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在模拟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长波槽的演变特征上是不同的,于是导致对台风路径模拟的差异;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边界层中水汽通量大小的模拟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汽供应的强弱会影响台风上层暖心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对台风强度模拟的差异。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路径和强度
数值模拟
微物理方案
边界层方案
Keywords
synoptic meteorology
typhoon track and intens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micro-physics schemes
boundary layer schemes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淇文
章桂芳
唐世林
张浩然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
重点
实验室
南方
海洋
科学
与工程广东省
实验室
(珠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1,共13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209)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0733)
+2 种基金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21qntd2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297)。
文摘
珠江河口是珠三角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悬浮泥沙浓度的运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是河口研究的核心问题,遥感反演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域的动态、连续、同步观测,快速获取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2013~2018年Landsat 8 OLI数据,对实测水质参数及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最佳波段组合后用拟合方程建立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模型,对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进行定量反演并计算4季悬浮泥沙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伶仃洋水域的悬浮泥沙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体现为夏季悬浮泥沙浓度较高,冬季悬浮泥沙浓度较低;空间上体现为悬浮泥沙的走向呈东北-西南的条带状,由西南沿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珠江冲淡水的扩展以西向为主是悬浮泥沙浓度高值区多出现于西南部的重要原因;水下地形和风向转变对珠江河口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排水、排沙和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了悬浮泥沙的季节性变化;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的悬浮泥沙变化也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珠江河口
Landsat
8
OLI
悬浮泥沙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Landsat 8 OLI
suspended sedim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能输入参数对珠江口波浪模拟的影响
5
作者
李少钿
李毅能
李骏旻
张志旭
刘春霞
彭世球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
中国科学院
科学
与技术应用
实验室
南方
海洋
科学
与工程广东省
实验室
(广州)
中国
气象局广州
热带海洋
气象
研究所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
海洋
灾害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1-553,共13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11110100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广州)(GML2019ZD0303、2019BT2H594)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90851、41931182、41676016、41776028、U20A20105、U21A600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503、XDA15020901)
中国科学院科技项目(ZDRW-XH-2019-2、ISEE2018PY05、133244KYSB20180029)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8294047)共同资助
文摘
珠江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频发,对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准确的高分辨率波浪模拟/预报对区域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波浪预报/模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能输入的误差。本研究基于WAVEWATCH III(WW3)的南海-珠江口双重嵌套精细化海浪模式,探讨不同的风场产品与风能输入参数方案组合对珠江口波浪动力过程模拟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风场和参数方案组合。ERA5风场更适合珠江口海域的风浪模拟,其模式结果略优于采用CFSR风场的模式结果。ERA5风场+T500方案的组合对珠江口波高变化过程的模拟效果最好,ERA5风场+T471方案的组合次之,ERA5风场+ST6方案再次之。CFSR风场与T471f参数方案最为适配,其结果稍差于ERA5风场+ST6参数方案。T500方案调整高风速下的风能输入和涌浪对风能输入的反馈作用,并考虑水深引起的波浪破碎效应,更适合水深限制的珠江口浅水区域。另外,WW3模式开关ST4的参数方案的表现优于开关ST6的参数方案。
关键词
波浪
风能输入参数方案
珠江口
WAVEWATCHⅢ
Keywords
ocean surface wave
wind input parameterization
Pearl River Estuary
WAVEWATCHⅢ
分类号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黄国平
严幼芳
齐义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温盐流数值产品构建及评估
谢波涛
尹汉军
朱宇航
彭世球
李毅能
程高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分析
周昊
朱伟军
彭世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3~2018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域悬浮泥沙季节性变化分析
贾淇文
章桂芳
唐世林
张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风能输入参数对珠江口波浪模拟的影响
李少钿
李毅能
李骏旻
张志旭
刘春霞
彭世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