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I)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化学过氧化的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质、导电聚合物稳定性的电化学解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性质 电化学聚合 电化学研究 吡咯 导电聚合物 固体 反应动力学 电化学制备 反应机理 导电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Ⅱ)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LE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发光聚合物 离子液体 聚对苯撑乙烯 光致发光特征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BTZ)_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制备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加金 华玉林 +7 位作者 印寿根 冯秀岚 吴晓明 王树国 孙媛媛 李永舫 杨春和 帅志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2 Al近白色电致发光器件 ,其色坐标位于白场之内 (x =0 .2 4 2 ,y =0 .35 9) ,在驱动电压为 1 6V时 ,亮度达 32 0 0cd m2 ,对应的量子效率为 0 .32 %。进一步在Zn (BTZ) 2 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 brene ,制成ITO PVK∶TPD Zn(BTZ) 2 ∶Rubrene Al结构器件 ,实现了纯白色发光 (色坐标值 :x =0 .32 4 ,y =0 .343) ,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 ,且量子效率达 0 .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有机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硅基化合物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青 于军胜 +3 位作者 李璐 蒋亚东 锁钒 占肖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利用真空蒸镀方法,以两种新型硅基化合物同族衍生物材料BMPSiE(1,2-bis(1-methyl-2,3,4,5-tetraphenyl-1H-Silole-1-yl)ethane)和BMPThSi(1,1′-dimethyl-3,3′,4,4′-tetraphenyl-2,2′,5,5′-tetra(thiophen-2-yl)-1,1′-bi(1H-silol... 利用真空蒸镀方法,以两种新型硅基化合物同族衍生物材料BMPSiE(1,2-bis(1-methyl-2,3,4,5-tetraphenyl-1H-Silole-1-yl)ethane)和BMPThSi(1,1′-dimethyl-3,3′,4,4′-tetraphenyl-2,2′,5,5′-tetra(thiophen-2-yl)-1,1′-bi(1H-silole))为发光层,NPB(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和Alq3(tris(8-hydroxyquinolinolato)aluminum)分别为空穴和电子传输层,制备了结构简单的高亮度电致发光器件,表征了器件的光电性能,并通过器件的能级结构对器件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驱动电压为20V时,BMPSiE和BMPThSi的三层结构的器件最大亮度分别为9991.9和15261.5cd·m-2,流明效率分别为0.36和0.31lm·W-1.器件发光光谱谱峰位于483和495nm处,分别为BMPSiE和BMPThSi的特征光谱,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色度图坐标为(0.202,0.337)和(0.246,0.419),且不随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硅基化合物 真空蒸镀 能级结构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苯基衍生物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生德 易院平 +1 位作者 耿华 帅志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2-954,共3页
通过结合杂化密度泛函和前线轨道理论与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三种苯基衍生物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质.基于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扩展分子电子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苯基衍生物三分子结的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偏压下,电流与电... 通过结合杂化密度泛函和前线轨道理论与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三种苯基衍生物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质.基于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扩展分子电子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苯基衍生物三分子结的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偏压下,电流与电压呈线性变化;分子结的电阻的对数与苯环的数目呈线性增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运 弹性散射 电子结构 结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富勒烯电子受体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柏侨 许韵华 +3 位作者 夏冬冬 肖承义 杨兆凡 李韦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5,共16页
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在建筑集成光伏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基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平均可见光透过率,因而得到了广泛... 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在建筑集成光伏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基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平均可见光透过率,因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非富勒烯受体型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究活性层材料设计及器件构型优化对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希望为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在今后研究中新材料体系的优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 非富勒烯受体 平均可见光透射率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有机半导体二维单晶膜偏振光电探测器件
7
作者 张钰 王天禹 +2 位作者 秦正生 王永帅 董焕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7,196,共10页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具有对光场矢量方向的探测能力,可极大地丰富光电探测的信息维度,揭露传统探测方法中所不能发现的隐藏信息,因而在目标探测、地质遥感、机器视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材料结构的本征各向异性实现偏振响应,有...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具有对光场矢量方向的探测能力,可极大地丰富光电探测的信息维度,揭露传统探测方法中所不能发现的隐藏信息,因而在目标探测、地质遥感、机器视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材料结构的本征各向异性实现偏振响应,有助于规避传统偏振探测需要耦合光学元件所导致的结构复杂和系统庞大等问题,有助于实现器件的小型化与集成化。基于大面积有机半导体二维单晶膜构筑了有机偏振探测器件,利用有机单晶膜中分子结构的长程有序和本征各向异性,获得了二向色性比最高可达2.39的偏振光响应特性。进一步,利用大面积有机二维单晶膜在大尺度范围分子堆积结构的有序性和取向一致性,制备了4×4偏振光电探测器阵列,所有器件的偏振方向一致,展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和均一性,预示其在大面积偏振器件集成方面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有机单晶 本征结构各向异性 二向色性 偏振响应 偏振光电探测器件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及润湿行为调控(Ⅰ) 被引量:21
8
作者 崔晓松 姚希 +3 位作者 刘海华 方国平 李文 江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41-52,共12页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其超疏水性与其他材料性能很难相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特别需要深入理论研究,优化设计表面微纳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其润湿行为,实现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率先应用。针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这些关键问题,重点评述了当前超疏水表面理论研究特别是表面几何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流行技术方法,进而讨论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超疏水行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接触角滞后 几何设计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及润湿行为调控(Ⅱ) 被引量:12
9
作者 崔晓松 姚希 +3 位作者 刘海华 方国平 李文 江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1-44,共14页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异的自洁排水性能可望在高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仿生已达到在亲水材料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准商业化水平。然而,超疏水表面现有制备方法一般都工艺复杂和费用高昂,同时其超疏水性与其他材料性能很难相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对此,特别需要深入理论研究,优化设计表面微纳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其润湿行为,实现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率先应用。针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这些关键问题,重点评述了当前超疏水表面理论研究特别是表面几何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流行技术方法,进而讨论了利用外界作用调控超疏水行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接触角滞后 几何设计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导电聚苯胺的界面聚合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亮 丁春梅 +2 位作者 朱英 万梅香 江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5-1359,共5页
采用界面聚合和无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疏水链的全氟癸二酸(PFSEA)为掺杂剂,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FeCl3氧化剂的浓度实现了聚苯胺三维微/纳米结构形貌和尺寸的可控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结果显示,聚苯胺是由一维纳米纤维自组装形... 采用界面聚合和无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疏水链的全氟癸二酸(PFSEA)为掺杂剂,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FeCl3氧化剂的浓度实现了聚苯胺三维微/纳米结构形貌和尺寸的可控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结果显示,聚苯胺是由一维纳米纤维自组装形成的三维微球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聚苯胺微球为掺杂态.室温下,该微/纳米结构聚苯胺微球的电导率为9.6×10-3 S/cm,表面水接触角为161.4°,表现出半导体特性和超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琴版 界面聚合 三维微/纲术结构 霆邕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联二萘的PPV类共轭聚合物发蓝光材料的设计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庆成 滕枫 +2 位作者 黄红敏 贺庆国 白凤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利用W ittig和W 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四种含有联二萘和不同芳香基团的具有线性或超支化结构的发光共聚物,并对共聚物的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线性共聚物都具有较高效率的蓝光发射。具有超支化结构的共聚物... 利用W ittig和W 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四种含有联二萘和不同芳香基团的具有线性或超支化结构的发光共聚物,并对共聚物的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线性共聚物都具有较高效率的蓝光发射。具有超支化结构的共聚物BN-TPPV在氯仿溶液中的荧光量子效率高达95%,在氯仿溶液和膜中的发射光谱峰值分别位于393,428 nm,实现了高效率的蓝光发射。说明将联二萘生色团引入聚合物是一种实现发蓝光材料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二萘 WITTIG反应 超支化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第三受体蛋白三维结构及其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毅 王悦 +5 位作者 卞富永 史强 葛茂发 王树 张兴康 徐四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2-2446,共15页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方法,计算多巴胺(Dop)与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确定五个残基(Asp117、Ser208、His272、Phe269和Thr276)为活性位点.五个活性位点残基分别位于D_3R蛋白跨膜螺旋区TM3、TM5和TM6,组成活性空腔结构.多巴胺分子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结合方式保留在D_3R蛋白中,与D_3R蛋白结合能E_b为-97.8 kJ·mol^(-1)基于3PBL D_3R突变体晶体结构,构建了另外一个含有多巴胺分子的D_3R蛋白结构(Dop-3PBL-D_3R),确定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的活性位点氨基酸是Asp83、His272、Phe269、Phe268和Trp265.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分子同样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方式结合,与该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是-80.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D_3R 3PBL 活性位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成像系统中样品损伤引起的伪非线性现象(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云波 王玉晓 +5 位作者 张学如 杨昆 石光 蒋礼 杨俊义 宋瑛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0,284,共6页
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单脉冲测量材料三阶非线性的技术。当使用这种技术对薄膜材料进行测量时,部分材料经过高光强照射以后会产生伪非线性图像。这里所说的伪非线性图像是指无论在强的或弱的激光光强照射下,被测... 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单脉冲测量材料三阶非线性的技术。当使用这种技术对薄膜材料进行测量时,部分材料经过高光强照射以后会产生伪非线性图像。这里所说的伪非线性图像是指无论在强的或弱的激光光强照射下,被测量样品的实验结果中总是显示出与非线性材料在高光强下显现出的非线性图像相类似的实验图像。基于多种不同材料的薄膜样品的实验结果,对伪非线性图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大量实验表明:伪非线性图像是由样品的两种损伤造成的:一种是样品被碳化或破坏(形成一个黑斑),另一种是样品被剥离或漂白(形成一个白斑)。从实验和数值仿真两方面对观点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非线性 非线性成像技术 相位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BEDT-TTF电荷转移盐的晶体结构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森立 侯廷军 +2 位作者 徐筱杰 张斌 朱道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用分子力学方法预测了一个新的电荷转移盐(ET)2FeCl4的晶体结构.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ET)2FeCl4系列电荷转移盐的单晶电子能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相近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电子能量,解释了计算所得晶体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 BEDT-TTF电荷转移盐 晶体结构 分子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哲辉 于贵 +4 位作者 狄重安 孙晓波 李楠 刘云圻 朱道本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0-374,共5页
采用优良的电荷给体N,N-二乙基修饰配体,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可溶性席夫碱配体及其锌配合物,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两种配体和配合物均呈现很好的发光性能,通过增大配体的共轭结构,成功地调节了材料的发光光谱,吸收峰由397 nm... 采用优良的电荷给体N,N-二乙基修饰配体,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可溶性席夫碱配体及其锌配合物,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两种配体和配合物均呈现很好的发光性能,通过增大配体的共轭结构,成功地调节了材料的发光光谱,吸收峰由397 nm红移到429 nm,发射峰相应的由543 nm红移到560 nm。以配合物ZnDEDN为掺杂客体材料,聚合物PVK为主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PVK∶ZnDEDN/BCP/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为0.19 cd/A,最大亮度为143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锌席夫碱络合物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界面对纳米ZnO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路丽霞 季辉 +2 位作者 汤庆鑫 童艳红 刘益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采用氧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金属Zn后低温退火的方法制备纳米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Ram an)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光致发光(PL)谱等手段,分析了退火温度及ZnO/Zn界面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Ram an结果... 采用氧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金属Zn后低温退火的方法制备纳米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谱、拉曼(Ram an)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光致发光(PL)谱等手段,分析了退火温度及ZnO/Zn界面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Ram an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界面模式(Es)振动减弱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当退火温度为400℃时,界面振动消失,Zn全部转化成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得到化学配比的纳米ZnO薄膜。PL谱表明,经400℃退火处理的样品紫外发射最强,发光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 纳米ZNO薄膜 ZnO/Zn界面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界面修饰层改善平面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晓东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5-331,共17页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结合了有机材料良好的溶液可加工性以及无机材料优越的光电特性,近几年受到了热捧,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伴随着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和形貌的优化、器件结构的改进以及电极界面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结合了有机材料良好的溶液可加工性以及无机材料优越的光电特性,近几年受到了热捧,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伴随着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和形貌的优化、器件结构的改进以及电极界面材料的开发,这类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最初的3.8%迅速提高到目前最高的22.1%.其中界面工程在提升器件性能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平面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阴极界面修饰层(CBL)的研究进展.CBL从材料上讲可分为无机金属氧化物、金属或金属盐以及有机材料,从构成上讲可分为单层CBL、双层CBLs以及共混型CBL.本文对这些类型的CBL分别给予详细的介绍.最后,我们归纳出CBL在改善器件效率和稳定性上所起的作用以及理想CBL所应满足的要求,希望能为以后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阴极界面修饰层 效率和稳定性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X_4结构的配位化合物析氢反应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会影 杨涛 +4 位作者 黄幸 朱嘉 李青 徐伟 迟力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41,共14页
具有MX4结构的(M=Fe,Co,Ni,Cu等,X=N,S,Se等)小分子配位化合物及配位聚合物(MX4催化剂),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MX4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其中MX4催化剂活性受金属中心、配位原子、... 具有MX4结构的(M=Fe,Co,Ni,Cu等,X=N,S,Se等)小分子配位化合物及配位聚合物(MX4催化剂),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MX4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其中MX4催化剂活性受金属中心、配位原子、配体的结构以及材料的形貌、尺寸等因素的影响。理论计算有助于分析催化剂中这些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也有助于通过理论模拟,设计更合理的催化剂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析氢反应 配位化合物 MX4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从传统二维光电材料到石墨炔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彦民 袁明鉴 李玉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4-1936,共23页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和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系统概述了传统二维材料以及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的发现和发展历程。重点聚焦在二维材料在光探测器领...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和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系统概述了传统二维材料以及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的发现和发展历程。重点聚焦在二维材料在光探测器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二维材料体系及器件结构对光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及其合成和应用。展望了传统二维材料及石墨炔在光电转换器件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半导体材料 石墨炔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炔零价金属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朝阳 薛玉瑞 李玉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15,共20页
原子催化剂是零价金属原子锚定于载体上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原子利用率高、选择性高以及反应活性和稳定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在催化和能量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石墨炔与金属原子之间独特的不完全电荷转移性质... 原子催化剂是零价金属原子锚定于载体上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原子利用率高、选择性高以及反应活性和稳定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在催化和能量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石墨炔与金属原子之间独特的不完全电荷转移性质实现了零价过渡金属原子的稳定锚定,解决了传统单原子催化剂易迁移和聚集的问题,被认为是新一代催化剂.本综述从石墨炔原子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表征以及应用等方面出发,综合评述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石墨炔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固氮制氨、产氢、全水解和CO_(2)固定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实现新概念高性能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原子催化剂 原子催化 电催化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