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三唑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文镶 李莉 +2 位作者 杨更亮 李志伟 张国庆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400,404,共6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农药三唑酮有高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可以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结合位点的离解常...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农药三唑酮有高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可以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1=7.89×10-4mol/L,K2=3.53×10-3mol/L.底物的选择性结合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三唑酮呈现高度的选择性及识别能力.为在生物样品中选择富集三唑酮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印迹聚合物 三唑酮 底物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铝溶液中铝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梅钦 宋锦宏 +3 位作者 唐亚林 董朝霞 李明远 吴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4,共3页
采用27AlNMR法、渗析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柠檬酸铝(AlCit)溶液中铝的形态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Cit溶液中存在两种形态的Al,一种是分子态AlCit,另一种是胶态Al,pH值增加时,分子态AlCit的量减少而胶态Al的量增加.
关键词 柠檬酸铝 ^27Al核磁共振波谱 自旋 晶格弛豫时间 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梅钦 孙爱军 +3 位作者 董朝霞 唐亚林 李明远 吴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在剪切速率较高时具有剪切稠化现象,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随反应进行变短.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即交联聚合物溶液(LPS).交联聚合物溶液中LPC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约为238nm,其形态接近球形,具有多分散性.LPS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增油减水措施 低浓度聚合物交联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堵水调剖技术 原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磷酰基的脂溶性自由基捕捉剂的合成及其ESR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英凯 陈中伟 +6 位作者 孙健 刘科 陈巍 施伟 王红梅 张兴康 刘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335,共3页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PEPO[5 (diethoxyphosphoryl) 5 phenyl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were...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PEPO[5 (diethoxyphosphoryl) 5 phenyl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we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ability for trapping an activ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generated in the HX/XO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ir spin adduct of DEPPEPO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5 phenylethyl and 5 phenyl substituted analogues of DMPO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corresponding spin adducts were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捕捉 电子自旋共振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溶性自由基捕捉剂 检测 5-(二乙氧磷酰基)-5-苯乙基-1-吡咯啉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铝的老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贵 刘云圻 朱道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8 羟基喹啉铝 (Alq3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致发光材料 ,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观点来看 ,还是就其应用价值而言 ,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Alq3 的老化机理 ,分析了影响Alq3 老化的主要因素 ,并对防止Alq3 老化方法进行了简... 8 羟基喹啉铝 (Alq3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致发光材料 ,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观点来看 ,还是就其应用价值而言 ,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Alq3 的老化机理 ,分析了影响Alq3 老化的主要因素 ,并对防止Alq3 老化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铝 老化 发光二极管 发光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醇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文镶 李志伟 +3 位作者 杨更亮 李莉 张国庆 陈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15-618,共4页
实验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合成了对农药三唑醇有特异性作用的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larlyim printedpolymer,MIP).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三唑醇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与非烙印聚合物相比,分子烙印聚合物对三唑醇表现了较强的亲和力;Scatch... 实验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合成了对农药三唑醇有特异性作用的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larlyim printedpolymer,MIP).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三唑醇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与非烙印聚合物相比,分子烙印聚合物对三唑醇表现了较强的亲和力;Scatchard分析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以三唑醇为模板的分子烙印聚合物,通过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可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不同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为Kd1=2.80×10-4mol/L,Kd2=9.71×10-3mol/L.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三唑醇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为在生物样品中选择富集三唑醇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技术 分子烙印聚合物 三唑醇 Scatchar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Fenton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 被引量:57
7
作者 黄应平 刘德富 +3 位作者 张水英 张德莉 马万红 赵进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73-2278,共6页
采用Fenton试剂(Fe3+/H2O2)在可见光条件下(λ>450 nm)光催化降解目标染料化合物罗丹明B(Rhodam ine B,RhB).在pH<3.0体系中用可见光照射,能使RhB染料在光敏化作用下有效降解,反应160m in后矿化率达到71.8%.采用ESR和溴甲酚绿(B r... 采用Fenton试剂(Fe3+/H2O2)在可见光条件下(λ>450 nm)光催化降解目标染料化合物罗丹明B(Rhodam ine B,RhB).在pH<3.0体系中用可见光照射,能使RhB染料在光敏化作用下有效降解,反应160m in后矿化率达到71.8%.采用ESR和溴甲酚绿(B romocresol green,BCG)法跟踪测定活性氧化物种,通过对RhB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及总有机碳量(TOC)跟踪测定,结果表明,Fe3+/H2O2/RhB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主要的活性氧化物种为羟基自由基,能有效地降解R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RHODAMINE B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膜的XPS光谱及其电致发光 被引量:10
8
作者 欧阳健明 白钰 +4 位作者 于贵 王师 刘云圻 李永舫 朱道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9-501,共3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UV Vis光谱研究了 2个以 8 氨基喹啉为亲水头基的两亲配体 ;2 长链烷基丙二酸二 (8 氨基喹啉 )酰胺 (H2 A) (H2 A1 2 :长链烷基为十二烷基 ;H2 A1 6 :十六烷基 )在气 /水界面与Cu2 + 离子的配位作用。配位...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UV Vis光谱研究了 2个以 8 氨基喹啉为亲水头基的两亲配体 ;2 长链烷基丙二酸二 (8 氨基喹啉 )酰胺 (H2 A) (H2 A1 2 :长链烷基为十二烷基 ;H2 A1 6 :十六烷基 )在气 /水界面与Cu2 + 离子的配位作用。配位后H2 A1 2 和H2 A1 6 单分子膜的崩溃压分别由 12 5和 15 6mN·m- 1 增加至 2 8 0和33 8mN·m- 1 。从含Cu2 + 离子亚相表面组装的LB膜出现了Cu2 + 离子的特征XPS峰 ,Cu2p为 935和 95 5eV ,XPS表明H2 A与Cu2 + 的配位比为 1∶1。H2 A的LB膜可以用作电致发光 (EL)器件的空穴传输材料 ,三层EL器件ITO/TPD/LB膜 /Alq3/Al(LB膜分别为 15层H2 A1 2 和 15层H2 A1 6 )的驱动电压分别为 6 5和 7 5V ,最大亮度分别为 6 2 1和 2 0 1cd·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光谱 电致发光器件 LB膜 8-氨基喹啉衍生物 驱动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胶体晶模板技术制备间规聚苯乙烯有序孔材料 被引量:11
9
作者 阎卫东 李丹 +1 位作者 容建华 杨振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0-332,共3页
A rigid silica colloidal crystal template was formed by self assembly of the monodispersed silica dispersion prepared according to Stber method. Within the interstitial void of the template, β diketonate titanium com... A rigid silica colloidal crystal template was formed by self assembly of the monodispersed silica dispersion prepared according to Stber method. Within the interstitial void of the template, β diketonate titanium complexes[(dbm) 3Ti(OPh)/MAO] catalyzed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carried out to form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sPS)/silica composites. The titled ordered macroporous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was achieved by 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silica template with concentrated aqueous hydrofluoric acid, which was confirmed by SEM results. FTIR spectra indicated that all silica was removed from the composites in this study. DSC revealed that the as prepared macroporous s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bulk one, and the unique properties were inherent rather than from the enforcement effect by the silica template. Further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the inherent microstrucutures about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tacticity of the styrene etc .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confinement is in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合成 间规聚苯乙烯 有序孔材料 二氧化硅胶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