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我国湖泊治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袁洁 肖启涛 +2 位作者 冯霞 赵晏强 陶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69-3578,共10页
湖泊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湖泊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湖泊生态环境,因此湖泊环境的科学治理在当今仍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 湖泊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湖泊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湖泊生态环境,因此湖泊环境的科学治理在当今仍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湖泊环境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当前我国湖泊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再从湖泊监测、模拟与预测、湖泊管理、湖泊评价四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湖泊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湖泊环境治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我国湖泊治理还面临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营养盐控制难度大、生态水位难以保证以及缺乏统一完整且高效的监管技术体系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湖泊环境治理的效率,拓展了湖泊治理研究的范围并提高了精度和准确度,促进了水环境治理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湖泊治理领域还面临着适用范围窄、可靠性差、对实测依赖性强以及缺乏对特定参数和领域的应用问题。未来应当加强相关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更优化的算法模型,以提高模型的可移植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深入研究外界因素与湖泊水质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碳循环的人工智能研究。研究将为湖泊水污染治理和水安全保障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湖泊治理 现状 挑战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智宇 徐力刚 +1 位作者 夏雨 周伍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为例,开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以分析数据化管理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MySQL技术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分为登录注册、查... 以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为例,开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以分析数据化管理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MySQL技术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分为登录注册、查询、录入数据、评估4个,结合典型的数据应用案例,探讨如何基于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生态环境类数据开展相关的数据应用,以实现湖泊生态环境类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与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数据管理平台 监测 数据库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营养湖泊(四川邛海)偶发性藻类水华遥感提取及原因初探
3
作者 贺诗文 张运林 +1 位作者 李娜 罗菊花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00,共12页
本研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监测到四川邛海在2022年2-3月发生了罕见的大面积藻类水华,初步从气温、风速、营养盐和水生植被分布等角度探究了此次藻类水华大范围暴发的可能原因。遥感监测显示,2022年2月18日,邛海开始... 本研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监测到四川邛海在2022年2-3月发生了罕见的大面积藻类水华,初步从气温、风速、营养盐和水生植被分布等角度探究了此次藻类水华大范围暴发的可能原因。遥感监测显示,2022年2月18日,邛海开始出现水华,随后水华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到3月10日,水华面积达到最大(13.67 km^(2)),占总水面面积的50.63%,此后水华面积逐渐降低,3月19日开始没有监测到明显的水华。基于模拟数据发现邛海在1985-2022年间,湖泊水温每十年增加0.14℃,并且水温与水生植被的面积呈现明显负相关。相比于2000s,2010-2020年邛海氮磷营养盐浓度没有明显上升且波动幅度变小。但水生植被(尤其是沉水植被)面积退化严重,水生植被面积每十年约减少0.19 km^(2),沉水植被面积每十年约减少0.10 km^(2)。分析表明,从宏观来看,在气候变化、水位上升的多重胁迫下,水生植被加剧退化,浮游植物更容易取得优势地位。2022年2-3月气温快速上升,风速较低且缺乏降雨等气象条件也有利于藻类水华的形成,水温持续性上升促进了水体分层,为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邛海偶发性的大面积藻类水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对于邛海这类相对清洁的水体,藻类水华风险也将持续存在并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海 藻类水华 沉水植被 遥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明增长视角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优化研究综述
4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张落成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7,共10页
乡村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性,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加强乡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 乡村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性,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加强乡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并提出优化路径,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和乡村精明增长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借鉴乡村精明增长理念,从“理论借鉴、过程分解、目标展望”等方面提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优化路径及研究展望。研究发现,作为控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以达到土地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精明增长理念可以从生态宜居、空间优化、产业兴旺和社区参与等不同方面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优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据此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三方面提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优化路径,包括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三方面提出乡村经济生产质效提升路径,从公共服务、环境质量和乡贤文化三方面提出乡村社会生活质量提升路径,从权衡内容、权衡要点和权衡支撑三方面提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路径。未来关于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中,应更多关注乡村多要素耦合协调模式和机理、复合生态系统优化决策模型构建、多元利益主体的复杂关系权衡等方面。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复合生态系统治理路径的认知,为乡村振兴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 精明增长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湖泊水文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奇 刘元波 +9 位作者 姚静 赖锡军 李相虎 吴桂平 黄群 孙占东 张丹 李云良 谭志强 刘星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0-1379,共20页
湖泊是地球表层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导致湖泊物理、化学特性在时空格局上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环境、气候等响应.湖... 湖泊是地球表层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导致湖泊物理、化学特性在时空格局上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环境、气候等响应.湖泊水文学研究湖泊水文要素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平衡关系与变化规律,在水文过程演变与归因解析、湖泊洪旱发生机理与调控、湖泊资源评估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解决了众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文评述了近50年来我国湖泊水文学的发展与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湖泊水量平衡与水量变化、湖泊水动力与水文过程调蓄、湖泊极端水文事件成因、湖泊水文遥感反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湖泊水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文学 湖泊水量平衡 洪涝干旱 湖泊水动力过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谭志强 李云良 +6 位作者 张奇 郭宇菲 王晓龙 李冰 万荣荣 王殿常 吴兴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7,共20页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量下降和服务功能退化等风险.本文总结了原位观测、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在获取湖泊湿地关键水文要素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的双重影响;结合洪水和水文连通性等研究热点分析了水文过程的典型表现形式;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湖泊湿地植物、动物和水质对水文过程改变的响应.本研究最终提出未来应该将遥感技术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建立“多目标-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的湖泊湿地监测体系;定量评价多维度水文连通的转化方式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加强研究地下水驱动下湿地植被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综合考虑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评价水鸟种群的弹性力和恢复力,为湖泊水位调控和退化湿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水文过程 数值模拟 遥感 洪水 水文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3 位作者 姜加虎 谭志强 喻崎雯 范宏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46-2153,共8页
为了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累积距平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流域内4个水文站和16个气象站1985—2010年的水文及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径流量变化定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 为了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累积距平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流域内4个水文站和16个气象站1985—2010年的水文及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径流量变化定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改变量及其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的下降和潜在蒸散发量的上升导致整个洞庭湖流域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4个子流域突变后相对于突变前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8、15、130、112 mm和102 mm;洞庭湖流域径流量的减少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贡献率为64%,人类活动虽然能增加径流,但是两者的叠加影响整体上仍使径流量减少。因此,洞庭湖流域的水文干旱是自然环境演化的结果,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格局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流域 水文响应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68
8
作者 陈肖飞 姚士谋 张落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城乡统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许多省市的城乡关系都面临复杂的困境,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实践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扩大内... 城乡统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许多省市的城乡关系都面临复杂的困境,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实践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扩大内需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具有内在的共同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城市空间利用以及土地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树立资源节约型的城乡统筹理念、确立健康城市化的城乡统筹方向、从区域空间角度认识城乡统筹问题、着力解决城乡统筹的土地问题等观点,并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主要优化方向:优化重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形态、优化集群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美好环境、优化市场导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新型城镇化 健康城市化 优化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昔保 杨桂山 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149-7158,共10页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对维持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系统服务内涵、评估模型、影响机制、权衡与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与管理决策和政策设计的结合仍面临多方面严峻挑战...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对维持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系统服务内涵、评估模型、影响机制、权衡与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与管理决策和政策设计的结合仍面临多方面严峻挑战。系统分析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与存在的不足,对于今后一段时间内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全方位拓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内涵为切入点,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内容与方法、影响机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优化等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管理决策和政策设计的需求,评述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监测、模型不确定性、风险评估、优化与调控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为切入点,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深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实现其与管理决策和政策设计的高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影响机制 权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沟渠对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物的拦截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游海林 吴永明 +5 位作者 刘丽贞 邓觅 张斐斐 徐力刚 姚忠 朱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文章以赣南苏区"三江源"区域典型农村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秉承"因地制宜,生态降解"的理念,构建由工程部分和生物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开展水生植物、微生物及贝类... 文章以赣南苏区"三江源"区域典型农村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秉承"因地制宜,生态降解"的理念,构建由工程部分和生物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开展水生植物、微生物及贝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等污染物的联合净化研究,阐明生态沟渠系统对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拦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为期近半年的运行处理,生态沟渠系统出水的COD浓度降至19.63 mg/L以下,接近地表Ⅲ类水标准,DO含量为5.43 mg/L,处于Ⅱ类和Ⅲ类水之间,TP浓度降低至2.03 mg/L,NH3-N浓度下降至5 mg/L以下,TN浓度<7 mg/L;COD、NH3-N、TP和T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65.92%、90.38%、86.95%和89.03%,生态沟渠系统对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且运行效果良好;气温、水量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期对生态沟渠去除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设计适合赣南农村小流域的生态拦截沟渠系统,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的方法,实施赣南苏区"三江源"区域典型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物的综合防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作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地位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流域 面源污染 生态沟渠 赣南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递企业总-分机构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阳 张落成 姚士谋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1-597,共7页
从流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采集跨省市经营的快递企业的总-分机构所在的地级城市,进行300×300矩阵构架,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等级城市间在流空间作用下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京广沪城市联系流呈现三... 从流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采集跨省市经营的快递企业的总-分机构所在的地级城市,进行300×300矩阵构架,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等级城市间在流空间作用下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京广沪城市联系流呈现三角形结构;2)上海-长春和上海-哈尔滨这两组城市联系表现得较为明显;呼和浩特-北京和包头-北京这两组城市联系有待提升,这4个节点城市承担着除省会城市外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联系的重要功能补充;3)郑州、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程度较为明显,但在区域内部城市联系网络不突出,集聚程度低;4)成都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联系较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网络 流空间 新型城镇化 快递企业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赵飞 林晨 +4 位作者 许金朵 金平华 熊俊峰 闵敏 马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颗粒态磷负荷模数 巢湖流域 泥沙输移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尔木河流域的SWAT模型水文特征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邰理想 饶文波 +3 位作者 檀涛 谭红兵 姜三元 张西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2008—2016年格尔木河流域实测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6.0),预测流域2022—2050年的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研究区未来降... 以2008—2016年格尔木河流域实测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6.0),预测流域2022—2050年的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研究区未来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并探究了这些气候要素对格尔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格尔木河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R2和ENS分别为0.84和0.73,验证期R2和ENS分别为0.74和0.70;(2)径流预测不确定性较小;(3)未来流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而气温降低;(4)未来时段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且降水是控制流域径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高寒干旱区 格尔木河流域 气候变化 径流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蕾 杨桂山 苏伟忠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8-1228,共11页
在辨识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概念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剖析国内外流域典型市场化生态补偿类型与模式,从生态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制度设计、效益评估等4个方面分析了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研究的进展,对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未来重点研究方... 在辨识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概念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剖析国内外流域典型市场化生态补偿类型与模式,从生态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制度设计、效益评估等4个方面分析了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研究的进展,对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研究需在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与客体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全链条价值估算、多目标协同的制度设计以及生态补偿绩效综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从而为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流域 市场化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宜老性研究——以南京市4个社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丽婷 陈维肖 +2 位作者 徐辰 张璐璐 姚士谋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431,共8页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区的宜老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梳理宜老性社区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进展,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宜老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撤离理论为指导对老年人需求状况进行调查。选取南京市4个典型社...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区的宜老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梳理宜老性社区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进展,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宜老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撤离理论为指导对老年人需求状况进行调查。选取南京市4个典型社区进行宜老性水平评价研究。研究表明,社区的宜老性水平受地理区位、建造年代和社区类型等因素影响。在地理区位上,越临近市中心,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越高;在建造年代上,新近建造的社区宜老性水平高于老旧社区;在社区类型上,高档商业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高,而拆迁安置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活动越来越集中在社区空间,对社区老年设施的依赖度上升。为适应日益深化的老龄化趋势,未来需在社区宜老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老龄群体的意愿。从老年人的行为偏好和情感需求出发,切实提高社区的宜老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人口 宜老性社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1995-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彩萍 徐昔保 李景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1228,共8页
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破碎化日趋加剧,太湖流域正面临一系列生态退化与环境问题。采用格网方法将太湖流域划分成1 613个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矩阵分析1995-2018年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变化趋势,... 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破碎化日趋加剧,太湖流域正面临一系列生态退化与环境问题。采用格网方法将太湖流域划分成1 613个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矩阵分析1995-2018年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变化趋势,揭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等级及供需匹配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减少,需求增多,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2)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等级总体从供需匹配向失配转变,匹配等级下降区域面积比例远超过上升比例;(3)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赤字区面积增加2倍,快速城市化加速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亏损。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需从矩阵区域化修正、长时间尺度、高分辨率尺度等方面开展,为流域生态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文模型在面源污染模拟与管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谢晖 邱嘉丽 +2 位作者 董建玮 高田田 赖锡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076-6091,共16页
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安全的重要污染来源,对其进行有效防控需要对其负荷以及防控措施效果进行科学高效精准的预测。流域水文模型(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HSPF)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面源污染模型的典... 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安全的重要污染来源,对其进行有效防控需要对其负荷以及防控措施效果进行科学高效精准的预测。流域水文模型(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HSPF)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面源污染模型的典范。近年来,HSPF模型应用于我国流域面源污染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有了飞速发展,但同样也面临着模型机理和参数本地化、模型构建精细化、模型结构不确定性较大等方面的挑战。围绕该模型在面源污染模拟与管控中的研究进展,对其在变化环境下的模拟方法和成果,以及应对参数识别、不确定性分析、措施效果评估和总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现代化环境模拟形势下HSPF模型的延伸发展。结合模型相关研究的总结,强调了面向我国流域特色的本地化模型改进、服务河长制精细监管的大尺度精细化模拟、以及模型与大数据统计及人工智能耦合的互馈集合模拟等后续研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 流域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HSPF) HSP~2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最佳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地方性重构——基于阳美玉器产业的文化经济地理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槿 徐辰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2,共9页
以广东揭阳的玉器生产专业村阳美村为例,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读本土产业发展中地方性的嵌入与重构。研究发现:本土产业在地方性多方要素的驱动与支撑下产生,在多重尺度政治经济过程作用与地方主体的响应下发展。地方性是本土产业产... 以广东揭阳的玉器生产专业村阳美村为例,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读本土产业发展中地方性的嵌入与重构。研究发现:本土产业在地方性多方要素的驱动与支撑下产生,在多重尺度政治经济过程作用与地方主体的响应下发展。地方性是本土产业产生并建立对外功能联系的初始条件,也是主体响应结构变动所做战略选择和地方营销的依托。在地方性嵌入产业发展的同时,生产、生活和宗教等地方活动被强化了与玉器生产相关的功能和意义,民居、街巷、宗祠等空间形制因传统功能被挤压而出现重塑。地方活动与景观的变化并未弱化地方意义,村民的地方依赖和依恋因本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与荣誉感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本土产业 结构 主体行动 广东揭阳阳美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生态服务生产函数构建研究--以博斯腾湖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倩倩 徐昔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9-288,共10页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LES)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湖泊面广量大、类型丰富、区域差异大及基础数据较为缺乏等原因,适用于LES定量评估且较为便捷、可行的模型方法较少。本文...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LES)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湖泊面广量大、类型丰富、区域差异大及基础数据较为缺乏等原因,适用于LES定量评估且较为便捷、可行的模型方法较少。本文以博斯腾湖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与关键特征指标构建湖泊生态服务生产函数(LEPF),用于定量评估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LESV)并甄别关键特征指标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19902019年生态系统最终服务年均价值量为2226.84亿元,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调节、防洪蓄水为主导生态系统服务;(2)LEPF拟合结果较好地反映了5类关键特征指标对LESV的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湖泊水位>蒸发量>面积>水生植被面积>综合营养状态指数;(3)5类关键特征指标中水位的产出弹性较高,表明水位波动与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服务生产函数 最终服务 关键特征指标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敏感参数实时识别的新型数据同化算法研究——以湖泊藻类模拟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帅 彭福利 +6 位作者 季雨来 张京 张奇谋 李琪 钱瑞 齐凌艳 黄佳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7-1889,共13页
数据同化是提升复杂机理过程模型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湖泊藻类模型的敏感参数具有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特征,导致数据同化过程中无法精准更新某一时段的敏感参数,影响数据同化的模型精度提升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耦合了参数敏感性分... 数据同化是提升复杂机理过程模型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湖泊藻类模型的敏感参数具有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特征,导致数据同化过程中无法精准更新某一时段的敏感参数,影响数据同化的模型精度提升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耦合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与集合卡尔曼滤波,研发了一种能够实时识别模型敏感参数的新型数据同化算法;为验证研发算法的效率,依托巢湖的高频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测试算法对藻类动态模型的精度提升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研发算法能够精准跟踪模型敏感参数的动态变化,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更新模型敏感参数,实现了水质高频自动监测数据与藻类动态模型的深度融合,藻类生物量模拟精度提升了55%,即纳什系数(NSE)从0.49提升到0.76,模拟精度提升效果也显著优于传统数据同化算法(NSE=0.63).研发算法可应用于其它水生态环境模型的数据同化,为水生态环境相关要素的精准模拟预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参数敏感性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