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尺蛾科新记录属-曦尺蛾属及其一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灰尺蛾亚科) 被引量:1
1
作者 鲜春兰 潘朝辉 韩红香 《高原农业》 2021年第6期564-571,604,共9页
基于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序列,首次报道灰尺蛾亚科曦尺蛾属Heliomata Grote&Robinson,1866和曦尺蛾Heliomata glarearia(Denis&Schiffermüller,1775)在中国分布,提供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以及曦尺蛾属的世界物种名录。将本... 基于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序列,首次报道灰尺蛾亚科曦尺蛾属Heliomata Grote&Robinson,1866和曦尺蛾Heliomata glarearia(Denis&Schiffermüller,1775)在中国分布,提供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以及曦尺蛾属的世界物种名录。将本研究获取的3条序列与BOLD系统下载的33条序列综合分析,构建了曦尺蛾属Heliomata的NJ树。结果显示:曦尺蛾H.glarearia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1.8%,其近缘种为北美的H.infulata Grote,1863,遗传距离为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尺蛾族 分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旭 王新谱 白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10,共6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该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本文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取食不同外源营养对其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成...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该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本文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取食不同外源营养对其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成虫在取食5%蜂蜜水、5%葡萄糖水和5%蔗糖水后,平均单雌产卵量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分别为(263.4±13.17)粒、(175.6±8.78)粒和(147.4±7.37)粒。补充不同营养对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补充5%蜂蜜水和5%蔗糖水时,雌成虫寿命分别为(23±1.15)d和(22±1.1)d,高于5%葡萄糖水和清水对照处理。补充5%蜂蜜水时,雄成虫寿命最长,为(21±1.05)d,高于其他处理;而5%蔗糖水和5%葡萄糖水处理下雄成虫最长寿命均为(18±0.9)d;清水对照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最短,仅为(14±0.7)d。且每个处理下的雄成虫寿命均低于雌成虫。综上所述,5%蜂蜜水对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成虫补充营养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补充营养 产卵量 寿命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鱼类多样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绪申 胡振 +3 位作者 孟宪智 张浩 王立明 赵亚辉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4,共10页
大清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其鱼类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流域水生生态保护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18-2019年对大清河水系鱼类进行多次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大清河鱼类进行了详细梳理;以α多样性分... 大清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其鱼类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流域水生生态保护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18-2019年对大清河水系鱼类进行多次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大清河鱼类进行了详细梳理;以α多样性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不同多样性指数反映大清河鱼类多样性现状。结果显示,大清河水系统计鱼类共85种,其中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8目、17科、59属、78种,以广布种为主,珍稀濒危物种占比低是大清河鱼类组成的重要特征;现状调查到鱼类42种,其中水系自然分布的种类仅33种,且以小型鱼类为主。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98、1.14、0.81,与海河流域其他水系相比,大清河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各区域分布较均匀。目前流域鱼类区系的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鱼类多样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驱动的用水需求增加和大清河水资源不足是导致鱼类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生境变化、水域污染、水工建设、过度捕捞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表明,保证一定生态流量、恢复河流连通性、加强水污染治理、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加大禁捕力度,可改善流域鱼类多样性偏低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大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危害白皮松的新害虫——中穴星坑小蠹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明洁 任桂芳 王志良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6,31,共2页
北京地区发现白皮松Pinus bungeana的新害虫—中穴星坑小蠹Pityogenes chalcographus Lin-naeus。该虫是国家林业局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也是北京的新记录种。文章简要介绍了中穴星坑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区域以及... 北京地区发现白皮松Pinus bungeana的新害虫—中穴星坑小蠹Pityogenes chalcographus Lin-naeus。该虫是国家林业局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也是北京的新记录种。文章简要介绍了中穴星坑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区域以及危害特点并提出了加强树木养护管理和人工合成信息素诱集等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象虫科 中穴星坑小蠹 新记录 北京 白皮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