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晓初 张弯弯 +3 位作者 王发国 王永淇 郭亚男 徐蕾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在对广东省湿地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分析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对策。结果显示,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共有96科240属352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其中含属数和种数较多的科有菊科、禾本科,含种数较多的属有莎草属Cyperus、蓼属Pol... 在对广东省湿地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分析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对策。结果显示,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共有96科240属352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其中含属数和种数较多的科有菊科、禾本科,含种数较多的属有莎草属Cyperus、蓼属Polygonum、母草属Lindernia、簕竹属Bambusa。出现频率较高的物种主要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等。从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总种数的71.59%,居主要优势;从生态类群来看,湿生植物占总种数的43.47%,居主要优势;从植物来源来看,本地物种占总种数的90.63%,居主要优势。入侵植物有41种,占总种数的11.66%。已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共204种,占总种数的57.6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垦、采砂、排污等人为活动以及外来物种入侵使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植物种类大大减少;用于园林绿化和净化污水的植物种类较少且多为外来种。建议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加强外来物种的监控,多利用本地植物资源进行园林绿化和净化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资源 保护利用 入侵植物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岭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分布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西贝阳 郑飞舟 +4 位作者 梁晓东 李钰桦 付琳 王发国 邢福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7,共6页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目的物种)34种,隶属于23科28属,其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各半,孑遗物种丰富。2)区域内目的物种大部分种类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普遍较小,全部被评估为地区性受危等级。3)随着海拔的升高,目的物种的数量呈现"中间膨胀型"的特点。目的物种主要分布于50°以下的缓坡,但在60°以上险坡仍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 保护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 分布 地形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分布现状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红锋 张荣京 +2 位作者 周劲松 邢福武 曾庆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的分布现状、资源量、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零星分布在我国18°44′~29°24′N,107°50′~119°09′E之... 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的分布现状、资源量、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零星分布在我国18°44′~29°24′N,107°50′~119°09′E之间的热带至亚热带森林中,估测个体数量不足15000株,其中成年植株数量不足2500株。生境破碎化与乐东拟单性木兰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影响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人为破坏是造成乐东拟单性木兰种群急剧缩减的直接原因,对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分布现状提出了保护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东拟单性木兰 分布现状 濒危原因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林 龚粤宁 +3 位作者 谢国光 董安强 王发国 邢福武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经调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于29科39属,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有29种。建议将19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广东新分布6种,粤北及南岭特有种9种。分析了广... 经调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于29科39属,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有29种。建议将19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广东新分布6种,粤北及南岭特有种9种。分析了广东南岭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受危状况 保护对策 广东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散序小花苣苔 被引量:2
5
作者 盘波 邹伶俐 +2 位作者 张睿鹂 康明 温放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0-1256,共7页
该文报道了华南地区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散序小花苣苔(Primulina effusa F.Wen&B.Pan),并对该新分类群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评估,认为根据现在已知的居群和所受威胁情况,可暂定为"极危"... 该文报道了华南地区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散序小花苣苔(Primulina effusa F.Wen&B.Pan),并对该新分类群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评估,认为根据现在已知的居群和所受威胁情况,可暂定为"极危"之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马氏小花苣苔 石灰岩植物区系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草属(茜草科)植物新记录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雨晴 郭兴 王瑞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首次报道了蓝花耳草(Hedyotis affinis Roem.&Schult.)在我国的分布新记录,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 蓝花耳草 广东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菊科二新归化植物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春梅 童毅华 +1 位作者 夏静 夏念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3-526,共4页
报道了中国菊科2新归化植物:短舌花金钮扣(Acmella brachyglossa Cass.)和粉黄缨绒花(Emilia praetermissa Milne-Redh.)。短舌花金钮扣原产美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加勒比海,我国台湾有逸生,最近在广州黄埔区发现1归化居群,而此前浙江象山... 报道了中国菊科2新归化植物:短舌花金钮扣(Acmella brachyglossa Cass.)和粉黄缨绒花(Emilia praetermissa Milne-Redh.)。短舌花金钮扣原产美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加勒比海,我国台湾有逸生,最近在广州黄埔区发现1归化居群,而此前浙江象山县报道的本种新记录实为白花金钮扣[A.radicans var.debilis(Kunth)R.K.Jansen]的错误鉴定。粉黄缨绒花原产于西非,我国台湾有逸生,最近在广州市和鹤山市发现了大量的归化居群,而且生长旺盛并排斥其他草本植物,具有明显的入侵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舌花金钮扣 白花金钮扣 粉黄缨绒花 菊科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3种兔儿风属植物(菊科-帚菊木族)的细胞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琛 袁琼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首次报道了华南地区兔儿风属(Ainsliaea DC.)(菊科-帚菊木族Asteraceae-Pertyeae)3种植物共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长穗兔儿风(A.henryi Diels)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16m+8sm;三脉兔儿风(A.trinervis Y.C.Tseng)... 首次报道了华南地区兔儿风属(Ainsliaea DC.)(菊科-帚菊木族Asteraceae-Pertyeae)3种植物共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长穗兔儿风(A.henryi Diels)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16m+8sm;三脉兔儿风(A.trinervis Y.C.Tseng)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2n=16m+10sm;莲沱兔儿风(A.ramosa Hemsl.)2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核型公式为2n=26=22m+4sm。所有居群的染色体由大到小逐渐变化,核型没有明显的二型性。这些结果表明兔儿风属植物确有x=12和x=13两个基数,其中x=13可能是该属的原始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儿风属 菊科 染色体基数 细胞分类学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刺蕊草属(唇形科)植物一新记录种
9
作者 姚纲 邓云飞 葛学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0-422,共3页
报道了中国唇形科(Lamiaceae)刺蕊草属一新记录种——香薷状刺蕊草(Pogostemon elsholtzioides Benth.),该种在中国产于西藏墨脱县,凭证标本保存在PE。该种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广泛,与特产于云南西北部地区的狭叶刺蕊草(P.diel... 报道了中国唇形科(Lamiaceae)刺蕊草属一新记录种——香薷状刺蕊草(Pogostemon elsholtzioides Benth.),该种在中国产于西藏墨脱县,凭证标本保存在PE。该种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广泛,与特产于云南西北部地区的狭叶刺蕊草(P.dielsianus Dunn)的主要区别为:花萼钟形,长3~3.5Into,花萼齿长为花萼筒的1/3~1/2,花冠长约4.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刺蕊草属 唇形科 香薷状刺蕊草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Ⅰ)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相东 罗昭发 +1 位作者 袁泓宇 谢宜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8种,分别为尾稃草〔Urochloa reptans(Linn.)Stapf〕、薄核冬青(Ilex tenuis C.J.Tseng)、凤凰薹草(Carex hoozanensis Hayata)、东方薹草(Carex tungfangensis L.K.Dai et S...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8种,分别为尾稃草〔Urochloa reptans(Linn.)Stapf〕、薄核冬青(Ilex tenuis C.J.Tseng)、凤凰薹草(Carex hoozanensis Hayata)、东方薹草(Carex tungfangensis L.K.Dai et S.M.Huang)、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锈果薹草(Carex metallica H.Lév.)、长圆楼梯草(Elatostema oblongifolium S.H.Fu)和歧序楼梯草(Elatostema subtrichotomum W.T.Wang)。此外,尾稃草属(Urochloa P.Beauv.)为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11
作者 李志鹏 李旭 +3 位作者 骆金初 李跃林 陈红锋 唐旭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94,共12页
为探究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了解群落间物种更替规律,以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坡的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8月以100 m为梯度沿海拔建立样地进行每木调查,分析300~1800 m海拔梯度范围内的乔木层植被物种组成、物种... 为探究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了解群落间物种更替规律,以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坡的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8月以100 m为梯度沿海拔建立样地进行每木调查,分析300~1800 m海拔梯度范围内的乔木层植被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物种更新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呈双峰曲线变化,群落间相异性也增大,且随着海拔差值扩大而逐渐增大,而在研究区内,物种更新速率在垂直梯度上表现出不明显的变化。不同海拔区域的群落生产策略有所不同,低海拔地区以中物种数+少个体数+高单株生物量为主,中海拔地区以多物种数+中个体数+中生物量为主,高海拔地区则以少物种数+多个体数+低单株生物量为主。提高物种多样性能为生态系统提高更多生态位和更高的抵抗力稳定性,有益于保护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生物多样性 海拔梯度 群落结构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算盘子属植物省级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纲 李玉玲 罗世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2-1324,共3页
报道了叶下珠科算盘子属4种植物在中国6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贵州分布新记录有圆果算盘子[Glochidion sphaerogynum(Müll. Arg.) Kurz],广东分布新记录有宽果算盘子(G.oblatum Hook. f.)和台闽算盘子(G.rubrum Blume),海南和广... 报道了叶下珠科算盘子属4种植物在中国6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贵州分布新记录有圆果算盘子[Glochidion sphaerogynum(Müll. Arg.) Kurz],广东分布新记录有宽果算盘子(G.oblatum Hook. f.)和台闽算盘子(G.rubrum Blume),海南和广西分布新记录有宽果算盘子,湖南分布新记录有湖北算盘子(G.wilsonii Hutch.),浙江分布新记录有台闽算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科 算盘子属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昆山与大岭山孑遗植物伯乐树群落特征比较与谱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美娜 乔琦 +3 位作者 张荣京 胡普炜 杨国 陈红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9-794,812,共7页
以群落学方法和谱系地理学方法,分析广东省南昆山与大岭山珍稀孑遗植物伯乐树种群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遗传结构并比较所处群落的异质性。群落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无论在区系成分上还是在物种组成上均表现出极大相似... 以群落学方法和谱系地理学方法,分析广东省南昆山与大岭山珍稀孑遗植物伯乐树种群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遗传结构并比较所处群落的异质性。群落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无论在区系成分上还是在物种组成上均表现出极大相似性,同时也稍有差异: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及南昆山;两群落内伯乐树种群龄级结构均不完整,而南昆山伯乐树种群相对表现出更强的生活力。谱系地理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682和0,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81×10-3和0,两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67,基因交流系数Nm=2.49。研究表明,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种群为复合种群,南昆山伯乐树种群起源可能更为古老。南昆山伯乐树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较之大岭山伯乐树种群为高,更具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叶绿体DNA 群落特征 谱系地理 南昆山 大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长洲岛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春梅 陈林 +1 位作者 邢福武 王发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8,共9页
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植被类型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为灌丛群落。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明显。该岛的植物区系与邻近岛屿植物区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香港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 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植被类型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为灌丛群落。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明显。该岛的植物区系与邻近岛屿植物区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香港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人为活动和外来植物的影响,其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保护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洲岛 物种多样性 植被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等位酶遗传变异及其变型间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作洲 暴朝霞 黄宏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3,共10页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对湖北西部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4种变型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在6个酶系统共检测到17个清晰位点和37个等位基因,其中多态位点11个,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为4,位点Acp-4和Pr...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对湖北西部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4种变型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在6个酶系统共检测到17个清晰位点和37个等位基因,其中多态位点11个,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为4,位点Acp-4和Prx-2的等位基因表现出变型特异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麻在物种水平维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位点比率P=56.3%,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2.1,平均预期杂合度He=0.222;但其变型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P=42.2%,A=1.7,He=0.146),其中乌天麻遗传多样性最高,药天麻最低。天麻变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3595,平均基因流(Nm)仅为0.4450,说明天麻变型间遗传分化较大,缺乏基因交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天麻居群以变型为单元优先聚类而非地域优先聚类,揭示各天麻变型在遗传上是相对独立的进化显著单元,支持天麻种内变型的划分。红天麻与乌天麻两变型最为近缘,火天麻与药天麻两类群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植物志新资料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育石 易绮斐 +1 位作者 曾飞燕 付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 icrodesmis caseariifolia...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 icrodesmis caseariifolia)、大乌泡(Rubuspluribracteatus)、柘树(M aclura tricuspidata)、长瓣耳草(Hedyotis longipetala)等,并列出了每种的引证标本和在广州分布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新资料 广州 植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欢 曾飞燕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洲6种。中国有5种,分布在东北、西南到华南各省(区)。高粱属有5亚属,仅高粱亚属(subgen.Sorghum)延伸至新世界,其他亚属均分布在旧世界,高粱亚属覆盖非洲并扩散到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拟高粱亚属(subgen.Parasorghum)分布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有柄高粱亚属(subgen.Stiposorghum)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个别种分布到亚洲;多毛高粱亚属(subgen.Chaet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异高粱亚属(subgen.Heter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亚洲。这表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高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非洲东北部和热带亚洲是否是高粱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属 地理分布 须芒草族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磊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为探讨燕麦属(Avena L.)植物的地理分布,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燕麦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属植物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北非、西亚、东亚和美洲。中国有4种,分布于华北、西北、... 为探讨燕麦属(Avena L.)植物的地理分布,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燕麦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属植物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北非、西亚、东亚和美洲。中国有4种,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的高海拔地区。燕麦属下分7个组,分别是多年生燕麦组[sect.Avenotrichon(Holub)Baum]、偏凸燕麦组(sect.Ventricosa Baum)、耕地燕麦组(sect.Agraria Baum)、软果燕麦组(sect.Tenuicarpa Baum)、埃塞俄比亚燕麦组(sect.Ethiopica Baum)、厚果燕麦组(sect.Pachycarpa Baum)和真燕麦组(sect.Avena)。其中,埃塞俄比亚燕麦组分布在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也门,其他6个组分布在欧洲、地中海、西北非洲、西亚、东亚和美洲地区。地中海、西北非洲、西亚地区分布有除埃塞俄比亚燕麦组之外的所有6个组,因此推断该地区可能是燕麦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而燕麦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属 地理分布 燕麦族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属植物查耳酮合成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谊兰 曾少华 王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9-505,共7页
采用TAIL-PCR技术从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叶片中克隆得到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的启动子,命名为ECHSP,长度为750 bp,其具有TATA BOX、CAAT BOX、MYB结合位点、MYC结合位点等元件。对箭叶淫羊藿、木鱼坪淫羊藿... 采用TAIL-PCR技术从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叶片中克隆得到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的启动子,命名为ECHSP,长度为750 bp,其具有TATA BOX、CAAT BOX、MYB结合位点、MYC结合位点等元件。对箭叶淫羊藿、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粗毛淫羊藿(E.acuminatum)、直距淫羊藿(E.mikinorii)、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等5种植物的CHS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HS启动子的核苷酸多态性丰富,表明CHS的表达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灵活调节。ECHSP与其他植物的CHS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其TATA box的位置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相关。此外,进化分析表明ECHSP的核苷酸序列可应用于淫羊藿属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查耳酮合成酶基因 启动子克隆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菅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煜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8,共8页
菅属(Themeda Forssk.)是禾本科高粱族(Poaceae:Andropogoneae)中佛焰苞物种的代表类群之一,在高粱族占据关键的系统演化位置,具有高度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及文献,菅属约有27种植物,旧世界均有分布,新世界3种隶... 菅属(Themeda Forssk.)是禾本科高粱族(Poaceae:Andropogoneae)中佛焰苞物种的代表类群之一,在高粱族占据关键的系统演化位置,具有高度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及文献,菅属约有27种植物,旧世界均有分布,新世界3种隶属于菅组。中国有13种,分布在西南至华南各省(区),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有10种。研究表明中国云南及印度北部是菅属的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中国云南及印度北部是否为菅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菅属 地理分布 高粱族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