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6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I)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化学过氧化的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质、导电聚合物稳定性的电化学解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性质 电化学聚合 电化学研究 吡咯 导电聚合物 固体 反应动力学 电化学制备 反应机理 导电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Ⅱ)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 1997年以来在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LEC)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发光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测量,LECp i n结的交流阻抗分析,双功能嵌段共聚物LEC,以及咪唑盐离子液体掺杂的室温准冷冻p i n结LE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发光聚合物 离子液体 聚对苯撑乙烯 光致发光特征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下设研究方向与关键词解读:D0506大气化学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爱军 王炜罡 +3 位作者 张霖 张强 车慧正 张庆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3,共9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深入推进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的背景下,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开展申请代码设置改革,新版申请代码设置方案于2020年投入使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本文主要针对大气学科二级代码D0506大气化学下设研究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深入推进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的背景下,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开展申请代码设置改革,新版申请代码设置方案于2020年投入使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本文主要针对大气学科二级代码D0506大气化学下设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设置的主要依据进行解读;同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代码下不同研究方向的词频、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新版代码设置方案统筹考虑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并根据关键词属性进行分类,便于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基于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分析明晰了分支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资助导向,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大气化学及相关方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气化学 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研究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概述
4
作者 赵志娟 徐鹏 +2 位作者 章小余 屈宝龙 刘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料表界面研究领域中最有效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以其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和表面灵敏性已经成为研究催化材料的标准分析工具,且随着XPS仪器的日益普及,其应用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催化剂材料中的活性组分多趋于低含量、小尺度且成分复杂不稳定,对XPS高质量测试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催化剂研究中的常规XPS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对样品制备、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谱图解析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XPS技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他材料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多相催化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Orbitrap-MS/MS研究葶苈子化学成分及其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晓 窦旸 +3 位作者 罗群 张燕燕 李书沐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84,I0002,共13页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鉴定葶苈子化学成分。将葶苈子的甲醇-水溶液(70:30,V/V)提取液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后,导入Orbitrap高分...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鉴定葶苈子化学成分。将葶苈子的甲醇-水溶液(70:30,V/V)提取液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后,导入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型(data dependent)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MS^(2))模式采集数据,并使用Compound Discoverer(CD)软件对数据进行色谱峰对齐和提取。随后,将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导入CD软件与各数据库进行匹配,归纳各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南葶苈子1(DS1)提取液中鉴定到3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强心苷类、酰胺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等。采用该方法进一步鉴定南葶苈子2(DS2)和北葶苈子(LA),DS2中鉴定到37种化合物,其中10种为DS1中未鉴定到的;LA中鉴定到42种化合物,其中7种在DS1和DS2中均未鉴定到。本研究可为探讨不同来源葶苈子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葶苈子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 葶苈子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6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5-15,共1页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在高性能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国际材料杂志《AdvMater》(2012,24:4618—462...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在高性能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国际材料杂志《AdvMater》(2012,24:4618—4622)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聚合物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管材料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场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晶体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
7
作者 张燕燕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I0001,共14页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化学固液界面实时、原位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微流控装置的进一步创新以及ToF-SIMS仪器的不断发展,原位液相ToF-SIMS将为电催化、电池等领域的复杂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固液界面 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的光催化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研究
8
作者 徐鹏 赵志娟 +1 位作者 章小余 郭延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用于非氧化物光催化材料g-C_(3)N_(4)分析时,由于光辐照对结合能位移影响很小而常被忽略其光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自行搭建的原位光辐照XPS装置进行测试发现,相比于波长405 nm的辐照光源,波... 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用于非氧化物光催化材料g-C_(3)N_(4)分析时,由于光辐照对结合能位移影响很小而常被忽略其光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自行搭建的原位光辐照XPS装置进行测试发现,相比于波长405 nm的辐照光源,波长375 nm的光源(辐照光源功率大于15 mW)辐照g-C_(3)N_(4)材料15 min,g-C_(3)N_(4)共轭结构中C和N的XPS信号相对强度均出现明显变化,这归因于光辐照诱导电子转移而导致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为光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补充证据。同时经过实验验证,紫外光辐照后,g-C_(3)N_(4)材料表面由于能量注入引起温度升高,表面吸附的污染碳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原位光辐照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法制备(Zr,Hf,Nb,Ta,W)C-SiC复相陶瓷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紫薇 弓伟露 +3 位作者 崔海峰 叶丽 韩伟健 赵彤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0,I0001-I0003,共13页
高熵碳化物(HEC)陶瓷具有硬度高、抗氧化、耐腐蚀、耐磨以及高导热等优点,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高熵陶瓷往往脆性较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对HEC陶瓷进行增韧,本工作在(Zr,Hf,Nb,Ta,W)C高熵陶瓷前驱体中加入碳化硅(Si... 高熵碳化物(HEC)陶瓷具有硬度高、抗氧化、耐腐蚀、耐磨以及高导热等优点,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高熵陶瓷往往脆性较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对HEC陶瓷进行增韧,本工作在(Zr,Hf,Nb,Ta,W)C高熵陶瓷前驱体中加入碳化硅(Si C)的前驱体聚碳硅烷(PCS),利用PCS裂解过程中原位生成的Si C(Si C_(i))对HEC陶瓷进行增韧。结果表明,裂解所得陶瓷中Si C的体积分数为23.38%,Si C相晶粒尺寸小(1.19μm),且在高熵陶瓷相中均匀分布。通过研究陶瓷前驱体的裂解过程,发现PCS裂解产物在温度较低时以无定形的O_(x)–Si–C_(y)形式存在,在1500℃以上才开始出现Si C结晶相。以1600℃裂解所得(Zr,Hf,Nb,Ta,W)C-Si C_(i)复相陶瓷粉体为原料,经热压制备了(Zr,Hf,Nb,Ta,W)C-Si C_(i)陶瓷块体,研究了陶瓷块体的力学性能,并与添加商品化Si C纳米粉体及Si C晶须增韧的复相陶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与(Zr,Hf,Nb,Ta,W)C陶瓷相比,所有复相陶瓷块体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原位生成Si C的增韧效果最为明显,所得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98±9) MPa和(7.9±0.6) MPa·m^(1/2),相比(Zr,Hf,Nb,Ta,W)C陶瓷分别提升了17.71%和41.07%。由于液相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的复相陶瓷中,Si C的晶粒尺寸最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在受力时可以消耗更多能量,阻碍裂纹扩展,因此陶瓷的断裂韧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法 高熵碳化物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SPEEK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福海 王丽华 韩旭彤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将带氨基的分子侧链接枝到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上,制备出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胺化基团的两性SPEEK聚合物(SNPEEK),并通过调控SPEEK及SNPEEK的比例,制备出系列两性SPEEK复合膜(AMPEEK)。测试AMPEEK膜的质子电导率、吸水率、溶胀... 将带氨基的分子侧链接枝到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上,制备出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胺化基团的两性SPEEK聚合物(SNPEEK),并通过调控SPEEK及SNPEEK的比例,制备出系列两性SPEEK复合膜(AMPEEK)。测试AMPEEK膜的质子电导率、吸水率、溶胀率及机械性能等性能。结果表明,当SNPEEK在溶质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AMPEEK-30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将其组装成膜电极用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WE)中,在2 V电压下可达1.15 A/cm^(2)的高电流密度,是SPEEK原膜的2.3倍,是Nafion115膜的3.3倍,PEMWE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 两性SPEEK聚合物 复合膜 电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识别导向的外泌体分离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坤 黄嫣嫣 赵睿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6-454,共9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囊泡,携带有丰富的生物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复杂体系中开展外泌体分离富集研究,对于疾病诊断、预后检测和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复杂...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囊泡,携带有丰富的生物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复杂体系中开展外泌体分离富集研究,对于疾病诊断、预后检测和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复杂生命体系中,尺寸小且分布范围宽,为其分离富集带来了困难与挑战。目前已经发展了基于物理性质的超速离心、体积排阻色谱、超滤和聚合物沉淀等方法。以亲和配体为识别单元,基于分子识别的亲和分离策略能够实现外泌体高选择性分离富集。在众多分子识别工具中,多肽凭借着可设计性强、构象自由灵活等优势,被应用于外泌体亲和分离之中。本文首先对目前外泌体分离富集方法进行了总结,之后重点介绍了以外泌体蛋白质和生物膜特性为靶标的亲和多肽设计与筛选原理及其在外泌体亲和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分子识别 多肽 分离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结构与树脂性能关系研究
12
作者 马如飞 丁江楠 +2 位作者 潘翠红 赵志国 周恒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改善双马树脂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含有刚性双酚芴(FDABMI)、侧基(PIDABMI)、醚键(34ODABMI)、酰胺键(34DABABMI和33DABABMI)、砜基(44DDSBMI和33DDSBMI)、扩链(BAPSBMI)等结构的八种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双马单体)... 为了改善双马树脂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含有刚性双酚芴(FDABMI)、侧基(PIDABMI)、醚键(34ODABMI)、酰胺键(34DABABMI和33DABABMI)、砜基(44DDSBMI和33DDSBMI)、扩链(BAPSBMI)等结构的八种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双马单体),旨在探讨不同结构双马单体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同时,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DABPA)作为改性剂,通过与新型双马单体熔融共聚制备了双马树脂。测试结果为扩链结构和含有侧甲基结构的双马单体BAPSBMI、PIDABMI的熔点显著降低,分别为74℃和70℃;33ODABMI和BDM制备的双马树脂具有相似的玻璃化温度(T_(g)),约250℃,扩链单体BAPSBMI制备的双马树脂的T_(g)最低,为230℃;34ODABMI和33DDSBMI制备的双马树脂的弯曲模量分别为4.1 MPa和4.5 MPa,相比BDM提高了14%和25%。结果显示分子结构设计与性能密切相关,树脂的T_(g)主要与双马单体中桥基基团的长短有关,间位取代的双马单体具有更高的弯曲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单体 熔点 耐热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功能铁配合物激发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潘庆君 龚忠亮 钟羽武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
许多具有d^(6)和d^(8)电子构型的第二和第三周期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长寿命的金属中心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激发态,表现出优异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能。然而,这类金属普遍昂贵且在地壳中的丰度很低。因此,开发新型廉价和丰产第一周期过... 许多具有d^(6)和d^(8)电子构型的第二和第三周期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长寿命的金属中心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激发态,表现出优异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能。然而,这类金属普遍昂贵且在地壳中的丰度很低。因此,开发新型廉价和丰产第一周期过渡金属光功能配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中,具有3d^(6)电子构型的Fe(Ⅱ)和3d^(5)电子构型的Fe(Ⅲ)光功能配合物引起了众多关注。其主要挑战为通过有效的配体设计调控Fe(Ⅱ)配合物的MLCT激发态,以及实现Fe(Ⅲ)配合物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激发态发光。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较长MLCT激发态寿命的Fe(Ⅱ)配合物和LMCT发光的Fe(Ⅲ)配合物被陆续开发出来,并成功应用于光化学领域。在此,我们从配合物和配体设计出发,总结了Fe(Ⅱ)和Fe(Ⅲ)配合物激发态调控的最新进展。此外,我们还讨论了Fe(Ⅱ)/Fe(Ⅲ)配合物在光化学领域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金属 铁配合物 配体设计 激发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工程化Ni(OH)_(2)@CoP核壳结构纳米阵列电解水性能研究
14
作者 吕超杰 成伽润 +3 位作者 关春阳 鲁成兴 李美平 张丹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30,共10页
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因其丰富的地球储量和低廉的制造成本,被视为未来替代贵金属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有力候选材料之一。但较低的导电性、较差的催化活性以及极速衰减的催化稳定性使其单独使用时催化性能差强人意,故必须进行合理改性进... 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因其丰富的地球储量和低廉的制造成本,被视为未来替代贵金属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有力候选材料之一。但较低的导电性、较差的催化活性以及极速衰减的催化稳定性使其单独使用时催化性能差强人意,故必须进行合理改性进而提升其催化性能。界面工程已被证实为调控催化位点电子结构、优化活性位点与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以及提升材料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泡沫镍为基底,通过水热法-磷化法-电沉积法系列操作,制得Ni(OH)_(2)纳米片/CoP纳米线的自支撑异质核壳阵列结构(Ni(OH)_(2)@CoP/NF)。其中,Ni(OH)_(2)与CoP之间的异质界面会导致界面域电子的定向转移以及对Co位点的电子结构调制,这不仅会在界面区域产生大量的高活性位点,还可以将活性位点优化到最佳状态,从而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得益于此,在1 mol/L KOH溶液中,Ni(OH)_(2)@CoP/NF作为析氧反应和析氢反应催化材料时,分别仅需224 mV和65 mV的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cm^(-2)的电流密度。作为双功能催化剂,该电极所组装的双电极体系仅需1.52 V即可实现10 mA·cm^(-2)的电流输出,且兼具良好的催化耐久性。本研究为设计制备高效双功能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对进一步拓展非贵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过渡金属化合物 界面工程 氢氧化镍@磷化钴核壳阵列结构 双功能电解水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度TiO_2/聚吡咯多孔膜电极光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柳闽生 杨迈之 +3 位作者 郝彦忠 余赪 蔡生民 李永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38-942,共5页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和UV-Vis光谱研究了TiO2/聚吡咯多孔膜电极在不含氧化还原对和含不同氧化还原体系电解质溶液中的光电转换过程.TiO2/聚吡咯多孔膜电极为双层n型半导体结构,内层TiO2多孔膜的禁带宽度为3.26eV,外...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和UV-Vis光谱研究了TiO2/聚吡咯多孔膜电极在不含氧化还原对和含不同氧化还原体系电解质溶液中的光电转换过程.TiO2/聚吡咯多孔膜电极为双层n型半导体结构,内层TiO2多孔膜的禁带宽度为3.26eV,外层聚吡咯膜的禁带宽度为2.2eV用导电高聚物修饰半导体电极可使可见区光吸收增加,光电流增强,光电流起始波长红移至>600nm,使定禁带半导体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多孔膜 聚吡咯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形貌纳米银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德伟 蔡微 +2 位作者 商广义 朱传凤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出球状、棒状、树枝状、立方体状、带孔洞的多面体状的纳米银。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沉积电压不仅影响纳米银的尺寸大小而且对形貌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球状和树枝状纳米银进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出球状、棒状、树枝状、立方体状、带孔洞的多面体状的纳米银。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沉积电压不仅影响纳米银的尺寸大小而且对形貌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球状和树枝状纳米银进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应用研究表明,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纳米银有很好的SERS特性,作为SERS基底可探测出浓度为10-16 mol/L的罗丹明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纳米银 沉积电压 扫描电镜(SEM)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锇-聚乙烯吡啶复合物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多层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江 宋利珠 +4 位作者 孙长青 王子忱 郭玉鹏 赵纯 徐英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力 ,将锇 -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 PVP-O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交替沉积于固体基质表面 ,制得了包含生物成分的分子多层膜 .膜层间的聚合物分子起到了粘接与导电的双重作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跟踪了石英基片... 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力 ,将锇 -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 PVP-O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交替沉积于固体基质表面 ,制得了包含生物成分的分子多层膜 .膜层间的聚合物分子起到了粘接与导电的双重作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跟踪了石英基片上的组装过程 ,研究了多层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锇-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分子多层膜 电催化 还原 自组装 电化学性质 过氧化氢 玻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与涤纶纺织品化学法循环再生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龙 周哲 +2 位作者 张军 徐世美 倪延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我国废旧纺织品中棉和涤纶制品产量高、循环利用率低、高品质产品少等问题,介绍了化学法循环再生利用废旧棉、涤纶纺织品的方法,分析了废旧棉再生浆粕及其纤维制备技术和废旧涤纶纺织品解聚单体及其再聚合技术的现状。相关研究表明... 针对我国废旧纺织品中棉和涤纶制品产量高、循环利用率低、高品质产品少等问题,介绍了化学法循环再生利用废旧棉、涤纶纺织品的方法,分析了废旧棉再生浆粕及其纤维制备技术和废旧涤纶纺织品解聚单体及其再聚合技术的现状。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已能采用低比例废旧棉再生浆粕与原生木浆混合的方式实现废旧棉再生Lyocell纤维的小规模生产;采用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技术可实现废旧涤纶纺织品化学法再生聚酯的万吨级规模生产,但仍存在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产品品质差,且面临“治废产废”程度有待进一步降低等难题;开发废旧棉、涤纶纺织品清洁再生与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废旧棉 废旧涤纶 化学再生 循环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环氧树脂水基涂料的研究——涂膜性能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肇英 黄玉惠 +1 位作者 廖兵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The 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 has been modified by p aminobenzoic acid, that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duct with both hydrophillic and lipophillic properties. DSC records indicated good compatibility of the mo... The 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 has been modified by p aminobenzoic acid, that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duct with both hydrophillic and lipophillic properties. DSC records indicated good compatibility of the modified resin with unmodified ones. The waterborne coating films obtained from the modified resin and the mixture showed good properties in luster, impact strength, hardness, adhesion, flexibility, and also excellent performance on water resistance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化学改性 水基涂料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路堤的化学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艳萍 胡瑞林 +1 位作者 李志清 李春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它对土木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危害。本文针对公路膨胀土路堤填料改良提出的PAS化学改性剂包边处理新方法,对其改性原理及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多项试验研究了改良前后膨胀土胀缩性、...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它对土木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危害。本文针对公路膨胀土路堤填料改良提出的PAS化学改性剂包边处理新方法,对其改性原理及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多项试验研究了改良前后膨胀土胀缩性、强度特性等方面的变化。研究表明,PAS生态改性处理膨胀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经处理后的膨胀土胀缩性显著降低,强度和水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且PAS不会改变原土壤植被育培能力,改性边坡可以结合植物固坡的方法进行生态防护。PAS改性处理与远距离运土路基填料置换相比,具有很大经济优势,特别是在高塑性膨胀土大量分布的地区,PAS改性剂处理膨胀土路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 膨胀土 包边路堤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