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构建——以鼎湖山为例
1
作者
戴玉映
张泽坤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7期451-460,共10页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国际保护地,其核心使命之一是通过自然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解说系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载体。当前,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解说实践虽已融合自然教育,但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与明确的系...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国际保护地,其核心使命之一是通过自然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解说系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载体。当前,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解说实践虽已融合自然教育,但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与明确的系统构建逻辑。梳理了解说系统和自然教育的关联,明确解说系统的核心定义——即由目标、要素、结构、功能及反馈机制构成的整体性机制,指出自然教育的理念与特征能为解说系统的构建提供指引;结合鼎湖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实践,剖析其解说系统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构建的框架;针对研究区域现存问题,提出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技赋能等优化路径,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的解说系统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自然教育
解说系统
系统构建
鼎湖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阳学军
宋柱秋
+3 位作者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主模式标本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构建——以鼎湖山为例
1
作者
戴玉映
张泽坤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鼎湖山树木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
出处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7期451-460,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类项目(4-KPB2025034)。
文摘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国际保护地,其核心使命之一是通过自然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解说系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载体。当前,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解说实践虽已融合自然教育,但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与明确的系统构建逻辑。梳理了解说系统和自然教育的关联,明确解说系统的核心定义——即由目标、要素、结构、功能及反馈机制构成的整体性机制,指出自然教育的理念与特征能为解说系统的构建提供指引;结合鼎湖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实践,剖析其解说系统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构建的框架;针对研究区域现存问题,提出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技赋能等优化路径,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的解说系统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自然教育
解说系统
系统构建
鼎湖山
Keywords
Biosphere Reserve
nature education
interpretive system
system design
Dinghushan
分类号
X3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欧阳学军
宋柱秋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527
31600165)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017)资助~~
文摘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主模式标本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内容分析法
Keywords
Dinghushan Nature Reserve
Holotype specimens
Kingdom plantae
Kingdom animalia
Kingdom fungi
Content analysi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构建——以鼎湖山为例
戴玉映
张泽坤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欧阳学军
宋柱秋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