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中原子分子成簇动力学Ⅰ.动力学的基本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史扬 高振 +1 位作者 朱起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6-201,共6页
提出了气相原子、分子碰撞形成团簇的动力学一般模型,认为具有特定组份单元的粒子经碰撞后可任意组合成团簇.各缔合速率常数随团簇的尺寸和结构特征而变化.团簇的热解离速率主要取决于断键数.因此裂解出小碎片的几率较大.将上述模... 提出了气相原子、分子碰撞形成团簇的动力学一般模型,认为具有特定组份单元的粒子经碰撞后可任意组合成团簇.各缔合速率常数随团簇的尺寸和结构特征而变化.团簇的热解离速率主要取决于断键数.因此裂解出小碎片的几率较大.将上述模型用动力学方程表示,可计算在不同时刻的团簇尺寸分布.最后分析了激光烧蚀、电弧放电等几种形成团簇方法的具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成簇动力学 尺寸分布 缔合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原子分子成簇动力学Ⅱ.碳簇形成动力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扬 高振 +1 位作者 朱起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在前文所提出的成簇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碳的成簇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碳簇的形成是一个任意加成的过程.随团簇尺寸增加,加成反应速度减慢.原子数目约为20-48的中等碳簇具有异常大的反应速率常数,显示了它们具有最多的碳簇... 在前文所提出的成簇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碳的成簇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碳簇的形成是一个任意加成的过程.随团簇尺寸增加,加成反应速度减慢.原子数目约为20-48的中等碳簇具有异常大的反应速率常数,显示了它们具有最多的碳簇边缘原子;可能为尚未封口的碗型结构.团簇形成过程中,还发生解离反应,其中小团簇的解离过程更为重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成功地模拟出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团簇分布.对不同反应常数的分析则揭示出团簇几何构型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簇 成簇动力学 富勒烯 团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2(~3B_1)与NO的基元化学反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继新 苏红梅 +2 位作者 毛文涛 钟晋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43-646,共4页
The reaction of methylene radicals in their 3 B1 electronic ground state with molecular NO was studied. Pure CH2(X 3 B1 ) radicals were prodced by UV photolysis of ketene at 351 nm.The products were measured by Time-R... The reaction of methylene radicals in their 3 B1 electronic ground state with molecular NO was studied. Pure CH2(X 3 B1 ) radicals were prodced by UV photolysis of ketene at 351 nm.The products were measured by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d (TR-FTIR) spectrometer. CO.OH .NH2 and HOCN or its isomer HNCO were found as primary prodcts and several possible channels of this reaction we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通道 亚甲基自由基 基元反应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硫团簇(SiS_2)_n^+(n=1—3)的结构和振动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素凡 封继康 +4 位作者 崔勐 孙家锺 刘鹏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研究了硅硫团簇 ( Si S2 ) + n ( n=1— 3 )的各种可能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并计算了相应的振动光谱 ,得到 ( Si S2 ) + n 的生长规律 ,由此预测了 ( Si S2 ) + n 团簇的形成机理 .
关键词 硅-硫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C_2H_6→HCl+C_2H_5反应的准经典轨线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立进 王学斌 +1 位作者 严继民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用三原子模型的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Cl与C2H6(v=0,j)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反应产物HCl的角度分布基本上为各向同性,其振转分布处于基态,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对反应轨线的研究表明,该反应为一直接反应.而且反应碰撞在低及高的碰... 用三原子模型的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Cl与C2H6(v=0,j)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反应产物HCl的角度分布基本上为各向同性,其振转分布处于基态,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对反应轨线的研究表明,该反应为一直接反应.而且反应碰撞在低及高的碰撞参数下的机理不一样.在低碰撞参数下反应碰撞是直接完成的,产物HCl以向后散射为主,转动基本上是冷的,但比高碰撞参数下的热.在高的碰撞参数下则生成短寿命的碰撞复合物,产物HCl以向前散射为主,转动较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自由基 准经典轨道计算 动力学 反应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2(~3B_1)自由基与N_2O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红梅 吴成印 +2 位作者 杨继新 钟晋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关键词 反应通道 亚甲基自由基 氮氧化物 一氧化二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硫二元团簇(SiS_2)_n^-(n=1—5)的结构和振动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素凡 封继康 +4 位作者 刘建军 孙家锺 刘鹏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73-1277,共5页
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研究了硅硫团簇 ( Si S2 ) - n ( n=1— 5)的可能几何构型 ,并计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 ,得到稳定构型的振动光谱 .比较其稳定构型可得到团簇的生长规律 。
关键词 硅硫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振动光谱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硫二元团簇[(SiS_2)_nS]^-(n=1~4)的结构和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素凡 封继康 +3 位作者 孙家钟 刘鹏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55-1358,共4页
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 ( B3LYP/ 6-31 +G* )研究了硅硫团簇 [( Si S2 ) n S]-( n=1~ 4 )的可能几何构型 ,得到各稳定构型的电子结构 ,并计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 ,预测了稳定构型的振动光谱 .由其稳定构型的比较可在理论上预测团簇的生... 用密度泛函 ( DFT)方法 ( B3LYP/ 6-31 +G* )研究了硅硫团簇 [( Si S2 ) n S]-( n=1~ 4 )的可能几何构型 ,得到各稳定构型的电子结构 ,并计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 ,预测了稳定构型的振动光谱 .由其稳定构型的比较可在理论上预测团簇的生长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硫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振动光谱 密度泛函 量子化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基卟啉等分子的超快弛豫过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衷庆华 王朝晖 +1 位作者 朱起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The ultrafast processes of tetra-phenyl-porphyrin(TPP), tetra-t-butyl-phthalocyanine(BuPc) and nitro-tri-t-butyl-phthalocyanine (NtBuP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emt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depleti... The ultrafast processes of tetra-phenyl-porphyrin(TPP), tetra-t-butyl-phthalocyanine(BuPc) and nitro-tri-t-butyl-phthalocyanine (NtBuP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emt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depletion method. A sharp peakof the fluorescence depletion with delay time has been observed both for TPP and BuPc.An ultrafast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cess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sharp peakobserved. A long-lived fluorescence depletion has also been observed. It is causing by thestimulated-emission-pumping process produced by the intense probe laser pul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凹陷 四苯基卟啉 丁基酞菁 驰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H_3)_2Cl_2分子的电离电势和化学键能的测定
10
作者 盛六四 齐飞 +4 位作者 张允武 陈文武 王朝晖 丁传凡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870-872,共3页
Th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spectrum of Si(CH3)2Cl2 has been obtain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The adiabatic iomzation potential of Si(CHa)2Cl2 is 10.62±0.03eV (0.37eV lower than reported by ... Th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spectrum of Si(CH3)2Cl2 has been obtain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The adiabatic iomzation potential of Si(CHa)2Cl2 is 10.62±0.03eV (0.37eV lower than reported by PES), and the appearance potentials for Si(CH3)Cl2, Si(CH3)2Cl+, SiCH3+ and SiCl+ are 11.25±0.03eV,12.69±0.04eV, 15. 1±0.1eV and 21.16eV±0.1eV respectively. From these results, we estimate D(Si(CH3)Cl2+-CH3)=0.631±0.03eV and D(Si(CH3)2Cl+-Cl))=2.07±0.04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光电离 电离电势 键能 有机硅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H_3)_3Cl分子电离电势和化学键能的测定
11
作者 陈文武 盛六四 +3 位作者 丁传凡 齐飞 张允武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0-563,共4页
The photoionization spectroscopy of Si(CH3)3Cl in the range of 50 -130 nm wasstudi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The adiabatic ionization potentials of moleculeSi(CH3)3Cl and radical Si(CH3)3 are 10.06 ±0.... The photoionization spectroscopy of Si(CH3)3Cl in the range of 50 -130 nm wasstudi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The adiabatic ionization potentials of moleculeSi(CH3)3Cl and radical Si(CH3)3 are 10.06 ±0.02 eV and 7.00±0.03 eV respectively. Inaddition, the appearance potentials of Si(CH3)2Cl+, Si(CH3)3+, SiCl+ and SiCH3+ weredetermined:AP(Si(CH3)2Cl+) =10.49±0.02eV, AP(Si(CH3)3+) = 11.91 ±0.02eVAP(SiCl+) = 18.64 ±0.06eV, AP(SiCH3+)= 18.62 ±0.02eVFrom these, some chemical bond energies of Si(CH3)3Cl+ were calculated:D(Si(CH3)2Cl+ - CH3) =0.43 ±0.02eV, D(Si(CH3)3+ - Cl) = 1.85 ± 0.02eVD(SiCH3+ - (2CH3 + Cl)) = 8.56 ± 0.06eV, D(SiCH3+ - 2CH3) =6.71±0.06eVD(SiCl+ - 3CH3) = 8.58 ± 0.06eV, D(SiCl+- 2CH3) = 8.15 ±0.06eVD(SiCH3+- (CH3 + Cl)) =8.1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3)3Cl 同步辐射 电离电势 化学键 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染料分子超快振动弛豫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勇 熊轶嘉 +2 位作者 王朝晖 朱起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采用微扰密度矩阵和瞬态线性极化率理论,自编计算机程序,模拟了液相LDS698染料分子第一激发电于态S1的飞秒受激辐射荧光亏蚀谱,初步定量地确定了该分子S1态的超快振动弛豫速率以及S1与S0态间的Huang-Rhys因子,通过理论分析确认,... 采用微扰密度矩阵和瞬态线性极化率理论,自编计算机程序,模拟了液相LDS698染料分子第一激发电于态S1的飞秒受激辐射荧光亏蚀谱,初步定量地确定了该分子S1态的超快振动弛豫速率以及S1与S0态间的Huang-Rhys因子,通过理论分析确认,测量的受激辐射荧光亏蚀谱,前面一段快速增加的信号主要反映了S1态的超快振动弛豫过程,后一段慢增加的信号主要反映了激发态的溶剂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S698 染料分子 超快振动弛豫 受激辐射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自由基与CO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丽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用时间分辨-傅立叶变换红外发射光谱法研究了OH自由基与CO的反应.OH自由基由248nm的激光光解硝酸得到.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产物CO2的非对称伸缩振动(v3)的激发态.对CO2发射光谱的拟合结果显示,其振动态的布居在量子数v=2时最大,而最... 用时间分辨-傅立叶变换红外发射光谱法研究了OH自由基与CO的反应.OH自由基由248nm的激光光解硝酸得到.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产物CO2的非对称伸缩振动(v3)的激发态.对CO2发射光谱的拟合结果显示,其振动态的布居在量子数v=2时最大,而最高振动量子数达到v=6.由实验得到的CO2振动布居与Schatz等人用全量子化计算该反应的中间物HOCO解离动力学得到的CO2布居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傅立叶变换 红外发射光谱 OH自由基 CO CO2 动力学 化学反应 羟自由基 燃烧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磷二元团簇(CrP_4^+,CrP_8^+)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素凡 封继康 +2 位作者 孙家锺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8-651,共4页
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上,利用量子化学方法(DFT/B3LYP)对CrP4+和CrP8+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理论计算,预测了各团簇的稳定构型,所得结果能较好地说明有关团簇的光解实验结果.
关键词 铬-磷二元团族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频振动光谱研究多晶金电极/溶液界面乙腈分子取向的flip-flop行为
15
作者 黄芝 唐鑫 +3 位作者 邓罡华 周恩财 王鸿飞 郭源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应用和频振动光谱研究乙腈/金电极界面吸附,观测到乙腈的甲基振动峰强度随电极电势而变化.当电极电势越过零电荷电势(pzc)时,甲基振动峰符号发生反转,这意味着该基团取向发生反转(flip-flop).由此而推断乙腈分子在金电极界面的吸附构型... 应用和频振动光谱研究乙腈/金电极界面吸附,观测到乙腈的甲基振动峰强度随电极电势而变化.当电极电势越过零电荷电势(pzc)时,甲基振动峰符号发生反转,这意味着该基团取向发生反转(flip-flop).由此而推断乙腈分子在金电极界面的吸附构型.即在零电荷电势下,电极界面吸附的乙腈分子构型为甲基靠近电极表面而腈基远离电极表面;高于零电荷电势,则变为腈基靠近电极表面而甲基远离电极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频振动光谱 取向反转 金电极 乙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硫二元团簇[Ag·(Ag_2S)_n]^+(n=1,2)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崔勐 封继康 +4 位作者 葛茂发 王素凡 孙家锺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用abinitio分子轨道限制Hartree-Fock(RHF)和密度泛函(DFT)方法对团簇[Ag·(Ag2S)n]+(n=1,2)的各种可能的几何构型分别进行全优化,得到其稳定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关键词 银硫二元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从头算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2(~3B_1)自由基与O_2的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红梅 毛文涛 +3 位作者 何勇 徐立进 孙亚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97-600,共4页
用时间分辨宫里叶红外发射谱仪(TR-FTIRS),研究了自由基与O2反应的通道及产物的振动态布居.基电子态自由基由351nm紫外激光光解CH2CO生成.观测到振动激发态反应产物CO(v 10)、CO2(v3 7)、OH(H2O)和H2CO的红外发射,证实存... 用时间分辨宫里叶红外发射谱仪(TR-FTIRS),研究了自由基与O2反应的通道及产物的振动态布居.基电子态自由基由351nm紫外激光光解CH2CO生成.观测到振动激发态反应产物CO(v 10)、CO2(v3 7)、OH(H2O)和H2CO的红外发射,证实存在生成H2CO的通道.由光谱拟合得到不同时刻CO(v)和CO2(v2)的相对振动布居,发现v=4能级的布居数相对于v3 3能级有明显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亚甲基自由基 燃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2+O_2反应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波珍 黄明宝 +1 位作者 苏红梅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The mechanisms of the CH2+ O2→ H2O+ CO and CH2+ O2→ H2+ CO2 reactions have been studied by performing ab initio CAS(8,8)/6-31G(d,p) calculations, and five intermediates(IMn) and eight transitions(TSn) have been ... The mechanisms of the CH2+ O2→ H2O+ CO and CH2+ O2→ H2+ CO2 reactions have been studied by performing ab initio CAS(8,8)/6-31G(d,p) calculations, and five intermediates(IMn) and eight transitions(TSn) have been located along the reaction paths. The predicted path for the CH2+ O2→ H2O+ CO is: CH2+ O2→ TS1→ IM1→ TS2→ IM2→ TS3→ IM3→ TS4→ IM4a→ TS5→ H2O+ CO. For the CH2+ O2→ H2+ CO2 reaction, there are two paths: (i) CH2+ O2→ TS1→ IM1→ TS2→ IM2→ TS3→ IM3→ TS6→ H2+ CO2 and (ii) CH2+ O2→ TS1→ IM1→ TS2→ IM2→ TS3→ IM3→ TS4→ IM4a→ TS7→ IM4b→ TS8→ H2+ CO2, with the latter path more favorable energ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从头算方法 反应机理 CH2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硫团簇的形成、反应与光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剑波 韩春英 +2 位作者 郑卫军 高振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7,共6页
用激光直接溅射和串级溅射两种方法产生铅/硫二元团簇,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二元团簇的组份及光解规律,用激光直接溅射铜+硫混合样品时,组成为PbnSn-1+和PbnSn-的团簇丰度最大,是二元团簇的结构骨架和稳定组份,而用激光... 用激光直接溅射和串级溅射两种方法产生铅/硫二元团簇,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二元团簇的组份及光解规律,用激光直接溅射铜+硫混合样品时,组成为PbnSn-1+和PbnSn-的团簇丰度最大,是二元团簇的结构骨架和稳定组份,而用激光串级溅射铅样品和硫样品,通过铅团簇与硫团簇的反应,则可得到PbnSm+(n=1-3,m=0-9)和PbnSm-(n=1-7,m=0-9)。这两种二元团簇的产生方法对应两种不同的团簇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激光溅射 激光光解 飞行时间质谱 铅硫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硫二元团簇Pb_5S_4^+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勐 封继康 +4 位作者 王素凡 孙家锺 刘剑波 高振 孔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铅硫二元团簇 Pb5 S+ 4 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具有 Cs对称性的笼状结构的异构体最稳定 .
关键词 铅硫二元团簇 几何 电子结构 光解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