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I)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化学过氧化的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质、导电聚合物稳定性的电化学解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性质 电化学聚合 电化学研究 吡咯 导电聚合物 固体 反应动力学 电化学制备 反应机理 导电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Ⅱ)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LE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发光聚合物 离子液体 聚对苯撑乙烯 光致发光特征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永舫:有机光伏研究的创新之路
3
作者 李永舫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9期5-10,共6页
能源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以煤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这带来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化石能源还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不能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 能源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以煤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这带来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化石能源还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不能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开发低碳、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太阳电池(或称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太阳电池包括晶体硅(单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无机半导体(非晶硅、铜铟镓硒、砷化镓等)薄膜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和有机太阳电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薄膜太阳电池 太阳能电池 有机光伏 有机太阳电池 非晶硅 晶体硅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BTZ)_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制备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加金 华玉林 +7 位作者 印寿根 冯秀岚 吴晓明 王树国 孙媛媛 李永舫 杨春和 帅志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2 Al近白色电致发光器件 ,其色坐标位于白场之内 (x =0 .2 4 2 ,y =0 .35 9) ,在驱动电压为 1 6V时 ,亮度达 32 0 0cd m2 ,对应的量子效率为 0 .32 %。进一步在Zn (BTZ) 2 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 brene ,制成ITO PVK∶TPD Zn(BTZ) 2 ∶Rubrene Al结构器件 ,实现了纯白色发光 (色坐标值 :x =0 .32 4 ,y =0 .343) ,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 ,且量子效率达 0 .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有机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硅基化合物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青 于军胜 +3 位作者 李璐 蒋亚东 锁钒 占肖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利用真空蒸镀方法,以两种新型硅基化合物同族衍生物材料BMPSiE(1,2-bis(1-methyl-2,3,4,5-tetraphenyl-1H-Silole-1-yl)ethane)和BMPThSi(1,1′-dimethyl-3,3′,4,4′-tetraphenyl-2,2′,5,5′-tetra(thiophen-2-yl)-1,1′-bi(1H-silol... 利用真空蒸镀方法,以两种新型硅基化合物同族衍生物材料BMPSiE(1,2-bis(1-methyl-2,3,4,5-tetraphenyl-1H-Silole-1-yl)ethane)和BMPThSi(1,1′-dimethyl-3,3′,4,4′-tetraphenyl-2,2′,5,5′-tetra(thiophen-2-yl)-1,1′-bi(1H-silole))为发光层,NPB(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和Alq3(tris(8-hydroxyquinolinolato)aluminum)分别为空穴和电子传输层,制备了结构简单的高亮度电致发光器件,表征了器件的光电性能,并通过器件的能级结构对器件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驱动电压为20V时,BMPSiE和BMPThSi的三层结构的器件最大亮度分别为9991.9和15261.5cd·m-2,流明效率分别为0.36和0.31lm·W-1.器件发光光谱谱峰位于483和495nm处,分别为BMPSiE和BMPThSi的特征光谱,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色度图坐标为(0.202,0.337)和(0.246,0.419),且不随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硅基化合物 真空蒸镀 能级结构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炔的化学修饰及功能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勇军 李玉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2-1013,共22页
石墨炔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孔洞结构使其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石墨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并迅速成为了碳材料研究中的新领域。石墨炔中炔键单元的高活性为其化学修... 石墨炔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孔洞结构使其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石墨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并迅速成为了碳材料研究中的新领域。石墨炔中炔键单元的高活性为其化学修饰与掺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石墨炔的非金属杂原子掺杂、金属原子修饰以及表面改性,并深入探讨掺杂与衍生化对石墨炔材料的电子性质的影响及其对光电化学催化性能的协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掺杂 非金属杂原子 金属原子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偶极如何影响有机与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带结构与性能
7
作者 李永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共2页
界面能带结构是指界面处电子能带的弯曲和倾斜。它能显著影响载流子的产生、注入、分离、传输、复合和收集等过程,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界面能带结构、调控器件性能与工作机理是光电子器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 界面能带结构是指界面处电子能带的弯曲和倾斜。它能显著影响载流子的产生、注入、分离、传输、复合和收集等过程,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界面能带结构、调控器件性能与工作机理是光电子器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如果将一组相距很近的正负点电荷肩并肩排列所组成的偶极层插入器件界面,电势能穿过偶极层时会发生突变,将能有效调控界面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器件 偶极层 器件性能 能带结构 电势能 核心课题 重要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响应的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与细胞成像研究(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武 朱春雷 +4 位作者 冯丽恒 袁焕祥 吕凤婷 刘礼兵 王树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CPNs)因其高荧光亮度、低毒性、表面易修饰的特性,近年来在生物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关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pH值响应共轭聚合物(PFPA),并通过纳米沉淀方法制备了其纳米粒子。动态光散射实验表明P... 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CPNs)因其高荧光亮度、低毒性、表面易修饰的特性,近年来在生物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关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pH值响应共轭聚合物(PFPA),并通过纳米沉淀方法制备了其纳米粒子。动态光散射实验表明PFPA纳米粒子在水中分散性较好,其粒径约为8nm。PFPA纳米粒子的最大吸收峰为379nm,其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6 L·mol-1·cm-1;另外该纳米粒子的荧光最大发射峰为422nm,其荧光量子产率为35%。PFPA纳米粒子在汞灯(100瓦)照射下表现出较好的光稳定性,另外MTT实验表明其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该纳米粒子具有pH响应的光学特性,并可以用于活细胞成像。PFPA纳米粒子在癌症诊断、药物与基因传递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 荧光探针 PH响应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有机半导体二维单晶膜偏振光电探测器件
9
作者 张钰 王天禹 +2 位作者 秦正生 王永帅 董焕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7,196,共10页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具有对光场矢量方向的探测能力,可极大地丰富光电探测的信息维度,揭露传统探测方法中所不能发现的隐藏信息,因而在目标探测、地质遥感、机器视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材料结构的本征各向异性实现偏振响应,有...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具有对光场矢量方向的探测能力,可极大地丰富光电探测的信息维度,揭露传统探测方法中所不能发现的隐藏信息,因而在目标探测、地质遥感、机器视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材料结构的本征各向异性实现偏振响应,有助于规避传统偏振探测需要耦合光学元件所导致的结构复杂和系统庞大等问题,有助于实现器件的小型化与集成化。基于大面积有机半导体二维单晶膜构筑了有机偏振探测器件,利用有机单晶膜中分子结构的长程有序和本征各向异性,获得了二向色性比最高可达2.39的偏振光响应特性。进一步,利用大面积有机二维单晶膜在大尺度范围分子堆积结构的有序性和取向一致性,制备了4×4偏振光电探测器阵列,所有器件的偏振方向一致,展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和均一性,预示其在大面积偏振器件集成方面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有机单晶 本征结构各向异性 二向色性 偏振响应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及润湿行为调控(Ⅰ) 被引量:21
10
作者 崔晓松 姚希 +3 位作者 刘海华 方国平 李文 江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41-52,共12页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其超疏水性与其他材料性能很难相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特别需要深入理论研究,优化设计表面微纳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其润湿行为,实现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率先应用。针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这些关键问题,重点评述了当前超疏水表面理论研究特别是表面几何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流行技术方法,进而讨论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超疏水行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接触角滞后 几何设计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导电聚苯胺的界面聚合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亮 丁春梅 +2 位作者 朱英 万梅香 江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5-1359,共5页
采用界面聚合和无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疏水链的全氟癸二酸(PFSEA)为掺杂剂,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FeCl3氧化剂的浓度实现了聚苯胺三维微/纳米结构形貌和尺寸的可控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结果显示,聚苯胺是由一维纳米纤维自组装形... 采用界面聚合和无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疏水链的全氟癸二酸(PFSEA)为掺杂剂,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FeCl3氧化剂的浓度实现了聚苯胺三维微/纳米结构形貌和尺寸的可控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结果显示,聚苯胺是由一维纳米纤维自组装形成的三维微球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聚苯胺微球为掺杂态.室温下,该微/纳米结构聚苯胺微球的电导率为9.6×10-3 S/cm,表面水接触角为161.4°,表现出半导体特性和超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琴版 界面聚合 三维微/纲术结构 霆邕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及润湿行为调控(Ⅱ) 被引量:12
12
作者 崔晓松 姚希 +3 位作者 刘海华 方国平 李文 江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1-44,共14页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其超疏水性与其他材料性能很难相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特别需要深入理论研究,优化设计表面微纳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其润湿行为,实现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率先应用。针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这些关键问题,重点评述了当前超疏水表面理论研究特别是表面几何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流行技术方法,进而讨论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超疏水行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接触角滞后 几何设计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第三受体蛋白三维结构及其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毅 王悦 +5 位作者 卞富永 史强 葛茂发 王树 张兴康 徐四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2-2446,共15页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方法,计算多巴胺(Dop)与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确定五个残基(Asp117、Ser208、His272、Phe269和Thr276)为活性位点.五个活性位点残基分别位于D_3R蛋白跨膜螺旋区TM3、TM5和TM6,组成活性空腔结构.多巴胺分子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结合方式保留在D_3R蛋白中,与D_3R蛋白结合能E_b为-97.8 kJ·mol^(-1)基于3PBL D_3R突变体晶体结构,构建了另外一个含有多巴胺分子的D_3R蛋白结构(Dop-3PBL-D_3R),确定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的活性位点氨基酸是Asp83、His272、Phe269、Phe268和Trp265.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分子同样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方式结合,与该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是-80.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D_3R 3PBL 活性位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成像系统中样品损伤引起的伪非线性现象(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云波 王玉晓 +5 位作者 张学如 杨昆 石光 蒋礼 杨俊义 宋瑛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0,284,共6页
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单脉冲测量材料三阶非线性的技术。当使用这种技术对薄膜材料进行测量时,部分材料经过高光强照射以后会产生伪非线性图像。这里所说的伪非线性图像是指无论在强的或弱的激光光强照射下,被测... 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单脉冲测量材料三阶非线性的技术。当使用这种技术对薄膜材料进行测量时,部分材料经过高光强照射以后会产生伪非线性图像。这里所说的伪非线性图像是指无论在强的或弱的激光光强照射下,被测量样品的实验结果中总是显示出与非线性材料在高光强下显现出的非线性图像相类似的实验图像。基于多种不同材料的薄膜样品的实验结果,对伪非线性图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大量实验表明:伪非线性图像是由样品的两种损伤造成的:一种是样品被碳化或破坏(形成一个黑斑),另一种是样品被剥离或漂白(形成一个白斑)。从实验和数值仿真两方面对观点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非线性 非线性成像技术 相位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界面对纳米ZnO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路丽霞 季辉 +2 位作者 汤庆鑫 童艳红 刘益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采用氧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金属Zn后低温退火的方法制备纳米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Ram an)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光致发光(PL)谱等手段,分析了退火温度及ZnO/Zn界面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Ram an结果... 采用氧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金属Zn后低温退火的方法制备纳米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Ram an)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光致发光(PL)谱等手段,分析了退火温度及ZnO/Zn界面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Ram an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界面模式(Es)振动减弱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当退火温度为400℃时,界面振动消失,Zn全部转化成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得到化学配比的纳米ZnO薄膜。PL谱表明,经400℃退火处理的样品紫外发射最强,发光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 纳米ZNO薄膜 ZnO/Zn界面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酰亚胺-卟啉星型电子受体分子的构筑及其在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士超 冯贵涛 +3 位作者 夏冬冬 李诚 武永刚 李韦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大量的共轭电子受体分子被开发,并成功应用到高性能光伏器件中。共轭分子作为非富勒烯电子受体,需要综合考虑吸收、能级、电子传输以及结晶性等,其中宽吸收光谱可以提高对太阳... 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大量的共轭电子受体分子被开发,并成功应用到高性能光伏器件中。共轭分子作为非富勒烯电子受体,需要综合考虑吸收、能级、电子传输以及结晶性等,其中宽吸收光谱可以提高对太阳光谱的利用,是分子设计中重要因素之一。本工作中,我们设计一种新型电子受体分子,以卟啉为核、萘酰亚胺为端基以及炔为桥连基团。这种新型分子具有近红外的吸收光谱以及合适的能级。将一种具有吸收互补的共轭聚合物为电子给体,星型分子为电子受体应用到电池的活性层中,我们获得了1.8%的能量转换效率,电池的光谱响应为300–900 nm。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以卟啉为核的分子设计在实现近红外吸收的电子受体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 卟啉 萘酰亚胺 电子受体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的p型场效应及其精细调控(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鹏 刘洪涛 +2 位作者 武斌 汤庆鑫 刘云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2-1290,共9页
石墨烯因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在过去十年受到广泛重视。得益于石墨烯研究的繁荣,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的最常见的衍生物,近年来也获得广泛的研究。氧化石墨烯不仅可以通过高温退火还原得到光电性质都类似石墨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而... 石墨烯因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在过去十年受到广泛重视。得益于石墨烯研究的繁荣,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的最常见的衍生物,近年来也获得广泛的研究。氧化石墨烯不仅可以通过高温退火还原得到光电性质都类似石墨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而且因其结构中存在羧基、羰基和羟基等含氧基团,为石墨烯的性能调控提供了可能。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引入外来原子比如氮原子来调控石墨烯的化学催化和光电性质。然而至今在氮掺杂石墨烯的研究中,氮的类型和所处化学环境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而这会影响石墨烯后续的电学和催化应用。因此,合成特定类型的氮掺杂石墨烯并研究其对后续应用的影响是必要的。我们通过氧化石墨烯和邻芳基二胺的希夫碱缩合反应成功合成了吡嗪和吡啶氮掺杂石墨烯,研究了氮的类型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吡嗪氮掺杂的石墨烯表现出弱的n型掺杂,而强吸电子的三氟甲基基团的引入,会让吡嗪氮掺杂的石墨烯由弱n型掺杂转变为明显的p型掺杂。当在吡嗪氮中同时引入吡啶氮时,石墨烯也表现为弱的p型掺杂。因此,石墨烯的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吸电子基团和掺杂不同类型的氮来实现精细调控,从而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更多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氮掺杂 希夫碱反应 吸电子基团 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