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兜兰属植物种类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佳瑞 房林 +3 位作者 曾晶珏 李琳 吴坤林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2-1584,共13页
兜兰花形独特、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是兰科植物最具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由于野生资源盗挖严重和其生存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兜兰现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法对兜兰属植物在世界和中国... 兜兰花形独特、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是兰科植物最具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由于野生资源盗挖严重和其生存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兜兰现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法对兜兰属植物在世界和中国的地理分布及生境进行分析,特别关注近年来发表的新种,能为野生兜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目前全世界约有109种兜兰属植物,26个变种,中国自2009年《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后,在原有27种兜兰属植物的基础上,又发现了7个新种,该时期全世界发现的新种有30个。兜兰属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和东南亚,随后向东南亚群岛扩散,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爪哇等)和中国(云南、广西等)是兜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区。影响兜兰属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共生微生物、传粉昆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地理分布 新种类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影 曹武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6-1541,共6页
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其种苗繁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还能为其性状改良提供有效的遗传转化系统。从叶子花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和组培苗的移栽等方面综述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其种苗繁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还能为其性状改良提供有效的遗传转化系统。从叶子花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和组培苗的移栽等方面综述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的再生方式和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子花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兜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3
作者 黎艺璇 房林 +3 位作者 陈红 李琳 吴坤林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7-2166,共10页
兰科兜兰属植物因其奇特的外观,观赏价值极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兜兰生长慢,生长环境要求高,又遭到人们持续采集,野生兜兰数量稀少,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通过人工繁殖出的大量种苗能应用于迁地保护、自然回归和商品化... 兰科兜兰属植物因其奇特的外观,观赏价值极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兜兰生长慢,生长环境要求高,又遭到人们持续采集,野生兜兰数量稀少,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通过人工繁殖出的大量种苗能应用于迁地保护、自然回归和商品化生产。但兜兰的人工繁殖难度大,存在种子萌发率低、生长速度慢、回归自然的种苗适应性差等问题。菌根是植物长期在自然界生存中与真菌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内生真菌在兜兰的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环境适应性均有极大帮助。研究内生真菌有助于兜兰的人工繁殖、商品化育苗及产业化推广,也有利于兜兰属植物的自然回归和保护。本文对兜兰内生真菌特点、分离鉴定方法、内生真菌种类和作用等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内生真菌在兜兰属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等,以期为兜兰属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兜兰种子共生萌发和商品化育苗及野生兜兰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内生真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梅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春牛 邓杰玲 +3 位作者 周锦业 李秀玲 曾宋君 卜朝阳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47-52,共6页
为提高木质化插穗生根质量,培育三角梅健壮扦插种苗,摸索培育优良种苗的扦插方法,比较不同生根剂、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鲜重、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监测扦插池空气温湿度。结果表明,三角梅‘绿叶... 为提高木质化插穗生根质量,培育三角梅健壮扦插种苗,摸索培育优良种苗的扦插方法,比较不同生根剂、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鲜重、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监测扦插池空气温湿度。结果表明,三角梅‘绿叶大红’的木质化枝条扦插,以河沙为扦插基质、100 mg/L双吉尔生根粉(GGR-6)与750 mg/L吲哚丁酸(IBA)混合液浸泡15 min,扦插池气温在25-40℃,前期湿度在97%以上时,平均生根数量可达107条,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6%。生根率与后期种苗移栽成活率不相关,生根数量、生根鲜重与种苗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扦插生根效果的衡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扦插 生根量 移栽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旗兜兰种子共生萌发与非共生萌发的形态解剖学比较研究
5
作者 李业斐 陈红 +4 位作者 李俊泽 曾晶珏 吴坤林 曾宋君 房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育价值,但其种子极其微小且无胚乳,自然萌发困难,制约其大量繁殖。离体条件下,利用种子共生萌发和非共生萌发技术均能进行兰科植物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但二者间各有优缺点。该研究... 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育价值,但其种子极其微小且无胚乳,自然萌发困难,制约其大量繁殖。离体条件下,利用种子共生萌发和非共生萌发技术均能进行兰科植物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但二者间各有优缺点。该研究对比了白旗兜兰共生萌发与非共生萌发在形态解剖学特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共生萌发的进程要快于非共生萌发,且长势一致性强;在胶膜菌共生萌发下的种子萌发率和原球茎分化率均高于对照(VW培养基)的非共生萌发,播种后60 d,共生萌发的种子萌发率可达到92.57%,原球茎分化率达到65.06%。石蜡切片观察的解剖学结构,共生萌发在形成原球茎、建立茎顶端分生组织和叶原基形成等形态建成过程均快于非共生萌发。扫描电镜下,淀粉粒和真菌在共生萌发原球茎和幼苗中存在极性分布,而在非共生萌发中不存在极性。因此,在促萌发真菌作用下,共生萌发在促进原球茎形态建成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旗兜兰 共生萌发 非共生萌发 形态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子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春牛 周锦业 +4 位作者 关世凯 屈婷婷 宋倩 曾宋君 卜朝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1,28,共5页
对叶子花生长开花特性、花期调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地栽叶子花开花少或花期不整齐问题,分析了其花期不易被人工调控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在选育易开花品种、改良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优化调控方法... 对叶子花生长开花特性、花期调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地栽叶子花开花少或花期不整齐问题,分析了其花期不易被人工调控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在选育易开花品种、改良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优化调控方法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成功地进行叶子花的花期调控,使叶子花在园林中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子花 习性 花期调控 地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房注射法转化‘紫宝石’蝴蝶兰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莉 王佳 +4 位作者 郑枫 吴坤林 房林 李琳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9-674,共6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对‘紫宝石’蝴蝶兰进行外源DNA导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注射和不同注射处理方式对‘紫宝石’蝴蝶兰的落果率影响不同,对胚座组织和种子的GUS染色率的影响也不同,在授粉后65 d时,以2%DMSO为缓冲液,注射400μg/mL浓度质... 采用子房注射法对‘紫宝石’蝴蝶兰进行外源DNA导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注射和不同注射处理方式对‘紫宝石’蝴蝶兰的落果率影响不同,对胚座组织和种子的GUS染色率的影响也不同,在授粉后65 d时,以2%DMSO为缓冲液,注射400μg/mL浓度质粒,种子的GUS染色率最高达6.14%。选取各注射时期无菌播种后获得的1 000个原球茎,经系列浓度的潮霉素筛选,结果发现授粉后65 d注射时获得的抗性植株最多,为31株,转化率为3.1%。切取转化植株幼叶及幼根进行GUS检测,均为阳性;随机挑选7株幼苗进行PCR检测,均能扩增出GUS基因和HPT基因条带,说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株的基因组内。此研究为兰科植物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宝石’蝴蝶兰 子房注射法 遗传转化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